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优化学生思维的实验研究

2021-03-18 22:56王春艳
高考·下 2021年11期
关键词:实验研究高中数学

王春艳

摘 要:在高中数学教学阶段,教师的教学目标发生很大改变,不再仅仅教会学生相关知识,而是注重优化学生的数学思维。在当今教育领域学习数学过程中,对学生思维考验的难度大大提高,所以教师不仅要单纯地给学生提供知识,也需要引导学生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使学生在学会数学知识的基础上具备独立思考的能力,让学生学会通过自主思考去解决相关数学问题以及实际问题,真正成为新时代素质教育下的受益者。

关键词:高中数学;优化学生思维;实验研究

随着教学改革的推进,新教材得以广泛使用。在研究新教材相关内容中,高中数学的改变引起了人们的关注,新教材中高中数学内容知识更具代表性,不是单纯的知识点的阐述,而是追求探索数学内容背后的真理。但就目前高中教学反馈而言,高中时期的学生对数学学习总是停留在表面,知识的存留时间很短,遗忘现象也非常严重,“数学无用论”也开始占据了个别学生的头脑,由于高中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面十分狭窄,越来越多的学生不重视数学学习,在数学考试中失分率较高,很难达到新课标的教学要求。针对这一现象,本文将展开讨论关于如何提高高中阶段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的研究。

一、学生思维能力发展概述

思维能力是人智力发展的核心内容,同时也是促进学生发展的核心能力。在学生的全面发展中,思维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只有学生思维得以发展,学生才能拥有更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思维发展的过程实际上也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所以问题的出现是学生思维发展的催化剂,能够诱导学生进行思维活动,随着思维活动次数以及深度的不断增加,学生的思维能力才能得以提高。在此基础上,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创设不同的生活情境,便于激发学生乐于解决问题的热情。

学生思维能力主要包括:转化、逻辑、逆向、对应、创新、系统、类比和形象思维,这八大思维是学生在高中学习阶段主要发展的思维种类,尤其是逻辑和形象思维的培养,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对于高中阶段的学生的发展有着很好的引导作用。逻辑思维是一切思考的基础,借助于概念、定理等,运用不同的思维方式来对事物进行观察、分析,最终通过比较、判断、推理等思维过程寻找到问题的答案。高中阶段学习的“三角恒等变换”部分,三角函数之间的转化以及计算过程中,都对思维能力有着较高的要求,正弦、余弦以及正切之間的转化规律要牢记于心,在多次练习过程中掌握相关类型题目的解题思路,最终才能既快速又准确地进行三角函数的运算。

在几何图形的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起着主导推进作用。形象思维则是将表象的问题直观化,让学生在解题过程中更加清晰明确,更好地利用题目中的条件要求,最终解决几何题目。在学习“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相关内容时,有重要的几条判定定理以及性质定理是解决本章内容的关键,但判定定理以及性质定理都是比较抽象的知识,所以学生需要运用判定定理以及性质定理进行图文结合的方法,这样才能更好地掌握定理的内涵,能在以后的应用中做到灵活运用。

二、高中数学优化学生思维的重要意义

在现在的数学研究领域,数学被称之为“思维的体操”。数学学科被看作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主要学科,学生在学校课堂上学习数学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主要途径。为了更好地区别传统教学和现代教学,其中一条重要依据是“教学过程中是否以促进学生思维发展为目标”,同时,数学教学过程中,学生不断地面对疑问、解决疑问的过程就是培养思维能力的过程。只有不断地让学生把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联系,才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学生学习得更为深入。

(一)提高学生的办事效率

拥有良好数学思维能力的人,在学习和办事方面都能做到更高效,数学思维能力不仅仅是让学生在数学方面的能力得以提升,同时可以让学生在众多困难面前更快地寻找到解决的方案,拥有良好数学思维的人,也会拥有更理智的心态,不易因为事情的不确定性以及紧迫性而出现心态崩溃的现象。

(二)提高与他人沟通的能力

思维逻辑的发展与情商的发展有着紧密的联系,尽管说智商很重要,但最终成功的人很少是智商出众的人,大多是情商占上风者,而思维逻辑的发展能有效地促进人的情商发展,同时在生活中也同样适用。在相同的困境面前,有的人只会自怨自艾,而有的人则会到处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自怨自艾的人,永远不能解决问题,而到处寻求答案的人,也拥有解决问题的可能。没有人可以单独完成一件事情,所以不要总是把思维局限在一个地方,要把思维向更加广阔的地方进行延伸和发展。

三、高中数学优化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有效措施

(一)培养良好师生关系,营造良好课堂氛围

在高中学习阶段仍然会存在这类的现象:学生喜欢哪位老师,就会努力去学哪门学科。所以,营造良好的师生关系在高中阶段仍然是必修课,教师在进行授课中一定要持积极乐观的态度,不能在授课过程中带有不良情绪,或故意对学生发脾气,现在的学生都有很强的自尊心,如果教师随意地教训学生不仅伤害学生的自尊心,而且对于营造良好的师生关系也有不利的影响。数学学科是培养学生思维的主要学科,教师应努力通过不同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更快更准地掌握数学知识,在掌握数学知识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因此,作为教师更应该和学生树立良好的互动关系,在和谐的课堂氛围中愉快地进行学习,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教会方法,引导学生培养自身的思维能力

