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诗“共欣赏,疑义相与析

2021-03-11 10:20彭兰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2021年1期
关键词:教书友人

彭兰

虽然2020年高考早已尘埃落定,人们对于高考语文试题的讨论热度渐退,但在新一轮的复习备考过程中,高考试卷中仍有一些问题需要一线语文教育工作者精研覃思。2020年高考语文全国卷Ⅰ古诗鉴赏题的古诗释义即是问题之一。

读完2020年高考全国卷Ⅰ古诗鉴赏题及诗歌注释,笔者就感觉诗歌迷雾重重,令人生疑。

首先,作为一首七律,这首诗怎么会出现颔联末句和尾联末句重字的“低级错误”(“欲采商崖三秀枝”和“不怕江花不满枝”的末字相同)?其次,如果按注释所说,“下帷”指教书,裁诗意为“作诗”,“下帷裁遍未裁诗”一句意为“由于友人患病,约定好的春游被搁置,诗人只能在家教书,没有能写出春游诗篇”(14题的正确选项B项),那么“裁遍”显然解释不通,“裁遍”的宾语也晦暗不明。再次,注释将第二联中“商崖”注为“山崖”,令人生疑。与之相对的“郢岸”句用屈原离骚典,按照律诗颔联对仗原则,“商崖”一句亦当用典,称其泛指“山崖”失之粗疏。又再次,前两联“失期”“下帷”“裁诗”“吟蕙”“采枝”前均缺主语,主语是诗人陆龟蒙还是友人皮日休?根据正确选项设置(B.由于友人患病,原有的约会被暂时搁置,作者游春的诗篇也未能写出。C.作者虽然身在书斋从事教学,但心中望能走进自然,领略美好春光)可以看出,出题人认为“失期”的主语是友人皮日休(皮因眼疾无法完成和诗人一起游春的约定),“下帷”“裁诗”“吟蕙”“采枝”的主语则是诗人陆龟蒙。如此理解,友人失期与“我”未写出游春诗篇、在家教书两件事之间应该是因果关系,那么诗歌第一联中不应该用表示转折关系的连词“虽”。按照出题人的理解,首句扞格难通。最后,颈联句法奇特,句意难解,出题人在命制诗题时似乎也有意避难,注释和选择题选项中全无涉及。

经查阅,笔者发现对这首诗意有详细解读的资料共有六篇,一篇是一线教师的解读,见于微信公众号“湘语文”2020年7月9日推送文章《首发!2020全国I卷诗歌鉴赏精讲及答案解析,超详细哦!》,署名广州天河王子文,四篇是南京师范大学钟振振教授的答疑文章,见于凤凰网“小楼听雨诗刊”微信公众号,分别是《欲采商崖三秀枝——鐘振振教授答疑信箱(二三)》《就陆龟蒙诗答读者留言——钟振振教授答疑信箱(二五)》《2020全国高考语文试卷延伸阅读之一——钟振振教授答疑信箱(二六)》《今年全国高考语文卷,延伸阅读之二——钟振振教授答疑信箱(二七)》,最后就是中华书局皮日休、陆龟蒙等撰,王锡九校注《松陵集校注》第1263-1265页对于本诗的注解。这些材料见解各异,为我们提供丰富解读思路的同时,也让诗歌解读变得越来越复杂。

由于诗歌解读的疑点难点主要是前三联,为了便于论述,下面笔者按首联、颔联、颈联的次序分而论之。

一、虽失春城醉上期,下帷裁遍未裁诗

首句争论的焦点在于:1.“下帷”到底是“教书”还是“放下帷幕”?2.“裁诗”到底是“作诗”“校订书籍”还是“修改诗稿”?3.“下帷裁诗”的主语到底是谁?是诗人陆龟蒙还是友人皮日休?

