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拉氏酵母菌散剂治疗小儿急性腹泻临床效果分析

2021-03-13 05:55
智慧健康 2021年3期
关键词:酵母菌布拉组间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药学部/儿童发育疾病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国家儿童健康与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儿童发育重大疾病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儿科学重庆市重点实验室,重庆 400014)

0 引言

小儿急性腹泻是一种多因素引起的消化道疾病,常见致病因素有过敏、喂养不当、病原菌感染(包含细菌、病毒、真菌和寄生虫感染等)、气候因素等,好发于5 岁低龄儿童,如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5 岁以下小儿急性腹泻发病率高达19.98%[1]。该疾病不仅可引发患儿出现大便次数增多(每日排便次数超过3 次)、大便性状改变(粪便稀薄或含有黏液、脓血等物质)等症状,严重时还易导致其并发脱水、溶血性尿毒症综合征等,因此,临床需尽早采取有效方案对患儿进行治疗[2]。以往,临床多采用蒙脱石散止泻、补液这一常规方案对患儿进行治疗,虽有一定的效果,但整体疗效有限。随着临床对小儿急性腹泻研究的不断深入,有研究证实,肠道菌群失调在该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故建议临床对患儿增加布拉氏酵母菌散剂治疗,以改善其肠道菌群,全面提高其治疗效果[3]。本文现将急性腹泻患儿应用布拉氏酵母菌散剂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以我院2019 年1 月至2019 年12 月收治的84 例急性腹泻患儿作为主体,患儿分组采用双色球法进行,研究组为分到白球者(42 例,包含男22 例、女20 例),对照组为分到黑球者(42例,包含男17 例、女25 例),研究组患儿年龄6个月至4 岁,平均(2.10±0.45)岁,病程8-30h,平均(15.78±2.03)h;对照组患儿年龄5 个月至4 岁,平均(2.08±0.47)岁,病程7-28h,平均(15.76±2.05)h,上述一般资料对比,两组间差异不显著(P >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①符合《诸福棠实用小儿科学》[4]中关于小儿急性腹泻的诊断标准者,②家属对本研究知情和同意者;排除标准:①合并存在其他免疫性疾病者,②存在脓血便与食物中毒腹泻者。

1.2 方法

对照组治疗方法为常规方案,先给患儿提供常规补液、纠正酸碱及电解质平衡等对症支持治疗,在此基础上,给患儿口服适量博福-益普生(天津)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蒙脱石散(国药准字H20000690)治疗,年龄<1 岁、年龄为1-3 岁及年龄>3 岁患儿的用药剂量分别为1.0g/次、1.5g/次、3.0g/次,所有患儿均一天用药3 次。研究组治疗方法为布拉氏酵母菌散剂联合常规方案。常规方案治疗方法同对照组,另外,根据患儿年龄的不同给其提供相应剂量的布拉氏酵母菌散剂(法国百科达制药厂,批准文号S20100086)治疗,如年龄<1 岁、>1 岁患儿的用药剂量分别为250mg/次、500mg/次,所有患儿均一天用药1 次。两组患儿均连续治疗一周。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的CD3+、CD4+、CD8+等免疫细胞水平(采用免疫荧光法检测)、大便次数、止泻时间及治疗总有效率,疗效评估标准[5]如下:显效:治疗3d 后,患儿每日排便次数不超过3 次,大便性状恢复干结状态;有效:治疗3d 后,患儿每日排便次数为3-5 次,粪便稀薄状态较治疗前明显改善;无效:治疗3d 后,患儿每日排便次数超过5 次以上,且粪便稀薄。(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总有效率。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组间CD3+、CD4+、CD8+等免疫细胞水平对比

治疗前,两组患儿CD3+、CD4+、CD8+等免疫细胞水平对比均无显著差异(P >0.05),治疗后,研究组患儿CD3+、CD4+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研究组患儿CD8+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见表1。

表1 组间CD3+、CD4+、CD8+等免疫细胞水平对比()

表1 组间CD3+、CD4+、CD8+等免疫细胞水平对比()

2.2 组间大便次数及止泻时间对比

治疗前,两组患儿大便次数对比无显著差异(P >0.05),治疗后,研究组患儿大便次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研究组患儿止泻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 <0.05),见表2。

表2 组间大便次数及止泻时间对比()

表2 组间大便次数及止泻时间对比()

2.3 组间治疗总有效率对比

研究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见表3。

表3 组间治疗总有效率对比[n(%)]

3 讨论

本研究中,分别采用布拉氏酵母菌散剂联合常规方案及单用常规方案对两组急性腹泻患儿治疗,结果显示,治疗前,两组患儿CD3+、CD4+、CD8+等免疫细胞水平、大便次数对比均无显著差异,治疗后,常规方案联合布拉氏酵母菌散剂治疗组患儿CD3+、CD4+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常规方案联合布拉氏酵母菌散剂治疗组患儿CD8+水平显著低于常规方案组,常规方案联合布拉氏酵母菌散剂治疗组患儿大便次数显著低于常规方案组,常规方案联合布拉氏酵母菌散剂治疗组患儿止泻时间显著短于常规方案组,研究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常规方案组。与孙倩[6]研究报告中得出的常规治疗联合布拉氏酵母菌散剂治疗组总有效率(95.83%)显著高于常规治疗组(81.25%)结论基本一致,说明布拉氏酵母菌散剂治疗小儿急性腹泻临床效果,不仅能有效改善患儿腹泻症状,还能提高其机体免疫能力,从而能全面改善其预后。

相比于单用常规方案,布拉氏酵母菌散剂联合常规方案治疗小儿急性腹泻效果更佳的作用机理为:在常规方案中,临床主要是采用蒙脱石散对患儿进行治疗,蒙脱石散是一种天然蒙脱石粉制剂,能够作用于肠道黏蛋白,使肠黏液数量与质量提高,从而形成肠道粘膜保护屏障,抵抗病原微生物感染,另外,其还能提高患儿机体抵抗病毒破坏的能力,进而能有效控制和改善患儿病情。但是,有研究表明,该药物难以对症性治疗急性腹泻症状,从而导致其治疗效果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随着临床对小儿急性腹泻研究的不断深入,有研究证实,受腹泻的影响,易导致患儿肠道黏膜严重受损,再加上脱水的影响,可导致其机体钾、钙、锌等微量元素丧失,从而易导致其肠道内微生态循环失调,进而才会引发其出现一系列的肠道反应,对此,要改善患儿病情,还需采取有效方案对其肠道微生态环境进行调整。布拉氏酵母菌散剂是一种真菌微生态制剂,不仅能促进患儿肠道微生态环境平衡,同时还能提高患儿机体免疫能力和胃肠道粘膜代谢能力,从而能有效减少毒素对患儿机体造成的不良影响,另外,其还能抑制病原微生物生长与繁殖,从而能全面改善患儿预后。

综上所述,布拉氏酵母菌散剂治疗小儿急性腹泻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酵母菌布拉组间
A case of conjunctiv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 with spheroidal degeneration: a clinicopathological study
战斗机、导弹头和布拉嗝
米卡芬净对光滑假丝酵母菌在巨噬细胞内活性的影响
为什么酵母菌既能做面包也能酿酒?
慢速训练法助力体弱人群
牛粪酵母菌的分离鉴定及其碳源代谢分析
吉米问答秀
优化课堂展示操作 促进有效生成
安安琪琪的故事16不拉肚就靠“布拉杜”
要背沟,不要“虎背熊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