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实验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培养

2021-03-18 22:56杜俊峰
高考·下 2021年11期
关键词:冷锋实验学生

杜俊峰

摘 要:时代的发展,使得人们对如何培养学生,培养什么样的学生,怎样培养学生,进行了不同层次的思考,在实践中寻求合理的答案。地理核心素养包括:人地协调观、地理实践力和综合思维等内容,囊括了学生地理成长的方方面面,可以让学生在汲取地理知识的同时,获得地理思想的熏陶。高中地理教师利用地理实验来思考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方法,能够加快学生理解的速度,深化学生探索的广度,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让学生在地理实验中获益。

关键词:地理;实验教学;学生;核心素养;有效培养

本文通过培养学生的人地协调观,增强了学生实验观察意识;围绕地理实践力科学展开,增强了学生实验探究意识;围绕综合思维的构建推进,增强了学生实验思考意识。学生在地理实验中,对地理核心素养有了较为全面的认识,知道了地理离自己并不遥远,对地理实验产生了兴趣,能够围绕地理实验内容来培养自己的核心素养,全面观察地理、把握地理,掌握地理实验的技巧,提升自己的实验水平,成为地理实验中的主要参与者。

一、围绕人地协调观进行培养,增强学生实验观察意识

(一)以生活为立足点

人地协调观培养的是学生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发展观,重视学生在生活中扮演的角色,能够激发学生的责任感,让学生切实融入现实环境中,领悟地理的特点,知道怎样利用地理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教师可以立足生活,向学生介绍生活中的地理现象,使学生使用生活材料来探索生活现象背后的地理原理,帮助学生理解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促使学生带着对生活的思考把握地理。学生围绕生活,会看到地理与生活之间碰撞的火花,知道地理并不是空中楼阁,而是有着生活基础的,改变学生对待地理实验的态度。例如:在进行“水体富营养化”实验的时候,为了让学生了解水体富营养化的含义,知道磷对植物生长的影响,让学生节约使用含磷生活洗涤用品,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笔者鼓励学生寻找生活材料,发现地理现象与生活之间的联系,使学生以生活为立足点,理解地理知识。学生利用含磷洗衣粉、不含磷洗衣粉、清水等溶液,设置了三个对照组,通过观察不同溶液中水葫芦的长势来了解哪种溶液会改变植物的长势,知道水体富营养化。学生在实验中会形成生活意识,理解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学生经过生活的感染,会发现生活与地理的紧密联系,知道在分析地理知识的时候不能脱离自己的现实生活,在面对地理问题的时候,会自觉地在生活中寻找踪迹,然后运用灵活的方式来将地理生活化,使地理不再“高高在上”,而是成为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在实验中落实人地协调观的追求。

(二)以情境为助推手

人地协调观要求学生明白人地之间是相互影响的,人的活动强度不同会造成不同的后果,使学生能够自觉地在实验中剖析人地矛盾出现的原因,了解缓解人地矛盾的措施,知道怎样科学开发地理资源,保护土壤,找到恰当的协调人地关系的办法。高中地理教师带领学生进行地理实验,可以通过为学生创设情境来丰富学生的学习视野,让学生切实了解人地之间的问题,直观地分析人地矛盾,懂得人地协调的意义。学生在教学情境的辅助下,会获得较为强烈的学习沖击,了解人地矛盾的现状,熟悉人地矛盾的案例,意识到解决人地问题已经刻不容缓,有效培养学生人地协调观念。例如:在进行“水土流失”模拟实验的时候,为了让学生了解水土流失的现象,知道水土流失是怎样发生的,培养学生的科学发展观,促使学生参与到人地协调发展的推进活动中去,笔者先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播放了水土流失的视频,组织学生观看并说一说自己的感受。在学生表达之后,笔者带领学生利用纱布、斜面等材料进行实验,感受不同斜面会出现怎样的场景,加深学生对水土流失的理解,培养学生在观察中总结实验的习惯。学生在情境的熏陶下,得到了视觉和心灵上的冲击,感受到了动态学习,全面理解了水土流失这一现象发生的原因,对如何减少水土流失这一现象进行了思考,懂得了人地协调观的意义,能够站在更高的角度来分析问题,把握解决水土流失的方法。

二、围绕地理实践力科学展开,增强学生实验探究意识

(一)以参与为策划点

地理实践力是学生在地理工具的支撑下进行的多样化地理实践活动,有助于锻炼学生的行动力,深化学生对地理知识的记忆,使学生在实践中发现自己的闪光点,养成积极探究的好习惯,促使学生重视地理实验参与,在地理实验中形成多方探索的意识,不断挖掘地理现象的真谛。教师在地理实验中可以以学生参与为教学的策划点,给学生提供参与的环节,使学生能够自主地进行学习和思考,挖掘学生的探索潜力。学生在实验参与中,会对自己有一个清晰的定位,知道自己在实验中能够做到哪些,需要做到哪些,避免学生出现逃避的学习行为。例如:在进行“绘制水循环示意图”实验的时候,为了调动学生参与实验的兴趣,让学生学会使用绘图工具来合理绘图,在教学中为学生设计了导学案,点明了实验的目的、重难点、实验步骤等,鼓励学生利用导学案来进行实验探索,熟悉水循环示意图的绘制,突出学生的参与感,让学生获得实验的实践能力。学生在导学案的辅助下,知道了自己在实验过程中应该掌握的学习目标是怎样的,需要重点关注的内容是什么,构建了清晰的学习框架,会有步骤地进行实验探索,然后将自己在实验中的所得与学习目标内容进行对比,观察自己是否完成了学习任务,达到了实验目的,然后结合具体的实验情况来调整自己的学习计划,丰富自己的学习思考。

