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深度阅读提升文学素养

2021-03-15 07:08宋珍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2021年3期
关键词:文学素养深度阅读初中语文

宋珍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传统的语文阅读教学早已无法满足初中阶段学生的实际学习需要,为此教师应当积极实践新的教学模式,给学生提供丰富的阅读资源,并通过开展课外活动来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深度阅读作为一种全新的阅读模式,有助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锻炼学生的语文能力。文章将结合教学实例,从四个方面探讨如何开展深度阅读,以有效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

[关键词]初中语文;深度阅读;文学素养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21)07-0007-02

深度阅读是一种全新的阅读模式。深度阅读有助于学生更深入地去理解书面语言文字,开阔他们的知识视野,发展他们的思维能力,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促进他们与社会的融合,并形成良好的语文素养。教师应当充分重视深度阅读,采用有效的教学方式,促进深度阅读的顺利开展,为学生建立一个立体的阅读空间,使学生受益于深度阅读,养成终身阅读的好习惯。

一、关注阅读心理,精选优质读物

在現阶段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很多教师都已经认识到博览群书对语文学习的重要性。大量阅读一方面能够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另一方面能够推动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进而厚积薄发,成为有文学素养的青少年。但是从深度阅读的视角上看,若只对学生的阅读数量进行评判往往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要检验学生的阅读质量。为此,教师在实施深度阅读时,要做到的是关注学生的阅读心理,为他们优选高品质的读物,以提升他们的阅读质量。

比如,在教学朱自清先生的《背影》之前,为了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朱自清这个作者,也为了更顺利地开展深度阅读,教师可以为学生推荐一些朱自清的经典作品,如《春》《荷塘月色》这类写景抒情散文。这些散文都可以反映出朱自清文笔的细腻。也可以推荐一些与《背影》相同题材的写亲情的作品,比如胡适的《我的母亲》、冰心的《荷叶·母亲》、毕淑敏的《孝心无价》、龙应台的《目送》等。这些都是非常经典的描写亲情的作品,可以说是课外必读读物。在课前阅读这些作品,可以为正式学习做好铺垫。在正式教学时,教师可以让学生结合自己在课前阅读的作品,分析描写方法的异同点。

深度阅读更注重阅读的质,而不是量。它并没有对阅读速度有过高的要求,只是希望学生能够在阅读的过程中养成边读边思考、质疑问难和使用工具书的好习惯。学生只有读得自觉,读得深入,读出自己的心得体会,才能够很好地去内化知识,并且使身心得到有效的放松。深度阅读无疑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弥补文本教学的不足。

二、巧妙设计提问,培养思维能力

传统的阅读教学基本上都是教师以“一言堂”的形式带领学生去理解文本中的知识点。这种教学是以教师为主体的,学生只能被动地接收知识。实际上,阅读应当是教师、学生与文本互动的过程。教师在开展深度阅读的过程中,要注重与学生进行互动,并且要巧妙地设计提问,以激发学生积极思考的主动性。这样学生才能更好地融入课堂,有效完成深度阅读目标。

《背影》这篇散文中有一段可以堪称经典的话,如下:

“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

对于这一段话的教学,教师先让学生自主朗读,然后让学生谈一谈人们为什么觉得这段话十分经典。学生A回答:“这段话采用了白描手法,其对父亲的形象、动作,以及‘我的神态等都描写得非常细致。”教师接着提问:“从哪里可以看得出细致?”学生找出“蹒跚”“慢慢探身”“攀”“缩”等字词,他们认为从这些字词中可以看出父亲攀爬月台是非常吃力的。他很胖,年纪又大,只能吃力地翻过月台。在公众场合,父亲心里想的只有儿子,已经顾不上自身的形象了。教师继续提问:“为什么文中的‘我要擦掉眼泪?是怕丢人吗?”学生思考后回答:“不是的。‘我并不是怕丢人,而是怕父亲看到自己脆弱的样子会更加担心。游子在外,不可能一帆风顺。但是面对父亲,‘我要尽力地表现出一个男人应有的坚强。这是男人与男人之间沉默的感情,不需要用言语过多说明。”最后教师再组织学生共同讨论、总结这段话的描写妙处。

在这种活跃的课堂氛围中,学生的思维能力处于不断提升的状态。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与学生之间可以进行相互学习,以取长补短、查漏补缺,进而能够对文本内容有更深层次的理解。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发散性思维能力也能够得到很好的培养。慢慢地,学生会对事物有自己独特的认知,面对困惑时也会积极主动地去探究,真正有效掌握新课程改革提倡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

