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事性儿童景观空间优化策略

2021-03-11 07:18甄珍梁庆亮
设计 2021年4期
关键词:修辞手法优化策略儿童

甄珍 梁庆亮

摘要:为了改善目前城市儿童景观空间建设缺乏叙事语境结构、空间语汇不明的现状。文章从叙事文学的结构方法角度切入,通过解读儿童景观叙事中的角色与构成要素内涵,进一步分析叙事景观文本编排与修辞手法的特点。提出叙事性儿童景观设计优化策略,为儿童叙事空间设计提供可行性路径。叙事性儿童景观设计方法适用于当下儿童景观建设的现实需求。

关键词:儿童 景观叙事 文本编排 修辞手法 优化策略

中图分类号:TP39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2021)02-0155-03

引言

目前儿童景观建设常常过于重视景观形式和功能布局,缺乏叙事结构设计。忽视儿童接受景观信息的视角,使得儿童难以通过叙事景观语汇与空间形成感官联动,叙事性景观设计方法的引入,为解决目前儿童景观建设现状问题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思路和途径。

一、景观叙事的概念与意义

(一)叙事性景观的内涵

叙事性理论在20世纪初起源于法国,主要研究内容为受结构主义影响产生的研究叙事的理论。景观叙事是源于叙事学(narratology)结构主义研究的景观设计方法与理论,在1998年马修·波提格(MatthewPotteiger)和杰米·普林顿(JamiePurinton)所著的《景观叙事:将故事的设计实践》一书中对叙事性景观理论进行了系统研究与阐述,该书中将景观中的叙事存在方式分为基础理论、设计实践和景观故事三个部分,提出了景观叙事性设计手法的可行性研究,同时展开以景观为载体承载精神空间与人文内涵的初探,结合丰富的叙事性表达手法来增强景观空间的情感体验。

(二)景观叙事的意义

1.实用意义:景观叙事汲取了叙事学中对于叙事结构、叙事时间的研究方法与成果,强调景观空间序列中叙事顺序、视角以及组织方式,同时注重历史语义的表达,将景观中与叙事相关的经历、事件、历史、宗教、寓言等叙事景观元素进行联想与参照,突出景观空间中的时空互动。这些研究使得叙事性景观在设计手法上具有突破维度、开拓广角的特点,从而能够真正意义上实现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地讲好景观故事的设计目的。

2.审美意义:叙事性设计手法加入景观设计中不仅仅是增强了景观序列的秩序感,结合顺序、倒叙、插叙等手法还可以实现丰富景观空间审美性体验目的,这种源于文学、电影、音乐艺术中的设计手法将景观元素进行创新性、艺术性的重組和结合,让景观空间中的美学元素能更好地进行展示,可以更直观地展示景观空间的美学思想、场地精神和人文特质,最终实现空间美学形态与思想的传播和体验。

二、儿童景观叙事角色与构成要素

(一)儿童景观叙事角色

叙事者(设计师)、媒介(景观)、接受者(儿童)是儿童景观空间叙事过程中的叙事主角。设计师作为儿童景观空间的叙事者,可以主观地进行景观空间的文本编排与空间修辞手法的选用,就像在空白的稿纸上书写文章一样,文章的题材、结构、故事主体、故事结构、修辞手法等全都由作者规划设计。由此看来,无论是文章还是景观叙事空间,叙事者作为故事讲述与传达主体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媒介在《辞海》中的解释为在讯息传播中使双方产生某种特定关系的事物。景观作为媒介对叙事者与接受者的影响具有双轨式的特点,设计师从主观设计意愿向出发,通过景观元素选取应用、文化解读与表现来向儿童传达景观空间中的信息,实现了设计构想以景观为物质媒介的设计师与设计受众的空间情感交流。另一方面,儿童作为空间的体验者,在解读空间故事的过程中产生了感官联动和情感触动,用实际体验对设计师进行了反馈,同时,因为接受者的个体差异也形成了差异性显著的景观体验。

