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PDCA 循环法在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价值

2021-03-11 01:01李媛
中国卫生产业 2021年30期
关键词:手术室护理人员医疗

李媛

山东省巨野县人民医院手术室,山东 菏泽 274900

对于医疗工作来说,完整的医疗制度及医疗人员清晰的职责是保证工作能够顺利开展的关键,在进行管理时要使制度更为严格,并且将不同医疗人员的职责进行有效的分工,使医疗工作中涉及的内容有章可循[1]。在进行工作时需要拟定不同医疗人员的岗位职责,医疗人员在工作期间也需要履行自身的相关职责,保质保量地完成医疗任务。 PDCA 循环法是一种在现代商业管理中常用的管理方案,随着近年来的不断发展,将这种管理方案应用于医疗管理中,能够获得较好的效果[2]。对于我国现代的经济发展来说, 卫生事业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而医疗工作也是医疗卫生服务中一项十分重要的核心组成部分,受到了现代相关工作人员的高度重视,而如何选择一种科学有效的方式来使医疗管理质量得到提升,并满足人民群众的不同医疗需求,是现代医疗管理工作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 相关研究中将PDCA 循环应用于医院的医保总控付费管理工作中有助于提升医院的管理体系,使医保总控付费活动得到进一步的优化,具有较高的可应用价值[3]。基于此,该研究选取2020 年7月—2021 年6 月该院的30 名护理人员和120 例患者进行研究,探讨将PDCA 循环法应用于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该院2021 年1—6 月接受治疗的60 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开展PDCA 循环管理。 2020 年7—12 月接受治疗的60 例患者作为对照组, 采用常规管理方案进行管理。观察组中,男女性别比为29:31;年龄43~70 岁,平均(61.1±5.9)岁。 对照组中男女性别比为32:28;年龄45~71 岁,平均(62.6±7.3)岁。

研究涉及护理人员30 名,均为女性,期间无护理人员职位变更情况。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该次研究中患者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或在征得患者同意后家属代签;该研究经过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同意。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管理方案,主要包括:做好对患者的心理护理,术前让患者相信手术治疗对于帮助患者康复的积极作用,让患者在手术时保持积极的心态。术中,护理人员需要做好良好的配合,术后,护理人员同样需要给予患者人文关怀,做好用药指导等工作。术前实施常规消毒,合理控制手术室室内温度与湿度,准备手术所需器械设备、加强术中配合与术后清洁。

观察组患者采用PDCA 循环管理方案,具体见下。

P(计划阶段)。 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工作是现代医疗管理的核心,也是开展医疗管理的主要职能,而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不仅与医疗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技术水平有较为密切的关联,更重要的是与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的管理方案和管理水平有密切的关联。在开展计划时,由管理人员带头建立完善的质控小组,做好医院内环境、人员及相关设备的处理,保证医院内的各项管理基础。由管理人员根据医疗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合理的归纳与统计,开展调配中心全面统筹。 使人力资源能够最大化发挥其效果。医疗部内部可以成立以主任为组长的医疗工作小组,在小组中又可设置医疗管理、健康教育、技术操作等多个分支小组,而不同的专项小组,在实际工作中可以通过对自身的工作水平进行优化来提升管理质量;而在进行实际的督查时,不同的小组可以根据自身的管理特点进行检查。例如医疗部可以进行不定期检查,而每季度可以进行一次质量检查,通过合理的检查制度设置,能够使医疗人员在开展工作中时刻具有风险意识,保证自己所进行的每一项操作都符合相关的规范。

