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事护理对血液透析患者心理健康与睡眠质量的影响

2021-03-13 03:14赵珊珊吴巧云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肾内科福建省福州市350004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1年5期
关键词:维持性负性血液

赵珊珊 吴巧云 王 荧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肾内科,福建省福州市 350004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多伴有不同程度的负性情绪和睡眠障碍,生活质量普遍不高。有研究指出,心理是生理的驱动力,精神、情绪、意念等心理活动对生理具有重要作用,良好的心理状态可以促使生理趋向健康,反之则产生不利影响[1]。另有研究指出,良好睡眠是维持生存质量的必要条件,睡眠障碍是预测死亡的独立因子[2]。由此可见,心理及睡眠情况会对患者预后及远期生存产生明显影响,积极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情绪状态,促进心理健康,提高睡眠质量,对患者而言具有重要意义。叙事疗法基于人文精神产生的一种后现代心理治疗技术,主要利用叙说的手段为患者构造一个富有意义的故事,帮助唤起产生改变的内在力量,以获得自我成长,是经实践证实的改善负性情绪、促进心理健康的有效方法[3]。目前,基于该疗法的叙事护理在临床已经得到使用,不过关于血液透析患者叙事疗法的研究较少。本文择取我院2018年1月—2020年1月收治的64例血液透析患者,分组探究叙事护理临床应用效果,为更好地改善血液透析患者心理健康与生活质量探寻有效方法,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择取我院2018年1月—2020年1月收治的64例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32例,男17例,女15例;年龄51~69岁,平均年龄(61.1±5.3)岁;初中及以下文化10例,高中或中专文化13例,大专及以上文化9例。对照组32例,男18例,女14例;年龄50~67岁,平均年龄(61.4±5.8)岁;初中及以下文化9例,高中或中专文化15例,大专及以上文化8例。两组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维持性血液透析,透析龄不限;焦虑自评量表(SAS)≥50分,或抑郁自评量表(SDS)≥53分,存在负性情绪;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11分,存在睡眠障碍;签署知情同意书;伦理委员会批准同意。排除标准:依从性差;一般状况差;70岁以上老人;家属不支持;合并精神疾病、认知障碍或交流障碍;中途退出,未获得完整数据信息。

1.3 方法 对照组常规心理护理,主要措施:为患者提供优美舒适的透析环境,提高患者治疗舒适度;主动与患者沟通交流,态度亲和,构建良好护患关系;尽量满足患者合理需求;尊重患者隐私,予以充分人为关怀;加强鼓励和支持,帮助患者正视疾病,树立治疗信心;通过交流判断患者情绪状况,有的放矢地予以干预和引导;嘱家属多陪伴患者,予以充分家庭支持。 实验组心理护理同对照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叙事护理。叙事护理参考我国学者黄辉提出的故事叙说、正向回馈、总结反思三个步骤[4],结合相关护理实践经验来实施,具体如下:(1)准备阶段:充分了解患者病情,主动与患者沟通交流,拉近护患关系,预测患者可能出现或已经存在的心理问题;(2)制定计划:通常患者每周透析3次,叙事护理可在患者来院透析时开展,3次/周,10~20min/次;(3)问题外化:引导患者叙事(关于恐惧、忧伤、个人情感、家庭关系等话题均可),期间予以其充分的尊重和支持,鼓励患者尽情诉说,将心理问题外化出来,以探寻其心灵映像;(4)问题解构:根据之前的叙事,诱导患者回忆以往类似经历以及相关的心理问题,引导患者回想克服问题的方法,了解解决问题的过程,获得相关体验并做好记录;(5)问题改写:分析和研讨患者的叙事记录,结合实际,用积极事件改写故事中的消极主线,绘制意义蓝图;(6)故事见证:围绕原故事内容重新叙事,予以充分的信心和鼓励,同时与患者谈及自己的感受,传授给患者正确的思考方法,帮助患者正视自我、重整自我。在患者同意的前提下,整个叙事过程邀请家属,有助于加深对患者的理解,便于今后更好地开展家庭陪伴与支持。

1.4 观察指标 干预前后,采用SAS、SDS量表评估患者心理状态,PSQI量表评估患者睡眠质量,评价护理效果。量表评分越高,对应的焦虑、抑郁、睡眠障碍症状越严重。

1.5 统计学方法 以SPSS21.0软件统计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干预前SAS、SDS、PSQI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组干预后SAS、SDS、PSQI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干预前后量表评分比较分)

3 讨论

血液透析是临床治疗肾功能衰竭的主要方法,对于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特别是终末期尿毒症患者,常需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5]。受疾病本身折磨、透析并发症加重苦痛、透析治疗漫长、医疗费用高昂等因素影响[6],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尤其是早期透析患者,情绪状态普遍不佳,生活质量不高,是临床护理有待解决的问题。

叙事护理并非简单的讲述故事,是近年基于叙事疗法相关理论与方法发展而来的一种新兴护理模式,指倾听患者叙说关于情绪、情感、人际关系等话题的故事,发现患者存在的心理问题,明确护理要点,再运用适当的方法引导患者对故事进行重构,反馈给患者一个积极主线的故事,以实现心理干预的护理实践[7]。以此法引导患者诉说内心痛苦和需求,可以让患者更真实、更充分地表达个人情绪,展示心理状态,便于临床分析,进而有的放矢地帮助患者建立起积极的心理应对, 产生内在改变力量,使患者更好地正视自我、重整自我,从而唤起患者对生活的希望和憧憬,改善情感体验与生活态度,使可以积极、正确地面对当下生活的挑战[8]。目前,已有诸多研究证实,叙事护理可以改善患者负性情绪,提高幸福感指数,促进生活质量提高,在疾病控制方面也具有积极作用[9-10]。本次结果显示,实验组经叙事护理,患者SAS评分(49.7±6.0)分、SDS评分(51.8±6.2)分显著低于对照组,与文献报道叙事护理干预后患者SAS评分(46.2±3.4)、SDS评分(48.1±3.7)分的结论相近,PSQI(9.5±2.4)分亦较对照组明显改善,与文献报道叙事护理后PSQI评分(8.8±3.0)分的结论相近,肯定了叙事护理临床应用的有效性与可行性[11-12]。

综上所述,叙事护理可以有效改善血液透析患者负性情绪,对促进心理健康、提高睡眠质量具有积极作用,值得推广使用。

猜你喜欢
维持性负性血液
八段锦运动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睡眠质量改善有效性的meta分析
无痛分娩用于初产妇的临床效果观察及对负性情绪的影响
量化评估策略护理管理模式对维持性血液透析合并皮肤瘙痒的价值分析
血液透析仪联合血液灌流器治疗老年维持性透析合并肾性骨病的疗效观察
血液透析中风险护理的应用探索
人文关怀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的临床应用分析
安宁疗护对老年肿瘤临终患者主要照顾者负性情绪及心理应激的影响
共患难, 更同盟:共同经历相同负性情绪事件促进合作行为*
非负性在中考中的巧用
提升血液与血管力的10个生活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