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产后出血预测评分联合护理干预对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的影响

2021-03-13 05:55
智慧健康 2021年3期
关键词:产程胎盘出血量

(佛山市南海经济开发区人民医院小塘院区,广东 佛山 528222)

0 引言

产后出血的概念是指:胎儿分娩之后的24h 内产妇的出血量超过500mL,这是一个严重的产后并发症,如果没有得到第一时间的救治,必然会对产妇的生命安全造成极大的威胁。对此,早期鉴别及评估产后出血量是保障产妇生命安全、确保顺利分娩的一个必要条件。随着我国临床医学以及妇产科学的发展,剖宫产率不断下降,接受阴道分娩的人数不断增加,产后出血发生率不断下降,但是阴道分娩产妇发生产后出血的概率仍高达2%-3%,产后出血也是导致产妇死亡的重要原因[1]。改良产后出血预测评分是预测产后出血的一个重要方法,利用对一系列高危因素的量化分级处理,由此能够获得相应的风险评分,由此能够对临床管理实施针对性、个性化、规范性的指导与防治,为有效控制产后出血量等发挥积极作用。通过研究表明[2],产妇分娩后,护理人员对产妇的基础状况进行评估,给予产后出血预测,则可有效的降低患者发生产后出血的风险,针对此,本次研究进行重点探讨,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近两年来(2018 年5 月至2019 年10 月)我院收治阴道分娩产后出血患者50 例,通过盲选法将其划分成两小组,即:对照组和研究组。两组患者各25 例,所有患者均处于围产期,且产检显示胎儿发育良好;纳入标准:①均为初产妇,且实施阴道分娩术;②胎儿发育良好,不存在任何先天病或畸形等;③产妇对此次研究的方法及内容非常清楚,且积极配合临床研究。排除标准:①多胎妊娠;②合并严重妊娠合并疾病、癌症、精神疾病、心脏疾病以及全身系统疾病;③新生儿患有先天性疾病或死胎;④高龄产妇;⑤早产胎;⑥产妇腹腔及盆腔发育异常。在对照组中,其年龄分布在19-34 岁,平均(27.84±1.95)岁,妊娠周期在38-41 周,平均(39.10±0.12)年,怀孕次数1-4 次,平均(1.8±0.4)次。在研究组中,其年龄分布在19-34 岁,平均(27.67±1.62)岁,妊娠周期在38-41 周,平均(39.17±0.17)年,怀孕次数1-5次,平均(1.9±0.7)次。研究人员将收集的以上所有患者的基线期资料(诸如年龄、妊娠周期、怀孕次数等)进行分析对比,统计学结果表明无差异(P>0.05),以下能够开展对比实验。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研究人员对其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接受改良产后出血预测评分预测产妇的整体情况,且对其实施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服务。

(1)改良产后出血预测评分法:①0 分项目:没有流产史、妊高症、贫血、分娩史、疤痕子宫手术史等;血小板指数>80×109/L,宫底高度<32cm,预估胎儿体重<4kg;产程正常,第三产程<10min,产妇精神状态良好;②1 分项目:轻微妊高症,存在分娩史或流产史,轻微贫血,血小板指数在(50-79)×109/L 范围内,宫底高度≥32cm,活跃期或潜伏期明显延后,第三产程在10-14min 范围内。③2 分项目:轻微妊高症,存在分娩史或人流术2 次,中度贫血,血小板指数控制在(20-39)×109/L 范围内,功底高度≥35cm,活跃期停滞,第三产程超过15min,实施阴道助产,产妇精神状态不理想。④3 分项目:中重度妊高症、糖尿病、毛膜羊膜炎、妊娠合并肝病等,存在分娩史或人流史≥3 次,宫底高度大禹40cm,孕晚期有出血现象,第三产程时间超过20min。低危产妇:改良产后出血预测评分是在5-7 分范围内;高危产妇:改良产妇出血预估评分超过7 分,需要对中高危产妇进行个性化、针对性的护理服务。