广州天河王子文老师基本认同出题人的注释,认为“裁,裁剪,此处指书籍校正。‘裁遍即‘遍裁,喻指用心教书育人”,这种解释有些牵强,从意义上来看,既然“下帷”解释为“教书”,那如何又和“书籍校正”扯上关系?从句法上来看,这种解释把“裁遍”的宾语架空,“下帷教书广泛校正(书籍),没有写诗”,汉语语言传统中并无用“裁书”指校订书籍的先例,补充出来的宾语“书籍”不过是说者的臆想之词。《松陵集校注》指出“下帷裁遍”“谓放下了室内所有的帷幕。裁,度。估量词”。又注“裁诗”为“作诗”。这种解释较王子文说稍佳,但把“帷”理解为“裁遍”的宾语,仍然是存在问题,“帷”字显然是作动词“下”的宾语,“下帷”作为一个词语即表示放下帷幕,再加上“裁遍”,语句不通。就诗歌的语势看,“裁遍未裁诗”应当按一个统一的意义单元来理解,“裁遍”的宾语就是“未裁诗”,此处“裁”当理解为“修改润色”,亦即“修改润色那些没来得及修改的诗稿”。

同样,“下帷”也不应当解释为“教书”。钟振振教授说“下帷”指“放下窗帘”,因皮日休患有眼疾,怕阳光刺激,此说较令人信服。钟振振在回复诗友“守望杏坛”本诗释义时,认为“下帷”一词本于《后汉书·马融传》:“融才高博洽,为世通儒,教养诸生,常有千数。……善鼓琴,好吹笛,达生任性,不拘儒者之节。居宇器服,多存侈饰。尝坐高堂,施绛纱帐,前授生徒,后列女乐。”实际上,“下帷”更早也更有名的出处是《史记·儒林列传》:“下帷讲诵,弟子传以久次相授业,或莫见其面,盖三年董仲舒不观於舍园,其精如此。”显然,在《史记》原文语境中,“下帷”本指放下帷幕,和“讲诵”放在一起才有“教书”意。“下帷”一词在后世的流变中,也并总是指“教书”,除了本意“放下帷幕”之外,亦可引申为“闭门苦读”。古诗中取“下帷”本意的诗句有唐人阎宽《秋怀》“下帷长日尽,虚馆早生凉”、宋代陆游《东斋杂书》“下帷听雨声,开户延月色”等,取“闭门读书”意的诗句有唐代权德舆《放歌行》中“男儿称意须及时,闭门下帷人不知”及陆游《秋夜》“出塞虽惭平贼手,下帷聊喜读书声”等。据此,我们没有理由断定陆龟蒙诗中“下帷”就是“教书”之意。此外,笔者翻遍了陆龟蒙、皮日休二人酬唱诗集《松陵集》,没有看到任何关于陆龟蒙在家教书授课的相关信息,说此诗中“下帷”就是教书,恐怕也是解诗者的臆想,并无本事可依。钟振振教授在文中提到的皮日休《病中书情寄上崔谏议》诗,指出皮日休是现任官员,并非以教书为职业,也可作为旁证。

“下帷”“裁诗”的主语也不应该是诗人陆龟蒙,而应该是友人皮日休。试卷第14题B项:“由于友人患病,原有的约会被暂时搁置,作者游春的诗篇也未能写出。”和C项:“作者虽然身在书斋从事教学,但心中望能走进自然,领略美好春光。”均被设置为正确选项,可见出题人认为陆龟蒙因为友人抱病春游失期,导致自己也不能外出,只得在家教书,没有写成春游之诗。王子文也持相同观点。教书的误解前文已经分析过,此处不再赘述。这里只探讨一个问题:陆龟蒙到底有没有春游?其实只要稍微关注一下背景,翻阅一下几篇同时期两人的唱和诗篇,答案显而易见。皮日休原诗题为《鲁望春日多寻野景日休抱疾杜门因有是寄》,可见诗人陆龟蒙并未因好友抱疾而放弃自己的游春计划,他仍然在“春日多寻野景”。翻阅陆龟蒙和皮日休与这首诗同时期的诗歌赠答,我们也会看到陆龟蒙丰富的春游活动:城北游春偶遇卖花翁(《阖闾城北有卖花翁讨春之士往往造焉因招袭美》),野外桥边饮酒独卧、石上题诗、水边采蕙(均见于《奉酬袭美病中见寄》),游玩颜家园(《袭美病中闻余游颜家园见寄次韵酬之》),春雨天到农家吃肥笋、看钓翁攀谈直至深夜(均见于《春雨即事寄袭美》)……可见陆龟蒙并没有因为友人的失期而放弃自己的春游。