D(执行阶段)。 执行阶段在开展工作过程中,需要相关工作人员参与到实际的医疗工作中,由相关医疗人员按照计划阶段针对患者的医疗方案进行实施,在这个阶段内需要由医疗监管人员对患者的个体状况进行动态监督,加强对信息的整体收集工作,这样能够帮助相关医务人员对计划的实施状况进行掌握。细节是医疗工作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而现代化的细节医疗理念在临床上获得了较为广泛的应用,在细节医疗理念的背景下,所有医疗人员首先需要做好责任制的分配。从患者入院后,医疗人员就需要对患者进行全程陪护,保证所有患者的每个治疗环节均有医疗人员陪同,并且可以在医院内部倡导电梯文化,在进出电梯时,医疗人员如果没有相应的紧急任务,则应当使患者优先,医疗人员应当后进先出,保证安全。在夜间医疗人员对患者进行查房时,应当保证各项操作尽可能温柔,不可发出较大的声响,保证患者的休息。而在对患者进行治疗和医疗时需要拉上隔帘,尊重并保护患者的隐私权。 在与患者进行交流时应当耐心,沟通环节包括医患沟通和医护沟通,通过合理的沟通能够使医疗工作更加有效地进行。 ①术后室布局科学合理,符合功能流程和卫生要求。术后,术后室常见脏乱现象,脏乱的术后室存在空气消毒问题,室内空气需经紫外线和空气消毒剂消毒3 min 后即可达到100%合格。 ②锐器使用后,需投入锐器盒,锐器盒要进行专业管理,及时更换。手术后的医疗废物应及时放入医疗废物中,与生活垃圾分开处理。 ③正确的清洁、维护和消毒可以确保手术器械的效果,延长其使用寿命。因此,手术室的每个护士都应该了解手术器械的管理和使用后的处理。每个月可以在科室内发放患者的意见征集表,并且在医院内部定期开展患者座谈会,主动收集患者家属以及患者本身对医疗工作的意见。医疗人员在开展工作时,应当保证各项工作都落实到位,护士长对医疗人员进行管理时,也应当尽可能使医疗人员的质量管理从多个角度进行,尽可能降低患者因素或外界因素对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产生的影响。

C(检查阶段)。根据检查结果来分析不达标的具体因素,或者还未解决的问题,探讨相应的整改方案,并归类为遗留问题,对其进行进一步的探究和讨论。 在检查期间应当由相关的工作人员进行多方面核对;在该院开展检查阶段时,医疗人员需要参与到实际的检查工作中,针对其中存在的问题,强化与科室主任和工作人员的沟通,最终达成重视,做好医院管理工作的问题分析,采取有效的措施对问题进行解决。检查人员应负责督促全体护理人员自觉遵守手术室规章管理制度及操作规范,采取合理有效的方法对手术室护理工作进行检查,并视情况加大检查的密度与力度。针对手术室安全隐患护理人员则要及时排查并加以记录,引起全体的关注及重视,并采取措施防范应对。

A(处理阶段)。 在对不达标因素进行分析完成后,管理组的管理人员在开展各项活动时,需要将不达标的检查结果进行总结,纳入PDCA 的日常活动中,并重点关注不达标因素。 而在开展各项医疗管理操作时,需要格外注重这类较为敏感的状况,避免再次出现类似的错误而影响达标率。手术室护理人员应该定期开展总结性会议,共同探讨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工作如何更顺利地开展。在总结性会议上护理人员可以尽情讨论检查结果中的问题,并将新的问题转到下一个PDCA 循环的第一步。 这样的循环有利于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工作不断改善。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其指标包括医疗管理行为、管理知识、医疗态度与环境管理评分,按照该院自制手术室护理质量评分表量表实施,总计100 分,分值越高则表示质量管控越好。

对比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2.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护理人员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对比

观察组医疗管理行为、管理知识、医疗态度与环境管理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护理人员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对比[(±s),分]

表1 两组护理人员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对比[(±s),分]

组别医疗管理行为管理知识医疗态度 环境管理对照组(n=30)观察组(n=30)t 值P 值88.04±1.96 95.67±2.24 14.0406<0.001 90.18±1.95 98.81±2.35 15.4791<0.001 91.12±2.06 97.73±2.51 11.1497<0.001 93.39±2.25 98.05±2.48 7.6223<0.001

2.2 两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对比

观察组中不良事件发生率为5.00%,相较于对照组的18.33%来说明显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对比

