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林下经济发展现状与对策

2021-03-10 01:34连承杰
中国林业经济 2021年1期
关键词:大兴安岭林区林业

连承杰

(内蒙古大兴安岭重点国有林管理局,内蒙古 牙克石 022150)

随着国有林区改革的不断深入,林区已经由传统的木材生产逐步转向生态文明建设,如何做好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转型,逐步成为大兴安岭林区的发展主题[1]。生态文明经济其实就是把可持续发展提升到绿色发展高度,利用生态资源产生生态资产。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建设要求,为了主动适应生态环境新常态发展,改善林业生态环境,加强林业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2]。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全面推行了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和林下经济转型发展,努力确保生态和经济发展两不误[3]。

大兴安岭林区幅员辽阔,是我国面积最大、保存最好的重点国有林区之一,生态功能区10.67万km2,森林面积8.37万km2,辽阔的面积也孕育着丰富的林下资源,随着国有林区改革和全面停止天然林采伐的进行,林下经济做为林区副产业,也逐步露出峥嵘,加入林业经济发展的主体[4]。林下经济主要是基于林地资源来实施养殖业、种植业及采集业等产业,属于林业资源的一种复合式利用,对于林业经济效益的不断提升,以及增加林区职工收入都具有比较重要的作用和价值。林下经济依托于林地资源与森林环境,以可持续发展观为指导是一种全新发展模式。

1 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林下经济发展现状

大兴安岭林区地处欧亚大陆中高纬度地带,属寒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受大兴安岭山地的阻隔,岭东和岭西的气候有显著差异。岭东气候温和,雨量较大,岭西属于半湿润森林草原气候。林区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已知的野生植物有192科650属1 685种。林下经济作物种类丰富,如表1。

表1 林区重要经济植物资源情况表

大兴安岭林区在切实保护生态的基础上,科学的利用林下资源,目前林下经济发展主要以食用菌、蓝莓、大果沙棘、榛子、中草药种养殖和野生林果食用菌采摘为主。其中野生浆果(如蓝靛果忍冬、笃斯、红豆)采摘主要集中在7~8 月份;野生食用菌采摘受自然资源影响较大,产出稳定性差,主要集中在8~9月份;松子、榛子等林果采摘各年份产量不定,主要集中在8~9月份。地区19 个林业局中,满归、阿里河林业局拥有浆果酿酒企业,莫尔道嘎、克一河林业局拥有食用菌加工企业。虽然人工种养殖业方面,近年有所发展,但整体发展呈下降趋势,林下经济产值自2015年国有林区改革开始逐年递减,如表2。由于改革涉及深远山搬迁和中心林场合并,目前多是各林业局职工家庭经济为主,个别以林场为单位组织,种类繁杂分散,未能形成相应规模,产业品牌方面除了“冷极”、“蒙汉王”、“诺敏山”等地区品牌外,缺少相应知名品牌。

表2 2010年至2019年林下经济产值汇总表

2 林下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2.1 科技含量低融资能力差

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林下经济发展领域涉及食用菌、浆果、坚果、山野菜、药用植物及野生动物、家禽家畜种养殖、水资源开发利用等多个领域。林下产业产品普遍科技含量低,产品加工原始、粗糙、简单,没有注入科技内涵,没有实现加工增值。主要体现在产业发展的制约上[5],整个区域范围内没有相应成规模的生产加工企业,没有引进外部资本的注入,产品整体竞争力底下,导致企业职工对林下经济发展的懈怠,产值连年下降。

2.2 规模小品牌效应差

在国家打造“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大的生态背景下,产业发展偏向于发展生态旅游和林业碳汇等经济发展,对林下经济等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相对有所减少;偏重于线上经济的推广,相对弱化了线下经济的支持。目前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林下产业产品加工企业少,且普遍规模小,产业聚集度不高。缺少知名品牌,核心竞争力弱。以采集业、种养殖业为主的第一产业整体质量不高,林地单位面积产出率低。

2.3 缺少相应政策支持

国有林区改革,2019年以前一直定位不明确,连续几年的去经营化,导致林区出现重公共事业职能,轻经济发展的现象,同时内蒙古自治区对林下经济产业发展,缺少针对性的支持政策,政府部门支持的政策资金和相应的金融支持政策较少,国家的惠农政策难以惠及同样从事种养业的林区职工。各级地方政府出台了一些扶持政策,比较零散、缺乏整合、力度不够,不足以支持林下经济产业发展。有些政策法规和标准明显滞后,不适应形势发展。如国有林区不允许抚育出材和清捡抚育伐剩余物,本来优质的木屑来源,白白浪费。