综上,首联应作如是解:虽然你(皮日休)因为眼疾无法完成和我一起游春的约定,但不要感到太遗憾,你可以在家放下帘幕潜心修订之前未来得及打磨的诗稿啊。

二、因吟郢岸百亩蕙,欲采商崖三秀枝

颔联争论的焦点是:1.“因吟郢岸百亩蕙”中的“百亩蕙”到底是指教书还是比喻人的品行高洁?2.是“三秀芝”还是“三秀枝”?3.“商崖”用的典故是秦末“商山四皓”事还是商朝伯夷叔齐饿死首阳山事?4.这一联的主语是谁?是陆龟蒙还是皮日休?

先说第一个问题。笔者猜想,出题人如此固执地认定上一联中“下帷”取“教书”意,恐怕还受颔联“郢岸百亩蕙”的影响。这一句典故确实如注释所言,源自屈原《离骚》“予既滋兰之九畹,又树蕙之百亩”。然而对于《离骚》中这一句的解释,却历来众说纷纭。汉代王逸《楚辞章句》认为此句:“言己虽见流放,犹种莳眾香,修行仁义,勤身自勉,朝暮不倦也。”这种笼统的将“滋兰树蕙”理解为个人品德修行的说法遭到了后来众多评点家的批评,今人黄灵庚《楚辞章句疏证》中援引赵南星《离骚经订注》、李陈玉《楚辞笺注》、钱澄之《屈诂》、蒋骥《山带阁注楚辞》等书中观点,证明“滋兰树蕙”当作培养人才解。尽管此说逐渐成为《离骚》评注本中的主流,但王逸的观点仍不乏后继者。明代黄文焕《楚辞听直》、明人汪瑷《楚辞集结》等都把“滋兰树蕙”解为修养自身品德。可见,对于“予既滋兰之九畹,又树蕙之百亩”两句的理解本身就言人人殊,并无定论。正所谓“《诗》无达诂”,诗歌的解读应允许存在一定的自由解读空间。我们不必去冒然断定陆龟蒙诗中“郢岸百亩蕙”就是培养人才之意,或者相反。

不过,“滋兰树蕙”作为一个典故被使用,却不见得一定要遵从“本意”,作诗者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误读”来使用这一典故。辛弃疾《水调歌头·壬子三山被召,陈端仁给事饮饯席》即是典例,全词如下:

“长恨复长恨,裁作短歌行。何人为我楚舞,听我楚狂声。余既滋兰九畹,又树蕙之百亩,秋菊更餐英。门外沧浪水,可以濯吾缨。

一杯酒,问何似,身後名。人间万事,毫发常重泰山轻。悲莫悲生离别,乐莫乐新相识,儿女古今情。富贵非吾事,归与白鸥盟。”

这首词全引“予既滋兰之九畹,又树蕙之百亩”,表达的显然和教书育人毫无关系,滋兰树蕙和后一句秋菊餐英一样比喻作者志行高洁。由此可见,后代诗歌中的“兰蕙”之典也不必是培养贤才。在陆龟蒙这首诗中,硬要把“百亩蕙”断定为教书育人,无疑是胶柱鼓瑟。

况且如钟振振教授所言“陆诗只说皮日休‘吟《离骚》,并不能据此把《离骚》作者屈原的事迹也加到他头上。陆诗此句,要点在于以《离骚》里的‘蕙这种香草来象征君子人品的芳洁,赞美朋友的价值取向”。由此看来,试题注释中将“百亩蕙”解为“比喻培养人才”,具有很大的误导性。

对于第二个问题,我们可以断定出题人所据诗歌版本有误。试卷上的“三秀枝”版本当选自《全唐诗》,有讹误。无论是在陆龟蒙诗歌专集《甫里集》,还是记录陆龟蒙、皮日休二人往来酬唱诗歌的《松陵集》中,颔联下句都作“欲采商崖三秀芝”。另外,这首“次韵诗”的原诗为皮日休《鲁望春日多寻野景日休抱疾杜门因有是寄》:

“野侣相逢不待期,半缘幽事半缘诗。

乌纱任岸穿筋竹,白袷从披趁肉芝。

数卷蠹书棋处展,几升菰米钓前炊。

病中不用君相忆,折取山樱寄一枝。”

对照两诗韵脚,很容易发现,颔联韵脚确实应为“芝”,而非“枝”。可见,命题人在选择古诗版本时,不可不慎矣!

