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深度阅读的探索与实践

2021-03-18 22:56沈君婷
高考·下 2021年11期
关键词:深度阅读实践策略存在问题

沈君婷

摘 要:近年来我国的教育事业发生重大变革,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对于素质教育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在这种背景下,需要不断提升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工作水平和质量,制订明确的阅读教学目标,不仅要加大学生的阅读量,培养高中学生阅读技巧,还要帮助学生开阔语文阅读视野,在语文深度阅读方面展开深入研究,从而促进学生语文综合能力有效提升,加强学生的语文素养。本文首先阐述高中语文深度阅读的重要意义,然后分析当前阶段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最后针对高中语文深度阅读教学实践策略进行探究。

关键词:高中语文;意义;存在问题;深度阅读;实践策略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对高中语文教学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语文教学目的不再是单纯地让学生学习语文基本知识,而是要进一步拓宽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深度阅读教学模式下,能让学生感受到作者想表达的真正思想,进而提高自身阅读能力,一定程度上真正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深度阅读模式能够让学生沉浸到课文中,从而增加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深入理解,真正感受到阅读的乐趣,学生的审美能力和阅读能力都能得到有效提升,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高中语文深度阅读的重要意义

对于高中学生来说,语文作为一门十分重要的学科,在高中语文学习过程中可以为学生以后全面发展奠定基础,因此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在语文教学工作中,阅读教学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随着我国教育教学行业不断改革,为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制订了新的教学目标,对语文教师提出了相应的要求,让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进行深度阅读,意在通过深度阅读打开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对阅读的兴趣以及阅读能力,从而让学生真正爱上阅读,并真正做到自主阅读。深度阅读方式还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与其他的阅读方法相比,深度阅读具备诸多优点,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还能提高学生阅读兴趣,通过深入挖掘文本内容,让学生真正理解作者要表达的思想及意义,从思想上和作者碰撞出火花。另外,在阅读的过程中还能不断完善学生的知识体系。深度阅读是真正意义上的阅读,是培养学生对事物的注意力及思维能力,提高学生阅读量和语文综合素养的重要方式。

二、高中语文深度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对深度阅读不够重视

通过对当前阶段高中语文深度阅读实施情况分析,可发现部分教师对深度阅读缺乏重视,未及时转变自己的教学观念,并且部分学校的硬件和软件教学设施不够健全,为语文深度阅读教学工作造成很大制约,使得语文深度阅读教学工作无法顺利实施。除此之外,还存在着语文深度阅读课程设置缺乏合理性,课程安排较少,没有对深度阅读进行合理规划的问题,虽然有些语文教师对深度阅读形成了正确认识,意识到深度阅读的重要性,但由于受到教学设施和教学条件的影响,导致语文深度阅读教学工作无法顺利开展,从而无法有效提升语文深度阅读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目前我们已经进入了互联网时代,在互联网的影响下使得很多学生热衷于碎片化信息,难以对深度阅读提起兴趣,同时也缺少耐心,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语文深度阅读效果。

(二)缺少良好的阅读环境

进行深度阅读的基本条件就是良的好阅读环境,只有在安静的环境下才能让学生认真阅读,所以就需要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阅读环境。但由于受到传统教育观念影响,导致部分教师即使提高对深度阅读教学工作的重视程度,却忽视环境带来影响,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没有为学生创造良好阅读环境。缺少良好阅读环境的具体表现如下: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没有给学生留出充足的阅读时间,缺少良好的阅读空间;繁重的作业任务使得学生很难真正进入深度阅读的状态,只是为了完成教师布置的阅读任务,在具体阅读中没有进行深入思考;在学生进行深度阅读时,教师没有为学生提供有效指导,没有教给学生进行深度阅读的技巧和方法,从而对深度阅读产生不良影响。

(三)学生缺少阅读兴趣

互联网时代的来临给教学工作带来巨大冲击,在互联网影响下,学生失去阅读的兴趣,纸质书逐渐被电子书取代,学生也更愿意接受互联网碎片化的信息。部分学校虽然建立阅览室,但是经常处于关闭状态,学生无法进入阅览室进行阅读,从而无法有效培养学生阅读兴趣。网络中部分快餐式文化对学生造成的影响也比较深刻,导致学生养成快速浏览阅读习惯,并且缺乏阅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1]以高中课本中的《沁园春》为例,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发现部分学生只是简单地浏览一遍,对诗歌形式的课文不够重视,并没有进行深度阅读,这种现象也表明了学生不具备较高的阅读兴趣。此外,一些语文教师也认为学生只要掌握这篇文章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就可以,没有引导学生进行深度阅读,随着时间的不断推移就会让学生丧失阅读的兴趣。

三、高中语文深度阅读的有效策略

(一)创造良好的阅读环境

在高中语文深度阅读教学工作中,教师需要重视阅读环境和阅读氛围,主动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阅读环境,营造出一种良好的阅读氛围,当学生处于这种氛围之中就能激起他们的阅读欲望,而且还能让学生尽快融入这种氛围之中,从而使学生在短时间内就能进入阅读状态。通过深度阅读,能够进一步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印象和记忆,学生在深度阅读过程中也能充分发挥出自己的想象力,形成自己独特看法和理解,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阅读兴趣[2]。在开展语文深度阅读教学工作之前,教师需要充分了解并掌握不同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阅读需求,为创造良好的阅读环境提供参考依据,及时发现学生在深度阅读过程中存在的障碍,为学生提供力所能及的阅读帮助。当学生进入深度阅读的状态之后,还要避免室外杂音对学生造成干扰,让学生能够沉浸到深度阅读之中。