2.4 商品交易的市场不完善

林下经济缺少公开交易市场、交易平台,流通不畅。采集、种养殖业在附近没有龙头企业、没有市场的前提下,远离信息中心、交易中心及价格中心。价格受控于人,价格低贱伤农事件屡屡发生,不知市场需求,种不准,卖不出去,出现丰产不丰收的情况。缺少网上交易平台,无法整合采集、种养殖业的相关信息,权威发布,制约了林业产业领域的采集、种养殖业发展。

3 林下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3.1 增加科技投入推进规模化发展

①在种养殖方面,结合实际,着力调整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和生产力布局,加强与各个科研院所及大专院校进行合作,充分发挥林业科研机构的作用,增加科技投入,抓好良种选育、高效栽培、无公害生产、采收加工、产品开发、储藏保鲜、病虫害防治等先进适用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建立产、学、研一体的林下经济科技服务体系。加快培育品种优良、具备规模、特色鲜明的林下经济示范基地、示范户,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推行集约化、标准化和产业化经营,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夯实林下经济产业发展基础。

②将现有的资源进行整合,推进林下经济由“松散型”向“联合型”转变。林下经济的有效发展需要引进和培育诚信、有实力的企业,积极鼓励农户深加工,从而有效拓展产业链,实现系统化的产业格局[6]。培训具有一定经济实力和发展规模的大户,积极推进榛子、偃松松籽、沙棘、笃斯越桔、蓝靛果忍冬为代表的林果产业,以黑木耳、滑子蘑、香菇为代表的食用菌产业,以赤芍、北苍术、白鲜皮、返魂草、金莲花、黄芪、人参为代表的北药产业,联合起来成立合作社或者贸易公司,建立自己的深加工过企业,开发高附加值产品,以此融资激活产业,形成良性循环。

3.2 推广品牌效应

鼓励森工企业、合作组织、专业经营大户等,牵头举办各类专业合作社和中介组织。整合林区“冷极”、“蒙汉王”、“诺敏山”等品牌,注册统一商标、设计统一产品标识、制定产品生产加工标准,统一订单供应市场,统一精深包装销售的产品“产+销”体系,“源于兴安岭、产自大森林”的绿色、有机生态产品和天然、无污染优势,提升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林特绿特产品的知名度、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

3.3 积极争取政策支持

大兴安岭林区正处在改革发展转型的关键时期,森工企业应主动沟通协调地方政府,将林下经济相关产业纳入政府“十四五规划”,积极对接《自治区推动东部地区全面振兴2020 年工作》和《支持东部地区深化改革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实施工作》。通过申请林业发展基金,充分利用大小兴安岭生态保护与经济转型、乡村振兴、“一带一路”、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等政策支持平台,提报重点项目,厘清争取项目的支持政策、融资渠道,发展接续替代产业,推动林区产业转型。对符合相关政策文件的企业,建立投融资机制,拓宽和利用林业开发性和政策性金融政策平台;通过争取林业产业补助政策,用活用足抵押、担保政策,破解林区产业转型发展融资难、融资贵、融资周期短等问题,为加快林业产业发展,推进林业三产融合,带动林户增收致富创造条件。

3.3 完善销售网络

要保证林下经济的发展,必须要完善产品销售网络,将产品产出来销出去。大兴安岭林区林下经济产品多数产于深山无污染的原始林区,在发展绿色产品方面拥有天然的优势,但是必然的导致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目前大兴安岭林区现有微商311 户,网店商85 户,互联网为依托的新商业态,也仅仅开始萌芽。很多林业局普通快递无法到达,即便能够到达也需要更长的时间。而新鲜的林下产品,往往保质期很短,不适合长时间运输。因此,①建立畅通的销售渠道和快捷的物流交易平台,让产销在更短的时间联系起来,建立直达冷链和网上销售的快捷交际渠道,尽量采用订销的方式,缩短消费者与产品的距离;②发展对外贸易,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地处东北亚中心地带,对外开放优势明显,随着“一带一路”和中俄蒙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发展,中俄中蒙商贸合作商机无限,通过呼伦贝尔满洲里市我国最大的陆路口岸优势,逐步将产品推广到国际。

猜你喜欢
大兴安岭林区林业
欢迎订阅《林业科学研究》
吕梁山林区白皮松育苗技术
《林业科技》征稿简则
大兴安岭不会忘记你
land produces
保护好森林资源 让林区青山常在
大兴安岭的铁道兵
2架增雨飞机为大兴安岭送雨
小陇山林区茵陈菜开发前景
大兴安岭四季(四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