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农庄:乡村振兴的创新实验

2021-03-15 05:40王煜
新民周刊 2021年8期
关键词:窑头农庄民宿

王煜

俞挺设计的共享农庄作品。

一排“碉堡”沿河错落而建,在它们旁边,耸立着一栋栋风格各异、充满现代建筑设计元素的小房子——人们可能以为这是某个城市艺术街区的场景,而实际上,它位于华北平原上的一个曾经封闭落后的小村庄。

2021年开春后,这里很快将迎来第一批游客,他们不仅能入住独特的设计师民宿,还能体验到乡村种植和乡土风俗,与当地人相识同乐。

近日公布的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开发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线路,完善配套设施。”易居乐农在“共享农庄”的实践,正是对该领域的一次创新探索。

“空心村”变身“共享农庄”

前述的“共享农庄”创新,发生在河北省蔚县西窑头村。蔚县,古称蔚州,为“燕云十六州”之一,今为张家口市辖县。西窑头村距离县城只有2公里,然而近年来曾长期是个“被遗忘的角落”。

“原因没有别的,还是咱村太贫困落后了。”今年46岁的村委会委员任利荣告诉《新民周刊》记者:西窑头村原有110户285人,人均一亩四分地,每家每户基本只能种些玉米等庄稼。多年以来,村里的男人在农闲时外出打工,剩下女人留在家里做饭、守屋子。村子里没有学校,年轻人都把孩子放在县城读书,自己也不愿意留在村子里。常住村子里的只剩下100多人,这里成了典型的“空心村”。

西窑头村所在的蔚县是扶贫开发“三合一”的重点县,即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燕山—太行山连片特困地区重点县、河北省环首都扶贫开发示范区重点县。自然条件所限,这里并不出产适合引入到城市里的农产品。如何在此探索出一套创新的扶贫攻坚以及乡村振兴的模式呢?

如果“让农产品走出去”行不通,那么不妨试试“让城里人走进来”。2018年,易居乐农的工作人员来到村子里,看到许多空置多年、年久失修已成危房的民居,有的甚至已经残破得只剩一片废墟。“我们认为这里是可以改造为对城市游客有吸引力的共享农庄的。”易居中国联合创始人、易居乐农董事长朱旭东说。

傅英斌作品:燈笼一角。

左图:俞挺。右图:蔡磊。

原来,他通过亲身调研了解到:悠久的历史给当地留下了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当地有蔚州古城、暖泉古镇、古堡、古民居、古戏楼等景点,有年俗社火、打树花、拜登山、皮影戏、蔚州秧歌等原生态的民俗,其中的蔚县剪纸更是在2006年就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蔚县东临北京、南接保定、西倚大同、北枕张家口,交通区位优势明显,如果能引入高品质的民宿设计、建设和运营,打造“文化+旅游+农业”的特色品牌,是很有希望成功的。

“一房一院一田”的共享农庄模式,从集体参股分红、提供就业岗位、催生旅游消费、促进农产品销售等多方面带动当地农民增收。其中的关键点在于:村集体土地所有权不变;企业行使运营权;当地村集体以集体建设用地或宅基地评估入股,获得项目经营收益权,村民随之获得分红。

2019年5月,国家发改委印发《关于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的意见》,其中提到,要增加农民的工资性收入、经营性收入、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让农民能够获得财产性收入,这是共享农庄“授之以渔”的创新尝试。

他们的想法得到了蔚县当地政府的认可和支持,县、乡、村各级领导干部一起上阵,与村民沟通在西窑头村建设共享农庄的想法,做各方面的协调。

2020年底,第一期共计20间设计师民宿在西窑头村落成,和这些风格各异、对村民来说格外新鲜的建筑一起到来的,是村里焕然一新的道路、干净卫生的环境。“过去我们一碰到下大雨就睡不着觉,因为村里全是泥路,雨水泡过之后泥泞得一塌糊涂,想走出去都非常困难。现在完全不一样了。”任利荣感慨:过去西窑头村贫困落后,几乎没有外人出入,导致近在咫尺的县城的居民甚至都不知道这个地方在哪里,这让她和其他村民感到特别尴尬;如今共享农庄的落地,让西窑头村在整个县里迅速“火”了起来,慕名而来的人一拨接一拨,村民们心中充满自豪。

