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构建问题链的高中数学高效课堂研究

2021-03-18 22:56吴昊
高考·下 2021年11期
关键词:高中阶段数学课程策略分析

吴昊

摘 要:正所谓:“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因此问题也是学生开展数学本质认知的核心因素。在数学课程教学环节,结论与条件之间存在必然关联,需要学生不断进行深度探索与深度挖掘,而问题链的精准设计,不仅可以帮助学生进入深度学习状态,还可以作为构建思维的重要阶梯,保障高中数学课程教学效率。基于此,本文深度分析在高中数学课程教学环节构建问题链的实践策略,供广大教育界同仁参考。

关键词:高中阶段;数学课程;构建问题链;策略分析;高效课堂

高效课堂对教学效益以及教学效率都有极高的要求,目标在于以最少的时间与精力取得最佳教育效果。通过问题链导入,可以打破传统思维定式,促进学生进入深度思考以及深度探讨状态,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模式与学习习惯。在高中数学课程教学环节构建问题链,可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数据分析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同时与高效课堂目标高度吻合,是高效课堂建立的重要助力与支持。

一、问题链在高中数学课程教学环节的应用价值

(一)促进学生深度思考

结合以往的高中数学课程教学分析,问题通常是以单个形式出现,虽然起到一定作用,但无法对学生思维品质形成带来足够助力。素质教育理念下,高中数学教学不仅需要对学生展开机械式教学、浅层教学,而且需要保证学生进入深度学习状态,提升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并且将所学知识与技能合理应用到解决问题的环节。通过问题链的设置,可以突破传统教学模式的限制与制约,使学生进入深度思考、深度探究的状态,形成良好的探究欲望与求知热情,从而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与思维素养[1]。

(二)培养学生推理能力

数学课程具有一定的逻辑性,在解决问题链的同时,需要学生通过自主思考、自主探索等方式层层推理,对问题链当中的问题展开逐步分析,最终探寻解题路径,这需要学生拥有良好的推理能力与逻辑思维能力。相较于传统单个问题导入,针对问题链展开深度探索与深度分析,更加有助于学生思维能力培养,可以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推理能力与探究能力,这样不仅学生逻辑推理素养可以得到有效培养,而且为学生数据分析能力提升奠定坚实基础,促进高中学生核心素养与综合素质发展[2]。

二、问题链设计原则

问题链的优势在于将多个关联性问题有效衔接,教师在开展问题链设计时,需要注重将同类问题或者同层次问题进行归类,确保前后问题紧密贴合,可以实现相互促进、相互补充;各个问题可以起到承上启下作用。为实现这一目的,教师应当在问题链设计环节秉承递进挖掘这一原则,随着问题逐步递进,问题深度也会随之提升,通过不同难度、不同层次问题对学生的思维能力展开培养。具体而言,学生在探索当下问题时,可以在以上问题当中找到解题线索,这样可以帮助学生理清知识点,不会出现重要知识点遗漏等现象[3]。与此同时,问题链作为教学模式出现,教师需要确保问题的科学性与适配性,保证问题难度适中,否则不仅收不到良好的教学效果,甚至会起到适得其反的作用,对教学效率提升、学生思维能力发展起到不利影响。具体而言,若是问题过于简单,则学生很快探索出答案,不利于学生思维能力发展;而若是问题过于烦琐,则会降低学生完成率,打消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学习信心[4]。因此,只有科学地设置问题难易程度,才可以确保学生的思维能力可以在数学课堂得到有效培养,使学生自主、自愿地参与到知识点探索环节,结合知识储备与思维能力来展开问题探索。除此之外,高中数学教师在展开问题链设置时,不仅需要保证问题循序渐进,同样应当确保问题的多样性,要保证各种类型问题交相呼应,这样可以有效避免学生产生疲劳情绪或者抗拒情绪。通过多样化问题导入,可以使学生长期保持高效学习状态,这也是高效课堂的重要保障[5]。

三、在高中数学课程教学环节构建问题链的实践策略

(一)合理导入问题链,培养学生探究兴趣

为保证问题链可以在高中数学课程教学环节发挥作用与优势,首先,教师应当做好问题导入铺垫,做足前期准备工作,确保问题链导入的流畅性与合理性。为实现这一目的,在正式教学开展之前,教师需要结合教学内容设置主题性问题或者导向性问题,要求学生自主进行课前学习,并且要求学生结合自主预习环节所掌握的知识来展开基础问题解决,在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当中,教材当中的核心内容也因此逐步呈现,为问题链导入奠定坚实基础[6]。其次,教师应当结合教学主题来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在情境当中导入问题链,并且结合现代化教学手段来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望与学习兴趣,营造轻松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为学生预留充足的自主探索空间。适当展开分层教学,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使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可以在高效课堂当中养成浓厚的学习兴趣,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学习当中[7]。

例如:在高中数学课程等差数列教学环节,教师就可以选择在多功能教室开展教学活动,在准备环节精准设置每一排的学生数量,然后要求学生通过观察,回答以下问题:相邻两排学生人数呈现何种特点?中间一排学生总量与相邻两排学生数量是何种关系?每排学生人数呈现何种特点?最后一排人数与第一排人数存在哪些差异?在学生对此类问题展开思考时,不知不觉进入深度学习状态,激发原有知识结构,进入自主思考与高效思考状态,显著提升学生的参与热情,使学生在问题链解决环节生成浓厚的探究欲望与求知欲望,使学生在高效课堂展开自主探索,从而掌握等差数列相关的概念性知识。

