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高等职业教育对地方经济发展贡献的实证分析与政策研究

2021-03-11 08:48范志莹
理论与现代化 2021年1期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

摘要:提高人才培养与产业结构的匹配度是就业问题的本质。以培养高素质、实用型、技能型人才为显著特征的高等职业教育,是解决产业结构升级时期结构性失业问题的关键环节。根据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得到天津市2007—2017年的劳动产出弹性系数,进而得到高等职业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在京津冀协同发展视阈下,天津高等职业教育对地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处于中间水平。与天津经济发展速度相比,高等职业教育有很大的发展和提升空间,做好统筹规划,主动契合“一基地三区”定位和产业结构升级步伐,是发挥自身优势,提高贡献率的关键。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经济发展贡献;结构性失业;京津冀地区

中图分类号:F71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502(2021)01-0121-08

引   言

提高人才培养与产业结构的匹配度是就业问题的本质。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就业是最大的民生,是“六稳”“六保”之首;稳定就业总量,改善就业结构,提升就业质量是就业工作的总基调。据人社部的数据显示,近几年技工求人倍率一直在1.5以上,高技能人才求人倍率维持在2以上水平,且短缺态势已由局部地区向全领域扩散,由季节性短缺演变为经常性短缺,就业的结构性矛盾凸显。当前,天津的发展定位是“一基地三区”,抓牢以先进制造业为核心的现代化工业基础,既是天津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关键,也是顺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内涵要求。地区经济发展的基础之一是人才,人才培养离不开教育。作为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高等职业教育更是培养“高素质”“实用型”“技能型”人才的重要力量,随着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天津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将更加迫切。在此背景下,高等职业教育是否提供了有力的人才保障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天津高等职业教育对地区经济发展的贡献成为亟须深入思考和解决的重要课题。

本文以高等教育体系下的学历教育——高等职业教育为研究对象,在京津冀协同发展视阈下,围绕高等职业教育对地区经济贡献的问题,从实际数据出发,得到天津高等职业教育的贡献率,进而提出使高等职业教育适应地区经济发展的政策建议。

一、文献综述

传统经济理论将土地、资本等实体性要素视为经济增长的源泉,直到1960年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明确提出人力资本理论后,劳动力质量和知识投资才被认为在社会生产中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而教育是获得高质量劳动力和知识投资的重要途径。美国经济学家丹尼森通过精细的分解计算,论证了1929—1957年美国经济增长中有23%要归功于教育的发展。蔡增正使用20世纪60至90年代数据证明了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巨大且具实质性,作用力度颇为可观[1]。林勇通过构建教育与经济增长指标的系统关系实用评价模型,证实教育促进了经济发展[2]。张佳利用2001—2012年的教育数据,通过定量分析得出教育对我国经济增长率的贡献值为7.31%[3]。职业教育作为学历教育的组成部分,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Tam Bang Vu等、George S. Mouzakitis和Peter Damlund Koudahl的研究认为职业教育与企业等微观经济体具有更紧密、更直接的关系,能更快地适应劳动力市场需求变化提供高质量的劳动力,并通过计量分析得出职业教育比普通大学教育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更大[4] [5] [6]。刘万霞采用分省的时间序列数据得出,职业教育投资占整体教育投资的比例越大,地区经济增长率越高[7]。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中国经济发展、结构调整、产业升级提供大量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是国家工业化的直接推动力[8][9]。杭永宝通过分类测算我国各层次教育对经济增长贡献率发现,高等职业教育对经济发展的适應性最好、贡献率最大[10]。许玲基于1992—2010年的数据分析认为,在此阶段我国经济增长水平与高等职业教育之间的密切程度大于普通高等教育[11]。此外,学者们也进行了大量分地区的实证检验。吴文辉利用1990—2008年的相关数据,计算出湖南省、湖北省和广东省的高等职业教育贡献率分别是0.68%、1.89%和1.49%[12]。刘晓明等从实际数据出发,得到浙江省2001—2009年高等职业教育的贡献率为1.21%[13]。王磊利用31个省市区2004—2007年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得出各地职业教育对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为0.23%[14]。张佳和王伟等分别就近十年来各省的面板数据进行测算,发现东部地区职业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最大,西部、中部次之[3] [15]。可见,高等职业教育对经济增长有贡献,但贡献率偏低,且存在地区差异。此外,还有学者从规模、结构、效益三个维度分析高等职业教育与经济发展的匹配度[16] [17]。