第三个问题是“商崖“到底所指为何。钟振振教授认为:“‘商崖并非‘泛指山崖,而是特指‘商山。商山在今陕西商洛市丹凤县,是汉初四位高士——‘四皓的隐居之地。”王子文提出反对意见:“本诗中‘商崖对‘郢岸都不应是指特定地点。故‘商崖指‘商山于意不合,且‘郢代指‘楚,故‘商代指‘殷商,才能词性相从。故此处必定用典,且必定指伯夷兄弟,于‘四皓无关。”(注:王子文原文将“郢岸”都写作“鄂岸”,笔者不知所据为何,引用时为不造成误解,改为‘郢岸)

王说颇多谬误。首先“‘郢代指‘楚,故‘商代指‘殷商”殊为无理,‘郢代指楚地,是地名,‘商也当理解为地名“商山”。其次,伯夷叔齐兄弟的故事中两人所采并非芝草,而是一种野菜“薇”,明显和诗句中的“采芝”对不上。且《乐府诗集·琴曲歌辞二》载有传说为“商山四皓”所作之《紫芝歌》(一作《采芝歌》):“皓天嗟嗟,深谷逶迤。树木莫莫,高山崔嵬。岩居穴处,以为幄茵。晔晔紫芝,可以疗饥。唐虞往矣,吾当安归。”在后世的诗歌中,商山四皓的典故也往往和采芝相连,几乎成为隐逸之趣的程式化表达,如李白《过四皓墓》“紫芝高咏罢,青史旧名传。”王安石《四皓二首》:“紫芝可以饱,粱肉非所嗜。”王安石《张良》:“从来四皓招不得,为我立弃商山芝。”又《山鬼》中有“采三秀兮于山间,石磊磊兮葛蔓蔓”之句,东汉王逸《楚辞章句》注“三秀,谓芝草也。”可见诗中“采”“三秀芝”即采芝草。可见“欲采商崖三秀芝”用商山四皓典无疑。

最后来看这一联的主语是谁。钟振振教授认为这句是说:“(皮日休)因为吟咏《离骚》‘树蕙百亩云云,而打算像‘商山四皓那样去隐居。”王子文在去信中提出了相反意见,认为:“(颔联)连用了两个典故,表达诗人(陆龟蒙)的行为意志及高洁情操。”王文对钟文最大的质疑在于:“本诗全文都在写好友皮日休,竟无一处突出诗人自己,这更无从谈起,完全不符合和韵诗之要求。”

为了能够“拨云见月”,我们不妨顺着王子文的质疑开始分析。首先,“和韵诗”是否笔墨集中在诗人自己身上?恐怕这并非“和韵诗”的题中之义。实际上,“和韵诗”本质上是一种交际诗,其内容的重点在于“你来我往”“你唱我和”“你应我答”。因此,有必要看一下皮日休写给陆龟蒙的原诗。

鲁望春日多寻野景日休抱疾杜门因有是寄/皮日休

野侣相逢不待期,半缘幽事半缘诗。

乌纱任岸穿筋竹,白袷从披趁肉芝。

数卷蠹书棋处展,几升菰米钓前炊。

病中不用君相忆,折取山樱寄一枝。

由诗题可知,皮日休写诗的背景是听说好友陆龟蒙(字鲁望)在春天多寻野外盛景,而自己只能抱病家中。首联写以山野为伴的人本不需要特别约定,因为他们的相逢一半是因为隐逸之事一半是因为诗情,似是对自己因疾而失春游之期的开解。二三两联是虚写之词,诗人想象友人陆龟蒙戴着乌纱帽(乌纱帽原是民间常见的一种便帽,明朝以后,乌纱帽才正式成为做官为宦的代名词。此处指便帽。)穿着白色袷衣,时而自在地穿行在岸边丛竹中,时而为采芝而奔走往来于山间,时而晒书下棋,时而垂钓食菰。语气中颇有艳羡之意。尾联“病中不用君相忆,折取山樱寄一枝”尤其曲折有情致,先说友人不必记挂病中的自己,旋即又希望友人寄来一枝“山樱”,为“我”带来春的消息,对春日野游浓浓的向往之情溢于言表。简言之,皮日休这首诗以想象友人春游情形為主要内容,表达自己不能同游的遗憾和对春游的向往。