《周易系辞上》中所言,“仁者见之谓之仁,智者见之谓之智”。信息接受者的主体差异使得每个人对于相同事物的看法都是不尽相同的。儿童作为叙事过程的接受者具鲜明的群体特性,他们对于景观空间有着区别于成人群体的尺度、材质、安全性等要求。这方面可以向儿童文学作品创作方法借鉴,这些成人编写的儿童故事的叙事方法、文本编排和修辞方法都是及其贴近儿童读者视角,目的是为了增强成人所撰故事对儿童读者的可读性的易读性,童真童趣、简单易读的儿童文学作品更能增强儿童对于文本故事的兴趣,同时也能成为儿童与家长之间情感交流的物质载体。由此可见,基于儿童视角的叙事方式才能更有利于儿童接受信息,所以针对于儿童群体的景观设计的叙事性方法研究应该注重儿童视角的要素提炼、文本编辑与传递方式。

(二)儿童景观叙事要素

儿童景观空间的叙事要素主要由语汇、结构、形式三部分组成,语汇是最基本的表意元素,通过语法组合以及修辞运用最终形成了与所描述物体具有联系的文本,起转承合的文本衔接与呼应又进一步形成了语境,最终通过语境与故事主线契合产生完整的文本叙事结构。儿童景观空间中所有的叙事行为都是基于语汇这个最基本的叙事要素,儿童景观中的“语汇”可以理解为场地环境中的基本景观元素,其中主要包括以地形、水系、植物等为代表的自然语汇,以建筑物、景观设施、生产生活物质材料为代表的人工语汇,以童话故事、社会热点、乡风民俗为代表的文化语汇和以游戏设施、益智玩具为代表的儿童群体语汇。

结构是景观语汇在叙事景观中的组合形式,是儿童景观空间中的各个功能区、景观节点、文本信息进行编排与联系的表现形式,结构将景观语汇进行整理、编码、排序与重构,决定着儿童景观空间体验的顺序、层次与视野。儿童景观叙事结构设计的目的是实现以景观为载体的主题性叙事信息传递,建立儿童与空间故事的情感联系与感官体验。

形式是整个景观叙事过程篇幅、结构、语言的外在表现,文学艺术作品在叙事形式上也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和叙事特点,例如语言凝练、抒情言志的诗歌体裁;形散神聚、直抒胸臆的散文体裁;构思精巧、个性鲜明的小说体裁;直观再现、共鸣强烈的戏剧体裁等叙事性形式,儿童景观空间也具有多种多样的叙事性形式,例如亲近自然的体验叙事、寓教于乐的教育叙事、童真童趣的趣味叙事、底蕴深厚的文化叙事等形式。设计师可以借鉴文学艺术叙事形式来确立景观空间的叙事形式。

(三)嵌入节点,联动情节空间

1.营造主题特色节点:景观节点是儿童景观体验的空间载体,通过场景营造实现景观故事的剧场式空间,儿童得以实现即时景观信息接收与感官体验,其中主体题性强、趣味十足的景观节点更能推动儿童与景观场所的情景互动,叙事空间单元故事情节的设定应切合整个儿童景观场地的叙事结构,综合利用场地因素与景观叙事主题相呼应。不同的儿童节点空间也具有不同的设计要求,例如在儿童景观空间的入口节点设计中往往会直接通过形态来表现景观叙事主题的主要角色,激发儿童游览参观兴趣,诱导儿童进入景观空间实现空间感官体验,在上海迪士尼乐园的入口节点设计中,直接选取迪士尼童话故事中的建筑和动画角色元素作为装饰动机,通过尺度的夸张和对比来吸引儿童的视线,除了入口节点设计,作为叙事结构中故事波折与关联的景观节点也应与叙事主题相结合。

2.延展空间叙事衔接:景观节点在完成本环节故事线索展现的同时应进一步与下一环节的叙事线索进行衔接,叙事信息量的大小决定着叙事空间的主次顺序,次要叙事节点应发挥为主要叙事节点铺垫和缓冲的作用,这就要求所有的情节空间应首先明确节点在叙事过程中的位置与功能,在此基础上情节空间的营造应强化节点入口与出口的感官体验,可通过形态、质感、色彩以及空间的时空变化来实现节点之间的銜接,成都阿飞森林主题乐园叙事结构的“传播”这一章节中,主要是展现种子在自然界中的传播过程和传播方式,设计师将风滚草的传播动态运用到本章节游乐设施中如图8所示,风滚草场的设计灵感来源于在自然界中风滚草依靠风力传播种子的动态,强化空间中的“传播”信息,在区位上与上下结构衔接,最终通过情节驱动实现推进叙事过程的效果。

