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级非遗银雕大师林仕元工匠精神剖析

2021-03-17 04:13凌春迎林伟星
雕塑 2021年1期
关键词:剖析工匠精神

凌春迎 林伟星

内容摘要:林仕元从一名乡村银匠成长为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畲族银饰锻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的历程,典型地体现了当代的工匠精神,弘扬这种精神对培养新时代技术技能型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畲族银雕、林仕元、工匠精神、剖析

福建福安有“珍艺闻八闽,银辉耀九州”之称的畲族银雕技艺,2012年以“珍华堂”为代表的福安畲族银器制作工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1],“珍华堂”第四代掌门人林仕元大师为此作出杰出贡献。

林仕元1955年出生于福建省宁德市福安一个贫困农家,16岁到叶氏“珍华堂”学艺,改革开放初期成为福安最有名的打金银师傅,1992年创立“赛岐珍华金银制品工艺行”,成为叶氏“珍华堂”第四代掌门人,2012年被评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同年被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畲族银饰锻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是什么力量推动林仕元一步步走向艺术高峰?

爱岗敬业孜孜以求锐意创新

与中国传统家族手工艺一样,叶氏“珍华堂”也有“传男不传女,传内不传外”门规,作为外姓,林仕元以吃苦耐劳,诚实守信,又极富天赋而被师傅叶如发收为徒弟,出师后自立门户,初期创业吃尽苦头。

1985年林仕元被选拔到福辉珠宝有限公司进修3个月。进修期间得到了香港师傅的精心传授,同时见识到了先进的打银工艺及机械设备。回到福安后他自制生产设备,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成为福安最有名的打金银师傅,生意十分火爆。然而此时福安畲族银器生产销售已由解放初期十分繁荣的局面走入疲软、后继无人的困境[2]。相对于价廉物美的现代首饰,传统畲银首饰存在着工艺的原始性、文化的复制性、产品審美滞后性等问题。[3]面对这种境况,林仕元苦苦寻找突破之路。

要面向未来,首先得回望过去,对畲族银雕进行梳理。他首先整理、发掘传统制作工艺,把畲银制作核心技艺总结为“操、凿、起、解、披”五大技法和“平雕、浮雕、圆雕、镂空雕”四种工艺;其次,继承与发扬祖传特殊技艺。叶氏祖辈曾用景泰蓝工艺制作银器并于1920年代获得过伦敦工艺博览会大奖,为了继承这一技艺,1991年他毅然前往北京景泰蓝厂进修三个月。此次学习使他再次大开眼界,成为技术与艺术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在制作工艺上,他发现自家的景泰蓝工艺延续的仍然是20世纪20年代的工艺,即纯手工一人独立完成所有工序,用木炭加温熔银等,而北京的景泰蓝工艺却不断在发展,已采用手工流水线作业,用上了中型机械,用电炉恒温控制熔银;在艺术上,他发现师傅们所绘图案生动优美、技艺娴熟、程序规范,而自己只是依样画葫芦地使用祖传的画稿,生硬、不准确,艺术性弱,自己压根不会画画;他还发现传统畲族银器日用工艺性强,而文化艺术含量偏低,已不适应现代人的审美需求,在文化、艺术内涵上亟需提升。于是他开始学习绘画和书法,并一直坚持不断咨询、学习。这一重大变化为此后创作具有深厚文化内涵的作品奠定了扎实的基础。如果说前往福辉珠宝进修是因为幸运,那么此次北京之行则是主动而为。带着丰硕的收获,林仕元焕发出创造的青春活力,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艺术创作。

1995年,他带着自己创作的作品去上海参展,因作品无论是技法还是创意都与一般的工艺品明显不同,上海“老庙黄金”老总有意与其合作,但因实力差距悬殊,而未能成功。但此次经历使他认识到参展参赛的重要性,他把参加这些活动当作交流学习的好机会,此后在创作中融入了其他种类的雕刻技艺(如木雕、石雕、脱胎漆雕等),在文化内涵上也得到了极大拓展,作品履获省部级及国家级大奖,如《鼎盛中华》《金龙戏珠》《金陵十二钗》《十八罗汉》圆雕作品《和谐家园》《天龙献瑞壶》《八桃五福盘》等等,在技艺与题材、主题表现上都突破了畲银传统,走出福安,面向全国,显示出新时代的精神气质。其中《畲族凤冠》《鼎盛中华》被中国工艺美术馆收藏。

精益求精奋斗不止

成为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及国家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之后,面对国家给的顶级荣誉,社会的信任,他立志要突破历史上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于是思路又大变,开始面向历史、面向未来,创作出格局更加开阔、文化内涵更为深厚的具有新时代气息的作品,显示出国家级大师的风范。为更好地创作与履职,2012年退居二线。

经过几十年的学习、创作,林仕元大师技艺已进入炉火纯青境界,能自如运用各种雕刻工艺,能将南方雕刻的细腻与北方(京派)的大气融合;每一次进行新的创作他都要先学习相关历史文化知识,做实地考察,然后认真构思,精心制作。如,不计后果倾其所有、花费6年时间领衔创作了目前世界上最大尺度的银雕作品《清明上河图》,这是一件集绘画、诗词、书法艺术于一体的旷世之作,在畲族银器制作史上无论是技法、题材、文化内涵还艺术性都是一次重大突破[4]。

