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位一体,谱写学校“心育”新篇章

2021-03-14 08:57郝丽芹
青春期健康 2021年2期
关键词:心育辅导心理健康

文/郝丽芹

主题心理课堂

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是每所学校都高度关注的事情。山东省潍坊市北海双语学校通过多方联动,构建学校“心育”管理网络;加强培训,促进心理学技术专业成长;利用同伴及导师的力量,为学生成长路上答疑解惑;借助专业引领,构建“心育一体化”核心;开展项目研发、行动研究,助推“心育”开展;通过设计系列活动课程,培育积极心理品质;家校合育,延伸学校“心育”时空序列。通过探索和实践,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领域积累了适合不同学生特点的个体案例,形成了可资借鉴的有序、高效的模式,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一、背景和意义

没有人能脱离关系而独立存在,学校、家庭、社会组成孩子成长的系统环境,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教育是一个涵盖多方面的系统工程,因此,研究心理辅导教师、学校、家庭、社会的教育影响及相互间关系,需要家庭、社会、学校三方携手,构建和谐幸福育人场域,提高心理教育的实效性,巩固并延伸咨询效果,对孩子的成长,乃至对构建和谐家庭、和谐社会都有着特殊的重要意义。

(一)解决的主要问题

1.如何联合家庭、学校、同伴的力量巩固学生的心理健康辅导效果。

2.如何扩大当前学校心理的工作面,创新学校心理健康工作方式,使心理学理论和技术可以在整个学校教育和管理系统中得以应用,并发挥巨大作用。

3.如何在工作中变被动为主动,为更多学生及广大教师和家长提供心理健康需求的服务。

4.在学校工作的各个方面,如何与学科教育、家庭教育及学校其他老师之间进行互补协调,真正发挥心理健康教师的价值。

(二)解决问题的过程和方法

主要采用理论学习,文献研究、个案研究、观察调查等方法。围绕主题做了大量的资料、文献收集工作,对与主题相关的话题、看法、研究状况作了比较研究,有了一个更深刻全面的认识。明确研究方向后,制定行动计划,从学校层面顶层设计,按照计划步步开展,并在实践过程中不断修正。

(三)效果与亮点

三位一体的教育是心理健康教育的新视角,是对传统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新突破,它跳出以往心理咨询只针对个人问题加以解决的方式,而以“系统”的观点来看待问题。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从学生、教师与家长三方面着手,增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巩固心理健康教育及心理咨询效果,开展追踪研究,开发一切用于支持德育、智育、体育等学科教学的育人资源,充分发挥团体力量,合力打造学生健康成长育人场域,解决学生成长中的常见问题,促进学生健康水平的提升,促进教师、家长形成科学的“育人观”。

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任何微小的改变都能带来个体的改变,拓展学校心理咨询师的“系统观”,教师们不但关注个案的问题,还要关注学生所处的场域。培养学生看待问题的“全面视角”,通过力的作用与反作用,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体验自身的改变带动系统的改变。不仅提高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使学校的制度措施更注重学生的终生发展,使教师真正理解、尊重、关爱每一位学生,也提高了家庭教育的水平,使学生进步明显,各项心理素质发展良好,整体上呈现出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获得更自信、健康、快乐的成长。

二、研究和实践过程

(一)多方联动,构建学校“心育”管理网络

学校少先队利用“校园之声”广播站进行阳光心理的宣传;生活教师负责学生行为常规的训练及习惯养成;班主任则是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性力量,根据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及时进行心理辅导;“心灵驿站”是学校进行心理辅导的核心部门,由心理辅导教师进行个别及团体辅导,并及时回复学生的知心信箱;学校督导部定期对学生开展座谈,及时对一些学生的心理动态做出反馈。经过多年的实践与改进,学校已经基本形成了点面结合的“心育”管理网络。

(二)加强培训,促进心理学技术专业成长

1.基础性培训,全员提高。开展对教职员工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和简单操作技能的培训,开设心理健康专题讲座,以活动和报告的形式从班级经营、心理健康教育的学科渗透、小学生心理特点及教育对策等多方面对教师进行指导,帮助教职员工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方法。