3 讨论

当前手术室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包括:①护理记录不详细、缺乏严谨的手术护理操作。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由于护理记录的书写方法不完全规范,往往存在书写错误或更正错误等问题,容易引发医疗纠纷[4]。 此外,手术中使用的器械和设施的使用记录也不全面,甚至填充在患者身体深层组织中的物体也无法准确取出体腔。 此外,手术前患者携带的伤口敷料处理不当。 ②体位不当导致患者的组织受压甚至坏死。术中术后不同患者体位调整不当,会造成其脑组织严重受压或坏死。 因此,患者上肢外展过多会对臂丛神经造成损伤。 如患者的骶尾部、足跟和肩部长时间处于仰卧位容易造成局部脑组织损伤。而且,一旦患者在颅脑手术中或长期手术后俯卧,耳软骨损伤可能会被挤压而逐渐坏死。③人为因素造成的差错事故。 相关研究认为由于外科手术室工作量大、流量大,如果需要设置多张手术床,多个患者同时进入手术室,容易错误对应患者,甚至开错手术部位,造成严重失误[2]。 对于贫血和危重患者,通常在手术过程中进行输血,但这类手术的术后时间往往很紧迫,因此通常需要及时给予输血[5]。 但如果护理管理者在工作中注意力不集中,社会责任感不强,或者在国内没有一个规范的企业按照相应的标准进行分析和操作,很可能出现输血差错,直接威胁到患者生命健康。手术过程中,医护人员往往因心理力量过大而处于高度紧张状态,大部分医嘱都是口述的,可能会出错。护士如果注意力不集中,混淆药品名称、用药方法等,极易造成医疗纠纷。④护理人员的紧张度及工作负荷过大。 随着医学知识的快速更新,患者对护士的需求不断增加和提高,手术室医护人员的焦虑情绪也在上升[6]。 护士和管理员,其经常加班,很容易导致手术室出现错误,且很多时候,由于患者太多,对护士的准备工作有一定的时间限制。相关学者认为手术持续改进的难度因素被忽视,是手术室护理的一大隐患[7]。在这个过程中,手术室很容易发生医疗事故,甚至引发医疗纠纷。

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是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中一项十分重要的组成内容,也是衡量医疗服务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而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的优劣会对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和医疗安全产生直接的影响,护士的言行举止对于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产生的影响也较为直接,因此在整个医疗活动中,医疗管理中需要强化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这样才能使医院的医疗工作更为顺利且有效地进行[8]。随着社会服务需求的不断变化,尽可能提升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最大限度地对医疗缺陷进行控制,是保证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衡量医疗服务水平的关键,所以在整个医疗活动中需要开展有效的管理,加强医疗的质量管理工作,并且在开展医疗管理时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这样能够使医疗人员圆满完成医疗管理工作,尽可能预防或减少差错的发生,尤其是需要杜绝各种风险事故的发生[9]。

PDCA 循环法的应用有利于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工作的良好开展,这得益于PDCA 循环法自身的特点。PDCA 的实施是循环前进,阶梯上升的。 手术室护理质量的大问题都是由许多的小问题组成的,所以依赖一次PDCA 循环解决问题是不可能,必须进行不断的、更高水平的循环。除此之外,PDCA 循环法环环相扣,下一阶段的工作内容是根据上一阶段而来的。 PDCA 循环法实施后,手术室综合情况得以改善,手术室医生对护理质量的称心度提高。该研究表明,观察组医疗管理行为、管理知识、医疗态度与环境管理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中不良事件发生率为5.00%,相较于对照组的18.33%来说明显更低(P<0.05)。 导致这一结果产生的原因在于,PDCA 循环法是一种在现代商业管理中的常用管理方案,而随着近年来的不断发展,将这种管理方案应用于医疗管理中,能够获得较好的效果[10-14]。首先在开展循环时,应当由相关工作人员对现状进行分析,找出在医疗工作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导致问题出现的原因,而在确认原因或者影响因素后,需要由相关工作人员对其进行综合管理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将这种管理方案应用于医疗管理的各项工作中,获得的效果较好[15-18]。

综上所述,PDCA 循环法是一种科学的管理方案,而将其应用于医疗管理的领域中,能够使医疗工作质量得到提升,并且还有助于推进优质服务,尽可能降低医疗过程中存在的各种缺陷,有助于保证业务的客观性和真实性。

猜你喜欢
手术室护理人员医疗
手术室优质管理在提高手术室安全性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浅谈护理人员的压力来源及管理策略
术前访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手术室细节护理对提高手术室护理安全性的作用
Seepage simulation of high concrete-faced rockfill dams based on generalized equivalent continuum model
手术室专用颈肩保护罩的设计与应用
京张医疗联合的成功之路
我们怎样理解医疗创新
医疗扶贫至关重要
在医院编外护理人员中推行人事代理择优同工同酬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