(四)传辞达意,丰富儿童体验

1.强化对比外在特征:景观叙事修辞需要通过强化修辞方式来增强叙事单元空间的主题性,这里所指的是基于儿童视角的强化方式,选用利于儿童解读的朴素的、直观的修辞方式,给儿童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的景观感受,对比是儿童景观修辞手法中最为常见的,常常通过对叙事语汇体积、材料、颜色的对比来向儿童直观的展示叙事线索,这种直观的信息展现方式更利于儿童在景观体验中对叙事信息产生即时印象,例如图9所展示的水滴剧场,为了展示水滴的形态选用了材质对比和体积对比的修辞方式,极具视觉冲击力,为儿童留下深刻印象。

2.简化隐喻文本过程:儿童景观空间隐喻修辞运用应有所区别,儿童的社会阅历以及文化积淀和成人具有很大差异,所以在运用隐喻修辞手法时应提炼叙事信息和简化隐喻流程,不可过分解读景观叙事语汇信息,叙事信息地解读和展现应更加直观明朗,更容易引发儿童情感共鸣,例如在图5中还行花园的隐喻修辞中,对于还行的形态高度概括和保留,直接为海星形式注入农作物种植和展示的实用功能,并未通过各种复杂的海洋元素和冗长的隐喻过程进行叙事,将故事中的海洋与农业信息直观展示,营造出兼具主题性和实用性的叙事空间。

(五)首尾相接,细节全文呼应

1.细化局部空间设计:细节决定成败,深化细节设计是拓宽儿童叙事景观维度的的重要手段,儿童叙事性景观设计不仅仅要注重细部设计的安全性和趣味性,在进行叙事性儿童景观细部设计是可将景观空间的主题性语汇进行标识化和导视系统设计,例如设置游戏设施、主题雕塑和主题游戏区等,将游戏元素体现在垃圾桶、导向牌、警示牌和路灯等配套服务设施中,强化叙事主题表现性,赋予景观更丰富的细节体验。如图10所示种子乐园中的导视系统设计,导视牌选取空间种子主题的外形进行简化,在呼应叙事主题的同时也增强了导视设计与景观空间的整体性。

2.科技延长叙事体验:现代信息技术也可将景观配套设施设计、游玩设备、IP形象、场景动画等景观元素延展为数字化体验,利用Al技术、机器人、5G等技术增强儿童空间体验,图11为设计师为阿飞森林主题公园设计的IP形象AFI和他的朋友们,为了延长儿童的景观叙事体验,在IP形象的基础上衍生空间叙事主题的文创产品设计,使得儿童能够进一步将叙事景观体验感受引入生活情境,延展感官上的时空互动,借用新技术和新途径增强儿童在叙事空间中的沉浸式体验。

总结

儿童景观叙事性与文学叙事在叙事方法与特点上虽然有着许多相似之处,但是角色与要素的变化促使两者产生差异性,这些异同点的比较值得设计师深入研究。叙事性儿童景观设计方法的优化使得场所空间设计主题鲜明、结构完整、情景交融、互动体验、整体设计。从实用性角度来看,叙事性儿童景观手法解决和满足了儿童的使用需求和审美需求,实现设计艺术与文化的更深层次、多角度的融合,最终实现儿童素质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马修·波泰格,杰米·普灵顿著.张楠,许悦萌,汤丽,李铌,译.景观叙事:讲故事的设计实践【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5.3-11

【2】董璟璟.城市儿童公园的空间叙事研究【D】.江南大学.2020.24-46

【3】刘杰刘馨遥景观叙事中感知主体的感知过程研究【J】.设计.2014(07).73-74

【4】蒋小英.工业遗产景观的叙事性设计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937-45

【5】王晓钰.趣味性在景观设计中的设计方法研究【J】.设计.2020(11):155-157

【6】佟琛,张祖耀,张紫然基于认知过程的儿童智能交互玩具设计研究【J】.设计,2019(13):20-22.

猜你喜欢
修辞手法优化策略儿童
从修辞手法对泰国短篇小说《人生百态》节选分析
小说语言分析
关于《围城》中的隐喻思维解读
浅谈《红楼梦》女性外貌美描写中的“隐含比较”修辞手法
企业重大风险确定及管理建议的研究论述
分组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基于一种优化策略的智能灯控制系统研究与设计
留守儿童
六一儿童
“六·一”——我们过年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