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库全书总目》医家类提要讹误举隅

2021-03-19 20:46吴庆晏
贵州文史丛刊 2021年1期
关键词:讹误子部四库全书总目

吴庆晏

摘 要:以殿本、浙本《四库全书总目》子部“医家类”为考察对象,例举《四库全书总目》“医家类”在人名、书名、纪年、文字等方面存在的讹误现象。“黄应紫”误作“周应紫”,褚澄字非“彦适”,“吴景贤”非“吴景监”,“夏德”应为“夏德懋”,这些表现为人名类讹误。《四库全书总目》“医家类”存在书名著录前后不一、评论著作张冠李戴、书名互异莫衷一是等书名类讹误。以绍兴年号无庚戌、嘉靖年号无丁丑为例,举隅《四库全书总目》“医家类”纪年类讹误。例举“其”“具”形近而致误、《难经本义二卷》提要以不误为误,举隅《四库全书总目》“医家类”文字类讹误。

关键词:《四库全书总目》 子部 医家类 讹误

中图分类号:G25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8705(2021)01-47-52

清代官修图书目录《四库全书总目》(以下简称“《总目》”),其中子部医家类著录医书始自《黄帝素问二十四卷》,终于《医学源流论二卷》,凡九十余种,一千八百余卷。另有医家类存目,始《素问运气图括定局立成一卷》,终《脉因证治八卷》,并附《水牛经三卷》等六种,合计逾一百种、七百卷。这些医书提要,或叙医学源流,或述作者爵里,或考版本流变,内容丰富而要言不繁,体现出“辨章学术、考镜源流”1的创作旨要。

作为一部清乾隆年间修纂的大型书籍,《总目》从其问世以来即饱受“微词”,考证其纰缪疏漏、乖错违失的研究著作亦不断问世,其中尤以余嘉锡《四库提要辨证》、胡玉缙《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补正》最具影响。著名医史文献学家钱超尘亦指出,《四库》医书提要偶有小误,如:“《金匮要略》与《金匮玉函经》本是两书,南宋晁公武《郡斋读书志》已混淆为一,提要沿袭其误,考之未精也。”2《总目》所收医书也有阙漏,如:“《四库》所收医书亦偶有阙漏,如《伤寒论》收成无己《注解伤寒论》,未收明赵开美翻刻之宋本《伤寒论》。其时宋本《伤寒论》尚存于世,未亡也。”3《总目》作为重要的文化遗产,考证其曲直,辩白其是非,对于更好地研究和利用这部文化遗产具有重要意义。王育林主编《四库全书总目子部医家类汇考》汇集和梳理了前贤时人研究《四库提要·子部·医家类》的成果,杨东方著《〈四库全书总目·医家类〉研究》从提要补正、编纂人员考论、文献价值及不足等七个方面对《总目》“医家类”作出较为系统的研究,二书是研究《总目》“医家类”代表性著作。此外,杨武泉《四库全书总目辨误》、李裕民《四库提要订误(增订本)》、魏小虎《四库全书总目汇订》等著作均不同程度地涉及《总目》“医家类”的辨误考订工作。我们发现,《总目》“医家类”在人名、书名、纪年、文字等方面仍然存在一些讹误现象。本文以武英殿本《四库全书总目》(以下简称“殿本《总目》”)、浙江杭州本《四库全书总目》(以下简称“浙本《总目》”)为例,举隅《总目》“医家类”提要中的错误现象。

一、人名类错误

(一)“黄应紫”误作“周应紫”

殿本《总目》之《寿亲养老新书四卷》提要载:“铉号冰壑,又号敬直老人。书中称其曾祖曰南谷、叔祖曰朴庵。以《福建通志》考之,南谷為宋参知政事应龙,朴庵为宋江西提刑应博,皆有名于时。据周应紫序,称为总管邹君,又称其官中都时,则铉亦曾登仕版者。”1此条浙本《总目》与殿本《总目》同。李裕民已指出,此处“周应紫”为“黄应紫”之误:“又作序者为黄应紫,号玉窗,泰宁人,与邹氏同里,《提要》以‘黄为‘周,亦误。”2

