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幼儿园中国传统节日体验式拓展活动的策略

2021-03-19 22:58陆小芳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21年29期
关键词:传统节日体验式幼儿园

陆小芳

摘 要:幼儿园教育是基础教育的初始阶段。幼儿教育能够系统而全面地教授幼儿相应的知识,培养幼儿的习惯和能力。为了有效落实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具体要求,发挥幼儿教育活动的作用,幼儿园必须要将活动作为常规工作的重点,创新活动的形式,提高活动的质量,让幼儿活动成为促进幼儿能力发展的手段。

关键词:幼儿园 中国传统节日 体验式 拓展活动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1.29.014

体验式活动形式能够有效解决幼儿教育中存在的现有问题,提高幼儿教育的质量,让幼儿能够在具有文化性和科学性的活动中提高自己的认知能力,中华文明是中华民族在发展过程中积淀下来的精神财富,在不同的文化内容背后都蕴含着民族智慧。因此,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可以融入幼儿教育之中。中国传统节日体现了古人对文化传统的重视。在幼儿教育中借助传统节日契机,展开相应的体验式活动,可以让幼儿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起到弘扬优秀文化的作用。

一、挖掘地区节日特色,增强体验活动效果

利用中国传统节日开展体验式拓展活动,对幼儿的成长而言具有积极作用。由于中国传统节日较多,再加上不同地区和民族也会因为历史发展的原因和文化差距而出现不同的节日。那么,在设置相应的活动时,要做到因地制宜,应该尽可能挑选与学生生活相接近的传统节日,深入挖掘地区节日特点。之所以这样做,就是为了让幼儿在活动中能够全身心投入,并且与家庭实现联动,增强活动的教育效果。即使是相同的节日在不同地区也会有差距,北方在过节的时候常会选择吃饺子,作为一种庆祝的形式,而南方则多为吃汤圆。这种南北方的差异体现在许多节日习俗中,尤其是一些重大节日。在端午节来临之际,北方人会选择吃甜粽,而南方人则更多会选择吃咸粽,这种甜咸的差距也是地理环境和风俗习惯所造成的,那么不同地区的幼儿园在开展体验式活动时,就要充分考虑到这些差距,从当地特点出发,尽可能搭建起学生的认知与现实生活间的联系,让幼儿能够获得更加真切的体验。除此之外,这种活动体验形式也更符合学生的生活习惯和家庭成员的行为特点,易于幼儿接受。

二、创新节日活动材料,降低体验活动难度

在一些节日主题的设定上,教师势必会结合材料的可获取性对节日活动进行最终敲定。为了避免体验式活动给幼儿园和家长带来困难,教师要在材料选择的时候进行创新性思考,一些不利于操作的材料,应尽可能避免使用。那么,为了让幼儿能够感受到传统节日中所蕴含的民俗和文化特征,教师又该如何解决材料不足的问题呢?其实,教师可以弱化材料意识,用创新的方式将一些易于获取的材料应用在体验式活动中。比如饺子是中国传统节日必不可少的食材,但是幼儿年龄小,很难使用面和馅料制作饺子,再加上这些材料准备起来也存在一定的难度,教师就可以改变传统的做法,选用超轻黏土、橡皮泥等材料来代替面和馅料。那么教师该如何操作呢?首先,教师应该向学生讲述中国传统节日的由来,以及在传统节日中人们经常会做什么,吃什么,自然而然引出饺子,然后将学生的生活经验与活动内容相结合,调动学生已有的认知,并且将这些经验应用到活动之中。接着,教师可以给学生进行现场示范,告诉学生这些超级黏土所代表的就是我们制作饺子时所用到的食材,之所以没有使用真实的面皮和馅料,就是为了避免食物浪费。最后,教师要对幼儿包出的饺子进行点评,让幼儿在活动中获得成就感。通过以上方式,教师既降低了材料选取的难度,又达成了传统节日体验活动的目的,可以说是一举多得。对于传统节日活动的体验,是为了让幼儿更好地了解传统节日的风俗和习惯,以及背后所隐含的文化和智慧。

三、拓展节日活动形式,锻炼幼儿综合能力

在进行传统节日体验式拓展活动的时候,教师可以将活动的形式变得更加丰富,从多元智能理论角度出发,让幼儿在不同的活动体验中增强各方面的能力,达到综合发展的目的。因此,在进行传统节日拓展活动的时候,教师可以利用不同的活动形式满足幼儿成长的需要。比如中秋节,教师既可以通过讲解的方式让幼儿了解相应的节日特点和习俗,也可以利用文化探究任务驱动的方式,让幼儿主动去获取相应的知识。教师可以让幼儿和家长配合,通过阅读或是上网的形式搜一搜哪些神话故事或是传统习俗与中秋节相关,让幼儿在掌握相关知识的基础上,明确中秋节的来历和特点。相信这样的形式能够比教师讲解更加高效和有趣。此外,幼儿园还可以组织大型亲子活动,亲子活动的主体内容应该围绕中秋节来展开,让幼儿能够同父母一起赏月、吃月饼,体会阖家团圆的美好氛围。相信通过这些创新的活动,可以调动幼儿的积极性,让幼儿在传统节日中获得知识,提高素养,锻炼能力。