针对天津教育与地区经济发展关系的研究主要集中于高等教育方面,研究方法以贡献率测算和“三维”(规模、结构、效益)匹配度分析为主。孙艳丽等根据2003—2016年时间序列数据,运用协整分析方法得出天津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高等教育对经济发展的弹性是0.69[18]。刘丽娜和高建来等测算1990—2000年、2000—2005年和1999—2011年的天津高等教育贡献率分别是0.97%、1.48%和3.38%[19] [20]。崔晓迪等和杨勇等以中、高等职业教育为研究对象,用规模、结构、效益三个维度测算其与经济发展的匹配度[21] [22] [23]。穆静静等以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为基础,得到2001—2011年高等职业教育的贡献率为1.78%[24]。

综上所述,国内外学者就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对地区经济发展贡献做出许多定性和定量分析,并形成了比较成熟的量化分析方法,可以肯定的是教育对地区经济发展是有贡献的,但贡献程度因地而异。在有关天津教育对地区经济发展贡献的研究中,以高等职业教育为研究对象的并不多。本文的贡献有两个:一是研究角度,以解决高层次人才短缺的结构性失业为出发点,在京津冀协同发展视阈下探讨如何提高天津高等职业教育的贡献率,并提出政策建议;二是测算精度,以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为基础估算教育贡献率,其中的劳动产出弹性系数(β)不是直接使用西方国家的0.7,而是根据天津近十几年的实际数据估算得来。

二、天津高等职业教育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的实证分析

(一)估算模型介绍

本文采用丹尼森(E.F.Denison)和麦迪逊(A.Maddison)的方法,以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为基础,估算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的一般形式为:

Yt=AtKαtLtβ(2.1)

(2.1)式中t表示时间,Y表示总产值,A表示综合技术水平,K表示资本投入量,L表示劳动力投入量,α表示资本产出弹性系数,β表示劳动产出弹性系数。

由于教育对劳动力质量产生作用,表现为教育的投入会使初始的劳动力投入成倍地增加,所以(2.1)式的Lt可分解为初始劳动力投入(L0 t)和教育投入(Et)的乘积,据此,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的一般形式也可表示为:

Yt= AtKαt(Lo tEtβ(2.2)

对(2.2)式两边取自然对数,再求时间t的全导数后得到:

y=a+αk+βl0e(2.3)

其中,y表示经济的年增长率,k表示资本投入量的年增长率,l0表示初始劳动力投入量的年增长率,e表示教育投入量的年增长率。由此,可以得到教育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的表达式:

Re=βe/y(2.4)

已有的研究方法是,将GDP的年增长率视为经济的年增长率,将根据从业人员人均受教育年限计算得到的教育综合指数的年增长率视为教育投入量的年增长率。本文依据该研究方法,以(2.4)式为基础估算天津高等职业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二)高等职业教育对天津经济增长贡献率的估算

1.测算劳动产出弹性系数β

已有的研究大多是采用西方国家的劳动产出弹性系数,即令β=0.7。由于该数值与我国的现实情况存在差异,因此本文将以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为基础构造回归模型,得到天津的劳动产出弹性系数β。假设规模报酬不变,则α+β=1,然后对(2.1)式两边取自然对数得到:

lnYt=lnAt+αlnKt+βlnLt(2.5)

本文將2007—2017年作为研究周期,在具体数值选取上,Y表示实际GDP,K表示折旧后的实际资本存量,L表示从业人数。为消除价格因素对GDP和资本存量的影响,本文以1990年为基期进行平减 ,实际资本存量根据张军等采用的方法得出[25](如表1所示)。