据《总目》中所称的“周应紫序”,该序落款实为“是年冬至节日,同郡泰宁玉牎黄应紫德夫敬书”3。查《寿亲养老新书》清同治九年(1870)河南聚文斋刻本影印本目录,题“玉牎黄应紫点校”。可见,殿本、浙本《总目》《寿亲养老新书四卷》提要均将人名“黄应紫”误作“周应紫”。《总目》的这一错误亦可从“医家类存目”中“安老怀幼书四卷”条得到印证。“明刘宇编……初,宋咸淳中,陈直撰《养老奉亲书》。元大德间,邹铉续为《寿亲养老新书》。黄应紫合为一篇刻之。”4可见,殿本、浙本《总目》《寿亲养老新书四卷》提要把“黄应紫”误作“周应紫”,这一结论是确切的。

(二)褚澄字非“彦适”

殿本《总目》之《褚氏遗书一卷》提要云:“旧本题南齐褚澄撰。澄字彦适,阳翟人,褚渊弟也。”5  此条浙本《总目》与殿本《总目》同。余嘉锡《四库提要辨证》已指出:“澄字彦适,当作‘道。”6  褚澄,南朝宋齐间河南阳翟(今河南禹县)人,精通医术,知名于时。《南齐书》卷二十三列传第四“褚澄”条云“澄字彦道”7。《南史》卷二十八列传第十八“褚澄”亦云“澄字彦道,彦回弟也”8。彦回,即褚渊,河南阳翟人。《历代名医蒙求》“高期颇通,褚澄先审”条云:“褚澄者,齐尚书,吴郡太守,字彦道,后魏吏部侍郎彦同之子,雅有才量,好经方,善医、诊处、占候,尽究其理。”9可见,史书和诸家著录,均认为褚澄字彦道,然而宋代张杲《医说》对褚澄之字另有说法。《医说》载:“褚澄,齐尚书、吴郡太守,字彦通。”10“道”“通”“适”字形相近,可见,无论是《医说》中的“彦通”之误还是殿本、浙本《总目》的“彦适”之误,均反映了古籍因字形相近而致误的讹误现象。

(三)“吴景贤”非“吴景监”之误

《巢氏诸病源候论五十卷》,《总目》提要称其“隋大业中,太医博士巢元方等奉诏撰”,然《总目》提要亦指出:“考《隋书·经籍志》有‘《诸病源候论》五卷,目一卷,吴景贤撰,《旧唐书·经籍志》有‘《诸病源候论》五十卷,吴景撰,皆不言巢氏书。《宋史·艺文志》有‘巢元方《巢氏诸病源候论》五十卷,又无吴氏书。惟《新唐书·艺文志》二书并载,书名卷数并同。不应如是之相复,疑当时本属官书,元方与景,一为监修,一为编撰,故或题景名,或题元方名,实止一书,《新唐书》偶然重出。观晁公武《读书志》,称‘隋巢元方等撰,足证旧本所列不止一名。然则《隋志》‘吴景作‘吴景贤,‘贤或‘监字之误。”11