三、重视以读促写,内化课堂所学

阅读是吸收,写作是输出。阅读和写作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关系。所以在深度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改变以往阅读和写作相脱离的状态,要聚焦于写作,有效发展学生的语言文字应用能力。教师可适当实施以读促写,使学生将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内化为自己头脑中的储备,从而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提升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在学生讨论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模仿作者的写作手法,描写自己的父亲、母亲,注意发挥肖像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语言描写等的作用。这能促使学生有效运用在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充分发挥深度阅读的价值。比如,学生B进行了这样的描写:

“作为留守儿童,我最欢喜的莫过于每年暑假与父母的团聚;最难过的莫过于开学时与父母的分离。犹记得那是回老家的前一天,母亲烧了我爱吃的菜,我却一口也吃不下。父亲在一旁抽着烟若有所思,突然出门去了。过了好一会儿,父亲风尘仆仆地回来了,黝黑的双手里还捧着一个偌大的哈密瓜。那是我最爱吃的水果!母亲赶忙切好,递给我最大的一块,玩笑似的说:“快吃,明儿个回家了就吃不着你爸买的瓜了!”我接过母亲递的哈密瓜,蹲在垃圾桶前拼命地啃着,想到明日的分离,眼泪一下子就出来了。那天,父亲母亲都穿着最简单的白汗衫,有好多个年头了,已经洗得发灰;而我全身都是崭新的名牌服装。我知道,他们在外努力打工是想给我最好的,可我却只想要这离别的夜晚过得慢一些,再慢一些……”

通过以读促写,可以很好地将深度阅读与写作融合在一起。学生可以借鉴学到的内容,用自己喜欢的写作方式去创造属于自己的作品。这样做,一方面能够加深学生对原文的理解,另一方面能够让学生在自主创作的过程中自由地去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深化自己的情感体验,从而完成深度阅读的目标。

四、开展课外活动,开阔阅读视野

为了更好地引导学生进行深度阅读,教师不仅要在课堂上多下工夫,还要关注课外,要努力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来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开阔他们的阅读视野。与深度阅读相关的课外活动有很多,比如读书交流活动、辩论活动、经典诗词朗诵与研读活动、读书黑板报策划活动、演讲活动等。这些活动不仅能够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而且能够让学生将自己学习到的知识应用于实践,体会到深度阅读的乐趣与实用价值。

比如,在教学完《背影》这篇课文后,教师可以利用课外时间开展一场以“亲情”为主题的演讲活动,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参与。如每一小组都要选出搜集信息能力比较强的成员负责搜集材料,选出语言组织能力比较好的成员负责写演讲稿,选出口语表达能力和情感渲染能力比较好的成员负责上台演讲等。组织这样的演讲活动,首先可以升华所学文章的主题,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朱自清对父亲的深厚情感;其次可以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其创新精神。

学校要定期开展一些与深度阅读相关的文化活动来帮助学生更好地享受深度阅读过程。积极参与文化活动对于学生而言,不仅能够提升他们的审美情操,而且能够让他们学会处理与同学的关系,使他们为了达到共同的目标而努力,体会到团体合作的乐趣。这种课外活动要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極性,并且要与课内教学相结合,以获得良好的效果。

综上所述,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开展深度阅读,无论是对教师的教还是对学生的学,都会产生较大的影响。文章结合教学实例,对深度阅读的实践策略进行了简单的探讨。教师应结合教材内容和学生的性格特点做深入的研究,积极挖掘更多值得尝试的策略,努力发挥阅读教学的最大价值,尽可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   参   考   文   献   ]

[1]  朱明学.初中语文深度阅读教学策略探索[J].成才之路,2019(30):53-54.

[2]  张成凤.借助网络资源融合开展深度阅读[J].语文建设,2017(33):8-10.

[3]  石修银.指向深度阅读的语言潜隐信息之寻绎[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18(34):18-21.

[4]  施丽聪.优化课堂提问,促进深度阅读:基于阅读测试的数据[J].语文建设,2018(36):27-30.

(责任编辑    农越华)

猜你喜欢
文学素养深度阅读初中语文
基于“教、学、评”一致的初中语文作业一体化实践模式
初中语文片段写作的实践路径
群文阅读与单元教学比较谈——以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为例
浅谈初中语文作文教学
浅议英美文学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渗透
浅谈英美文学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戴着镣铐起舞
多元化引导促学生深度阅读的研究
高中语文教学中深度阅读的探索与实践
谈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深度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