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金莲花产业发展存在问题与对策研究

2021-03-15 13:00陶宏彬康立刚
现代农村科技 2021年2期
关键词:金莲花龙头企业发展

夏 青 陶宏彬 康立刚

(河北省经济林与花卉中心 河北 石家庄 050000)

金莲花是毛茛科金莲花属植物,耐寒,喜冷凉湿润环境,多生长在海拔1 000~2 200 m 以上的高山草甸或疏林地带,具有药用、食用及观赏等价值。河北省金莲花主要分布于张家口和承德北部的坝上地区,近年来,当地政府积极组织实施金莲花种植、深加工、旅游观光三位一体发展战略,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金莲花产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但在金莲花产业发展过程中,也存在扶持政策少、产业总体规模小及市场开拓空间小等问题。为促进金莲花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笔者对金莲花产业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发展对策措施进行了研究,以期为金莲花产业发展提供借鉴。

1 河北省金莲花产业发展现状

1.1 区域分布及发展规模。金莲花主要分布于我国山西省、河南省北部,河北省西北部,内蒙古自治区东部,辽宁省和吉林省的西部。河北省金莲花主要分布于张承北部坝上及接坝地区的湿润半湿润草甸内,张家口市金莲花主要分布在沽源县,张北、崇礼、赤城、康保、万全、宣化等6 个县区正在引种试种;承德市金莲花主要分布在围场县,丰宁县正在积极引种试种。截至2018 年底,全省金莲花种植面积达2.47万亩(全部分布在张承地区),种植企业29 个,种植户599 户,年产金莲花干花355 t,产值达4 700 万元。

1.2 种植品种及经济效益。2015 年,河北金路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与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合作研究,成功发现打破金莲花种子休眠方法,使金莲花发芽率达到95%以上,并选育出“金路1 号”品种;承德天原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经过十几年努力,成功培育出金莲花第一代杂交品系“中华1 号”。人工繁育金莲花种苗不但花期长,而且开花数量多。金莲花种植第一年,当年可开少量花,亩产干花2~3 公斤,产值600~900 元/亩;第二年,亩产干花10~15 公斤,产值3 000~4 500 元/亩;第三年后进入盛花期,亩产干花20~25 公斤,产值6 000~7 500 元/亩,每亩净收益可达3 000 多元。

1.3 扶持政策及基地建设。张承地区沽源县、围场县金莲花产业发展具备良好基础。沽源县委、县政府将金莲花人工种植及中医药后续研发作为精准脱贫的特色产业重点培育,计划用五年时间再造一条产业致富的金莲川。围场县委、县政府以公路沿线、现代农业园区及旅游景区周边为重点,积极引导贫困群众种植金莲花,提高土地种植效益,对县域内集中连片新种植金莲花面积在50 亩以上的片区,给予连续3 年的资金补贴支持(第一年每亩补贴1 000 元,第二、三年每亩补贴300 元)。在政策的引导下,张承地区千亩金莲花种植基地达到3 个,200 亩以上种植基地达到16个,50 亩以上种植户达到216 户。

1.4 龙头企业及带动情况。张承地区立足金莲花产地优势,培育出了承德天原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河北金路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沽源县亿宝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等金莲花深加工企业。承德天原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开发的产品有金莲花片、金莲花颗粒、金莲花茶、金莲花饮片4 个中成药系列产品;河北金路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开发出了“精莲牌”金莲花保健茶;沽源县亿宝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依托中国农业大学、天津中医药科研所,研发出了金莲花糖、金莲花面膜等食用、药用产品。承德天原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产品销往河北、北京、内蒙、上海、湖南等10 多个省、市,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企业采取“公司+ 基地+ 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带动贫困户种植金莲花近万亩,带动贫困人口就业15 000 余人。

2 金莲花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2.1 政府扶持政策少,产业发展慢。经了解,张承地区仅围场县制定了金莲花产业发展规划,并采取有效措施扶持金莲花产业发展,其它适生区没有相关政策,金莲花产业仍处于民间自发发展状态,缺乏有效引导和科学管理,形不成规模效益,产业发展缓慢而低效。

2.2 龙头企业少,产业链条短。张承地区金莲花生产多数以个体生产经营、自产自销为主,流通环节不顺畅,除围场县形成了以天原药业为龙头企业的种植、加工、销售一体化产业发展模式外,其它县区金莲花产业的主要收益来自于直接出售鲜花或简单烘干出售干花,产业发展仍处于低端阶段。

2.3 制约因素多,群众积极性不高。一是前期投入大。种植金莲花,第一年种苗费、人工费、肥料费等每亩成本在8 000~10 000 元,投入成本高,而且种植第一年基本没有收益,第二年收益也比较低。二是管理技术严格。人工种植金莲花,从育苗到幼苗的管理技术水平要求高,农民难以掌握。三是市场价格不稳定。因金莲花销售价格产生波动,老百姓不敢冒险,对金莲花种植多呈观望状态。