四、活动融入学科知识,进行融合节日教育

体验式拓展活动的目的在于传播传统文化,利用传统节日的契机,让幼儿理解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在开展体验式教育与活动的时候,必须要有效融入学科知识,进行节日融合性教育。为了达到这一点,教师要从学科发展角度出发,选取适宜的学科知识进行渗透和延伸。在许多教师看来,学科知识与传统文化知识到关联性并不强,如果将二者强行放在一起,会显得格格不入,甚至会降低体验式活动的价值,其实不然,教师应该借助自己的专业学科知识,发现教学内容中所蕴含的传统文化内容,并且在体验式活动中,让幼儿深化对已知内容的理解。比如在进行传统节日活动设计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将之前已经教过的知识融入体验式拓展活动之中。幼儿教育的关键在于培养幼儿的习惯,让幼儿学会主动学习,具备主动认知的意识,因此有些教师常会选择古诗词作为陶冶幼儿情操,提高幼儿文化素养的手段,其实这些古诗词许多都是与传统节日相关的。此时,教师就可以将这些古诗词融入体验式活动之中。教师可以设计相应的活动宣传海报,让幼儿亲手绘制,并且将自己学习或是查询到的与节日相关的内容填充到活动海报上。教师可以组织班级内的节日体验活动,这一活动需要邀请其他班级的学生或是家长前来参与。开展体验式活动不仅是为了让幼儿更好地认知传统文化的价值,还需要从传统文化中获得教育。对此,教師可以在活动的过程中采用宣讲或是活动指导的方式让幼儿了解传统节日所蕴含的文化特征,以便强化幼儿的认知。

五、重视师幼合理互动,关注节日活动安全

教师与幼儿的互动是一种良性的教学形式,教师在幼儿体验式拓展活动中所扮演的角色也是十分关键的。首先,教师是活动的设计者,也是参与者。幼儿教师需要将活动的主体内容和方式进行系统规划和设定。设定时要考虑到节日的特征、幼儿的需求、教育的目的等必要元素。同时,还要考虑到节日活动的安全问题。由于幼儿年龄较小,在进行活动的时候难免会出现磕碰或是推搡,为了有效避免这些问题,教师就应该在活动规则的制定上下功夫,采用科学的考评制度避免不良行为的发生。但值得注意的是,这些规则也不能过于死板,以免造成幼儿的抵触性情绪,让幼儿在活动中束手束脚,难以发挥主动性。然后,幼儿教师需要在活动环节上进行深入思考,尤其是幼儿教师如何与幼儿进行有效的互动,虽然幼儿体验式拓展活动的主体是幼儿,但是教师的作用也是不能忽视的。当幼儿出现问题时,教师必须要帮助幼儿了解相应的知识和内容,以便体验式活动能够顺利进行。同时,教师必须要明确的一点是,应该以引导者的身份参与到体验式活动中。

总之,在幼儿园教育中利用中国传统节日开展体验式活动,能进一步提高幼儿间的互动意识,让教师成为引导幼儿发展的关键所在。无论是课堂教学还是体验式教学,都能够发挥实践的目的,让幼儿在活动中获得成长。体验式活动形式在我国幼儿教育工作中发挥了积极作用,而且也能够因地制宜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为了让幼儿更好地适应体验式拓展活动的环节和要求,应该尽可能采用这种方式拓宽幼儿的认知范围,将更多优秀的文化内容与体验活动相结合,真正做好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参考文献:

[1] 马丽群《浅谈幼儿园中国传统节日体验式拓展活动》,《学周刊》2019年第19期。

[2] 陈建华《幼儿园开展传统节日教育活动策略》,《广西教育(义务教育)》2019年第9期。

[3] 王瑾《幼儿园传统节日教育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策略研究——以“华夏三亲启蒙教育”项目的探索为例》,《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20年第1期。

2989501705297

猜你喜欢
传统节日体验式幼儿园
还有哪些传统节日呢?
还有哪些传统节日呢?
我爱幼儿园
体验式教学法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体验式作文教学之我见
欢乐的幼儿园
爱“上”幼儿园
除法竖式的体验式学习
体验式学习,让快乐充盈高中地理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