林师元大师还经常与高校教授、行业高手们交流思想,从而碰撞出许多新的思想火花。如2013年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王建中教授发现其与众不同之处,专程来到福安造访,并手绘秋菊图一幅请仕元大师做成银壶《秋之歌》,大师能在银壶上用高浮雕表现出菊花的明暗关系,这又是一次突破;不少收藏家订制以《清明上河图》为主要元素的作品,等等。近期,完成了表现家乡美景的《韩阳十景》;到洛阳观看春、夏、秋、冬各个时节的牡丹,开始构思创作集牡丹最美元素的、最能代表盛世气象的牡丹花题材作品;福建工程学院与之合作,开始设计以福州三坊七巷名人故居为题材的《福州古厝》作品,我们期待大作早日面世。

担当起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责任和使命

为不负国家和人民的重托,林仕元大师希望在有生之年能尽力为推进中华优秀手工艺发展作更多贡献,“将畲族银饰文化发扬光大,将福安打造成为中国银器之乡。”

为中华优秀传统手工艺的未来奔走疾呼。福安畲族银器制作虽然从唐代开始,但从未制定过行业标准,无法适应现代化规模生产。2010年,身为宁德市人大代表的林仕元大师大力呼吁并促成《福安畲族银器联盟标准》的制定,成为福建省第一个民族手工艺类产品标准[5]。2012年,林仕元当选为福建省第十二届人大代表,他通过调查研究,广泛听取各方意见,先后在省人代会上提出了十几条建议[2]。

为解决人才培养问题不懈努力。为了优秀传统手工艺后继有人,林仕元大师进一步打破“传内不传外”的陈规,寻求与各类学校联合培养人才之路。2008年“珍华堂”与福安职业技术学校开设了“民间传统工艺(银雕工艺)班”,林仕元亲自给学生们授课,将生平所学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学生;2015年5月“珍华堂”产品入驻北京大学纪念品直营店,不定期与北京大学合作研发的新产品及进行市场营销培训[1];2016年又与宁德职业技术学院开展合作办学,加快培育工艺美术产业高端技术技能型人才[2];目前正与闽江学院洽谈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事宜,希望能够借助闽江学院美术学院的本科和硕士生教育平台,培养具有设计创新能力的高端人才;他还希望借助高校科研平台研发能够与人工媲美的机器人进行银器生产;林仕元大师已被省内外多所高校聘为客座教授,经常受邀到高校开讲座、做指導。他认为这些是畲族银器能够与时俱进、永续传承的极为重要的保障。

结语

值此我国产业转型升级期,对高端人才需求激增,党中央高屋建瓴地提出“培养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6]“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7]“工匠精神”成为学术界研究的热点,但对工匠精神概念内涵学者从不同角度提出见解却未达成共识。如,叶美兰等认为工匠精神内涵包含4个维度:审美之维、创新之维、求精之维和卓越之维;王丽媛认为工匠精神包含5种精神内涵:精益求精、注重细节、一丝不苟、耐心专注和专业敬业;匡瑛将工匠精神提炼归纳为四个字:“守”“求”“创”“合”[8];刘占山认为可以从三个层面来理解工匠精神。在思想层面,就是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在行为层面,就是开拓创新、持续专注;在目标层面,就是精益求精、追求极致[9]。在林仕元大师身上可以看到学者们所提出的有关工匠精神的所有元素:精益求精,为做好一件作品,海纳百川融合最能实现艺术效果的各种技艺;坚守敬业,一生尽力做好一件事,几十年如一日陶醉其中;善于学习,全面突破,甚至倾其所有不计回报地大胆创新;勇于担当, 高瞻远瞩,不拘泥于自家企业,而是为了家乡、为中国传统手工艺珍宝能够发扬光大而尽心竭力。正是拥有新时代的工匠精神才使得林仕元能从一名乡村工匠成长为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弘扬这种精神对培养新时代的“工匠”及“国之大匠”将产生重要作用。当代的青年学生的人生黄金时期同“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完全契合,如若他们这一代拥有这种工匠精神,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9]。

注释:

[1] 郭乐乐.福安畲乡银器产业化发展的战略思考 ——以“珍华堂”为例 . 中国民族博览,2018(6):55-56.

[2] 钟阳格.林仕元:为传统技艺鼓与呼.人民政坛; 2014;7:39.

[3] 王舒祺.从产学研结构模式探寻闽东畲族银雕技艺发展路径.福州大学厦门工艺美术学院学报;2017(5):75-77.

[4] 凌春迎 林伟星.《论林仕元银雕作品<清明上河图>的传承与创新》.雕塑.2019(5):82-83.

[5] 王晖.联盟标准让畲族银器更加闪亮.福建质量技术监督.2011(11):34-35.

[6] 李克强.2016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北京:中化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2016.

[7]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北京:中国共产党.2017.

[8] 朱祎 朱燕菲 邵然.高职生工匠精神要素及其结构模型.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20(3):132-137.

[9] 朱祎 朱燕菲 邵然.高职生工匠精神要素及其结构模型.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20(3):132-137.

猜你喜欢
剖析工匠精神
创作剖析
三角函数易错题剖析
绝对值不等式题型剖析
“角”的常见错解剖析
德日“工匠精神”,中国怎么学
政府官员也需要“工匠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