看清这一点,再回头看陆龟蒙的和诗,就豁然开朗了。皮日休想象友人游春活动表达自己的艳羡之情,而陆龟蒙的回赠诗中则想象友人抱病家中仍可吟诗寄托高志,是赞赏宽慰之意。

综上,诗歌颔联承接首联而来,是陆龟蒙对友人皮日休抱病在家生活的想象之词,可以理解为:“你将在家中吟咏《离骚》以及商山四皓的《紫芝歌》,来寄寓自己的高洁情操和隐逸之志。”

三、栖野鹤笼宽使织,施山僧饭别教炊

颈联是最难解读的一联,其解读难点在于:1.“施山僧饭别教炊”一句中“别”当作何解?是“不要”,还是“特别”?2.这一联与上下文有何联系?

王子文认为此联是诗人陆龟蒙自况,“‘我在野不仕,自由自在,无官无束,就如同把关着鹤的笼子织得更加广阔;‘我吃着山里人一样朴素的食物,内心淡然,自得其甘,就像是僧人一般的斋饭,别样的意食,也有特别的口味”。这种理解漏洞百出。古诗中确有以笼中之鹤比喻不得自由之句,如韩愈《与张十八同效阮步兵一日复一夕》“譬如笼中鹤,六翮无所摇”、元稹《六年春遣怀八首·其一》“伤禽我是笼中鹤,沉剑君为泉下龙”、元稹《别毅郎》“伤心自比笼中鹤,翦尽翅翎愁到身”、顾况《酬柳相公》“个身恰似笼中鹤,东望沧溟叫数声”。这些“笼中鹤”或比有志难伸的憋屈,或比失偶之后的沉痛,或比离别时的无能为力,并不一定是表官场不自由,况且无论是皮日休原诗还是陆诗前文,完全没有提到官场的任何讯息,将此句理解成对脱离官场的感慨,显得支离牵强之甚。王子文“在野不在仕”之说难以成立。此外,既然是无官无束,自由自在,脱离笼子的山野之鹤岂不更加自由?何必多此一举把笼子织得更广阔?将“施山僧饭别教炊”理解为“‘我吃着像僧人斋饭一样朴素的食物,也别有一番滋味”同样存在问题,诗句中的动词“施”“教”“炊”完全没有落实。

这两句的释义还是钟振振教授的说法更为可信,“野鹤自由惯了,要驯养它,编织鹤笼得宽大一些,不可让它太受委屈。给山寺的僧人布施饭食,须专门另做,不能图省事,把自家食用的饭菜分与他们——那不虔诚,不恭敬,也不能保证饭食的精洁”。这种解释将句中每个字都落到实处,且文辞畅达,较有说服力。

不过新的难点在于,这一联如何与上下文建立起联系?钟振振以为“‘使‘教两字,见出不是亲自动手,而是吩咐叮嘱他人。这个‘他人,多半是皮家的奴仆和婢女。当然也不能排除皮太太。这两句是对皮日休隐居山林后之生活场景的合理想象”。前半截对“使”和“教”的分析颇有道理,但是不见得一定是吩咐叮嘱“他人”,这一句是鲜明的说教语气,如果理解成皮日休叮嘱皮家夫人或仆人,殊为奇怪,于上下文也难说通。

