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老龄患者采用温阳益气汤的临床研究

2021-03-13 05:55
智慧健康 2021年3期
关键词:温阳代偿肝细胞

(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消化病医院 消化科,吉林 长春 130033)

0 引言

乙肝是由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所致的肝病。常规抗病毒并对症治疗是本病治疗的首选方案[1]。但老年患者基础疾病多,免疫力差,上述方案收效有限。我院充分运用中医优势,在治常规治疗和恩替卡韦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中医温阳益气汤治疗,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中纳入的研究对象均符合以下纳入和排除标准。纳入标准:①于2018 年3 月至2019 年7 月在我院接受治疗。②病情为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③临床资料完整。④治疗依从性较好。排除标准:①心脑血管疾病。②恶性肿瘤。③其他肝脏疾病。④药物过敏史。⑤近期手术史或临床试验史。根据以上排除和纳入标准,收入研究对象共122 例,并随机分成对照组(61例)和观察组(61 例)。对照组中男47 例,女14 例,年龄平均为(65.36±5.77)岁,病程平均为(5.97±1.22)年。观察组中男49 例,女12例,年龄平均为(65.39±4.69)岁,病程平均为(5.82±1.33)年。对两组一般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无显著差异P >0.05。

1.2 方法

两组均给予护肝、利尿、提高免疫力等常规治疗。同时对照组口服恩替卡韦,每天1 次,每次0.5mg,连服1 年。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温阳益气汤。基础方中含黄芪30g,熟地黄18g,茯苓、山药各15g,桂枝、制附子、炙甘草、砂仁、白芍各10g,干姜5g。在基础方上,为有湿重证的患者加泽泻、猪苓各10g,为有脾脏虚弱证的患者加炒扁豆15g、紫苏叶10g,为有消化不良症状的患者加焦三仙、肉苁蓉各10g,为有肝脾肿大症状的患者加牡蛎15g、鳖甲10g。以水煎服,2 次/剂,1 剂/d。连服3 个月。

1.3 观察指标

(1)观察治疗效果。肝功能基本恢复正常,临床症状基本消失为显效。肝功能和临床症状较治疗前改善明显为有效。其余为无效。除无效外,均纳入总有效范畴。

(2)观察三项实验室指标,包括HBV-DNA 定量、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检测实验室指标的仪器为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及配套试剂。

1.4 统计学分析

用SPSS 22.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以卡方检验,P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在治疗效果方面的统计学对比分析

治疗后,观察组临床治疗效果显效11 例,有效42 例,无效8 例,总有效率为86.89%(53/61)。治疗后,对照组临床治疗效果显效5 例,有效36例,无效20 例,总有效率为67.21%(41/61)。对两组治疗总有效率进行统计学分析的结果为P <0.05。说明观察组治疗方法可获得更良好的效果。

2.2 两组在乙肝病毒指标及肝功能指标方面的统计学对比分析

对两组治疗前HBV-DNA、AST、ALT 进行统计学分析的结果为P >0.05。说明两组的HBVDNA、AST、ALT 可进行对比。对两组治疗前和治疗后的HBV-DNA、AST、ALT 进行统计学分析的结果为P <0.05。说明两组治疗方法均可获得良好的改善HBV-DNA、AST、ALT 效果。对两组治疗后的HBV-DNA、AST、ALT 进行统计学分析的结果为P <0.05。说明观察组治疗方法在改善HBV-DNA、AST、ALT 方面的效果更好,详见表1。

表1 两组在乙肝病毒指标及肝功能指标方面的统计学对比分析()

表1 两组在乙肝病毒指标及肝功能指标方面的统计学对比分析()

注:#与治疗前相比,P <0.05;*与对照组相比,P <0.05。

3 讨论

乙肝即乙型肝炎的简称,患者因感染HBV 发病。HBV 是嗜肝DNA 病毒科病毒。嗜肝DNA 病毒科主要包括正嗜肝DNA 病毒属和禽嗜肝DNA 病毒属。而导致乙肝疾病的是正嗜肝DNA 病毒属的病毒。乙肝是发病率比较高的传染病,在全球范围内广泛传播,而且各个年龄段的人均可发病,使得乙肝成为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我国在乙肝疫苗研发、生产、投入和推广上取得了优秀的成果,乙肝疫苗在我国的普及率较高,这使得我我居民乙肝的感染率呈下降的趋势。HBV 能进入肝细胞核内,复制病毒核酸,破坏肝细胞,逐渐使得肝纤维化,进一步发展成肝硬化[2]。乙肝肝硬化进入失代偿期会带来严重的并发症,威胁患者的生命。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老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常再应用恩替卡韦治疗,以抗HBV 复制。但恩替卡韦对改善肝纤维化方面无明显作用,尤其是治疗难度大的老龄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

