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刘帅故居的复建

2021-03-15 06:11陈天银
红岩春秋 2021年2期
关键词:水缸刘伯承树桩

陈天银

20世纪80年代初,一天,我突然接到开县(今重庆市开州区)县委组织部钱贵庭同志的电话。钱严肃地对我说:为专门负责刘帅故居和纪念馆的籌建等工作,县委成立了开县刘伯承元帅旧居陈列馆筹建领导小组办公室(简称筹建办)。这是一项政治任务,刘帅故居需要一个负责人。条件要求:党员、干部、有能力、有责任感、有专业知识、有事业心的人,组织决定派你去。当天,县委组织部下了调文,通知我到还没有挂牌的刘帅故居上任。就这样,我成了刘帅故居的工作人员。

我第一天到刘伯承故居,映入眼帘的是这样一幕:一块勉强看得出的屋基,西头只剩两间残缺的青瓦屋和两格茅屋猪圈,屋檐下布满了蜘蛛网。周围杂草丛生,横七竖八的竹梢堆满了整片竹林,粗细不等的树桩随处可见,唯有一株大柑树树桩上新发的嫩枝,叶片绿得发亮。

没有办公室,没有搭档,千头万绪,从何开始?时间紧,任务重,不能有半点懈怠!按组织要求,我拟定好工作计划,让自己尽快熟悉业务,开展工作。我白天上班,晚上看书学习。由于睡觉太少,工作量大,我曾三次晕倒在工作现场。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刘帅故居便无人管理,长期闲置,大部分房子已经垮塌,家什或损毁或丢失,难寻踪迹。刘帅故居原有一副石碾盘,后不知去向。经走访当地老人,我得知石碾盘可能在故居西侧的竹林间。但只知其大概方位,具体位置不详,而且这里的地形与几十年前相比,发生了很大变化,堆积层相当厚。

我组织人员挖掘寻找的第二天上午,天空突然下起大雨。大雨淋湿了我们的衣服,也冲出了被深埋多年的石碾盘轮廓,大家兴奋不已。我们仅用不到一天的时间,就将石碾盘挖出,再现其原始面貌。

见雨水和泥土顺着斜坡流进堰塘,我产生了疑惑,便问师傅们:这里是不是应该有一条排水沟?大家异口同声地回答:“对!”于是,我带着问题走访了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村主任程世林和一些老人。他们都说当年堰塘边的坎子上有一条石板路,路边就是水沟。我们修复后,请他们来看,他们说:“就是这个样子。”

在复建整理刘帅故居的灶屋时,发现没有石水缸,这不符合农村实际。我带着问题走访当地群众,附近的人都说不知道。我继续走访调查,扩大寻找范围,终于在小华山脚下杨家地坝边的杂草丛里发现了一个石水缸。这时屋内传来咳嗽声,我循声进屋,看见一位老人躺在床上,便向其询问水缸的来历。老人平息片刻后说,这口水缸是二三十年前他们从沈家湾(刘伯承少年时期居住、生活的地方)抬回来的,当时用来放猪草,现在还摆在那儿。我向老人说明来意后,老人很爽快地答应物归原主,让我们搬走。石水缸也就顺利地回到了刘帅家。

从刘帅故居的房屋恢复建设,文物抢救、搜集、挖掘、整理,陈列布展,陵园建设,到正式对外开放,我按照上级领导布置的任务如期完成,而且没有出差错、发生一件人员伤亡事故。这件事,给我留下了永生难忘的记忆。

编辑/杨洋

猜你喜欢
水缸刘伯承树桩
一口让人流泪的水缸
脑壳落了都不怕
树桩屋
裂了缝的水缸也有用
脑壳落了都不怕
水缸第几天会满
水终有澄清的一天
如何栽活树桩盆景
老板轮换制
刘伯承倒穿鞋甩追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