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厂油田加碱抑硫技术研究

2021-03-16 04:48刘青龙
中国应急管理科学 2021年9期

刘青龙

摘要:围绕中原油田东濮老区次生硫化氢治理技术存在的效果不理想、费用较高等问题,中原油田尝试碱液吸收次生硫化氢现场试验,开展硫化氢含量、细菌数量、硫酸盐浓度、腐蚀速率、结垢等指标变化研究,试验结果表明,pH在6-6.5之间,除硫效果不显著,其他指标呈现不规则变化;pH调试至8时,除硫效果明显,细菌、腐蚀速率、硫酸盐等关键指标呈现有利向好的规律性,但经济效益不明显,其投入费用远大于前期杀菌抑硫试验费用,并存在垢下腐蚀导致成本增加的风险。通过现场试验,明确了碱液治理次生硫化氢技术上可行,但需进一步开展低pH条件下的除硫能力、抑菌效果、结垢腐蚀跟踪评价,做好效益、安全评估,为其他油田次生硫化氢治理提供了治理方案。

关键词:次生硫化氢;碱液吸收;除硫效果;中原油田

分类号:TE345

一、概况

2019年4月、2020年9月先后对马厂区块进行硫化氢普查2次,含硫化氢单井11口,占生产井比例为14%,且硫化氢含量普遍较低(5ppm),计量站均含有硫化氢,且硫化氢含量普遍偏高(53ppm),单井→计量站→联合站硫化氢次生现象明显,分析硫化氢主要来源于地面集输管网。详见图1。

采用沿程分析法,避免浓度差干扰,从单井至计量站流动过程中,SRB数量增加,硫酸盐质量减少,伴生气硫化氢含量与SRB浓度成正比、与硫酸盐含量呈反比,马厂油田硫化氢形成为生物成因。详见图2。

二、硫化氢治理工作配套工艺设计与改进

1、现场试验

工程院研发了高效杀菌抑硫体系,先后在马厂区块试验3次,较好地控制了次生硫化氢含量,但存在控制效果不理想、费用较高等问题,详见图3和图4。

(1)第一阶段现场试验(工程院):

第一周期:6号站及5口单井加注抑硫体系(杀菌剂+除硫剂+缓蚀剂),硫化氢20ppm以内。

第二周期:计量站(杀菌剂+除硫剂)、单井加注抑硫体系,硫化氢30-70ppm。

第三周期:3号站、5号站(除硫剂),硫化氢30-70ppm。

(2)第二阶段现场试验(陕西隶能):

第一周期:3号站、5号站(除硫剂),硫化氢20-100ppm。2020.4-5配方调整,未加注。第二周期:3号站、5号站(除硫剂+杀菌剂),硫化氢20-30ppm。每年措施费用为80-90万元,且未达到外输天然气标准(二类标准<12ppm)。

2、第二次工艺设计及现场试验

(1)加碱治理方案

基于碱液吸硫原理、细菌耐碱程度,开展加碱治理次生硫化氢现场试验,评价碱液除硫效果,详见表1所示。

(一)加药方案,试验3个pH值:7.0、7.5、8.0,每个pH值加药周期15天,加药位置马19-22井、马22号站管汇。(2)监测方案,每5天取样监测一次,监测指标以硫化氢、硫酸盐等关键指标为主,取样点为M19-22井口-M19-22站内-马22号站阀组-17号站阀组-马7号站阀组。

(2)现场试验

(一)加碱工作整体运行情况

本次工作于2020年11月5日开展硫化氢普查,11月13日进行加碱工作,由于加药效果不理想,集输系统pH值调试至6、8,期间共进行了取样12次、实验分析600组、对接交流5次。

(二)碱液治理效果分析

①氢氧化钠对硫化氢含量影响分析

H2S含量受pH值影响较大,碱液除硫效果显著。随着pH值升高,22#、17#计量站H2S含量逐步降低。pH值为6-6.5时,H2S含量变化不明显(受取样影响,存在波动);pH值为8时,H2S含量已降至0ppm。详见图5所示。

②氢氧化钠对硫酸盐还原菌(SRB)含量影响分析

弱碱性环境下,硫酸盐还原菌对pH值变化具有一定耐受能力,但较高pH值(pH值8.0)对硫酸盐还原菌存在一定程度的灭活趋势,详见图6所示。

但由于取样分析较少,需进一步开展试验,丰富数据,验证碱液对细菌的长期抑制效果。

③氢氧化钠对硫酸盐(SO42-)含量影响分析

pH值增加,硫酸盐(SO42-)存在逐渐增多趋势。pH=8时,硫酸盐含量整体趋势大于初始值,验证了细菌活性有所降低的结果。详见图7。

④氢氧化钠对腐蚀速率影响分析

各监测点以轻度腐蚀为主,腐蚀速率均未超标(小于0.076mm/a),pH为8时,腐蚀速率呈现下降趋势。详见图8所示。

由于监测数据较少,6-6.5之间呈现不规则变化,防腐效果不理想,但需丰富数据,进一步验证此pH值下的防腐效果。

⑤氢氧化钠对结垢影响分析

试片表面多以原油、污泥杂质为主,擦拭后未发现有结垢迹象。

监测周期15d,受流体冲刷等因素影响,结垢程度在短时间内难以显现,建议监测周期延长至45天,保证数据的准确性。

三、经济效益评价

1、试验阶段投入费用情况

试验区块产出液200方,单井及计量站碱液加入量0.5t/d,碱液费用0.3万元/t,试验阶段(2个月)药剂投入费用9万元。

2、全年预计投入

马厂油田全年产出液预计1200方,碱液加量3t,预计全年碱液投入费用328.5万元,远大于前期试验投入费用。

四、加碱治理工作总结

1、技术方面:①pH在6-6.5之间,除硫效果不显著,其他指标呈现不规则变化;pH调试至8,除硫效果明显,细菌、腐蚀速率、硫酸盐等关键指标呈现有利向好的规律性。②部分认识(碱液长期抑菌能力、结垢情况)仍需进一步开展试验、完善数据,验证碱液除硫效果。

2、效益方面:投入费用远大于前期杀菌抑硫试验费用,并存在垢下腐蚀导致成本增加的风险。

3、安全方面:高浓度碱液在稀释、加入过程中存在腐蚀伤人风险,安全配置要求较高,不利于长期加注运行。

结语:

开展低成本安全高效除硫技术研究,降低投入费用及人身腐蚀风险,进一步提升作业效益;建议适当调试pH,开展低pH条件下的除硫能力、抑菌效果、结垢腐蚀跟踪评价,做好效益、安全评估。

参考文献:

[1]李树刚,王宁,张超等.煤矿硫化氢治理改性碱液实验研究[J].煤矿安全,2019,50(5):11-14,18.DOI:10.13347/j.cnki.mkaq.2019.05.003.

[2]楊宏伟,高宏.煤矿回采工作面硫化氢综合治理方法及效果[J].煤炭科学技术,2018,46(9):170-175.DOI:10.13199/j.cnki.cst.2018.09.027.

1236500511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