教育学的观点表明数学教学以活动教学为主。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其中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是首要任务,俗话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师的作用主要是引导作用,而并非仅仅是提供正确答案。在高中教学中,学生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进行积极的思维活动,使学生掌握基本的学习方法,同时在学习中可以自主进行研究和思考,真正把知识内化于心,而不是通过死记硬背和刷题式的学习来提高能力,要积极寻找适合不同学生的教学方法,为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创设情境模式,激发学生的思维发展

创设情境模式是学生培养思维的主要途径。高中阶段的数学具有抽象化的特点,在很多章节的学习中,抽象化的概念是阻碍学生学习数学的第一道难关,这时教师就要帮助学生创设情境,进而引导学生更深刻地理解课本知识。

例如:关于“圆锥曲线与标准方程”这章节内容,学生第一次具体地接触椭圆、双曲线以及抛物线,首先要学习的是定义及其标准方程,标准方程中包含了几个重要的条件:短半轴长、长半轴长等直接条件,以及通过计算得到渐进线斜率的信息,所以不论是题目给的是标准方程,还是其对应的图像,学生都要第一时间把图像上的信息记录下来,或者是把题目中的信息在图像中展示出来,通过数形结合的方法,让学生更深刻地对标准方程进行理解和体会,久而久之所学知识在题目中就得以灵活运用。

(四)问题多样化,发展学生的发散思维

众所周知,问题是培养学生思维的根基。当学生面对疑问时才会开始思考,思考的深度和广度在第一时间是很难达到预期的标准,只有不断地面对疑问,不断让学生去思考,才能激发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热情,与此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同样需要重新审视。教师不能够一味地帮助学生排除一切疑难问题,教师需要做的是引导工作,引导学生的思考方向,拓宽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这样便于学生在以后遇到相应难题时,第一时间更冷静、更快速地分析题目,更准确地找到解决问题的正确方向。所以教师还要引导学生不要盲目地跟从现有的知识,一定要通过自己力所能及的方法去寻找更多的解决思路,引导学生思考,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适量练习同类型题目,做到举一反三

在高中数学学习阶段,举一反三的能力是最基本的能力,所以说培养学生这种能力远远不是高中教师的最终目标。高中教师的最终目标是让学生心理上发生改变,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形成自我驱动力,让学生真正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成为学习的主人,并懂得学习数学的目的不是为了提高分数,而是可以利用数学知识来解决很多实际中遇到的问题,真正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例如:当学生学习“不等式”这章内容时,这是一节代数内容,对于思维的要求并非很高,主要考查的还是学生的计算能力,这种类型的章节是需要适量练习的,不等式的方向是学生容易丢分的地方,只有不断地练习,逐渐地提升运算能力,深刻体会不等号方向的判断方法,尽最大努力去减少失分率。不管面对什么样的数学题都要有解决的方法,有目的性地学习往往会起到更好的效果。

(六)构建新颖的课堂教学模式,优化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1.应用变式练习,优化学生的思维能力。数学中的变式练习是常见的一种练习方法,其核心内容并未发生改变。只是让题目中的相应条件变得更加隐晦,让学生难以一眼认出,需要学生通过一些简单的计算,把所需要的条件求出来。对所学知识从不同角度进行分析,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让学生对于知识与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理解更加深刻,加深学生思考的深度和广度,也为以后更加高难度内容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2.加深思维的深度,优化思维的深刻性。思维的培养在学生的每个阶段的目标都不同,而高中阶段是每个人一生中的黄金阶段,一般高中阶段学生的发展趋势,对于学生一生的发展都有着重要影响。所以高中阶段思维的培养要往深度和广度上靠近,以此来优化学生思维能力,优化学生思维的深刻性,主要包括优化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在学习过程中,更深入地带领学生了解学习内容的本质,让学生更全面地认识所学内容,而不是仅仅地了解其表象,这样才能在解题过程中不容易被表象的条件所诱惑,而迷失解题方向。

结束语

在新时代改革背景下,要求教师要着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不斷给学生提供新的问题,学生在解决新的问题的过程中不断进行思考,从而引起更多次的思维活动,促进学生思维的快速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有助于学生提高解题效率,以及在日常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的速度,同时对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也有一定的积极影响。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是每一位学生全面发展所必需的能力,没有良好语言表达能力的学生,人生很难达到一定高度。所以在高中阶段优化学生的思维能力,提升当代学生学科素养,对于学生一生的发展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李景安.优化高中数学教学培养学生直觉思维[J].中学教学参考,2021(8):30-31.

[2]许洪福.优化教学方法,培养高中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J].高考,2019(34):135.

[3]罗春梅.论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J].名师在线,2018(27):23-24.

[4]黄海兰.高中数学课堂提问优化策略[J].广西教育,2018(34):144-145.

[5]张廷富,杨艳兵,甘亚达,等.数学教学中优化学生思维的实验研究[C].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研究科研成果集(第十二卷),2017.

1610501705260

猜你喜欢
实验研究高中数学
足球选项课采用发展性评价实验
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情景—问题”教学模式研究
分层教学在高中数学中的研究
高中数学数列教学中的策略选取研究
调查分析高中数学课程算法教学现状及策略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高中数学课程有效提问研究
数学归纳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