为避免出现伪回归问题,运用EViews7.2对变量进行平稳性检验。变量lnY、lnK、lnL的ADF值的绝对值均小于5%临界值的绝对值(如表2所示),即三个变量是非平稳序列,变量的三阶差分D(3lnY)、D(3lnK)、D(3lnL)的ADF值均小于10%的临界值,变量的三阶差分是平稳的、三阶单整的,可以建立回归模型。

对lnY、lnK、lnL进行OLS回归分析(如表3所示),得到α和β的值,并提取模型的残差序列e。e的ADF值小于5%的临界值(如表4所示),残差序列e是平稳的,说明lnY和lnK、lnL存在长期均衡关系。根据α+β=1,标准化后得到β=0.547。

2.测算天津教育综合指数的年增长率e

教育综合指数的计算如(2.6)式所示:

E=Σ(Yi*Li)(2.6)

其中,E表示教育综合指数,Yi表示受第i级教育的从业人员的人均受教育年限,Li表示受第i级教育的从业人员的劳动简化指数。

(1)计算从业人员的人均受教育年限

根据我国现行的学制确定小学、初中、高中、大学专科、大学本科和研究生的教育年限,分别是6年、3年、3年、3年、4年和3年,再根据(2.7)式计算受各级教育的从业人员的人均受教育年限(如表5所示)。

Yi=Ni*ΣXi(2.7)

其中,Yi表示受第i级教育的从业人员的人均受教育年限,Ni表示第i级教育的年限,ΣXi表示受第i级及以上教育的从业人员比例之和。

(2)确定各级教育的劳动简化指数

越高级别的教育对劳动力质量提高的作用越大,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表现为接受不同层次教育的从业人员的平均收入有差异,但由于无法获得2007和2017年天津市受不同层次教育从业人员的平均收入数据,因此本文使用不同教育阶段的年教育回报率来确定受不同层次教育从业人员的劳动简化指数。本文选择的是2007—2017年的中间年份,即2012年的不同教育阶段的年教育回报率,数据来源于张驰等根据中国城乡居民收入现状的调查问卷的计算结果[26]。根据已有的研究成果,通常以受小学教育从业人员的收益率为基准(确定为1),再换算受初中、高中、大学专科、大学本科和研究生教育的劳动简化指数(如表6所示)。

(3)计算起止年的教育综合指数及年增长率

将2007年和2017年的数据带入(2.6)式,得到E2007=11.095,E2017=13.159。采用几何平均法,得到2007—2017年天津市教育综合指数的年增长率e=1.72%。

3.计算天津GDP的年增长率y

以1990年为基年,得到2007—2017年实际GDP的年增长率y=12.54%。

4.计算教育对天津经济增长的贡献率Re

把β、e、y的数值带入(2.4)式,得到Re=7.5%。

5.计算高等职业教育对天津经济增长的贡献率Rv

天津高等职业教育以专科层次为主,本文以“大学专科”的相关数据,并运用崔玉平的方法分离出高等职业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27],最终得到高等职业教育对天津经济增长率的贡献Rv=0.52%。

(三)实证结果及分析

根据测算结果得到,2007—2017年天津经济增长中有7.5%来自教育发展的贡献,其中高等职业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是0.52%。在规模报酬不变的情况下,稀缺要素的投入应具有较高的产出弹性系数。天津正处于产业结构升级时期,高技能型人才缺乏是制约升级发展的瓶颈之一,作为稀缺要素的高技能型人才,它的投入应带来较大的经济增长贡献,但本文得到的高等职业教育贡献数值较低。处于发展期的高等职业教育,其贡献率低很可能不是总量问题,而是结构性问题,这值得作更深入的研究探讨。

