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在学习视野下高中教师专业发展的问题与方法探究

2021-03-19 22:59李琳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21年29期
关键词:专业能力发展

李琳

摘 要:随着信息技术不断发展与教育改革不断深化,对于教师专业能力的要求也随之提高。泛在学习是一种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基础的学习方式。其意为一种无处不在的学习,使得教师可以随时利用手边的移动设备获取自己所需的学习信息与学习支持。利用泛在学习进行专业能力提升成为高中教师的重要学习形式。本文经过相关分析从理论层面对高中教师泛在学习所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度分析反思;从实践层面对当下高中教师通过泛在学习提升自身专业能力的方法进行探究。以期使泛在学习成为促进每位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泛在学习 高中教师 专业发展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1.29.059

随着教育改革深化,对于教师专业性的要求也不断提高。教师需要通过各种途径促进自身专业发展。近年来,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高速发展,泛在学习也随之兴起并逐步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体系,成为教师在专业发展道路上的有力工具和途径。在教师通过泛在学习促进自身专业发展的過程中,学习方式转变为无组织的自主学习。这对教师的学习意识,学习能力等都带来了极大的挑战。教师须在教学和日常生活中不断自主学习,使自己符合社会发展的要求。高中教师相比于其他阶段的教师面临着巨大的教学压力,这使得教师用来拓宽视野促进自身发展的时间受到压缩。同时,教师对于专业化发展的认识尤为重要,在泛在学习环境下如何促进教师自觉学习,有效学习成为一个重要的问题。不同区域和年龄阶段的教师对于线上资源的认知程度有所差异,对于缺乏计算机使用能力的教师,学校是否应该对其进行相关培训。因此教师要利用泛在学习提高自身,就需找到适合自己的途径与方法。

一、泛在学习视野下高中教师专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随着对教师专业能力的要求不断提高,教师必须加强自身专业能力以适应教育改革的要求。在教学任务繁重的高中教师群体中,泛在学习作为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在实际应用中存在多种问题,具体表现在:

1.高中教师自我发展意识淡薄,缺乏自觉性

高中教师在繁重的教学压力之下对于自我专业化的意识较为淡薄,教育教学理念变为一切为高考服务,缺乏促进自身专业化发展的动力。有些教师认为自己所掌握的知识已经足够应对学生考试的需要。同时,由于高中教师可自我支配的时间较少,非组织化的泛在学习需要更强的自觉性。

2.泛在学习能力在高中教师中不具有普遍性

泛在学习相比传统的培训式学习,其范围更广、内容更多,学习形式更加多样化。教师在进行泛在学习时需要明确自己的需求,对学习内容进行筛选,对于长期接受固定学习模式的教师这种灵活的线上学习较为陌生。在学习资源匮乏的地区这样的现象则更为明显。在高中教师群体中,对于泛在学习方式掌握熟练程度参差不齐,将它转化为有效教学方式的教师则更是凤毛麟角。

3.学校缺乏有效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评价机制

奖惩制度与评价机制规定着教师在其职业上的有效活动范围,引导着教师的发展方向。多数学校以高考为风向标,以教学成绩为最终的考核标准。教师以评价机制作为自己行为的准则,对自己专业能力的要求停留在满足教学需要,从而缺失进一步发展的动力。好的评价机制应该成为推动教师与学生共同发展的推动力,而目前仅停留在学生升学需要层面。

4.部分高中教师缺乏现代信息素养

泛在学习对于个人的基本信息技术使用能力有着一定的要求。泛在学习平台种类繁多,学习资源各式各样,质量参差不齐。教师有着自己不同的发展经历,对网络资源的利用能力各不相同。尤其是中年教师,他们更加擅长使用线下资源,对于线上资源的查找与分析知之甚少。

5.高中教师难以找到规范性和自主性的平衡点

泛在学习下的自主性与教师职业规范性之间的矛盾是教师在进行泛在学习时难以掌握的问题。网络资源在极大程度上尊重了教师学习的个人意愿与需要,教师可以根据自己工作生活的需要进行选择。而教师职业具有一定的要求与规范,教师在进行专业发展自我学习时又必须时时刻刻为课堂与学生考虑。教师在进行泛在学习时需要维持这两者之间的平衡,使得专业发展的结果在教学中得以体现。

