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河盛开“石牡丹”

2021-03-14 11:58高平均byGaoPingjun
宝藏 2021年2期
关键词:观赏石石友赏石

文/高平均 by Gao Pingjun

甘肃临夏地区古称河州,河州人爱花爱牡丹那真是不含糊,市内有牡丹园,每年有牡丹节,喝茶的碗子上有牡丹图,喝茶的开水叫“牡丹花水”,农家门前院内种牡丹花,自从河里的花石头现身市场,临夏人尤其是回族为主的少数民族兄弟们的艺术激情一下就被激发了出来,少数民族石友辛勤浇灌着朵朵盛开的“石牡丹”,临夏回族自治州广河县的“石牡丹”开的尤为鲜艳。

广河县是一个国家级贫困县,回族、东乡族为主体的少数民族占到总人口26万的97.5%。这里是齐家文化的发现命名地。亿万年前,广河是“古特提斯海洋、西秦岭海”的组成部分,古海洋生物化石极其丰富,改革开放以来赏石文化在这里逐渐发展起来。2009年广河县成立了观赏石协会,在会长牟得智的带领下,11年来广河县赏石活动一路辉煌,成为西部少数民族赏石的缩影和典范。

一、赏石活动文化先行

广河县观赏石协会克服经费极度紧缺的困难,发动石友凑钱,先后编辑出版了《大禹奇石》《大夏奇石》《广通奇石》《广通河奇石》《广通奇石宝典》等五部赏石画册赠送石友。依托政府宣传部门和石友中的文化骨干,编辑赏石文化新闻视频专题片、赏石电视专题片共20多部。并在报刊杂志发表赏石文章,赏石图片100多篇(幅)。先后举办石展11次,有力地推动了赏石文化发展,全县石友赏石热情持续高涨。

二、在轰轰烈烈的赏石活动中有效助力扶贫

广河赏石活动一开始只有几十个人,他们在会长牟得智的带领下队伍不断壮大。第一次石展布展阶段,他们积极宣传动员家里有石头的人参加。第二次石展时,农民们听到石头能卖钱,就积极捡石头踊跃参展,有些农民在看到别人送展的石头后,转身跑到广通河边捡到好看的花石头立马又送到展馆。

赏石队伍就这样一天天壮大起来,目前广河县有家庭石馆100多家,从事石艺加工、石头配座20多家,走南闯北经营石艺奇石交易的石友100多人。建成奇石专业交易市场一处,占地50多亩,入驻40多家石商。年交易额800万元。

石友马洒力以前家庭困难,通过捡石头和交易石头,年收入40余万元,供两个孩子上了大学。石友马浩军两方广通河石25万元成交。石友马尔乃的《小猫出洞》曾有人出价80万元。广河先后出现了许多优秀藏品,《中国梦》《白蛇传》《小猫出洞》等百余方藏石获国内大奖。轰轰烈烈的赏石文化活动,有效地助力了扶贫。据不完全统计,约有1000多石友增加了收入,200多户石友脱离了贫困。

三、赏石活动中文化扶贫又扶正

针对大部分石友文化程度低、对中国传统文化了解少的现状,广河县观赏石协会紧跟县委县政府扶贫的步伐,坚持在赏石活动中文化扶贫又扶正。确立了文化扶贫的方向后,广河县观赏石协会眼界开阔胸襟广大,不仅积极出书办展会,而且走出去请进来,与青海、兰州、白银、定西等地各族石友互动,交流提高。在政府支持下,广河县观赏石协会先后组织举办赏石文化培训班5期,受训人员近千人。2019年,广河县观赏石协会在快手平台上开办了“广通赏石联播”,由“琳琅雅石”“石形石义”“五味奇石”等有专业水准的六大主播轮流直播,结合石头宣传中国上下五千年中华文明史、中国传统文化、中国赏石文化,五万多人次观看。昔日识字有限且不善言辞的石友,如今说起中华传统文化的典故、名句,探讨起石头内涵那真是头头是道,说起美术美学有理有据。赏石活动成了提高文化水平的有效途径,无形中增强了民族团结意识,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大一统观念,不仅达到了文化扶贫的效果,而且传播了正能量,扶持了正气,收到了很好的社会效果。

四、在有为中有位

由于广河县观赏石协会积极作为,广河县得到了党委和政府的充分肯定和大力支持,县上将建筑面积5000平方米的原齐家文化博物馆改造为广河县奇石博物馆,交给广河县观赏石协会免费使用。现馆内藏石已达到1000多方,供县内外群众参观,收到了很好的社会效益。同时,广河县观赏石协会也受到了中国观赏石协会、甘肃省观赏石协会的肯定和表扬。中国观赏石协会创会会长寿嘉华于2015年初、2016年两次亲临广河县调研广通河奇石文化,充分肯定了广河县蓬勃发展的观赏石文化事业。甘肃省观赏石协会授予了牟得智会长赏石文化贡献奖,授予了广河县观赏石协会优秀协会奖。广河观赏石文化也引起了国际文化团体的关注,国际友人伊朗库姆市市长,德国、巴西友人和瑞典国家远东博物馆馆长艾娃·马代尔女士等在参观广河奇石博物馆后,竖起大拇指连说“OK!”“OK!”。

猜你喜欢
观赏石石友赏石
飞龙在天
寿
两岸赏石文化交流线上展览
2022两岸赏石文化交流线上展览展品展示第2辑
2022两岸赏石文化交流线上展览
中国观赏石协会观赏石鉴评师业务评价办法
本期石友通讯录
本期石友通讯录
龙园观赏石交易基地
总第100期杂志“晒创刊号”活动得奖石友藏品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