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冰红冰葡萄组培苗蛴螬的最佳防治效果探究

2021-03-13 08:32王丹萍孙艺萌杨殿静丁军章
现代园艺 2021年5期
关键词:敌百虫培苗蛴螬

王丹萍,孙艺萌,曲 淼,杨殿静,丁军章

(通化市园艺研究所,吉林通化 134000)

北冰红冰葡萄是中国农科院左家特产研究所选育的国际唯一冰红山葡萄品种,是酿造高级冰葡萄酒的重要原料,品质佳,营养价值高,现广泛栽植于东北寒冷地区,但规模较小,自然繁殖系数低[1]。因此,北冰红冰葡萄的离体快繁对发展北冰红种植产业,开发北冰红冰葡萄产品,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但在冰葡萄离体快繁的最后环节,组培苗的驯化移栽中,地下虫害蛴螬为害最为显著,蛴螬不仅会咬食冰葡萄组培苗的叶片,还会破坏组培苗的根系,导致组培苗的死亡,严重影响了北冰红冰葡萄品种的快繁产量和后续育种生产进程。使用化学药剂防治是防治葡萄果树虫害的主要方式,但大量化学药剂的使用会污染生态环境,增加地下害虫的抗药性,使防治难度越来越大,防治效果越来越差。因此在北冰红冰葡萄快繁生产中,如何高效地把化学药剂防治结合物理防治、人工防治,试验出最佳防治效果,是防治蛴螬的主要研究方向。

蛴螬(Holotrichiae larva)俗名白地蚕、核桃虫,鞘翅目,金龟总科幼虫统称[2]。吉林省主要有华北大黑鳃金龟(Holotrichia oblita.Fald)、铜绿丽金龟(Anomala corpulenta Motschusky)、黄褐丽金龟(Anomala exoleta.Fald)等蛴螬种类。它体型肥硕,以白色为主,成虫即金龟子,有假死和负趋光性,并对未腐熟的粪肥有趋性。植食性蛴螬食性广泛,喜食刚播种的种子、根、块茎以及幼苗,危害多种农作物、经济作物和花卉苗木,是世界性的地下害虫[3]。因此,对蛴螬的有效防治方法研究迫在眉睫。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试验品种为北冰红脱毒苗当年移栽苗。试验药剂以胃毒作用为主的3 种有机磷类农药,分别为有效成分为15%的毒死蜱颗粒剂农药;田状元有效成分3%的颗粒剂和有效成分5%的敌百虫。

1.2 试验方法

试验从3 个角度出发探究最佳防治效果。试验地位于吉林省通化市窟窿杨树沟通化市园艺研究所试验地葡萄苗圃(125.89°E,41.78°N)的温室大棚中。试验时间于2020 年3~4 月。试验期间每天光照时间约为12h,光照强度在0~90000Lux 之间,温度为-5~27℃,湿度50%~90%。

1.2.1 化学药剂防治。采用3 种试验药剂,选择适宜的3 种稀释倍数,分别为500 倍、750 倍、1000 倍,拌土于17:00 撒于苗床。共9 个试验处理,采用3 次重复。

1.2.2 化学防治结合物理防治。选用物理防治中的诱饵防治手段,选取4 种常用物理防治诱饵材料配合3种药剂筛选的最佳稀释倍数浸泡诱饵5h,装于广口容器中置于各组试验苗床,每组设有隔板,防止试验偏差。诱饵材料分别为苹果、梨、马铃薯、香蕉,每组试验处理诱饵重量为500g。共12 个试验处理,采用3 次重复。

1.2.3 人工防治。人工清捡,在试验地块以每天清捡1次的频率进行,对照空白处理,观察蛴螬的数量变化即观测防治效果。

1.3 调查及统计方法

将试验田分为15cm×15cm 的地块进行统计。

防治效果(%)=(对照区平均每地块活虫数-药剂处理区平均每地块活虫数)/对照区平均每地块活虫数×100

应用Excel 和SPSS 数据处理系统进行数据统计和后期分析,并采用Duncan 新复极差分析法(P<0.05)进行显着性测验。

1.4 安全性调查

对以上各试验处理后的土壤生长植物外观及后续生长记录,就对照组对比是否有不良影响。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药剂防治效果与分析