三、京津冀高等职业教育贡献率比较和天津的发展建议

对天津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建议是通过与京冀两地比较(如表7所示)提出的。运用前文的方法测算京冀两地的劳动产出系数,结果显示三地的劳动产出系数差别不大,因此三地不同的教育结构很可能是导致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对地区经济增长率贡献差异的原因。

结论与建议之一:2007—2017年之间天津的经济发展速度较快,GDP的年增长率在京津冀地区最高,但教育对GDP增长的贡献率最小。表7的数据显示,天津2007—2017年的GDP年均增长率为12.54%,是北京市、河北省GDP年均增速的1.5倍,但教育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仅为北京市贡献率的75%,河北省贡献率的50%。由实际资本存量指标可以看出,从2012年起,天津市的实际资本存量超过北京市且增速呈每年递增的态势,天津的经济增长还未体现劳动力质量提高带来的红利,仍属于投资主导型的经济增长模式。经济增长模式与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是相互影响的,只有当经济结构处于较高水平时,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才能显现,因此,要提升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应统筹推进两方面的工作,一是加大教育投入的数量;二是提高教育投入的精准度,扶持契合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学科和专业。

结论与建议之二:天津人均受高等职业教育的年限居于京津冀地区的中间位置。表7的数据显示,2007—2017年人均受高等职业教育的年限增长最快的是河北省,从2007年的0.119年上升至2017年的0.459年;人均受高等职业教育年限水平最高的是北京市,2007年和2017年分别是0.634年和0.842年。天津经济增长速度较高以及“建设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打造战略性新兴产业高地”的发展目标,形成了对高等职业教育的有力支撑和强烈需求,因此,天津的高等职业教育相对于经济发展而言,还具有很大的发展和提升空间。

结论与建议之三:天津高等职业教育对地区GDP增长的贡献率不高,仅为河北省25%左右,与北京市的水平相当。笔者认为,导致这种结果的原因有两个:一是各地区的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方式存在差异;二是天津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存在结构性问题。为了更直观地反映专业设置的结构性问题,本文采用房风文等定义的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匹配度加以说明。2010—2017年的相关数据显示,高等职业教育匹配度不高的专业主要集中在第二、三产业上 。天津高等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和发展还应契合“一基地三区”的定位要求,适当增加契合战略新兴产业的专业招生指标。

结论与建议之四:高等职业教育(大学专科)、大学本科和研究生统称为高等教育,且通常被认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较大。运用文章中的计算方法,得到天津的大学本科和研究生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是2.84%、0.35%,可见,在高等教育中大学本科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最高。一般来说,高一级的教育是在前一级教育普及之后才会有较大发展,天津的大学本科教育普及程度并不高,因此,研究生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并未充分体现。对于高等职业教育和大学本科而言,二者都是以普通高中为基础的上一级教育,但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差别较大。笔者认为,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有两个:一是大学本科教育的体量要远远大于高等职业教育;二是近年来,高等职业教育的“内涵式”发展倾向于“学术型”发展。大学本科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都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前者偏重于“学科型”,后者偏重于“职业型”。20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高等职业教育规模实现了快速增长,自2005年起,高等职业教育开始注重质量发展,纠“学科倾向”的偏。高等职业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定位应主动契合经济结构调整的步伐,探索以培养“实用型”“技能型”人才为主线的发展路径,提高高等职业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参考文献:

[1]蔡增正. 教育对经济增长贡獻的计量分析——科教兴国战略的实证依据[J]. 经济研究,1999,(2).

[2]林勇. 我国教育与经济增长协调发展关系及实证分析[J]. 教育发展研究,2003,(6).

[3]张佳. 高等职业教育对区域经济发展贡献的实证分析[J]. 职业技术教育,2014,(10).

[4]Tam Bang Vu, David L. Hammes, Eric Iksoon Im. Vocational or University Education? A New Look at Their Effects on Economic Growth [J]. Economics Letters,2012,(2).

[5]George S. Mouzakitis. The Role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Training Curricula in Economic Development [J]. Procedia - Social and Behavioral Sciences,2010,(2).