《总目》提要认为吴景贤应作吴景,“贤”为“监”之误。余嘉锡《四库提要辨证·子部·医家类》引杨守敬《日本访书志》云:“杨守敬《日本访书志》卷九云:‘按《提要》云《隋志》五卷,五下脱十字,至确。又称吴与巢同撰此书,今以宋本照之,题为元方等撰,与《读书志》合,足见此书非一人之力,惟吴景贤之名,已见《隋书·麦铁杖传》,《提要》疑贤为监之误,未免失之。”1所以杨守敬等认为医家吴景贤之名已见于《隋书》的记载,并非“贤”“监”二字因形近而致误。《隋书》卷六十四“麦铁杖传”云:“铁杖自以荷恩深重,每怀竭命之志。及辽东之役,请为前锋,顾谓医者吴景贤曰:‘大丈夫性命自有所在,岂能艾炷灸额,瓜蒂喷鼻,治黄不差,而卧死儿女手中乎?”2《中医人名大辞典》亦称,吴景贤,隋代人,生平里居未详。精医术,曾服役军中,为将军麦铁杖治疗黄病。丹波元胤亦认为:“吴景贤名, 见于《隋书·麦铁杖传》, 则《提要》有吴景监撰之说者, 实系臆测。然以是书为巢、吴同编, 理似当然。姑据《新唐志》,并载二家之书,以俟后考。”3当然,也有研究认可《总目》提要的结论。贾维诚即认为:“《旧唐书经籍志》《唐书艺文志》皆载‘吴景撰《隋书经籍志》之‘贤字,据《四库全书总目》考,当是‘监字之误,即‘吴景监撰,为是。”4

(四)“夏德”应为“夏德懋”

浙本《总目》之《卫生十全方三卷奇疾方一卷》提要载:“宋夏德撰。德字子益,其里贯始末未详。是书有唐仲友原序云:‘友人夏子益,裒其师传之方,经常简易,用辄得效者为十卷,并取旧所家藏他方,掇其佳者为二卷,附以自著《奇疾方》一卷。共十三卷。”5《卫生十全方》三卷、《奇疾方一卷》均据《永乐大典》辑佚。史广超《〈永乐大典〉辑佚研究》考证认为,“‘夏德乃‘夏德懋之误”:“此数据6据中华书局1995年版《四库全书总目》统计,然其中夏德懋(《四库全书总目》署作者为夏德,误)《卫生十全方》三卷、《奇疾方》一卷一种在文渊阁等《四库全书》中未收,在殿本《四库全书总目》中即删去此书。今《奇疾方》未佚,全文附于《传信适用方》卷下,题夏子益《治奇疾方》,凡三十八条。然《永乐大典》卷二〇三一〇收此书,题夏子益《卫生十全方·治奇疾方》,似此书为《卫生十全方》中一部分,凡所引二十二条,与《传信适用方》中编次稍有不同,其馀各条见阮霖《经验良方·治奇疾方》。《卫生十全方》原十三卷,今《永乐大典》残本中仅存六条。”7考《宋史》卷二百七志第一百六十“艺文”条载“夏德懋《卫生十全方》十三卷”。宋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卷十三载《治奇疾方》一卷,云:“夏子益撰,凡三十八道,皆奇形怪证,世间所未见者。”8结合唐仲友原序、《宋史》“艺文志”及《直斋书录解题》的记载,可见夏子益正是夏德懋。唐仲友(1136—1188),字与正,金华人,《总目》载有其所撰《帝王经世图谱》十六卷,称其“绍兴中登进士第,复中宏词科”,陆心源辑《宋史翼》有其小传。唐仲友在治病方面颇有心得,张杲《医说》卷二“唐与正治疾”条载:“唐与正,少年得脉法于临安医者黄泽继,又得药法于太学生夏德懋。召紫霞仙,遇人有奇疾,多以意治。”9值得指出的是,《总目》之后的有些书目,受《总目》著录的影响,仍然将“夏德懋”之名著录为“夏德”,如清莫友芝《郘亭知见传本书目》,原书中删去少量《总目》著录之书,订补本著作《藏园订补郘亭知见传本书目》中悉按《四库全书简明目录》原顺序为之补全,故《藏园订补郘亭知见传本书目》载“《卫生十全方》三卷、《奇疾方》一卷,宋夏德撰”10,并注明“四库著录,莫氏未收”。《清史稿》卷一百四十七志一百二十二艺文三医家类载:“宋夏德《卫生十全方》三卷、《奇疾方》一卷。”11

