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中医既病防变思想探讨溃疡性结肠炎复发性预防

2021-03-18 00:12郭富彬
光明中医 2021年4期
关键词:癌变情志气血

郭富彬 徐 伟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 是一种以腹痛、腹泻、黏液性脓血便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炎症性肠病,病情极易反复,迁延难愈,被联合国卫生组织列为难治性疾病之一[1]。UC属于中医“肠澼”“痢疾”“休息痢”之范畴,中医防治的历史悠久,文献中多有记载。UC发病原因尚不明确,目前认为与遗传因素、环境因素、精神心理因素及药物因素有关,治疗主要用水杨酸类、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肠菌类药等进行治疗。近年来UC发病率逐年上升,其反复发作,久治不愈,已成为临床治疗难题,而罹患结肠癌的风险也大大增加[2-4]。“既病防变”是中医“治未病”思想的主要内容之一,目前已广泛应用于一些慢性病的复发及预防并发症,对于预防UC复发及癌变也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 纳入标准UC预防的临床研究类文章,包括随机对照试验、队列研究、名医经验总结等。

1.2 排除标准①非UC类研究文章;②综述类文章;③基础研究类及动物实验类文章。

1.3 检索方法

1.3.1 检索范围采用计算机检索2018年以前收录在PubMed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的相关文献,采用主题词及全文检索。

1.3.2 检索词溃疡性结肠炎,预防复发,ulcerative colitis,Prevent relapse。

1.4 文献处理将收集到的文献以人工阅读的方法,分别通过阅读标题、摘要和全文,按纳入、排除标准进行筛选。

2 结果

2.1 检索结果按照设定的关键词进行搜索,共检索到79篇中、英文文献,根据纳入、排除标准共排除58篇文献,将符合标准的21篇文献进行整理分析。见表1。

表1 文献分类

2.2 纳入文献分析纳入的文献中主要以名医经验总结和病例对照研究为主,少量随机对照研究和横断面调查。见表1。通过分析文献,发现辛辣刺激性食物、油腻食物、海鲜、饮酒等饮食可明显引起UC复发;抑郁、焦虑、暴怒等情绪剧烈变化可明显引起UC复发;疲劳、熬夜、缺少运动等生活方面的问题也会引起UC复发;感受风寒暑湿等外邪也会引起UC复发。另外,合理的应用药物,包括中药及西药,可有效减少UC复发,明显降低患结肠癌的风险。这些因素都属于可控因素,规律合理的安排饮食起居,健康的生活方式,保持情绪稳定乐观,合理的个性化的应用药物,对于减少UC复发有很大帮助。见表2。

表2 文献分析结果及建议

3 中医预防UC复发的措施

3.1 饮食方面食物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必不可少的物质基础,中医素来有“药食同源”理论,根据食物的性味及归经,提出食疗方法,即在治疗疾病的过程中对患者进行营养和膳食方面的指导,以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5]。研究发现,UC持续不愈或反复发作与饮食有密切的关系[6],病原微生物乃至食物抗原可能是本病的非特异性促发因素,主要表现在UC患者对饮食比较敏感,经常因为吃的不合适而出现复发的情况,常常因为辛辣刺激性食物、油腻食物、酒、海鲜、牛羊肉等引起复发或加重。UC患者大部分脾胃失和,气血虚弱,所以要合理搭配饮食,荤素搭配,寒温适度,注意营养均衡,适当补充精蛋白食物,如尽量吃新鲜蔬菜水果,不吃隔夜饭,适当吃一些瘦肉、蛋清、河鱼等精蛋白食物,少吃寒性及热性很强的食物,多吃一些微温性食物,如山药、粥类等有助于满足身体所需营养物质,增强体质,减少复发[7]。根据自身体质,调配一些药膳也可以补充气血,提高免疫力,常用的有茯苓糕、红豆薏米粥、荷叶菊花茶、山药黄芪羹、枸杞红枣茶等。另外,饮食过饱或过饥而食等饮食失节也会引起复发。过饥过饱都会损伤脾胃,引起脾胃失和,产生清浊不分,水谷不化而出现泄泻、痢疾等UC复发症状[8]。因此,节饮食对于预防UC有很重要的作用。唐代孙思邈曾言:“不欲极饥而食,食不可过饱;不欲极渴而饮,饮不欲过多。”吃饭不要过饱,不要明显感到饥饿再进食,要定时、定量安排饮食,符合胃肠的自主节律,有利于消化吸收,促进脾胃和健,达到减少UC复发的效果。