(二)以创新为压轴戏

地理实践力重视学生认识地理工具,熟悉地理知识等能力的培养,旨在调动学生参与地理实践的兴趣,让学生产生实践的动机,使学生能够按照自己的实践意愿进行活动,在实践中掌握地理技能,获得自主、加强、独立等优秀品质,不再过度地依赖教师,而是在实践中拥有自己的精彩,为实践带来创新的可能。教师在实验教学中可以鼓励学生创新,使学生在理解地理知识的基础上灵活地对知识进行应用,发挥学生的个性,活跃学生的头脑,给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实践平台。学生在地理实践中创新,会推动自身的全面发展,发扬自己的优点。例如:在进行“制作世界表层洋流分布模型”实验的时候,为了让学生学会区分世界洋流,笔者在教学中鼓励学生利用彩笔、地球仪等来明确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情况,创意地将洋流的名称标注出来,并能分清什么是寒流,什么是暖流。学生在实验中,可以结合不同颜色的笔来绘制世界洋流,也可以利用不同形状的线条来区分寒流、暖流,让学生在创新中完成实验的归纳总结,形成探究习惯。在实验创新的过程中,学生形成了创新意识,学会了使用自己已经掌握的知识点来推进自己的发展,让自己借助双手和大脑来展示不一样的地理,为地理带来新的风尚。在学生创新之后,教师可以适当地对学生进行表扬,指出学生表现优异的地方,对于学生面对挫折的时候采取坚持不懈的精神进行鼓励,使学生树立创新的信心和动力,更好地利用实验来发现创新点,凸显自己的个性。

三、围绕综合思维的构建推进,增强学生实验思考意识

(一)以问题为支撑点

综合思维指的是学生在面对地理现象的时候,所具备的能够站在地理角度分析问题、处理问题、找到正确解决地理问题的方法的思维能力。可以说,综合思维有助于学生深度理解地理知识,让学生动态地观察地理现象的发生发展,使学生能够全面地思考地理现象发生发展的原因,构建学生的思维。高中教师带领学生开展地理实验,可以将问题视作支撑学生思考地理现象的基础,让学生围绕实验中的问题发散思维,开发学生的地理智力,给学生一个构建地理框架的机会。学生在问题思考中,会找出实验学习中的纰漏,知道怎样完善自己的学习框架。例如:在进行模拟“冷锋”实验的时候,为了让学生了解冷锋形成的原理,知道冷锋过境后会出现怎样的天气状况,笔者先是利用信息技术向学生介绍了冷锋形成的原因,结合动画来展示冷锋形成的过程,使学生知道冷锋过境后会出现降温、转晴的情况。然后结合实验内容对学生进行提问:什么是冷锋?冷锋是如何形成的?冷锋过境时的天气是怎样的?过境后的天气又是怎样的?促使学生在思考问题的时候,形成多角度分析的综合思维。学生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对冷锋的概念、形成原因等进行分析,开动自己的脑筋,结合实验边动手操作边梳理问题,了解了冷锋的含义、形成的过程,冷锋会给天气带来怎样的变化等。对于自己无法顺利找出答案的问题,学生尝试搜集资料、对比分析等方式来进行思维发散,使得自己的思考更加科学与全面。经过思考,学生的头脑会变得活跃起来,适应当前的课堂教育模式。

(二)以合作为依托力

综合思维要求学生具有系统理解地理事物的能力,重视学生归纳总结特性的培养。但是,在实际学习的过程中,学生是存在思维短板的,难以看到自己实验中的局限性。高中地理教师组织学生实验,可以通过学生合作来扩大学生的交流范围,使学生在与他人沟通的时候,发现自己学习中的不足,吸收其他人的想法,然后改善自己的实验现状,拥有积极动脑的好习惯,学会在合作中成长。学生经过合作实践,能够养成沟通的意识,在对话中分享彼此的想法,在携手同行中把握地理内涵。例如:在模拟“热力环流”实验的时候,笔者为了让学生了解导致热力环流的原因,懂得结合生活现象来学习地理知识,促使学生养成实验思考的习惯,为学生提供了玻璃缸、胶合板、打火机等物品,奠定了学生实验的基础。然后,笔者按照学生的实验特点对学生进行小组划分,让学生与其他学生合作,进行实验,考查学生与人协作的思维能力。学生在合作的过程中,找到了自己在小组中的位置,熟悉了实验材料的应用,知道了怎样利用实验材料来进行合作实践,与其他小组成员相互配合,积极地运用各种物品来验证热力环流,并在出现疑问的时候,能在组内展开积极的交流探讨,发散自己的地理思维,优化了小组合作的效率,养成了良好的合作学习习惯,推动了实验成功的进程。

结束语

初中地理教師在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增加了对专业知识的积累,让自己的教学理念拥有了更加广阔的视角,能够立足地理本身的特点来科学地向学生传播地理知识,使学生在面对地理的时候能够摆正心态,勇敢地应对地理学习的问题,构建地理探索的框架,带领学生深入到地理的腹地,使其感受地理的独特魅力。

参考文献

[1]蓝同庭.基于地理核心素养培养的地理实验教学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9.

[2]余国琴.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地理实践力培养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8.

1214501705340

猜你喜欢
冷锋实验学生
你,山川,我
赶不走的学生
声波实验
关于植物的小实验
一“战”涅槃
北京市石景山区2015年9月4日—5日暴雨天气过程分析
学生写话
2016年春节期间罕见降雨过程分析
最酷的太空实验
让合作探究走进实验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