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木芳根雕艺术内蕴的“智性的善”

2021-03-17 04:13田丹
雕塑 2021年1期

田丹

内容摘要:由民间手工艺者自身实践经验积累的工艺智慧而衍生出的工艺道德,我们称之为“民间手工艺‘智性的善”。以福建省工艺美术大师张木芳根雕藝术为例,分析其工艺中“智性的善”的表征与根源,为工艺伦理的行业渗透提供实施思路和评价依据。

关键词:张木芳根雕艺术、“智性的善”、工艺伦理

人类的造物活动有三种境界:功利境界、审美境界到伦理境界。工艺者在处理个人、个人与自然、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时构建着伦理自觉,历练出“勤劳”“专注”“自强”“奉献”“感恩”“节制”等诸多品质,并凝结于作品中,对大众进行着教育和感召。当今社会,受利益至上思想和资本裹挟背景的影响,民间手工艺的人文伦理、生态伦理与市场伦理相继缺失,亟需在行业内进行工艺伦理的渗透和建构。马利坦在《艺术与诗中的创造性直觉》中说:“艺术是实践的智性的善,这种特定的智性的善同应完成的客体有关。”[1]其中的“客体”即指艺术品。民间手工艺“智性的善”即是基于手工艺者实践智慧衍生的工艺道德,主要包括济世利民的工艺自觉、沉潜笃定的工艺态度、解剖人性的现实关怀。

工艺美术大师张木芳是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建瓯根雕的代表性传承人,他的根雕艺术融入了其历经几十年社会变迁、坎坷波折锻造出的工匠品格,呈现出其对中华传统文化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深沉质朴的家国情怀和对天地万物的珍视和依恋。作品将其个人的价值观念、情感意识、审美观念完美的融为一体,观之震撼、思之洗心。张木芳的根雕艺术现实性与浪漫性并存、参古望今、高风跨俗,在对传统工艺深入认知和坚守的基础上结合时代文化与精神生态,以真情实感催生出强大的艺术磁场,激发人们对生命意义的感悟、理解和追问,并在这个过程中获得自身精神的升华。张木芳根雕艺术中蕴含的“智性的善”,对当今社会的工艺伦理建设,以致艺术伦理建设具有典型意义。

一、坚守与顺应——安身立业之本

农民出身的张木芳,家境贫寒、师出无门,成长之路格外艰辛。二十一岁只身赴省会福州学习木雕。福州的上渡、首山、洋洽、上下杭、马尾、上街等多地留下他学艺的足迹。毛竹床、纸皮褥、风餐露宿的日子没有动摇张木芳学艺的初心,反而造就了他顽强、坚韧的品格,成就了他成为福建省唯一的根雕艺术大师。而创业的坎坷更是激发了他迎难而上、万坚不催的斗志,最终带领他的“老根世家”发展为建瓯根雕的领军企业。千难万险让张木芳深知坚韧是做人做事最宝贵的品格,并自觉的将其融入自己的艺术语言中。作品《慧根》(图1)以重达九吨的千年根瘤耗时八年完成,根瘤外部沟壑分明,被顺势处理成崖壁岩石,内部罕见的红芯被雕刻成达摩祖师坐像。达摩神情笃定、正襟危坐,形容清瘦、衣袍破旧,紧锁的寿眉、深抿的嘴唇和突出的眼袋,呈现出高僧沉潜执着、万坚不催的精神撼人心魄。高僧面壁九年参悟苦修的精神,作者用一生的经历感同身受。

安身立命,除了坚韧打磨、历练本领,还必须顺应时代、融入人群。作品《顺流》表现了浩瀚江水中一只无人驾驭的小舟。江河之中它显得渺小而无力,命运的掌握者正是奔流的江水。作者是如此诠释的:“我们手工业者最能体会顺应时代和政策的重要。不懂政策,逆流而上,必定是头破血流。如今时代给了我们最好的契机,国家给了最好的政策,只要顺应形势、找准定位,必将有所作为。”

二、家国情怀——血脉凝聚之根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唐㎝魏征《谏太宗十思疏》),自家而国一脉相承。母爱的温暖、家庭的和谐、对故土的依恋、对国家精神的礼赞,都是张木芳乐于表现的题材。

有研究表明,缺失性生命体验往往容易成为艺术家创作的重要动因。张木芳六岁丧母,与祖父母相依为命,生活异常艰苦。如今已步入知命之年的张木芳谈到母亲仍然哽咽泪目。对于内心深处的痛楚,张木芳没有回避,而是通过斧凿刀刻补偿着这份情感的缺失。母亲的温柔慈爱从粗笨斑驳的树根中一次次诞生。母爱是一种归属,故乡亦如母亲。乡音、乡情、乡愁是连接血缘与地缘的脐带。中国人具有浓厚的乡土观念,它是建立在个体对故土、亲友的深厚感情基础上的对旧有文化传统的认同。作品《逝去的家园》利用树根外形的高低错落营造出山地的层次,颇具年代感的沟壑肌理雕成山石、古木、河水,山石间断瓦残墙、久无人烟的老屋静默矗立,蜿蜒狭长的石子路、古桥墩引人遐思。只有那奔腾的河水如时钟一样不肯停歇,日夜吟唱着岁月的老歌。一切宛如梦中景象,亲切而遥远,那是远方游子无法释怀的乡愁。家国一体、血脉相承,作品《战魂》依火烧木天然形态,雕刻成挂起的帅帽和战袍,并在战袍之上以篆文雕刻“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诗句,提醒人们牢记战火硝烟的过去,珍惜今天的和平。