(二)激发学生的深度阅读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强大动力,学生只有具备一定的阅读兴趣,才能积极主动地参与阅读学习活动,并且在阅读的过程中还能激发学生想象力,促使学生在兴趣的驱动下展开联想,深入思考课文中所蕴含的深刻思想,从而让阅读效率和阅读质量得到有效提升。因此,教师可以采取思维可视化阅读教学方法,创建生动的阅读情境,引导学生融入情境当中,让学生充分体会到阅读的乐趣,激发学生大脑细胞的活力,提高他们的思维积极性。语文阅读教学不仅仅是让学生机械化地阅读课文,还要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发现难点问题,并帮助学生答疑解惑,增加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乐趣,让学生的阅读学习效率得到提升。比如:在學习柳永的《望海潮》这一课时,教师可以结合诗词中所描写的景致创造出相应的情境,带领学生进入情境之中,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从而真切地感受到作者当时看到的景象。此外,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将里面的内容改写成散文,在具体改写的过程中,学生就能将自己独特的见解表达出来,教师予以积极肯定和鼓励,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教师采取情境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能够进入深度阅读的状态之中,久而久之就能有效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文综合素养[3]。

(三)积极创建生态课堂

开展教学工作的主要场所就是课堂,课堂教学工作水平和质量对于学生的学习效果来说十分重要。随着教学事业的不断发展,语文阅读课堂教学模式也得到改进和优化,但部分教师仍然沿用传统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导致高中语文阅读课堂教学工作水平无法得到有效提升。对于此,高中语文教师需要积极转变自身观念,全面分析阅读教学现状,及时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根据实际教学要求创建生态课堂。不仅要重视教材中的文本内容,还要科学应用先进的教学方法,为学生提供阅读指导,最后对语文深度阅读教学取得的成果进行评价。教师要熟悉掌握教材内容,并对文本内容进行整理,梳理出阅读重点和阅读难点,在学生阅读过程中提供有效指导,从而为学生的深度阅读打下良好基础。在过去的教学评价工作中,教师对学生应试成绩的重视程度较高,通常将此作为评价指标,这种落后的评价方法不具备科学性及合理性,也不符合新课程改革提出的教学要求[4]。教师应采用综合评价方法,对学生阅读能力、思考能力以及综合素养进行评价,这样可以有效提升语文深度阅读的有效性,从而为深度阅读的长远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四)丰富学生的阅读内容

随着教育教学事业的不断改革,对高中学生的课外阅读量提出了一定要求,很多教师也开始重视增加学生阅读量。高中语文教师可以根据教学要求科学制订必读与选修课程,让学生通过课外阅读来增加自己阅读量,并且还要严格控制阅读内容的质量。比如:在教授《故都的秋》这一课时,教师可以提前为学生准备与之相关的阅读素材,在让学生进行深度阅读的同时,也对作者的其他作品进行了解,比如:郁达夫写的《沉沦》和《春风沉醉的晚上》等,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让学生更加了解作者的写作特点,有利于学生掌握作者在文中表达的思想和情感。还可以让学生阅读其他同一时期的作品,比如:叶绍钧先生写的《潘先生在难中》,郭沫若先生写的《牧羊哀话》等,通过阅读这些作品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当时的创作背景,进一步加深对课文的印象。

(五)加强阅读文化建设

学生长期处于浓厚校园阅读文化之中,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积极性,因此需要充分利用各种阅读资源加强校园阅读文化建设,以此来促进语文深度阅读的有效实施。首先,学校可以充分利用学校的图书馆和图书室等资源,在开展语文深度阅读教学工作时,让学生走出课堂,走进图书馆进行阅读学习,这样不仅可以让学校的图书资源得到有效利用,而且还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其次,应开放那些长期处于封闭状态的图书馆,并做到及时更新图书库存,拓展图书种类,让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自由借阅,真正满足学生的实际阅读需求;最后,通过举办校园文化活动的方式来展示学生的阅读成果,比如:定期举办演讲比赛,组织阅读交流活动,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阅读积极性,让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5]。

结束语

教师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工作中,需要意识到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并采取有效措施不断提高阅读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培养學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此外还应培养学生把握文章主旨的能力,并为学生创造良好的阅读环境,让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深度阅读学习,从而让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得到有效提升。

参考文献

[1]崔洁.浅谈提升高中语文深度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J].中外交流,2019,26(31):266-267.

[2]招健君.深度阅读: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的探索与实施[J].新课程(下),2019(4):66-67.

[3]郭曼清.高中语文课前三分钟演讲与深度阅读关系的探究[J].中学生作文指导,2019(16):16.

[4]姚锋.改变,从教师开始:谈高中语文专题教学对教师的素质要求[J].2015(14):42-43.

[5]陶文健.浅谈高中语文深度阅读教学策略的实践与探索[J].课外语文,2020(3):2.

2807501705320

猜你喜欢
深度阅读实践策略存在问题
浅谈提高初中生牢记英语单词的实践教学策略
高级英语课程提升学生人文素养实践策略研究
试分析高中班主任班级管理中用心管理的实践
我国信用评级业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瞬变电磁在矿井水文地质工作中的应用
戴着镣铐起舞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浅谈高校生物学专业遗传学课程的教学现状与改进策略
多元化引导促学生深度阅读的研究
高中语文教学中深度阅读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