《总目》“医家类”中人名类错误现象表现多样,或者为混淆姓氏,如“黄应紫”误作“周应紫”;或者为字号类错误,如褚澄字“彦道”而非“彦适”;或者为对人名的误判,如误认为吴景贤应作吴景,“贤”为“监”之误;或者表现为疏漏类错误,如将“夏德懋”误作“夏德”。因形近而误是人名类错误现象的重要原因,如因“道”“适”字形相近,致使《总目》“医家类”将褚澄字“彦道”而误作“彦适”;因“贤”或“监”二字相近,致使《总目》提要认为吴景贤应作吴景,“贤”为“监”之误。

二、书名类错误

(一)书名著录前后不一

殿本《总目》之《旅舍备要方一卷》提要载:“小儿一门,大概与同时钱乙《药证真诀》相出入。”1殿本《小儿卫生总微论方二十卷》提要载:“按:北宋钱乙,始以治小儿得名,其《藥证真诀》一书,仅有传本,亦不免缺略。”钱乙《药证真诀》,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卷十三“医书类”著录为《钱氏小儿药证真诀》,《宋史·艺文六》则著录为《小儿药证直诀》。在诸家著录存在分歧的情况下,《总目》对钱乙此种著作的著录应该有所取舍,并做到前后一致。同为浙本《总目》,或者著录为《药证直诀》,或者著录为《药证真诀》,在书名的著录方面存在前后矛盾现象。如:浙本《总目》《旅舍备要方一卷》提要将钱乙的此部著作记录为《药证直诀》,在《小儿卫生总微论方二十卷》提要将其记录为《药证直诀》,而在《薛氏医案七十八卷》提要则记录为“钱乙《小儿真诀》四卷”2,可见,浙本《总目》存在书名著录前后不一的现象。

浙本《总目》“薛氏医案七十八卷”提要载明代医家薛己“订正旧本附以己说”之一、吴县人薛铠所著的《保婴撮要》,殿本《总目》相应条目则作《保婴掇要》,殿本《总目》“医家类存目”则又作《保婴撮要》,同样表现出书名著录前后不一的现象。

(二)评论著作张冠李戴

浙本《总目》之《局方发挥一卷》提要云:“张介宾《景岳全书》云:‘《局方》一书,宋神宗(按,此《方》成于徽宗之时,介宾以为神宗,殊为舛误,谨附订于此。)诏天下高医,奏进而成。虽其中或有过于粉饰者,神效之方亦必不少,岂可轻议!”3魏小虎编撰《四库全书总目汇订》指出《景岳全书》所言《局方》为《太医局方》而非《和剂局方》:“衢本《郡斋读书志》卷十五‘太医局方条云:‘元丰中,诏天下高手医,各以得效秘方进,下太医局验试,依方制药鬻之。仍模本传于世。其下一条即‘和剂局方:‘大观中,诏通医刊正药局方书,阅岁书成。可知《景岳全书》所言《局方》乃《太医局方》,非《和剂局方》。”4本文按,《太医局方》成于神宗之时,《和剂局方》成于徽宗之时,浙本《总目》《局方发挥一卷》提要混淆两“局方”,故有“此《方》成于徽宗之时,介宾以为神宗,殊为舛误”的错误。相反,殿本《总目》《局方发挥一卷》提要并无上文中的附注,可见浙本《总目》《局方发挥一卷》提要存在着以不误为误的错误。

(三)书名互异莫衷一是

浙本《总目》之《急救仙方六卷》提要载:“《急救仙方》六卷,不著撰人名氏。其书《宋志》及诸家书目均未著录。惟焦竑《国史经籍志》载有《救急仙方》十一卷,注云‘见《道藏》,亦不言作者为谁。考白云霁《道藏目录》‘太元部·恻字号中有《急救仙方》,与《永乐大典》所载合,则焦氏误倒其文为‘救急也。”5“白云霁《道藏目录》‘太元部·恻字号中有《急救仙方》”一句,魏小虎指出:“‘急救仙方,殿本作‘急救神方。《道藏目录详注》卷四‘太玄部·恻字号,原文作‘急救仙方。”6由此可见殿本《总目》误。