2.专业性培训,重点打造。学校分批培养了几十名国家级心理咨询师,多次派遣心理辅导教师参加潍坊市骨干心理健康教师培训、撒提亚家庭治疗培训等培训活动。心理健康中心定期开展“心育”教师案例督导、有主题的个案沙龙等活动。通过集中研讨、剖析,改进诊断方案,提升“心育”教师的专业水平,逐步打造了一支素质良好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专兼职队伍。

(三)协同相伴,成长路上答疑解惑

1.“家族”活动,幸福体验。学校成立了“北海幸福家族”,打破年级的界限,由1 名成长导师、各年级2 ~3 名学生组建起92 个“幸福家族”,开展“手拉手幸福家族”活动。借助学校提供的家族活动平台,师生之间、高低年级的学生之间共同交流,做彼此健康心灵的守护人。

2.同伴辅导,互助成长。心理健康中心注重发挥同伴的影响力,开发学生资源,开展了“手拉手,好朋友”同伴辅导活动。通过海报张贴,在各年级中招募热心帮助他人、性格活泼、善解人意的志愿者担任班级“心理委员”,关注班级同学的心理动态,发现问题、及时交流,并且随时在班级内开展“心理保健”知识的普及与宣传活动。

3. 全员育人,师生结对。(1)全员师生结对。学校全体教师共同担任学生“成长导师”,学生可跨班级、跨年级自行选择。师生双方本着自愿的原则结对并签订结对协议。(2)明确导师职责。成长导师每学期必须与每名学生交流2 次以上,可采用边走边谈、团体辅导、游戏、故事或当事人自己感觉自然舒服的方式。每次交流之后,成长导师要做简要记录。

(四)专业引领,构建“心育”一体化的核心

1.个辅“三步曲”,舞出学生健康人生。(1)收集资料,建立档案。收集个体差异生资料是顺利开展心理健康工作的前提,为此,心理健康中心分期开展了各级部的班主任座谈会,收集个体差异生资料,为开展个案追踪收集第一手资料。(2)跟踪辅导,化解“问题”。学校心理辅导教师按照级部进行合理分配,首先要认领个体差异生,然后完成学生心理档案,每学期进行至少4 次的跟踪辅导。(3)案例交流,探索规律。每学期召开4 ~6 次心理健康教师的案例交流沙龙,通过交流,心理辅导教师将学生个案进行归类整理,并讨论每类问题的解决策略,寻找学生问题背后的心理规律,为今后的“心育”工作提供借鉴。

2.团队辅导活动,快乐体验促成长。(1)班级层面:班主任根据学生成长中突显出来的共性问题,在心理教师的指导下,及时制定班级团队活动主题,采用团体辅导的模式,利用班会时间进行活动。新学期开学是习惯养成的关键期,这一阶段活动的主题以秩序与规则的建立、班级凝聚力的建立为主。学期中,班会以各类活动性课程为主,紧密结合学生生活实际,渗透学生品行发展的各类主题。如:自我认识与接纳、情绪管理、人际合作等。学期末,设计诸如“坚持才能胜利”“学习之中有乐趣”“追逐梦想”等调整考前心态的活动,缓解考前的焦躁。(2)级部层面:心理健康中心根据每一年段学生突显出的共性问题,由级部主任协助,从同一年级不同班级中筛选出具有心理发展典型需求的学生,组建并实施小团队辅导活动;心理健康研究中心还在高年级中张贴海报,招募自愿参加心理活动的成员定期举办活动。为了让六年级学生在心理上更好地适应初中生活,学校开展了“小升初衔接专题团辅”课程,在毕业班进行成员招募,学生根据自我成长的需求自愿组成“成长训练营”。通过“让梦想飞”“人际关系”“挫折”“情绪”4 个专题的主题活动,协助学生平稳实现了小初衔接的心理调适。经过反复实践与修正,目前学校已经形成了包括新生适应、挫折、合作、责任、专心、愤怒、自我认知、自信等专题在内的团辅系列资料包。