实际上,“养鹤”“僧饭”是古诗中惯用的文化符号,是乡野之间自由隐逸生活的暗示性符号。在古诗中,“养鹤”往往跟人物高逸出尘的品格或追求相关(白居易《不出门》“鹤笼开处见君子,书卷展时逢古人”,宋代释文珦《赠仙翁》“不曾说著人间事,日暮唯先闭鹤笼”等),“僧饭”也是一种简朴清洁生活的象征(唐人姚合有“净爱山僧饭,闲披野客衣”之句)。且诗中常有鹤僧对举,如唐代姚合《和裴令公新成绿野堂即事》中有“古寺招僧饭,方塘看鹤行”之句,唐·韦庄《访含弘山僧不遇留题精舍》“池竹闭门教鹤守,琴书开箧任僧传”,宋代李流谦《书怀》有“寒蔬日日同僧饭,拄杖时时伴鹤行”,宋代王禹偁《官舍书怀呈罗思纯》“分莎种就寻僧迳,借竹编成养鹤笼”……以上诗例都是借僧鹤寄寓一种脱俗出世的情怀。

显然“栖野鹤笼宽使织,施山僧饭别教炊”这两句意象上确实和上文“百亩蕙”“三秀芝”具有明显的相关性,且都明确指向隐逸生活。但对“宽使织”“别教炊”的“告诫”仍然令人费解。

联系尾联来看,我们或许可以打开思路。尤其是末句“不怕江花不满枝”,对照皮日休原诗来看,很容易看出这是对“折取山樱寄一枝”的回应。皮日休因眼疾无法游春,只能请求好友折枝山樱聊表慰藉。陆龟蒙则宽慰他等医好了眼病,不怕没有满树江花一饱眼福。将“栖野鹤笼宽使织,施山僧饭别教炊。但医沈约重瞳健,不怕江花不满枝”两联当成一个完整的意义单元来理解,就会豁然开朗:“栖野”“施山”两句都是一种比兴之词,驯养野鹤一般的笼子可不行,得要织得宽大才行;布施山僧的饭凡俗的吃食也不行,得要另做才显出洁净虔诚;对于“你”,一枝山樱哪里够?江边满枝的春花才配得上你沈约般的才情。写于同一时期的另一首皮日休诗作《卧疾感春寄鲁望》中有两句“昨夜眠时稀似鹤,今朝餐数减于僧”。皮日休自比僧鹤,自嘲因病夜间少眠、白天食欲不振。将这两首诗联系起来看,我们不禁会心一笑。陆龟蒙诗中以鹤僧暗比友人的写法,正是皮日休两句自嘲的回响。其中包含的不仅仅是对友人抱病的宽慰开解,更有对友人过人才情和超逸品格的赞美。

分析至此,我们会发现2020年高考试题出题人对于本诗的理解是经不起推敲的。同时,这也给了我们一个解读古诗的教训:切不可脱离语境。解读古诗尤其是具有很强的交际功能的唱和诗,我们如果对和诗与原诗之间的关联、上下诗句之间的关联视而不见,是很容易闹笑话的。

参考文献:

[1]微信公众号“湘语文”2020年7月9日推送文章王子文《首发!2020全国I卷诗歌鉴赏精讲及答案解析,超详细哦!》.

[2]微信公众号“小楼听雨诗刊”南京师范大学钟振振教授《欲采商崖三秀枝——钟振振教授答疑信箱(二三)》.

[3]微信公众号“小楼听雨诗刊”南京师范大学钟振振教授《就陆龟蒙诗答读者留言——钟振振教授答疑信箱(二五)》.

[4]微信公众号“小楼听雨诗刊”南京师范大学钟振振教授《2020全国高考语文试卷延伸阅读之一——钟振振教授答疑信箱(二六)》.

[5]微信公众号“小楼听雨诗刊”南京师范大学钟振振教授《今年全国高考语文卷,延伸阅读之二——钟振振教授答疑信箱(二七)》.

[6]微信公众号“为君轻赋”7月11日推文《欲采商崖三秀枝——全国卷I诗词解析异议》.

[7][唐]皮日休、陆龟蒙等撰,王锡九校注.松陵集校注[M].中华书局.

猜你喜欢
教书友人
读书、教书、写书:我的专业发展三部曲
我的教书生涯
丁耀亢“敷衍”挚友
寄友人
火烧衣裳
失眠
不是放马的
送别
秀才教书
教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