3.2 情志方面心身疾病的说法越来越被人们接受,心理疾病可能引起躯体疾病,而躯体疾病又是心理应激重要来源,可引起心理问题[9]。心理身体相互影响对于UC患者尤其明显。一方面,长期焦虑抑郁的人群,肠道经常处于应激状态,罹患UC的概率明显高于心理健康人群。另一方面,UC反复发作、迁延不愈,长此以往,可能引起焦虑、抑郁等心理疾病,不仅对免疫系统、中枢神经系统等有负面影响,还可能加重UC,延长病程,增加复发频率[10]。因此,情志因素为UC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11],是复发的主要诱因之一。中医历来重视情志致病,是指七情太过或者不及久而久之影响人体气血运行,导致脏腑功能受损,而脏腑病变也会影响情志。《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提到:“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 UC病位在大肠,与脾关系密切。肝主疏泄,调畅情志,该病病程日久,反复发作,给患者身心带来巨大压力,久而久之出现情志问题,肝失疏泄,困脾生湿,湿邪聚积肠道而引起复发[12]。现代医学认为,有消极精神情绪的患者存在肠道菌群的紊乱,会影响多巴胺、5-羟色胺等神经递质的浓度及CO、 NO、 H2S等信号分子的合成,使肠神经和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失常,从而导致胃肠系统疾病并加重病情[13]。因此,调畅情志对于预防UC复发意义重大,正确认识疾病,减轻躯体痛苦所引起的心理创伤,阻断心身之间的相杀作用,必要时可进行中医心身医学干预。

3.3 生活起居方面“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是中医养生保健、治病防病的基本大法,对于UC患者合理安排生活尤其重要,对于预防和减少复发、癌变有重要意义。比如,高温和高寒环境均会使人体处于应激状态,发生一系列的生理病理变化,对消化系统而言,大便秘结或排便功能紊乱为其主要表现,而这常是UC复发的直接原因[14]。因此,避免长时间处于高温或高寒环境,顺应四时气候的变化,注意防寒保暖也可起到预防UC复发和癌变的作用。

3.4 运动方面《三国志·魏书·华佗传》记载:“人体欲得劳动,但不当使极耳,动摇则谷气消,血脉流通,病不得生,譬犹户枢,终不朽也”。人体应像流水一样保持运动状态,以自身运动调动体内气血运行,气血在经络保持中昼夜运行状态才能发挥充养脏腑经络的功能,气血停滞则产生许多疾病。因此,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以疏通筋骨经络,是中医养生防病的关键。制定合理的运动、导引计划也可以疏通经络,强身健体,减少UC复发及癌变。UC多呈慢性病程,易出现衰弱、消瘦等表现,在身体许可的情况下可以做一些如散步、慢跑、太极拳、八段锦、保健操等相对缓和不剧烈的运动,以增强人体的胃肠功能,促进食物的消化吸收,使气血生化之源充足,提高免疫功能,有助于减少复发、癌变[15]。

3.5 健康教育方面患者的自我管理及接受良好的健康教育也有助于减少复发。接受良好的健康教育能够帮助患者更好地掌握疾病相关知识,也更有利于患者做正确的临床决策和进行疾病管理[16,17]。健康教育能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识水平,从精神心理上完全接受、合理重视疾病,既不过分恐惧疾病,也不过分轻视疾病,从而养成科学合理的自我管控习惯,规律生活,规律服药,合理安排饮食,保证其他预防方法顺利实施,发挥应有的作用。还有注意生活规律,避免熬夜,讲究卫生,戒烟戒酒,预防各种肠道感染也是预防UC复发及癌变的重要措施。

4 小结

正如《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所言:“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预防UC的复发,不仅符合中医学“治未病”“既病防变”的思想,也符合现代医学的发展趋势:预防疾病与损伤,维持和提高健康水平。《黄帝内经》中提出的“治未病”思想,是中医养生和防治疾病的重要原则,体现了中医“防重于治”的理念。预防UC复发及癌变是目前医学界的难题,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定期复查及必要的药物治疗是基础。除了药物预防之外,运用中医“既病防变”思想指导饮食、情志、生活起居等方面的综合干预手段是预防UC复发的重要方法,减少UC患者并发结肠癌的风险,给患者及家属带来很大的获益,减轻患者痛苦,减轻家庭及社会的经济负担。

猜你喜欢
癌变情志气血
观察益气养血汤治疗气血两虚型月经过少的临床疗效(1)
观察益气养血汤治疗气血两虚型月经过少的临床疗效
气血与心灵的港湾
女性与气血的不解之缘
调畅情志 远离悲秋
刘勰“文以明道”中的情志主体论
下咽癌的区域癌变现象研究进展及临床意义
Eag1 在大鼠口腔舌黏膜癌变过程中的表达
移精变气法在情志病治疗中的运用探讨
中医情志护理在乳腺癌围术期的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