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替普酶治疗脑梗死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2021-03-16 01:57梁丽燕
中国应急管理科学 2021年9期
关键词:脑梗死

【摘要】目的 分析阿替普酶对于脑梗死的治疗价值,对其安全性进行分析。方法 将2018年10月到2019年10月期间,我院收治的58例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29例,接受脑梗死的一般治疗。实验组接受阿替普酶治疗,比较其出现颅内出血等并发症的情况以及其治疗结局,对比分析其疗效与安全性。结果:实验组相较于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更少,恢复情况也相对更加良好。结论:脑梗死的患者用阿替普酶治疗既可以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还可以提高患者的治愈率,临床疗效确切,安全性高,值得被推广于临床。

【关键词】阿普替酶; 脑梗死; 疗效与安全性

分类号:R743.3

脑梗死是目前中老年群体的常见病,发病机制相对复杂,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大脑动脉闭塞或者狭窄,患者往往发病突然,一旦治疗不及时,错过了最佳治疗的时间,致残率和致死率都较高,因此积极救治是脑梗死治疗关键的一环,积极与正确的处理是提高患者生存率的重要措施,一方面可以通过早期血管介入治疗,另一方面应积极应用溶栓药物,积极对抗闭塞血管的引起的脑组织血液供应不足,尽可能避免对神经的损伤。传统治疗脑梗死的药物是尿激酶,但是易引发患者的出血,例如颅内出血,消化道出血,牙龈出血等。若是没有调控好剂量,出血量的增多反而会加大治疗的难度。而阿替普酶属于第三代的溶栓药物,治疗时间相对更短,并且选择性的激活纤维蛋白原,选择性高,产生纤维酶溶解血凝块,溶栓作用强大。本次研究目的在于对阿替普酶的治疗以及其安全性与传统的脑梗死溶栓治疗进行对比,分析其临床价值,现将具体报道如下。

一、一般资料 将2018年10月到2019年10月内我院收治的58例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保证患者的一般情况无明显差,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分别是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29例,男患者15例,女患者14例,年龄50-83岁,平均年龄69.18±2.13岁,且病程小于4.5h,平均2.36±0.62h,其中患者的基础疾病情况包括,高血压23例,糖尿病12例,高血脂19例,冠心病6例。实验组29例,男患者14例,女患者15例,年龄53~84岁,平均年龄63.89±1.76岁,病程均小于4.5h,平均2.45±0.59h,其中患者的基础疾病情况包括,高血压24例,糖尿病11例,高血脂21例,冠心病4例。

1、患者选入标准:①于观察期间被我院收治的脑梗死患者,且其一般情况与研究组标准无明显差异。 ②患者的病史等临床资料完整可循。

2、患者排除标准:①患者伴血液系统疾病或心血管系统疾病;②严重的心、肝、肾功能不全或严重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③近期有过大手术的患者;④严重且难以控制的高血压;⑤伴有颅内肿瘤,动静脉畸形,动脉瘤及其他可能增加出血情况的疾病的患者;⑥蛛网膜下腔出血。

3、患者退出标准:①患者病情过于严重,或用药后出现出血血管性水肿的患者。

1.2 方法

在进行随机分组后,对照组的患者按脑梗死的传统疗法进行治疗,采用尿激酶(天津生物化学制药)静脉滴注治疗,2万U/kg,滴注时间在0.5小时之内,总剂量在150万U以内,而实验组采用阿替普酶(爱通立)治疗,0.9mg/kg,总剂量在90mg以内,先用10%的药剂静脉推注,其余用微泵泵入,一小时内泵完。有高血压,糖尿病的老年患者要进行密切关注,关注其疾病的进展以及恢复情况。治疗结束24小时后进行复查头颅CT,确认有无颅内出血。在用药期间以及用药结束的24小时以内,对患者要密切关注。

3、评价指标

密切关注患者有无颅内出血,消化道出血,牙龈出血,肝功能异常,并对其进行比较。治疗结束后对患者按临床症状是否完全消失,血清值是否回归到正常状态,患者能否可以自行料理日常起居对患者的情况进行分级,痊愈表示患者的临床症状全都消失,血清值回归正常,患者的日常起居可以自行料理。有效代表患者的临床症状在控制范围内,血清值正常,基本可以自行料理日常起居。无效表示临床症状未能得到控制。

4、 统计学方法

将以上所得颅内出血等不良反应发生的情况,以及疾病治療结果进行整理,并将收集的数据输入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对计量资料采用x ± s 形式描述,并对结果进行t 检验。

二、结果

1、 两组患者并发症出现情况  对所有患者出现并发症的情况进行统计,实验组出现出血的例数,以及肝功能异常的例数,与对照组相比均表示有统计学的差异。具体结果如下表所示。

2.2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

在按患者的临床症状,血清值以及对自己日常起居是否能自行料理将治疗效果进行分级后,经过治疗后的疾病转归解决进行对比,各项指标均差异显著(P<0.05),表示有统计学的差异。具体结果如下表所示。

三、讨论

在该研究中,对进行一般传统治疗的脑梗死的患者与进行阿替普酶治疗的脑梗死患者进行比对,对其溶栓的效果,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患者的预后等进行观察,可以发现运用阿替普酶治疗的患者其出现肝功能异常和牙龈出现,颅内出血,消化道出血的概率相对都少于对照组。这说明阿替普酶在临床上运用的安全性相对于脑梗死的传统治疗更高,并且对于疾病的转归,接受阿替普酶治疗的患者治愈率以及有效率都高于接受脑梗死传统治疗的患者,因此其治疗的风险更小,对患者的远期预后更加理想,疗效确切,因此在临床上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值得临床上大力推广。

综上所述,阿替普酶对于脑梗死患者的治疗相较于脑梗死的一般溶栓治疗更有其优势,对于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血清值的控制,以及对自身生活起居的自理能力都更加理想,对于患者的远期预后效果更好,疗效肯定 ,并且出现肝功能异常和颅内出血,消化道出血,牙龈出血的概率更低,安全性也占相对优势。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与生存质量。

参考文献:

[1]不同时间窗阿替普酶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J]. 周静,姚姗.  牡丹江医学院学报. 2017(03)

[2]不同时间窗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效果研究[J]. 张林杰,葛彩芹.  中国实用医药. 2020(07)

[3]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高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疗效观察[J]. 何乾,张银善.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9(33)

[4]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出血并发症发生时间的观察[J]. 赵微.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16(06)

[5]息风通络方联合氯吡格雷对急性脑梗死(风火上扰证)患者神经功能、炎症因子及血浆ET-1、GMP-140水平的影响[J]. 方林军.  中国中医急症. 2018(10)

[6]急性脑梗死患者阿替普酶静脉溶栓预后相关危险因素分析[J]. 李燕.  当代医学. 2018(12)

作者简介:梁丽燕(1986.11-),女,汉,籍贯:广东河源,本科学历,职称:内科主治医师,单位名称:广东省龙川县人民医院,科室:脑系一区,研究方向:神经内科。

1844501705291

猜你喜欢
脑梗死
依达拉奉联合康复治疗对脑梗死患者的影响
针灸在脑梗死康复治疗中的应用
全脑CT灌注成像诊断急性脑梗死的价值
护理管理在急性脑梗死超早期静脉溶栓中的应用观察
奥扎格雷钠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观察
早期康复护理对老年脑梗死保守治疗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
对于脑梗死,你必须知道的
脑梗死怎样治疗
依达拉奉治疗脑梗死的临床观察
儿童与成人外伤后脑梗死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