[6]Peter Damlund Koudahl.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Training: Dual Education and Economic Crises [J]. ProcediaSocial and Behavioral Sciences,2010,(9).

[7]刘万霞. 人力资本投资结构与地区经济增长——对职业教育发展的启示[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4,(3).

[8]唐文忠.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促进经济发展的理论与实证研究[J]. 东南学术,2015,(4).

[9]周光礼. 国家工业化与现代职业教育——高等教育与社会经济的耦合分析[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4,(3).

[10]杭永宝. 中国教育对经济增长贡献率分类测算及其相关分析[J]. 教育研究,2007,(2).

[11]许玲.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规模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基于1992—2010年的数据分析[J]. 高教探索,2013,(5).

[12]吴文辉. 湖南省高职教育发展及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研究[J]. 职业技术教育,2010,(19).

[13]刘晓明,王金明. 浙江省高等职业教育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的实证分析[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1,(18).

[14]王磊. 职业教育对经济增长贡献研究——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J].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11,(8).

[15]王伟,孙芳城. 职业教育规模和质量:哪个对经济增长影响更大?[J]. 教育与经济,2017,(6).

[16]房风文,张喜才.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与经济发展的匹配性分析[J]. 江苏高教,2019,(6).

[17]朱新生. 职业教育发展与劳动力市场的契合度分析——基于江苏省苏南地区的调查[J]. 教育发展研究,2010,(19).

[18]孙艳丽,黄静. 基于协整理论的天津市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关系研究[J]. 经营与管理,2019,(10).

[19]刘丽娜. 天津市教育发展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的实证研究[J]. 科教文汇,2007,(1).

[20]高建来,梁润. 天津市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的影响分析[J]. 天津经济,2015,(4).

[21]崔晓迪,翟希东,张晓凤. 京津冀中职教育与地区经济发展的匹配度分析[J]. 教育与经济,2017,(2).

[22]崔晓迪. 现代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以天津市为例[J]. 教育与经济,2013,(1).

[23]杨勇,赵晓爽. 京津冀职业教育规模与区域经济适应性研究[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8,(9).

[24]穆静静,张学英. 高等职业教育对天津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研究[J]. 职业教育研究,2014,(3).

[25]张军,吴桂英,张吉鹏. 中国省际物质资本存量估算:1952-2000[J]. 经济研究,2004,(10).

[26]张驰,叶光. 中国教育回报率的分布特征与收入差距——基于分位数回归的经验证据[J]. 经济经纬,2016,(1).

[27]崔玉平. 教育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的估算方法综述[J].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1999,(1).

An Empirical Analysis and Policy Research on the Contribution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in Tianjin

FAN Zhiying

Abstract:The essence of the employment problem is to improve the matching degree between talent training and industrial structure. The author believes that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which is characterized by the cultivation of high-quality, practical and skilled talents, is the key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structural unemployment in the period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upgrading. According to the Cobb Douglas production function, this paper obtains the labor output elasticity coefficient of Tianjin from 2007 to 2017, and then obtains the contribution rate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to economic growth.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Beijing, Tianjin and Hebei, the contribution rate of Tianjin's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to local economic growth is in the middle level. Compared with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speed of Tianjin,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has a lot of potential for further development and improvement. Making a good overall plan and actively conforming to the positioning of "one base and three districts" and the pace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upgrading is the key to exert Tianjin's advantages and increase the contribution rate.

Key words: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contribution to economic development;structural unemployment; Beijing-Tianjin-Hebei region

責任编辑:翟   祎

作者简介:范志莹(1985—),女,天津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博士研究生。

猜你喜欢
高等职业教育
高等职业教育大学生职业指导现状研究
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茶艺课程开发与设计
浅析现代高等职业教育中平面设计专业的教学现状与措施
浅析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下的课程体系建设
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SPOC混合教学模式设计探讨
高职院校“三个空间”就业体系构建研究与实践
纺织行业职业结构变迁对高职现代纺织专业人才培养的启示
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