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手札一: 5G纵深建网的道与术

2021-03-10 11:17党博文
通信产业报 2021年6期
关键词:天面建网强磁

党博文

与4G不同,5G发展更多与To B 场景相结合,正因如此,5G网络将是一个多系统、多技术、多形态的融合网络,那么,目前5G网络建设尚存哪些挑战?又有哪些破解之道?

根据2021年全国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会议精神,2021年将新建5G基站60万个以上,在实现地级以上城市深度覆盖的基础上,加速向有条件的县镇延伸。可以说,如果2020年是实现5G快速覆盖的一年,那么2021年5G建设工作将不断迈向纵深发展。

“要想真正实现5G全场景覆盖,以高速场景、复杂环境、超大距离场景、强磁环境为代表的应用场景最具挑战。”江苏亨鑫科技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刘中华指出,5G特殊场景的覆盖对产业链其他环节提出了新的需求。

据介绍,在高铁沿线和车厢的高速场景下,网络覆盖面临着小区切换、多普勒频移效应、时延等问题;在设备密布的车间和山区,电磁波传播环境复杂,存在信号干扰严重,信号质量差;而在如海洋、沙漠等超大距离场景,也存在建站困难,跳跃式覆盖需求,最后在电厂、电力枢纽等强磁环境下,电磁干扰严重。

并且,在5G高能耗和高建设成本的背景下,运营商对于低成本建网的需求更为迫切。

当前,运营商5G用户数量和流量增长并未完全匹配,因此,运营商势必根据投资和收益等因素综合规划建站,而这也对设备商整体解决方案提出新的要求。

“目前中国联通拥有2G、3G、4G基站共计数百万站,加之新建的5G基站,四种制式共存,网络极其复杂,无论是设备投资还是运维管理成本都是巨大的。”中国联通共建共享工作组高级项目经理王权在接受《通信产业报》全媒体记者采訪时表示。

而为了满足运营商降低TCO的诉求,设备商均提出多融合产品A+P模块,有效地解决运营商重复投资的痛点,通过一次部署,后续进行升级来实现未来技术的平滑升级。

据了解,一体化A+P模块可以直接部署在原4G天面位置,实现4G/5G共享“C”位,确保4G/5G网络双优,且无需新增天面,直接部署5G,解决了天面资源紧张、站址获取难及抱杆协调周期长等问题。

华为天线产品线总裁张家义指出,2020年,华为发布创新解决方案A+P 2.0天线,升级了5G 通道数,最大支持 64T64R,满足5G大容量需求。

“A+P一体化解决方案的出现是产品从无到有的创新,应在A+P创新领跑基础上驱动产业持续创新,加速推进产业成熟。”王权指出,希望以A+P产品的推出为契机,让这类产品从1到N延展开来,加速为运营商提供多样灵活的建网方案,全面推进打造极简网络极致体验行动。

展望未来,张家义认为,未来A与P的融合将从物理上的融合向提升4G、5G协同性能上发展,从支持一个Massive MIMO向支持多个Massive MIMO演进,匹配未来中国运营商5G第二频、第三频的建设需要,高集成、高性能的5G极简站点将成为未来网络的主流。

猜你喜欢
天面建网强磁
梅山铁矿降磷磁选工艺技术优化及生产实践
5G基站天面整合方案研究
能量矿物的选择及强磁按摩器的制作方法
中国移动5G 700M天馈建设方案分析
扫强磁工艺选别效果的影响因素探索
MAGSUCK强磁吸附正负齿盘片实测
无线宏基站选址方法研究
钢筋混凝土天面裂缝渗漏原因及防治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