二、泛在学习视野下高中教师专业发展的方法

随着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规划的提出,教师所具备的专业核心素养也受到了极大的关注与挑战。专业型教师,研究型教师成为未来教师发展的必然趋势。随着繁重的教学压力,泛在学习已然成为高中教师自我提升的主要途径之一。因此,为促进高中教师进行有效的泛在学习本文提出了以下发展性建议。

1.改变传统观念,培养教师泛在学习意识

提高教师泛在学习意识,首先要改变教师传统的以考试知识为主的教学意识。随着新高考的来临与教师教学方式的改变,教师需进行个性化、专业化、多样化的学习扩充专业知识面提高专业核心素养。学校可以通过学风校风建设,考核制度与教师选拔标准的改变来激发教师发展意识。同时,教师也应该紧跟时事,提升自身专业素养,与当下的学生培养目标相匹配,提升自我发展内驱力。其次,改变部分教师认为泛在学习无用的观点,通过展示优秀线上学习资源与成功学习案例逐步改变教师传统意识,从而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

2.通过有组织的培训,加强教师泛在学习能力的普遍性

不是所有的教师都能够熟练进行泛在学习并利用泛在学习资源进行教学。学校对于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视程度影响着教师对于专业发展的意识。这就需要学校定期举行有组织的学习技能培训,帮助教师掌握基本的学习技能从而获得进一步自主学习的基础。学校要积极组织宣传教师专业化学习,打造一个有利于教师专业发展的环境。对于教育资源匮乏的地区,可以通过社会与国家资源的帮助聘请有泛在学习能力的教师进行教学,缩小地区间师资的差距。

3.改进学校教师评价机制,扩大教师发展空间

随着研究型教师成为教师发展的必然趋势,只有教师评价标准随之改变才能够进一步激发教师专业发展的能动性。将以成绩与升学率为核心的评价标准转变为以促进教师与学生教学相长全面发展为核心,加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外驱力。同时,对于奖惩机制进行调整,通过评价核心与奖惩机制的改变,加强教师专业发展的外部刺激,扩大教师发展空间。

4.推动泛在学习下教学相长的实现

教师专业成长与教学能力增长需要具有高度一致性,当教师在泛在学习环境下增长的专业知识无法在教学中有效应用时,教师职业所产生的社会效益就无法体现。因此,教师在进行泛在学习时要着重掌握新型教学技能,将泛在学习资源插入课堂教学中进行使用。培养学生泛在学习能力。在引导学生学习的同时也能提高教师自身教学技能。要达到这一点,教师需要多观察优秀教师课堂,筛选优质学习资源并学会将学习资源转化为教学资源。例如将翻转课堂,微课等教学形式应用于实际教学当中。学校也应当大力支持教师专业发展,营造有温度的教学环境,增加高中教师专业发展的自觉性。

5.打造合作式泛在学习

合作式学习不仅存在于线下教学当中,在泛在学习当中依然存在且更加便利。教师在进行泛在学习时要充分利用这一便利条件。泛在学习下教师间可以打破距离的界限,与更多优秀教师进行深入交流,探讨教育教学问题。在泛在学习当中学习者的角色往往是多样化的,这可以丰富学习者自身以外的社会角色体验。建立教师学习共同体有利于教师之间建立“组内异质”的学习小组。有利于小组成员之间的相互吸收帮助,从而能够更快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

专业学习是高中教师贯穿整个职业生涯的重要职责,泛在学习已然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形式。教师只有不断学习,才能够在理论与实践上更新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向优秀教师靠近,为国家培养新时代所需要的合格人才。

参考文献:

[1] 郭成、赵婷婷、陈敏《泛在学习理论视野下的终身学习模式的构建》,《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3年第3期。

[2] 杜志强《走向“互联网+个性化”的中小学教师培训》,《教育科学研究》2021年第2期。

[3] 玛丽亚木·玉苏甫江《泛在学习视域下高校教师专业化发展研究》,《现代职业教育》2021年第43期。

[4] 乐艺、张奕、乐璐《慕课视域下的教师专业化发展探究》,《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6年第3期。

1851501705242

猜你喜欢
专业能力发展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大兴学习之风 提升履职能力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