西窑头村共享农庄现状。

乡村设计师民宿的“四个共享”

共享农庄的民宿,应该是什么样子?在Wutopia Lab创始人及主持建筑师俞挺看来,这样的民宿不应该只靠乡村带给城市游客的陌生感而存在。“如果只是因为乡村安静、空气好,城市人把这里当作一个‘疗伤的地方,那他们或许只来一次而不会再来、也不会向其他人推荐。设计师在乡村要营造的,应该是高于城市的体验。”

这意味着设计师要在乡村这块洋溢着独特魅力的土地上,投入更多的匠心。毕竟,他们之前大多的建筑设计实践,都是在城市完成。“乡村的广阔天地,我们大有可为——这句话之前我只是听人说起,但当我真正走进乡村去做设计时,是真真切切有了这样的感受。”A+Lifestyle设计工作室主持建筑师、ANS 国际建筑设计与顾问有限公司首席设计师蔡磊告诉《新民周刊》记者。

他在西窑头村设计的是第5号和第7号民宿,这两栋建筑位于坡顶,占据了全村的地理制高点。他在建筑的最高处设计了一个可以开启360度天窗的“光之茶室”,这个空间能容纳的人不多,有时就适合独处,这是给了人们一个可以俯仰瞭望、静思冥想,“与自己共享”的场所。

设计师民宿不会简单地修缮或再现当地的民居,但一定会运用当地的元素。采用当地常用的材料,与周围的自然色接近;他们通过露台、门窗、立面上的孔洞、通道上的镂空等设计,让人们可以观察自然、接近自然;人们走到民宿的院子里,可以耕种收获。这是“与自然共享”。

游客来自城市,他们在乡村拥有私密独处的体验后,同样希望可以“与同行者共享”。分布在村中河流沿岸的“碉堡部落”塑造了九个各自独立的外观神似碉堡、理念在于营造“洞穴”的房屋,青年设计师韩椽特意在这九个“碉堡”之间打造了连接彼此的走廊,让人们可以在愿意时,走出自己的“洞穴”,来到走廊上与“楼上楼下”的邻居打个招呼、谈天说地。

“乡村建设是为农民而建。”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强调了这一点。易居乐农共享农庄的民宿设计师们也深谙“与原住民共享”之道。俞挺的设计中,整个房屋的外观是一个白色的立方体,耸立在乡村之中,颇有魔幻之感;但房屋一角的一段形状不规则的砖墙、一间房的门框,是直接保留了宅基地上的原物。“一开始觉得看不懂,因为之前完全没见过这样的房子。”这是不少西窑头村村民对出现在自己眼前的这些民宿的最初感受,但当他们近距离去触摸时,又会在细微之处惊喜地发现“原来我家老宅的记忆还在”。点燃篝火、制作瓷器、打鼓、扭秧歌等当地人传统活动的室外空间,也在这次的许多民宿设计中得以保留,游客可以在这些地方,与当地人重温厚重的民风民俗。

蔡磊、俞挺是业界久负盛名的资深设计师,他们带头投身乡村振兴的民宿设计,无疑是为年轻人做出了榜样。实际上,为了让呈现在乡村共享农庄的民宿风格更加多彩,易居乐农从2018年开始,每年举办一次面向全球设计师的比赛,比赛的优胜者,将获得在全国各地的共享农庄落实自己的设计的机会。西窑头村的民宿设计师中,就有不少是通过2018年首届比赛的选拔而来。