(二)精准构设问题阶梯,激发学生自主意识

构建问题链的价值在于引导学生在问题探索环节或者任务完成环节展开自主学习、自主思考以及自主探究,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构建知识体系。因此问题链构建应当注重凸显问题的过渡性,这需要教師在备课环节结合课程教学目标,将整体教学内容分解为多个教学问题,每个教学问题之间都存在必然关联,后一个问题可以作为前一个问题的结论或者延续,而前一个问题同样可以作为后一个问题的导入基础,这样可以使整个问题链呈现阶梯式,对学生展开循序渐进的引导,使学生更加积极、更加主动地参与到问题探索环节,由未知状态逐渐转化为已知状态,提升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深度,并且顺利完成知识点内化,可以将课堂所学知识合理应用到更深层次的课堂学习以及问题链解决环节。如此往复,不仅学生的学习效率稳定提升,而且学生的思维能力、推理能力、判断能力、探究能力也会得到有效培养,这也是构建问题链的价值与目标所在。在如此正确的引导下,教师更应该精准地构建问题链,这不仅与高效课堂要求高度吻合,而且可以促使学生进入深度学习状态,是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重要保障。

例如:在高中数学课程“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教学环节,教师就可以首先为学生讲解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的概念,其中充分条件是指事物运行环节存在的必然性条件,如父子关系是否属于亲情关系范畴?此类问题是必然的,因此属于充分条件;而必要条件则是结合事物发展规律进行判定,分析内在条件与外在条件是否符合事物运转规律的必然要求,不可刻意推动事物发展规律,影响其运行结果。如:父子关系一定属于亲情范畴,而亲情关系则是父子关系的展现形式,通过判定亲情关系,不能判定此二人为父子关系,因此,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有一定的关联性,但也存在巨大差异。此时教师就可以结合本科教学主题来对学生提出问题链:下雨一定会造成地面湿润,但地面湿润,并非一定是由下雨造成,这是一条必要条件还是充分条件?充分条件与必然条件存在哪些相同之处与不同之处?充分条件与必然条件的概念分别是什么?当学生在进行问题链回答时,可以运用自身以往所学的知识来展开问题解答,每当学生探索出一个问题答案,就会对此类知识有更为深刻的掌握。整个解题环节需要得到教师的帮助與监管。整体而言,多数学生都可以结合自身知识储备与思维能力展开自主思考与自主探索,教师只是起到从旁推动的作用,并没有直接给予答案,这符合创新型人才培养要求,使得学生的创新意识与自主能力都得到了有效培养的同时,数学课程教学效率也因此得到有效保障。

(三)创新问题链导入形式,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三段式”教学模式与问题链有机融合,可以帮助教师来展开问题链导入分层,通过课前问题组设定、课中问题链设计以及课后问题链设计等方式为各个教学环节提供助力,无论在课堂教学环节还是自主学习环节,学生都可以在问题链的引导下展开深度学习。首先,“三段式”问题教学与高中数学课程高度契合,符合高中数学课程教学需求,可以有效转变数学教师教学观念。正因如此“三段式”问题教学模式,才可以在高中数学问题教学环节发挥作用与优势,凸显自身的应用价值;其次,在高中数学课程问题教学环节,不仅可以发挥“三段式”问题模式的作用,而且可以发现“三段式”问题模式现存不足,由专业的教育人员对“三段式”问题模式展开优化与创新,不仅是数学教学效率的重要保障,而且也是“三段式”问题教学模式的创新途径,经过改良以及加工后的“三段式”问题教学,可以在数学教学环节发挥更大优势;最后,目前国内高中学校普遍拥有良好的教学设备与丰富的教育资源,可以为“三段式”问题教学提供重要的助力与支持,教师应当结合高中学生的认知特点与知识储备来对教学活动展开精准设计,满足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迫切需求,使“三段式”问题教学优势,可以在数学课堂有效发挥,促进高中数学教学模式创新发展。

结束语

构建问题链与高中数学课程高度契合,是提升高中数学教学效率、打造高效课堂的重要助力,高中数学教师可以通过合理导入问题链,培养学生探究兴趣、精准构设问题阶梯、激发学生自主意识等方式打造高效数学课堂,为高中数学教学效率提供保障的同时,也为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综合素质发展奠定坚实而稳固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陈长恩.用实践能力奠定核心素养培育之基:以沪教版高中数学“空间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教学为例[J].数学教学通讯,2021(18):32-33.

[2]宋佳,代钦.内地和香港高中数学教科书比较研究:以人教B版和牛津New Century Mathematics版“函数”为例[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0,33(2):116-123,132.

[3]章杰.浅析如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生涯规划能力:以基于“成长手册”的校本化应用研究为例[J].考试周刊,2021(4):83-84.

[4]王奋平,NURAENI RATNA SARI.印尼高中数学教科书内容及结构变化研究:以Yrama Widya出版公司和教育文化部版理科教科书为例[J].中学数学杂志(高中版),2021(2):24-28.

[5]滕瑛巧,王星乔,包朝龙,等.“主题链接,问题驱动”促进单元复习知识结构化:以“酿酒过程中有机化合物的相互转化”为例[J].化学教学,2021(7):47-52.

[6]陈琪琪.单元教学设计过程中的“教学问题链”设计:以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物理·必修》(第三册)静电场单元为例[J].物理通报,2021(1):84-87.

[7]陈小波,张涛.基于“问题链+任务单”的教学设计及反思:以人教A版必修第一册《探究函数y=x+1x的图像与性质》探究活动课为例[J].数学教学通讯,2021(9):19-21,26.

1836501705315

猜你喜欢
高中阶段数学课程策略分析
基于在线教育技术下的大学数学课程预习
利用绘本优化大班数学课程之浅见
大学数学课程思政教学的探索
让钟表发展史走进数学课程思政课堂
课堂若无经典,语文何以立人
服装电子商务发展浅析
完善计算机通信网络安全的策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