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女朱丽叶》演奏技法中蕴藏的其他艺术及音乐表现形式

2021-03-15 06:11王俐蘋
参花(上) 2021年3期
关键词:演奏技法表现形式

摘要:《少女朱丽叶》是根据普罗科菲耶夫改编的舞剧音乐《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第一幕第十曲改编而成,这首乐曲展现出少女朱丽叶灵动调皮、温柔恬静的性格以及对未来充满忐忑和迷惘的情绪变化。本文从该作品的创作背景、演奏技法几个方面着手,大胆地对演奏技法中蕴藏的其他艺术形式进行思考。希望可以使演奏者更好地把握朱丽叶在音乐中的形象,进而完美地诠释该作品。

关键词:《少女朱丽叶》 演奏技法 表现形式

《少女朱丽叶》是钢琴组曲《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第四首,也是最有名的一首乐曲。普罗科菲耶夫通过不同的钢琴演奏技法来表达女主人公朱麗叶的情绪变化与故事情节。笔者在研究这部作品时,对演奏技法中蕴藏的其他艺术及音乐表现形式进行了大胆的猜想。

一、钢琴组曲《罗密欧与朱丽叶》的创作背景与《少女朱丽叶》的音乐分析

(一)钢琴组曲《罗密欧与朱丽叶》的创作背景

莎士比亚的原著《罗密欧与朱丽叶》真实地表现了14世纪欧洲丰富多彩的生活,朱丽叶是这部文学名著中的灵魂人物,她内心的起伏与波动牵引着整个故事情节的发展与变化。这部作品在欧洲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被改编成多种艺术形式搬上舞台,经久不衰。其中钢琴组曲《罗密欧与朱丽叶》就是普罗科菲耶夫根据同名舞剧音乐改编而来。谢尔盖·谢尔盖维奇·普罗科菲耶夫,是著名俄罗斯作曲家、钢琴家。他的创作风格变化多端,诙谐幽默,被世人誉为音乐界的“老顽童”。普罗科菲耶夫创作了大量歌剧、舞剧音乐和交响童话,代表作有《战争与和平》《灰姑娘》《彼得与狼》。普罗科菲耶夫于1935年为芭蕾舞剧《罗密欧与朱丽叶》创作音乐,把剧中人物的音乐形象刻画得惟妙惟肖,敏锐地捕捉到人物情感的变化,将这些细节舞台化展现给了观众。之后普罗科菲耶夫从这部舞剧音乐中抽出部分改编成钢琴组曲《罗密欧与朱丽叶》。这部组曲共十首,分别是《民间舞曲》《场景》《小步舞曲》《少女朱丽叶》《假面舞会》《蒙太古与凯普莱特》《神父劳伦斯》《茂丘西奥》《少女与百合花之舞》《临别前的罗密欧与朱丽叶》。这十首曲子长短不一,风格迥异,音乐重现了舞剧场景,充分体现了舞剧音乐的戏剧性和抒情性,是一套非常优秀的钢琴组曲。

