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其实很好玩

2021-03-19 07:46王珮瑜
儿童时代 2021年1期
关键词:戏校老生联欢会

王珮瑜

小读者们,大家好,我是京剧演员王珮瑜,很高兴能在《儿童时代》和大家聊聊我的童年。

也许就算大家看了后面对我的介绍,还是不太清楚王珮瑜是什么样的人,甚至对京剧也完全没有了解。没有关系,只要把我当成一个喜欢站在台上的大朋友就行。

我的妈妈当过幼儿园的园长,对儿童教育特别有经验。所以,在我还没上幼儿园的时候,她就天天陪我唱儿歌,放音乐磁带给我听。这样的熏陶让我对歌舞有了一种特殊的亲切感,这和被强迫着去兴趣班学唱歌学跳舞不一样,我是发自内心地觉得,能表演给大家看是一件多么有意思的事情。

幼儿园和小学经常会组织联欢会,不知道小读者们有没有在联欢会上登台演出的经历,是不是会很紧张很害怕?我记得幼儿园联欢会的时候,有的同学在上台前紧张得哇哇大哭。可是我不会,大大小小的演出我很少怯过场,不是因为我胆子特别大,而是我对舞台是有向往的。那会儿我是逮到什么学什么,朗诵、琵琶、评弹等,学会了就去参赛,去登台演出。现在回想起来,那时真是初生牛犊不怕虎,是一种只属于儿童的很简单的心境:我学会了,演给大家看,那种自豪感是油然而生的。在遇到京剧之前,我王珮瑜一直有一种不怕天不怕地的心气。

一提起京剧,大人们会说是“国粹”,是“传统艺术”,等等。这一堆名号对小朋友们来说离得太远,太难懂了,在我刚接触京剧的时候,我也同样不懂这些。我那时就是觉得,舞台上这位演员,穿着一袭整洁的素褶子,戴着乌亮的髯口,太帅了。造型在京剧里有个名词,叫作扮相。我开始学京剧很大程度是因为被好看的扮相所吸引,至于京剧有多么伟大,我当时比小读者们年纪还小,是全然不懂的。

外界经常会说:“王珮瑜的成名是交了好运。”这句话对,却也不对。在我学京剧的过程中,有很多热心的前辈帮助了我。在苏州这样一个京剧氛围并不非常浓厚的地方,我能得到舅舅这个京剧票友的引导,这当然是莫大的幸运。一开始,我学京剧唱的是老旦,也就是扮演老奶奶的角色。这显然和我一开始迷上的帅气的老生扮相是有差别的,但我也就闷头学了,也在比赛里拿了奖。后来,上海的余派京剧研究家范石人先生找到我,问我想不想改唱老生,我当然是答应了,老生在京剧里扮演的是成年男子,不仅帅,而且一般是主角。有这样的机缘,我是幸运的。

但是,光靠幸运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努力,只有当自己真正努力了,这时候幸运才能发挥作用。在我上初二的时候,想要报考上海戏校,接受更系统的京剧教育,可是呢,我是个女生,当时的学校不收唱老生的女生。我被学校拒收后脾气上来了,给文化局局长写了封信来申诉,这才有机会进戏校学戏。

当我成长起来,回望自己的童年时代,不仅庆幸自己能够坚持着一路走来,更在反思:我是幸运的,可是那些没能像我一样幸运,但是又对戏曲、对艺术抱有热爱的孩子,是不是就这样被埋没了呢?如果在被戏校拒收时,我没有倔强地努力争取,是不是就没有今天的京剧演员王珮瑜了?困难固然是大家必须要面对的,但很多时候,有些困难会压得小孩子们喘不过气,有的小朋友可能内向一点儿,有的小朋友可能不够自信。而作为一个过来人,我想,我们是不是能为他们做些什么,帮他们跨越困难呢?

近些年,我也不再对上台当一个大明星有那么深的执念,而是把更多精力花在了大众化的京剧传播和艺术教育上。假如王珮瑜能吸引一百个观众来听我唱戏,当王珮瑜不唱了,这一百个爱好者可能就流失了。但是如果我通过京剧艺术教育,让一千个观众对京剧产生兴趣,那对京剧的传承发展是很有裨益的。

本来只是想分享自己作为一个京剧演员的童年经历,但是一想到面对的是你们这些小读者,是祖国的未来,或许也是京剧的未来,就滔滔不绝地说了许多。我也希望能有更多的小朋友去了解京剧,喜欢京剧,因为京剧真的很好玩儿。

猜你喜欢
戏校老生联欢会
“场域”下的民国戏校
——读李如茹《理想、视野、规范: 戏曲教育的实验——北平市私立中国高级戏曲职业学校(中华戏校)(1930—1940)》
荷塘联欢会
Songs from the Past
精彩的联欢会
京剧行当——老生
亲子联欢会
老生:那一抹沧海与桑田
数字联欢会
张火丁:不能再耽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