2.4 深加工产品开发不足,市场空间不大。张承地区金莲花相关产品目前以药用、保健茶为主,产品结构单一;金莲花龙头企业科研投入不足,产品研发能力不强,特别是在金莲花食用产品开发方面更加欠缺。另外,张承地区没有专门的金莲花批发市场,没有形成现代化的产品销售网络,这些都制约着金莲花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3 金莲花产业发展对策及建议

目前,金莲花市场需求量在逐年增长,野生金莲花由于过度采摘,数量急剧减少,导致近十年价格持续上涨,金莲花人工种植前景广阔,应采取有效措施加快推进金莲花产业发展。着眼解决张承地区金莲花产业发展存在的突出问题,应采取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龙头带动、规模化种植的方式推进金莲花产业发展。为此,提出如下对策和建议。

3.1 出台扶持政策,加大资金投入。一是将金莲花产业发展列入河北省林业产业“十四五”发展规划,明确发展目标、发展方向、具体措施等。二是将金莲花纳入产业扶贫规划,发改、财政、林业草原、农业农村、科技、中医药、金融等部门要把金莲花作为一项重要扶贫产业加以支持,积极安排相关资金注入金莲花产业,并积极争取国家有关部委的支持。三是建议张承市县两级政府,参照围场县扶持金莲花产业发展政策,对金莲花种植户进行补贴,有效解决农户前期资金投入不足的问题。四是将金莲花列入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退耕还林工程等重点造林工程予以支持,将现代林果花卉产业基地建设项目资金和林业贴息贷款资金向金莲花产业项目倾斜,以加快金莲花产业发展步伐。

3.2 培育龙头企业,提升产业化水平。培育壮大金莲花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社组织,支持金莲花龙头企业加大科研投入,开发多元产品,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支持龙头企业实施名牌战略和商标战略,鼓励企业申报金莲花地理标志、驰名商标、名牌产品。大力实施“引进来”和“走出去”战略,通过举办和参加项目区内外农产品展示展销等活动,提高河北省金莲花特色产业的市场知名度和竞争力。利用张承地区金莲花资源丰富的优势条件,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吸引金莲花深加工龙头企业入驻张承地区,以龙头企业带动金莲花产业发展。

3.3 建设标准化示范基地,增强辐射带动力。按照“扶优扶强”的思路,对具有一定规模、成长性好、带动力强的金莲花种植企业、合作社,进行重点扶持,加快建设一批高标准示范基地,提高单产效益。按照“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化模式,采取“统一供种、统一种植、统一供肥、统一收购”的方式,对农户进行指导和适当扶持,签订种植协议,实行按保护价进行订单收购,辐射带动周边群众发展金莲花产业,创造企业、农户“双赢”的良好局面。

3.4 完善市场销售体系,拓展市场空间。在张承金莲花主产区规划建设一个功能齐全、竞争有序的金莲花批发市场,积极发展电子商务、“互联网+”等新型营销方式,培养经纪人队伍,构建辐射国内外市场的产品营销网络。支持金莲花主产区举办产品交易、展销等活动,搭建产业合作、招商引资、经贸洽谈平台,促进产销对接,提高河北省金莲花产品知名度和市场影响力。

3.5 强化科技支撑,提高创新能力。充分利用省内外有关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的科研资源,建立科技协同创新机制、技术协作体系和创新联盟,为河北省金莲花产业发展提供强力科技支撑。强化科技创新,着力突破良种培育、优质丰产栽培、加工机械、贮藏保鲜等方面的关键技术。充分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支持企业与科研机构合作,开展金莲花产品新工艺的研究创新,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增强市场竞争力。

3.6 开展技术培训,提高管理水平。不断加强科技服务与培训,充分发挥现有科技人员的作用,培养一批金莲花基地建设的种植能手和实用型专业技术人才,利用大学生创业就业培训、农民职业技能培训等经费,结合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农村实用人才培育等系列工程,多渠道多形式地开展培训活动,使科技人员、种植大户和一般农户熟练掌握金莲花栽培技术,提高金莲花从业人员整体种植和管理水平。

猜你喜欢
金莲花龙头企业发展
金莲花挥发油化学成分及应用研究进展
吕梁两企业入围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百强
金莲花的产业发展存在问题解析
山西省级扶贫龙头企业和扶贫农民专业合作社名单出炉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国企发展如何提高“质感”——以陕汽党建引领发展为例
松原市宁江区黄芪、金莲花种植现状与发展建议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兴宁19家企业获评省重点农业龙头企业
广东“5+1”全链条给农业龙头企业“点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