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瓜皮椒草的繁殖技术研究

2021-03-12 07:22莫元波徐银萍
农村科学实验 2021年35期
关键词:顶芽西瓜皮成品

莫元波 徐银萍

(1.杭州萧山逸林园艺场,浙江 杭州 311217;2.浙江农艺师学院,浙江 杭州 310021)

前言

西瓜皮椒草为胡椒科椒草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原产美洲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因叶片酷似西瓜皮而得名。其株型小巧,叶片别致,耐阴性强,平时养护不需要太多的光照,是适合室内栽培的优良盆花,备受人们青睐。如若在冬天,也可以让其尽情吸收阳光,这样会使西瓜皮椒草的叶面长得更加碧绿、光亮。西瓜皮椒草属于叶多肉植物,稍耐干旱,疏松、排水透气良好的轻质培养土,浇水量一般为5天左右一次,保持盆土有干燥环境即可,浇水要浇透。耐寒性稍弱,冬季温度应保持在8℃以上,生长适温20℃~25℃,超过30℃或低于15℃则生长缓慢。

西瓜皮椒草分蘖力弱,通常以叶插法繁殖,湿度不适极易腐烂,繁殖系数很低,且大量采叶将影响母株的观赏性。本试验采用播种、分株、叶片扦插、带顶芽扦插这四种不同繁殖方法,进行比较计算出一定时期内不同扦插方法的繁殖系数,以及比较不同方法得到种苗的栽培质量和观赏效果。分株和叶片扦插是常规繁殖方法,在各种资料中均有介绍,而通过对西瓜皮椒草带顶芽快繁技术的研究是一种尝试和创新,另外,四种繁殖方法各自的优缺点也没有在相应的文献中给出定论。本研究就是要找出目前西瓜皮椒草最佳的繁殖方法。

1.繁殖技术

1.1 播种

种子成熟采后必须立即播种,西瓜皮皱叶椒草种子细小,播后不需覆土,覆上珍珠岩即可,同时用水浇透。一般3周后发芽,在夏季要注意遮光,及时补充幼苗的水分需求,以保证幼苗的健康成长。

表一 随采随播的实验数据

本方法为随采随播,时间限制大,种子出芽率低,且上盆间期长,在现在市场需求量大的情况下,不建议采用播种繁殖。而产品性状不稳定,变异性较大,也不能满足客户要求,但在进行新品种研究时可采用。

1.2 分株

在西瓜皮椒草繁殖技术的应用中,一个非常可靠的方法就是可以通过分株的模式对其进行有效地栽培与繁殖,这对于提升西瓜皮椒草的生长能力具有一定的帮助作用,且对于改变传统的西瓜皮椒草的繁殖方法也有着一定的促进意义。可挑选母株根基处发有新芽的植株,用利刀根据新芽的位置,切取新芽(每丛留4-5枚叶)盆栽,但盆土不宜过湿,在养护区域要保持较高的空气湿度。分株时,注意保护好母株和新芽的根系。也可在植株长满盆时,将植株倒出分成数盆栽植。

表二 分株繁殖的实验数据

分株繁殖是椒草科植物常用的繁殖方法,西瓜皮椒草分株繁殖对植株的可利用性要求高,繁殖产品品质较差,参差不齐,不适宜大量繁殖。

1.3 扦插

扦插繁殖是西瓜皮椒草繁殖比较理想的繁殖方法,扦插繁殖又分为叶插和带顶芽扦插。

叶插全年可进行,尤其适合在春初至夏末较佳。剪取成熟健壮的叶片,留1cm叶柄,插入泥炭或沙床中,保持湿润,置于半阴下,20℃~25℃下,约4~5周即可生出不定根和不定芽,2个月左右即可长成小苗。扦插时避免用塑料薄膜或玻璃覆盖,否则易腐烂。

带顶芽扦插也可全年进行,插穗季节性要求不高,剪取成熟健壮的枝条,剪取5~8厘米的接穗,去除下部叶片,晾干剪口,然后插入湿润沙床中。在半阴下,保持18℃~25℃的温度,即可生根。此法扦插可采用穴盘插或盆插。

表三 叶插和带顶芽扦插繁殖技术的实验数据

叶插繁殖时可用繁殖基数是最高的,产品品质较好,生根快,是比较好的繁殖方法,但因其生产间期过长,使得繁殖时较少采用。

带顶芽扦插是比较新颖的繁殖技术,健壮母本可用比例在1:5,即每个母本可产出5盆新的植株,生产间期短,因而这是可满足大量需求的方法。研究建议大力推广生产。

1.3.1 扦插生根剂

表四 叶插和带顶芽扦插生根剂的研究对比

通过对比研究发现使用(吲哚丁酸+萘乙酸(IBA+NAA))混合使用效果理想,促进生根快。

1.3.2 选定生根剂浓度(吲哚丁酸+萘乙酸(IBA+NAA))