三、生态关怀——持续发展之道

《庄子·天道》有云:“天地固有常矣,日月同有明矣,星辰周有列矣,禽兽同有群矣,树木固有市矣。”大自然和谐有序,人与自然才能共生共存。造物活动涉及对自然物的加工、利用和改造,同样涉及到伦理道德问题。《考工记》中“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合此四者,然后可以为良。材美工巧,然而不良,则不时,不得地气也。”强调的正是工艺实践必须顺应自然规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任何民间造物活动持续发展的基本条件。珍惜大自然的赐予,每个手工艺者都该有节物致用之心。根雕崇尚天趣,更要求作者百般斟酌、谨慎下刀、惜物妙用。张木芳库房中至今保留着许多数年未动的根材,他说“一定要找到最适合它们的创作思路,最大限度的保留材料本身的美感,如果没有,宁可不动。”这既是一种生态自觉,更是一种文化自觉。

人类是生态破坏的元凶,如不悬崖勒马必将自食苦果。张木芳将生态之忧通过作品发出呐喊,唤醒人类敬畏自然、保护生态的良知和自觉。作品《穹顶之下》利用一块半球形的根材,一半表面处理光滑,一半保留天然褶皱,象征着正在逐渐腐烂的果子。果子内部一边已经干瘪,一边雕刻出一个蜷缩着、毫无空间伸展的女人体,象征着一切受到生态危机威胁的生命体,找不到生的希望,只能慢慢死去。

四、超然情志——人生升华之智

历经世事变迁、起落浮沉,張木芳对人生有了深刻的感悟,并用自己的艺术语言唤醒人们回归真我,找回人性的温度,超脱功名利禄、物质环境等世俗杂念的羁绊。道家圣哲老子是张木芳喜爱创作的形象。老子“为而不争”“贵柔守雌”、反向而求、以退为进的思想对于指导人类的行为、调适人类的心态具有重要价值。沉潜柔顺、厚积薄发,这是小到个人、大到国家的生存和发展智慧。尽管雕刻了很多老子,但张木芳仍感觉无法通神其哲思的渊深玄妙与精微博大。直到他看到吴山明的作品后深受启发,“表现老子不该执着于他的外形,它是历史的影子,是精神的象征,我要改变一种语言去塑造他。”

文人题材也是张木芳喜爱的主题,他欣赏这些文人志士风雅清逸、超然出尘的豁达气质、持物成痴的专注精神。作品《羲之爱鹅》依据片状根材的特点,以根雕塑造出剪影的艺术效果。暮年的王羲之面带微笑回首逗着身下的白鹅,作品以中国画泼墨意向的造型手法处理人物的衣帽,果断简率的块面刀法刻画人物的五官、手掌和白鹅,艺术手法洒脱洗练,与作品要表达的风雅超脱和谐统一。

结语

民间手工艺源于民间,服务于民间,是有温度的实践。手工艺人的品性、情感、价值观、审美观赋予了它独立于目的性和工具理性的“内在价值”。这种价值不仅是重拾传统,更是在当今唯物性、唯理性被畸形放大,人性、情感、伦理被逐渐抽离的现实背景下,唤醒人类的良知和自觉,激活民族的灵魂。中国需要张木芳这样有情怀、有智慧、有担当的民间艺术家,他们在磨练中成就了自己,并将实践智慧和忧患意识融入艺术智慧,将曾经的苦与泪化作追回真善美的良药,医治着那些迷失的灵魂。正如他的作品《远古的呼唤》(图2)传达的——现代人在忘我拼搏、你追我赶的路上,也需要经常停下来回头望望走过的路,想一想是否悖离了初衷,遗忘了祖先留给我们的文明。“相对于物质性的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更强调一个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想象力和文化意识。”[2]民间手工艺者担负着为历史存正气、为世人弘美德的使命。中国艺术精神和文化本性就凝结在这种“智性的善”中。何时这种“智性的善”不仅是创作者的个体属性,也能以各种方式渗透到民间手工艺的“行业规制”,融入人们对手工艺品的“价值期待”,成为接受者、评价者的共同尺度,构建艺术伦理新常态的历史任务才算真正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法]雅克·马利坦:《艺术与诗中的创造性直觉》[M]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2.46.

[2]罗杨:汲取传统文化的正能量.在中央文史馆学习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座谈会上的发言提纲.https://mp.weixin.qq.com/s/X4XB3XQyqsBHh_tlpqTPNw.

基金项目:本文为2020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基于口述史的闽北社会变迁中民间手工艺传承人群体研究”(项目编号:20YJAZH095)阶段性研究成果;武夷学院社科研究项目“闽北民间手工艺口述史采集与传承变迁动因研究”(编号:MGC201907Z )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