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分离双钩套扎针辅助单孔腹腔镜腹股沟疝腹膜外结扎术治疗双侧腹股沟疝的疗效

2021-03-13 03:14张国峰河南省原阳县人民医院普外科453500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1年5期
关键词:结扎术内环扎针

张国峰 河南省原阳县人民医院普外科 453500

近年来,我国儿童腹股沟疝发病率逐年增加[1]。其发病原因主要是胎儿时期发育缺陷使鞘状突未完全闭合,导致机体腹腔内的脏器或组织进入腹股沟管[2]。手术是目前临床主要的治疗手段,传统采用开放式高位结扎手术治疗,虽有一定治疗效果,但其手术时间较长、操作复杂,术后易出现并发症,且复发率较高,影响预后[3]。近年来,临床上常采用微创手术方式对腹股沟疝进行治疗,对腹股沟区缺损的区域进行及时修补治疗,效果较好,也是目前根治腹股沟疝的最佳手术方式[4]。因此,本文选取了60例双侧腹股沟疝患儿分组采用单孔腹腔镜腹股沟疝腹膜外结扎术与水分离双钩套扎针辅助单孔腹腔镜腹股沟疝腹膜外结扎术进行手术治疗,并进行对比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7年5月—2018年5月本院住院手术治疗的双侧腹股沟疝患儿60例,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年龄为8~10岁,平均年龄为(8.61±0.38)岁;病程为8~10年,平均病程为(8.52±0.21)年;左侧疝囊直径3~6cm,平均直径(4.08±1.02)cm;右侧疝囊直径2~5cm,平均直径(3.48±0.58)cm。观察组年龄为7~9岁,平均年龄为(8.52±0.32)岁;病程为7~9年,平均病程为(8.41±0.22)年;左侧疝囊直径为2~5cm,平均直径为(3.99±0.98)cm;右侧疝囊直径为2~4cm,平均直径为(3.32±0.61)cm。两组以上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对比。本研究已获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通过。

1.2 入选标准 纳入标准:(1)所选患儿均经彩超和临床检查确诊为双侧腹股沟斜疝,年龄≤10岁;(2)所有患儿均为首次患有腹股沟疝,均为腹股沟斜疝。(3)患儿术前未经过药物及手术治疗。(4)无先天性疾病及心脏病等。(5)所有患儿监护人均要求手术治疗,且自愿签署同意书。排除标准:(1)解剖结构变异或伴随鞘膜积液。(2)腹部肠管接受手术或有腹部手术病史者。(3)伴有其他先天性疾病,难以配合手术者。

1.3 方法 对照组采用单孔腹腔镜腹股沟疝腹膜外结扎术,麻醉满意后,消毒后铺巾,建立气腹,经脐下置入腹腔镜探查,观察双侧内环口疝位置、形态及输精管、精索血管的走向。在腹腔镜直视下,于内环口顶部体表投影处切开皮肤1~2mm,用穿刺针夹带双线,由切口穿入内环顶部、下部至腹膜外,避开腹下重要区域(动脉血管、输精管、精索血管),将双线置入腹腔内退出穿刺针;之后用相同穿刺孔再次将穿刺针夹带单线置入腹腔,完成外半环绕,于第一针交汇处穿出,将单线置入双线环内,退针后将双线拉出带出单线,排尽阴囊及腹股沟内气体,将线打结并埋于皮下。观察组采用水分离双钩套扎针辅助单孔腹腔镜腹股沟疝腹膜外结扎术进行治疗,麻醉满意后,消毒铺巾。经脐建立气腹,置入腹腔镜并观察内环口缺损情况,在腔镜下将内环口体表下皮肤切小口,将双钩套扎针穿透腹壁肌层至内环前腹膜外间隙,沿内侧潜行至针尖达输精管与后腹膜间隙,采用水分离技术,将套扎针送至内环前壁的腹膜外间隙,不断潜行,再次注水分离后,将腹膜与精索血管分离,经过精索血管,在腹膜首个穿刺点再次进入腹腔,抽出套扎针针芯,近端深凹槽挂线后回缩卡牢,带出腹内预置结扎线,挤压疝囊积气后结扎关闭内环,将结扎线埋于内环前壁腹膜外间隙,采用此方法对内环口进行反复遮盖加强修补。

1.4 观察指标 观察并记录两组患儿手术指标,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并统计患儿术后切口感染、阴囊水肿、疼痛、发热等并发症发生率。

2 结果

2.1 两组手术相关指标对比 观察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手术相关指标比较

2.2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6.67%)比对照组(26.67%)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20,P=0.038<0.05)。见表2。

表2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n(%)]

3 讨论

腹股沟疝是腹壁肌肉组织薄弱因外力或腹压升高导致缺损的一种病症,临床上对于腹股沟疝常通过手术治疗以促进病情痊愈[5-6]。且越早治疗越有利于患儿的恢复,手术治疗是最主要的治疗方式,手术治疗可以修补缺损的疝囊,将疝内容物切除或回纳腹腔,需根据不同的病情采用针对性的手术方式进行治疗[7-8]。

先天性的腹壁薄弱及缺损易发生腹股沟疝,多见于年幼患儿,后期的腹压升高导致腹壁缺损多见于年老腹壁肌肉减弱的老年患者。治疗腹股沟疝的唯一有效手段是采用手术方法对腹壁缺损部位修补将腹壁组织结构恢复原状。传统手术方法采用疝气修补术,是将腹壁缺损的部位进行缝合,再将腹壁组织及筋膜缝合至缺损口进行加强修补,手术时间较长,出血相对较多,且术后患儿一般自感手术部位疼痛不适,降低术后生活质量,且病情容易复发,治疗效果一般。而现在选用的是单孔腹腔镜腹股沟疝腹膜外结扎术方法,可避免传统术式对周围组织的牵拉导致的疼痛,且术后恢复较快,可早期进行活动。在单孔腹腔镜腹股沟疝腹膜外结扎术基础上增加了水分离双钩套扎针辅助治疗的修补方式,采用此术式进行修补对周围的肌肉组织及神经血管损伤相对较小,患者可早期下床活动,术后恢复快,痛苦小。本文中,分别采用单孔腹腔镜腹股沟疝腹膜外结扎术方法与水分离双钩套扎针辅助单孔腹腔镜腹股沟疝腹膜外结扎术进行双侧腹股沟疝患儿手术治疗,均具有良好的术后效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对照组低,可见在选择手术方式治疗时,对患儿术后恢复及效果明显提升,且相关并发症发生率降低,更适合用于治疗儿童双侧腹股沟疝中。

综上所述,水分离双钩套扎针辅助单孔腹腔镜腹股沟疝腹膜外结扎术治疗儿童双侧腹股沟疝临床效果较好,可加快术后康复进程,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建议临床医疗广泛推荐。

猜你喜欢
结扎术内环扎针
腹腔镜下鞘状突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鞘膜积液
数字飞镖
体检经历
高校学生团队发明扎针机器人
浅析《大红灯笼高高挂》的民俗学
学会宽容
两种不同手术方案治疗精索静脉曲张效果对比分析
结扎术联合消痔灵注射治疗嵌顿痔疗效分析
灯泡贯流式机组管形座安装工艺分析
脾脏切除术中应用可吸收止血结扎夹的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