(1)针对性护理干预服务:①向产妇及家属介绍分娩知识,并阐释产后出血的预防及护理要点、风险及预期效果,进一步增强患者及其家属的临床配合程度。密切监护胎儿产程进展与心音情况,判断是否出现产后出血及胎盘剥离迹象。在第二、三产程的过程中,于宫缩间歇期间采用食指、拇指、中指等牵拉乳头,并对其实施拉、恰、捏等,由此能够对其进行频繁刺激,由此能够提高宫缩强度。②预防性实施药物:待宫口全开后静注10mL 的10%的葡萄糖酸钙、20mL 的10% 葡萄糖;待胎儿顺利分娩之后,则需要向宫底子宫肌内注入10U 的宫缩素;待胎盘脱落后,需要静注20U 的宫缩素,速度是10mL/min;③胎盘助娩:护理人员左手掌尺侧,轻压子宫,右手在产妇宫缩的状态下牵拉脐带,促使胎盘顺利脱落,如果牵拉40s 之后,胎盘依旧没有脱落则需要停止牵拉。在胎盘和子宫壁分离之后,需要督促产妇往下施力,如果胎盘处于会阴处,需要把脐带提升,两手捏住胎盘,往外扭转并牵引,直到胎膜卷曲;④按摩:当胎盘顺利脱落后,护理人员需要触摸子宫底部,其他四指置于子宫壁上给予有规律地抚触、按摩,促使子宫规律收缩。并且,能够需要间断性地挤压子宫,促使蓄积的血块能够顺利排出,一直到子宫变硬,且轮廓明显;⑤在患者分娩后,护理人员应使用改良产后出血预测评分对患者的状况进行评估,针对患者评分的不同,给予不同的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以降低患者发生产后出血的风险;⑥预防出血护理:针对评分高于5 分的患者,护理人员应及时的通知医生,与医生共同做好预防措施,结合医生对患者的评估,开展针对性护理措施,以预防产后出血;产妇进入产房时,护理人员应密切观察患者并给予患者产程护理,进入产房进行监测,做好各项抢救工作,迅速为患者建立静脉通道,保证输液通畅,同时观察产妇是否存在胎盘剥离以及产后出血指征,待胎儿从阴道分娩后,应使用夹钳将脐带剪掉,产后2 小时后,每隔15 分钟对患者子宫底进行按摩,观察阴道出血量,产后2-6 小时,每隔1小时对患者的子宫底按摩一次,产后7-24 小时,每隔4 小时按摩一次。

1.3 观察指标

(1)护理满意度评分。护理人员遵循公平、公正的原则并参考《护患沟通技巧》[3]制作护理满意度评分表,满分为100 分,分数越高,意味着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越高。

(2)根据研究要求,将患者产后2 小时、24小时出血量统计记录,并实施统计对比分析。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中的护理满意度评分、产后2 小时、24 小时出血量使用()表示,为计量资料,可使用t检验进行计算;例数使用(%)表示,为计数资料,可使用卡方检验进行计算,计算的软件为SPSS 20.00,P<0.05 表示本次研究中的组间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根据表中数据得知,研究组患者的产后2 小时以及24 小时出血量均低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各项观察指标对比,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产后2小时、24小时出血量、护理满意度评分对比()

表1 两组患者产后2小时、24小时出血量、护理满意度评分对比()

3 讨论

随着我国二胎政策的开放,临床上接受的产妇人数不断增多,随着阴道分娩在临床上的推广,越来越多的产妇接受阴道分娩,产妇在阴道分娩后,仍有2%-3%的患者易出现产后出血,改良产后出血预测评分已经被广泛的运用于产科,通过该评分,能有效的筛选出产后出血的高危人群,进而提前为患者做好预防护理措施,最大程度的降低产后出血发生风险[4-5]。

综上所述,阴道分娩产后出血患者,护理人员采用改良产后出血预测评分进行干预的同时,能够有效的预防产后出血,降低产后出血量,同时还能有效的为患者提供满意的护理服务,该研究结果证实了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猜你喜欢
产程胎盘出血量
称重法和升级容积法并用对产后出血量的估算调查
产前超声与MRI对凶险性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的诊断效果对比
新、旧产程标准在低危初产妇进行产程管理中的应用对比*
阶段性持续健康教育在产程中的应用及满意度分析
综合护理对无痛分娩产妇出血量及新生儿评分的影响
胎盘位置有低危害吗?
镇痛分娩会影响产程吗
应用氨甲环酸对髋关节置换术出血量的影响
胎盘大补靠谱吗
全膝关节置换术中应用氨甲环酸灌注关节腔以减少术后出血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