(二)《少女朱丽叶》的音乐分析

《少女朱丽叶》为回旋曲式(ABACADCA),节拍为4/4拍,乐曲中出现的节奏型各有特点。该乐曲总共有三个主题,三个主题的音乐所表现的场景不同,所以主题旋律给人的感受也各不相同。第一个主题为主部部分(A),1—8小节,主部旋律活泼轻快,表现出朱丽叶活泼可爱的少女形象。乐句的第7小节,调式调性从C大调转变为#f小调,第8个小节又以C大调“属—主”完成终止。第一个主题主要以上下行音阶跑动与柱式和弦的交替来进行,旋律出现在和弦的最高音上。演奏时,需要注意把控乐句旋律线条的流畅,保证乐句的完整性,而不是零散的。插部一(B),9—18小节,插部一的音乐风格与节奏型与主题一相似,右手的单音型旋律和左手的单音型旋律相互交错,右手旋律轻巧活泼,可塑性强,而左手的旋律音色比较明亮,两个层次的旋律相互配合,表现出朱丽叶高兴得手舞足蹈的形象,整段音乐轻松活泼。第二个主题为插部二(C),27—34小节。优美的旋律表现出朱丽叶温柔的一面。右手主要以八分音符构成的小连线为主,左手以连续八分音符构成的分解和弦为主。第二个主题在整首乐曲中出现过两次,右手为单音型旋律,由多组小连音线组成,左手是以分解和弦为主的伴奏,伴奏音乐平稳舒缓,衬托出右手旋律线条的优雅,富有感情,把朱丽叶温柔、恬静的女性形象表现出来。与主题一相比,节奏从十六分音符过渡到八分音符,音乐从开始时的轻快活泼也变得舒缓。从这里开始,营造出柔和平静的氛围。右手旋律悠扬,左手的伴奏音型轻柔而圆滑。第三个主题为插部三(D),43—63小节,表现出朱丽叶对未来迷茫困惑不安的心理状态。主题三(插部三)左右手主要以四分节奏型和八分节奏型交替为主。第三个主题为平静、慢速的行板,旋律为和弦型旋律和单音型旋律交替组成,速度比主题二稍慢,43—47小节的单音型旋律音乐风格上比较舒缓、温和,从48小节开始,单音型旋律转为左手后,音乐风格变得忧郁,加上右手以柱式和弦为主的伴奏,为音乐增添了神秘的色彩。两个声部的音色是不同的,右手的双音从听觉上比较明朗,左手的旋律比较忧郁,表现出朱丽叶复杂的心理活动,所以需要明确地区分出左手旋律与右手伴奏。

综上所述,在《少女朱丽叶》中,三个主题的节奏型均为基本节奏型,旋律变化提示着人物性格的转变,每一个主题节奏的疏密变化是乐曲速度变化的因素之一。作者通过不同的节奏型、力度变化,将三种音乐风格表现出来,主人公朱丽叶的形象从活泼天真转变为温柔恬静,最后转变为忧愁迷惘。

二、《少女朱丽叶》演奏技法中蕴藏的其他艺术及音乐表现形式

(一)戏剧性

《罗密欧与朱丽叶》是莎士比亚爱情悲剧的一部经典之作,这部作品给人们带来的心灵震撼是十分强烈的。戏剧性定义在于紧张、深刻的矛盾冲突,这种观点在《少女朱丽叶》中,通过演奏法的改变、技巧的变化表现出来,引起的对比,如谱例1。从79小节用强有力的上行音阶刻画出朱丽叶的可爱与调皮,81小节则是忧郁的小调色彩的分解和弦,前后一强一弱的力度对比与演奏技法的变化,不仅体现出了朱丽叶的情绪变化,也暗示了悲伤的故事结局,充满了戏剧性。刚出场的朱丽叶是一个未经世事的小女孩,所表现的音乐形象是听话懂事,而朱丽叶在得知了罗密欧的身份之后,情绪的大起大落与她对未来的不安与矛盾心情,也可以从音乐中感知到。

(二)舞蹈性

在乐曲《少女朱丽叶》中,小跳音就像芭蕾舞中的女演员表演时,以脚尖轻轻点地的可爱的小天鹅的形象。舞者以细腻的感觉、轻盈的舞姿、坚忍的耐力和完美的技巧,诠释少女朱丽叶可爱天真的心灵世界。在钢琴作品中,轻巧的十六分音符跳音模仿芭蕾舞演员轻盈的脚尖,令人眩目的旋转与轻巧的跳跃,烘托出朱丽叶可爱淘气的性格特点。

(三)交响性

普罗科菲耶夫一生中创作了大量的交响曲,并取得了非凡的成就,普罗科菲耶夫将管弦乐队的音色音量运用到这首钢琴作品中。在交响乐队中,不同的乐器音色不同,所表现的音乐形象也有所不同。在谱例2中,右手旋律声部是由双簧管演奏,双簧管音色清晰悠扬,钢琴模仿双簧管演奏出优美的旋律,而左手的伴奏通过模仿低音单簧管来表现,音色浑厚、圆润,增强了音乐的稳定性,左手的低音则是模仿低音提琴沉稳厚实的音色,三个层次的和声饱满,让人能充分感受到朱丽叶充满女性魅力的一面,将她不同于以往小女孩的形象用音乐表现出来。