3.“生涯专题教育”,规划中高年级学生的精彩未来。(1) 学校层面:利用级部适性课程时间,专家教师为学生做生涯规划方面的主题报告。根据小学中高年级学生的成长需求,学校开发了自我认知专题、时间管理专题、职业素养专题、目标与行动专题、职业认知(家长专题)、展望人生——优秀毕业生引领专题、青春期男孩女孩课、小学生生涯指导、做情绪管理的主人、价值观等十大生涯发展专题系列。每月形成一个主题活动方案,根据级部工作的实际情况选择性开展。(2)教师层面:结合选修课、班会课等平台,开展学习方法、人生目标等方面的脑力开发课程和生活指导课程,采取讲授式与小专题活动式相结合的方式,逐步形成学生探索生涯规划的课程体系。主要包括:目标制定、快速阅读、超级记忆(联想法、衣钩法、罗马房间法)、思维导图、8种思维图在小学学习中的应用以及关于脑力开发的大量视频学习材料;网络迷恋、欣赏与赞美、毅力、自信、人际交往、厌学、态度等专题,以故事和视频为探讨素材开展的生活指导课。(3)班级层面:借助班级文化建设及少先队活动,由班主任开展生涯主题的体验式活动。班级文化建设中着眼于让学生了解不同职业特点,并对自己的未来职业作出畅想。生涯主题的体验式活动有:模拟面试、习惯对对碰、我能倾听不插嘴、我的未来不是梦、做情绪管理的主人、学习心理、毕业活动设计、新生适应、挫折、合作、责任、专心、愤怒、我是谁、自信等。在反复开展活动中,不断优化课程方案,从长远发展,寻求活动的效果。

(五)项目研发,行动研究助推“心育”开展

为了鼓励更多教师参与到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来,总结、推广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成果,学校从年度预算中拿出专项基金,支持心理团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项目式研究。目前,学校已经实施的心理研究项目有:心理学技术在班级管理中的应用,小学中高年级“生涯发展课程”的探索,心理健康主题系列校本活动课程开发。学校2016 年推出了“小学生校园生活典型问题分析与辅导策略的行动研究”,旨在形成小学生校园生活典型问题分析与辅导策略的校本课程,以指导班主任或心理辅导教师应对各年级学生的典型性问题。

(六)顶层设计,系列活动课程育品质

学校倡导活动式育人,校本活动异彩纷呈,而根据小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主题设计的一系列校本活动,将学生各项积极心理品质的形成渗透到轻松愉悦的活动体验中,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七) 家校合育,延伸学校“心育”时空序列

1.在家长课堂中,巧妙运用心理学中的团队辅导及咨询技术。学校的家长课堂,改变了传统的教师讲授式的单一方式,为家长课堂注入心理学因素,如体验性的亲子活动,家庭教育情景剧的表演与分析、角色扮演技术的使用等,家长课堂不再枯燥,受到了家长的广泛欢迎。

2.成立“好爸爸俱乐部”,合育学生的阳刚素质。为了优化家庭教育环境,改变父亲在教育中缺失的现状,培养孩子“果断、勇敢、信心、毅力”等方面的个人素质,进而探讨家庭教育策略,寻求科学育儿良方,学校成立了“好爸爸俱乐部”,利用优秀爸爸的正能量,为其他爸爸作出表率,影响和感召更多的爸爸投身策划并参加孩子的各项教育活动中来。

3.建立学生个案库,密切家校联系。班主任将每个孩子的进步,有待改进的现状,教师、家长所做的努力及需要对方配合的事项,及时与家长沟通,形成合力。心理教师根据学生的表现,指导家庭教育,共商教育方法,使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有效衔接,探索出一条育人新路。

三、实践结果与成效

从前期准备到开展实际工作以来,学校通过“三位一体”心理健康教育研究,进一步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全面提升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一个可行性模式。

学校先后获评“山东省示范家长学校”“潍坊市家庭教育工作先进集体”“潍坊市坊子区家庭教育指导中心”“潍坊市心理健康特色学校”“山东省规范化学校”等。

通过家校合育,了解孩子成长史、父母养育方式及班级人际关系等情况,家长改变养育方式,教师实施有针对性的辅导策略,学生的进步非常明显。随着活动的深入开展,教师们掌握了越来越多的学生心理发展知识及辅导技巧,积累了丰富的成功案例,家长也提高了家庭教育水平。

猜你喜欢
心育辅导心理健康
心育课程资源建设的区域实践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十二星座家长怎样辅导作业
“自然态”科技创新辅导之无心插柳
生涯规划团体辅导课程开展研究
山区学校心育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互联网+”背景下云南中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发展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