肝硬化属中医“积证”。乙肝患者肝肾精气亏虚不复,形质损伤,虚损生积,进而发生乙肝肝硬化[3]。血瘀是中医所推断的病因。老年乙肝后肝硬化失代偿期是肝肾之阳慢性耗竭。温阳益气汤功效为温阳益气、活血化瘀。方中制附子为君药,可回阳救逆,补火助阳,逐风寒湿邪。制附子能降低血清TNF-α 因子水平[4]。熟地黄为臣药,不仅有滋阴补血的功效,能保护肝细胞、调节免疫功能。炙甘草滋阴养血,益气通阳。可抑制HBV 复制,阻止病毒破坏肝细胞。干姜可温中散寒,回阳通脉。茯苓利水渗湿,健脾宁心,其中含有的茯芩多糖能抗HBV 感染,并保护肝细胞,抑制氧化反应。山药健脾补肺,固肾益精,其中含有的山药多糖能修复肝细胞。桂枝有中医理论中疏肝化气的功效,在能抗HBV 感染,调节免疫功能。砂仁化湿开胃,温脾止泻。白芍在柔肝止痛、平抑肝阳方面效果优异,能降低TNF-α、IL-6 的水平。黄芪可补气求升,能促进Th2 细胞因子IL-10 的表达[5]。而炒扁豆、紫苏叶能健脾,因此适合为脾脏虚弱的患者加用。泽泻、猪苓在祛湿方面有一定的功效,因此适合为湿重的患者加用。牡蛎、鳖甲有保肝理脾的功效,因此本研究中为肝脾大的患者加用这两种中药。加焦三仙、肉苁蓉有提高消化功能的作用,因此为消化不良的患者加用这两种药物可改善临床症状。因此,该方剂能温阳益气、活血化瘀,标本兼治。在实际疗效上,也可有效抑制HBV 复制,修复受损肝细胞,改善肝功能和免疫功能。

病毒可以分为RNA 病毒和DNA 病毒,HBV 属于DNA 病毒。核酸是病毒的核心部分,指导病毒的遗传物质和其它一些结构蛋白组分合成,没有核酸,病毒就不能复制。因此HBV-DNA 是了解HBV 感染程度的直接、特异性强、灵敏性高的指标。HBVDNA 阳性意味着HBV 复制、有传染性。HBV-DNA 越高,表示病毒复制速度越快、染性越强,对患者的危害性越大。AST 是心肌细胞和肝细胞中存在的一种物质。临床在进行肝功能检查时有AST 检查项目,用以判定多种疾病患者的肝组织是否受到了损伤。健康人血清AST 的水平为0-40U/L。肝内的AST 有2 种同工酶,一种在肝细胞的线粒体(mAST)中,一种在干细胞的胞浆内(sAST)。在乙肝患者肝细胞轻度病变时,仅仅是sAST 会释放到血液中,而当乙肝患者的病情加重,发展成为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时,mAST 也会释放到血液中。仅此检测血清AST 还能有利于了解肝细胞受损的程度。但是不能单纯以AST 水平升高来判定肝细胞受损的程度。因为胆红素、锌浊度等也会对AST的水平造成影响。ALT 可以在多种细胞中存在,在人体中主要存在于干细胞内。健康人只有少量的ALT 会释放到血液中。ALT 对干细胞坏死的敏感性很高,因此常用检测血清ALT 的水平来判定肝细胞损伤的程度。本文中选取的重点观察指标包括HBV-DNA、AST、ALT,且观察组在治疗后HBVDNA、AST、ALT 降低方面比较明显。

综上所述,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老龄患者采用温阳益气汤的临床效果较好,在改善肝功能方面可取得满意的效果,应用价值显著。

猜你喜欢
温阳代偿肝细胞
No.2 创业失败贷款10万元以下政府代偿
首次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获得再代偿的影响因素分析
乙型肝炎病毒与肝细胞癌关系研究进展
16排螺旋CT在肝细胞癌诊断中的应用分析
外泌体miRNA在肝细胞癌中的研究进展
锌指蛋白与肝细胞癌的研究进展
露已冷 草木在喊固本温阳
信用卡余额代偿的美国经验
再见初恋
遗失在岁月深处的宝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