俞挺作品保留了老房子的门楣。

“城市建筑的建造目的、建造條件已经相对固化,对设计师尤其是年轻设计师而言,乡村还有很大的发挥空间。让他们多去了解乡村,为乡村振兴做贡献,是一件意义深远的事。”蔡磊说。

可以在房前屋后看到野生熊猫的“熊猫村”、拥有“上帝的指纹”旱梯田的黄土高原村、充满中医养生特色的“石斛村”“古榕树村”……易居乐农的共享农庄计划在接下来的几年在全国布局30个项目,年轻的设计师们将如何因地制宜地演绎“四个共享”,令人期待。

城乡生活方式的交流

设计师的视角里,乡村民宿有“四个共享”;而在共享农庄的探索者看来,该模式同样具备四个维度的“共享”。

摆在首位的是“与农民共享”,这也是乡村振兴的题中之义。西窑头村的一些女性村民,此前几乎一辈子从没拿到过工资;共享农庄项目落地,她们参与了绿化种植和环境保洁等岗位的工作,有了人生中的第一份收入后,快乐溢于言表。“不是在于拿钱的多少,而是她们感到自己也可以挣钱为家庭做贡献了,觉得自己是有用的。她们现在觉得每天的生活都有劲头,精神面貌比以前明显好了许多。有些村民以前不敢跟外来人说话,现在都大方多了。”任利荣看到共享农庄带给自己身边村民的显著变化,也乐开了花。

“与设计师共享”的第一个层面直接体现在他们设计的作品体现出来的理念与当地的自然、人文,与游客和原住民的共享;第二个层面在于,设计师不收取设计费,但在一定年限内可以获得民宿经营收入的分成,也就是入住民宿的游客越多,设计师的分成越多。这是让民宿设计的质量直接经受市场的考验,对设计师也是有力的激励。

蔡磊作品:山海经一角。

在朱旭东看来,“社区的力量”除了在乡村的农产品走入城市中可以发挥“蚂蚁雄兵”的作用,在共享农庄的领域依然大有可为。通过物业企业搭建的平台,共享农庄所在的区域的优质文旅产品和农产品一起,进入到城市社区里,让居民能够了解和选择购买,实现“与城市社区共享”。

“零碳排放”的农庄是什么样子的?“纯3D打印”的民宿又有多神奇?如果城市社区的游客来到了乡村的共享农庄,那么这里就可以成为产业的新材料、新技术、新能源的展示基地。上述新品可以让游客在农庄内试用并提供反馈,一旦成熟,接下来就可推进它们在乡村的大规模运用。“与产业共享”,是共享农庄触手可及的目标。

当城市居民通过共享农庄项目络绎不绝地来到乡村时,他们除了增加当地的经济收入之外,一定会带来更为深刻的改变:生活理念和生活方式的革新。“举个例子,我在近几年中去过国内的很多小县城,观察到一个共同的现象:那里的居民由于在大城市的经历和网络信息的传播,已经和大城市居民有同样的需求,例如喝咖啡、吃烘焙食品、希望有洗衣房。如果大城市居民去得越来越多,这样的生活理念和方式的改变会越来越明显。”朱旭东说,以共享农庄的人流引入为先导,后续配套的乡村振兴的各产业也将有良好的机会。

这正如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所言:“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依托乡村特色优势资源,打造农业全产业链,把产业链主体留在县城,让农民更多分享产业增值收益。”

如今,西窑头村的村民们都期待着疫情的影响过去、春暖花开之时,共享农庄能早日迎接四方来客。易居乐农的乡村振兴探索,也将迎来新的历程。

猜你喜欢
窑头农庄民宿
孪生院子民宿
选择民宿出行的你,真的了解“它”吗?
“魔幻农庄”崩盘 卷走玩家2亿元
延长回转窑窑头耐材寿命技术改进
休闲农庄的“2.0 时代”
你是民宿达人吗
窑头余热锅炉取风方式的优化
农庄里的羊圈
窑头罩及窑头密封的正确安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