在统计的各组防治效果中见表1、表2,单独对农药类别进行多重比较分析,发现毒死蜱和田状元对于防治效果的影响差异不显著,而敌百虫相对前两者的影响差异效果显著,防治效果也明显优于前两者,说明在这3 种农药类别中,应当选择敌百虫这种农药制剂针对北冰红组培苗蛴螬,推断原因可能为毒死蜱和田状元药味大,蛴螬规避;在统计的各组防治效果中,单独对稀释倍数进行多重比较分析,发现750 倍和500倍的防治效果对比1000 倍的防治效果的影响显著,但这两种倍数之间差异不明显,所以稀释倍数选择750倍更为合理。

表1 不同化学药剂防治效果

表2 不同药剂不同浓度的多重比较分析结果

2.2 不同诱饵不同药剂诱杀效果与分析

根据表3 的对比分析,采用药剂+诱饵诱杀蛴螬效果明显高于单独药剂拌土防治效果。其中4 种诱饵中,数据显示配合苹果的防治效果数值最大,马铃薯次之,但多重分析结果显示,苹果和马铃薯的防治效果二者之间差异不显著,所以当考虑成本和储存难度选择马铃薯配合药剂最为合理。药剂以敌百虫防治效果为好。推断原因为敌百虫拌诱饵药剂味道较小,蛴螬喜食。

表3 不同农药配合诱饵的防治效果

2.3 人工防治效果与分析

育苗前用无纺布覆盖地面,每天天亮前打开捡虫,每试验地块平均可捡4 头蛴螬幼虫,因此人工防治手段应结合药剂诱饵诱杀进行综合防治。

3 讨论与结论

蛴螬因其广泛的食性和分布性,是在我国一种重要的害虫,各地学者研究机构研究历史久远,也在近年有了较大发展[4-6]。本实验的最佳防治效果是农药配合诱饵,而在蔡晓明等[7]的研究中,使用了诱剂更缩减了成本,期待进一步推广,对果树生产上增收更有帮助。渠成等[11]的研究中发现,在花生的蛴螬虫害中,春季较秋季严重,这与该试验中虫害大暴发的时间相同,所以在针对各园艺植物的栽培中,要对春季蛴螬虫害做好预防预警,以防影响植物产量和品质,造成育种和经济损失。蛴螬的防治在花生、玉米等多种植物中都有研究,大多以多种综合防治管理为主,化学防治为辅,配合物理防治、人工防治以及恰当的田间管理以期达到最好的防治效果[8]。

通过3 种角度的试验发现,在3 类有机磷类农药中,敌百虫对冰葡萄组培苗蛴螬的防治效果最佳,达到75%,其稀释倍数为750 倍;化学结合物理防治试验中,化学防治手段选择敌百虫稀释750 倍液,当添加苹果作为诱饵时,防治效果最佳,为89.01%,防治效果次之,添加马铃薯作为诱饵,为86.04%,数据分析显示二者对防治效果区别不显著,当在生产中考虑成本时可以选择马铃薯作为诱饵;在人工防治中,人工清捡的效果显著,每个地块平均可以清捡5 头蛴螬,但耗费人力,建议在以后配合充分的田间管理,并且施农家肥前应充分腐熟或加入杀虫杀菌剂进行灭菌、灭虫卵工作。

猜你喜欢
敌百虫培苗蛴螬
敌百虫对合浦绒螯蟹的毒性影响
敌百虫在畜禽养殖中的合理使用
花生田蛴螬较多的原因与防控技术
家兔有机磷药物中毒及解救的观察
蛴螬危害蓝莓的识别方法、危害期及防治措施
浅议黄栀子组培苗的瓶外生根
30%毒死蜱微囊悬浮剂毒土法对阜阳市夏大豆田蛴螬的防效试验
小鼠腹腔注射敌百虫的半数致死量研究
热科院油棕育苗关键技术取得突破 可望大规模种植油棕组培苗
福建金线莲组培苗和移栽苗主要活性成分及抗氧化性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