表五 生根剂浓度的实验对比

生根剂使用浓度和用量不同是本次研究的重点和难点之一,浓度稍高会引起植株畸形生长,浓度过高则会严重影响植株的生长,甚至死亡。经过大量试验比较得出50%IBA+50%NAA1000ppm混合使用效果最好,扦插生根最快,达到西瓜皮椒草快繁技术研究的要求。

1.3.3 选定基质

表六 栽植中基质的对比研究

通过基质使用对比研究发现,西瓜皮椒草适宜在腐殖土+园土+细沙按5:5:2,PH值以中性至微酸性土壤中栽植。而腐殖土+园土+细沙的基质配比,在使用时适合植株生长,成本也较低。

2.分株法、叶片扦插法、带顶芽扦插法三组对比试验

试验重点采用分株法、叶片扦插法、带顶芽扦插法三组对比试验。基质选用选定基质:腐殖土+园土+细沙 5:5:2。2008年2月10号,从公司生产基地上选用了1500盆(A100)植株健壮、无病虫害、每株叶片12片、(其中成熟叶片7片)、有分糵数4个的西瓜皮椒草,随机分成3组,每组500盆,第一组从植株根处将其分糵剥下,栽到A100的花盆中共4000盆;第二组剪取成熟叶片7000片,去除叶柄扦插于托盘中;第三组剪取顶端茎段直接插入A100的花盆中共得4000盆;以后对三组试验采用同样的管理:浇水量一般为5天左右一次,保持盆土有干燥环境即可,浇水要浇透。试验场所,采用的是智能化温室,温度维持在20℃-28℃。光照维持在5000-10000lx,每周喷一次杀虫杀菌剂。对根系长好的植株每周施一次浓度为0.1%的20-10-20的花多多水溶性肥料。第一组分株法,经过3个月的养护,基本养成成品,但株形较差,表现为分糵少,不够丰满。第二组叶片扦插法,两个月后叶片原叶柄基部有不定芽长出,2个月后成一棵健壮的小苗,再上盆经2个月养护得到一盆观赏价值优良的成品。第三组带顶芽扦插法,1个月后叶片原叶柄基部有不定芽长出,1个月后成一棵健壮的小苗,再上盆经2个月养护得到一盆观赏价值优秀的成品。将第一代繁殖获得的数据整理如下:

表七 各繁殖方法的观赏性效果研究

从表8可得出从500盆母本开始经分株法一年后可得新的成品38360盆(第二代基数为1940,繁殖系数为分糵数×成品率即2.8×0.97,第三代第四代类推,一年共四代),经叶片扦插法一年后可得新的成品18370盆(第二代基数为2830, 繁殖系数为成熟叶片数×成品率即5.6×0.81,一年共两代),带顶芽扦插法繁殖一年后可得新的成品39200盆(第二代基数为1820,繁殖系数为分糵数×成品率即5.1×0.91,第三代第四代类推,一年共三代)。

表八 各繁殖方法的成品数对比研究

3.总结

综上所述,结合上述内容的分析与解读可以让我们了解到,在对西瓜皮椒草繁殖技术进行有效分析与研究的过程中,要通过不断应用的方法对其相关数据与信息做合理的计划和安排,同时要从现实角度出发,探讨在西瓜皮椒草繁殖技术应用中,如何避免无效繁殖和低效繁殖的情况发生,从而将西瓜皮椒草繁殖技术做到有效应用、高效应用。西瓜皮椒草分蘖力弱,通常以叶插法繁殖,湿度不适,极易腐烂,繁殖系数很低,且大量采叶将影响母株的观赏性。经过试验和分析可知,带顶芽扦插法得到的繁殖系数最大(一年达60左右)且质量也较好,比较适合规模化生产。叶片扦插法得到的种苗质量最好,但繁殖系数小,且技术要求高,适合有丰富生产经验和母本多的园艺场操作。分株法因其操作简单,技术含量低,繁殖技术也大,但观赏性较差,适合一般的家庭消费者生产。就上述的研究和分析,可以初步确定:带顶芽扦插法是西瓜皮椒草繁殖最佳方法。

猜你喜欢
顶芽西瓜皮成品
切花红掌组培繁殖技术研究
青牛胆不定芽诱导及生根培养研究
脱毒马铃薯费乌瑞它不同薯块对产量的影响
西瓜皮收纳盒
扔西瓜皮的小猪
2017年1—4月热带作物及其成品进出口情况
2017年1—3月热带作物及其成品进出口情况
2017年2月热带作物及其成品进出口情况(续)
2017年1—2月热带作物及其成品进出口情况(续)
道地药材建青黛组织培养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