三、结语

普罗科菲耶夫将舞剧《罗密欧与朱丽叶》中的部分音乐改编成钢琴组曲,这部作品是舞剧音乐改编成钢琴作品中比较成功的典型范例。钢琴组曲《罗密欧与朱丽叶》既体现了莎士比亚的戏剧性,在钢琴技巧上又借鉴了芭蕾舞中以脚尖点地的舞姿。《少女朱丽叶》是钢琴组曲《罗密欧与朱丽叶》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女主人公朱丽叶的第一次出场。《少女朱丽叶》是一首集技巧性与音乐形象丰满的乐曲,通过对乐曲《少女朱丽叶》的探究,笔者了解到普罗科菲耶夫的创作特点及创作时期的音乐风格,了解到《少女朱丽叶》这首乐曲演奏技法的特点与演奏时对情绪的把握,体会到朱丽叶的内心世界,进而掌握演奏技巧。在演奏这首作品时,需要对乐曲中出现的演奏技巧的难点勤加练习,还要准确地把握角色的情感变化,演奏者应用自己的内心去体会所弹奏的音乐,将自己体会到的情感结合演奏技巧,展现给听众。从演奏这首作品的角度来说,演奏时将演奏技巧与中心人物的形象与性格变化结合起来,了解故事的发展,深刻体会主人公内心的变化,把握好情绪,才能打动观众。演奏技巧是为音乐服务的,每一次的演奏都是在原曲的基础上进行二次创作,但二次创作必须在尊重原创的前提下进行创作。

参考文献:

[1]张娜.对普罗科菲耶夫现代和声技法的探析[J].大舞台,2015(01):205-206.

[2]庄吟新.断奏 连奏 跳奏[D].厦门大学,2008.

[3]陆慧敏.普罗科菲耶夫《罗密欧与朱丽叶》之第二组曲的和声手法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4.

[4]黄伊娜.论钢琴演奏技术训练的基础音阶、琶音、和弦训练法[J].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1996(03):69-72.

[5]俞海南.普罗科菲耶夫音乐语言的继承、革新及他的创作风格[J].音乐研究,1985(02):50-62.

[6]刘蕊.芭蕾舞剧《罗密欧与朱丽叶》音乐赏析[J].才智,2009(02):203.

[7]卢丽萍.谈芭蕾舞剧《罗密欧与朱丽叶》的艺术美[J].钦州学院学报,2009,24(04):111-113.

[8]果蕾.论芭蕾舞剧《罗密欧与朱丽叶》的音乐[J].艺术教育,2011(12):100-101.

[9]陆慧敏.和声的表现功能——以普罗科菲耶夫《罗密欧与朱丽叶》之第二组曲为例[J].大众文艺,2013(02):143.

[10]吴小璋.普罗科菲耶夫舞剧《罗密欧与朱丽叶》和声紧张度分析[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13(03):97-103.

[11]吴小璋.普罗科菲耶夫舞剧《罗密欧与朱丽叶》的和声技法分析[J].艺术探索,2013,27(03):97-100+5.

[12]赵鸿光.从《罗密欧与朱丽叶》谈起[J].音乐爱好者,2009(04):52-54.

[13]孔丽.普罗科菲耶夫与他的钢琴改编曲[J].音乐时空,2016(09):50-51.

(作者簡介:王俐蘋,女,硕士研究生在读,沈阳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研究方向:钢琴演奏与教学)

(责任编辑 刘月娇)

猜你喜欢
演奏技法表现形式
多元归一——中国画表现形式探析
石材产品设计中几种错误的表现形式
贪腐文化的表现形式及其消除对策
汉语动结式在维吾尔语中的表现形式
新闻策划表现形式:不拘一格,相互呼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