此外,浙本《总目》载《宣明论方》十五卷,金刘完素撰,然殿本《总目》相应提要则作《宣明方论》。浙本《总目》《痎瘧论疏一卷》提要载:“杭世骏《道古堂集》有之颐小传,称所著初有《金匮要略模象》,为其父所焚。”7《金匮要略模象》,殿本《总目》相应提要则作《金匮要略摸象》,当以殿本《总目》为是。

综观《总目》“医家类”中书名类错误现象,可见无论是殿本还是浙本《总目》“医家类”,均存在书名著录前后不一的现象。浙本《总目》中《局方发挥》提要混淆两“局方”,将《景岳全书》所言的“《太医局方》”混淆为“《和剂局方》”,反映了浙本《总目》中《局方发挥》提要存在着以不误为误的错误。而无论是殿本还是浙本《总目》“医家类”均存在着书名互异现象,将“《急救仙方》”误作“《急救神方》”,将“《宣明论方》”误作“《宣明方论》”,将“《金匮要略摸象》”误作“《金匮要略模象》”,表现出“医家类”提要多种类型的书名类错误。

三、纪年类错误

(一)绍兴年号无庚戌

殿本《总目》之《伤寒论注十卷附伤寒明理论三卷论方一卷》提要载:“张孝忠跋亦称无己此二集自北而南,‘先以绍兴庚戌得《伤寒论注》十卷于医士王光廷家,后守荆门……”1浙本《总目》相应提要同。宋高宗绍兴朝無庚戌岁,正如《四库全书总目汇订》云:“‘绍兴年号无庚戌,据张孝忠开禧元年《伤寒论方跋》,乃‘绍熙之误。”2可见,殿本、浙本《总目》对“绍兴庚戌”的纪年错误均未指出。

《总目》中对“绍兴庚戌”的纪年错误并非孤例。《燕翼诒谋录》为宋王栐撰。《总目》“史部”《燕翼诒谋录五卷》提要载:“今考书中有纪绍兴庚戌仲父轩山公以知枢密院兼参知政事一条。庚戌为绍兴元年,核之《宋史》,是年五月甲午,王蔺知枢密院。是栐当为蔺之犹子。”3查中国历史纪年资料,绍兴元年为辛亥,而非庚戌,绍熙元年为庚戌,故“绍兴庚戌”当为“绍熙庚戌”之误。庄剑在《〈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订误两则》一文中提出了另一证据:“考《宋史·王蔺传》称:‘光宗即位,迁知枢密院事兼参政,拜枢密使。又《宋史·宰辅表四》光宗绍熙元年下称:‘(七月),王蔺自知枢密院事除枢密使。与王栐所述合,是‘绍熙讹为‘绍兴明矣。”4故《燕翼诒谋录》作者王栐所述其仲父轩山公王蔺知枢密院时间在绍熙元年(1190)而非绍兴元年(1131),《总目》行文失考。

《总目》对“绍兴庚戌”的纪年错误亦有所辨证。《坡门酬唱集》,宋邵浩编,该书有张叔椿所作之序和作者所作之引,序末题“绍兴元年五月二十四日”,引末题“绍兴庚戌四月一日”,对此,《总目》“集部”《坡门酬唱集二十三卷》提要予以了辩驳:“考癸未为孝宗隆兴元年,己酉为淳熙十六年,上距高宗绍兴元年辛亥已五十九年。且庚戌为建炎四年,亦不得题绍兴。二序纪年显然有误。按淳熙己酉,孝宗内禅,次年庚戌,即光宗绍熙元年,则序内‘绍兴必‘绍熙之讹。”5事实上,正如祝尚书在《宋人总集叙录》中所指出:“《四库总目》著录江苏巡抚采进本。盖底本邵浩《引》‘绍熙庚戌误作‘绍兴庚戌,《提要》特为之辨‘绍兴乃‘绍熙之讹……据知四库底本为传写本。‘绍兴乃‘绍熙之讹,确定无疑,台湾所藏宋本正作‘绍熙” 。6

(二)嘉靖年号无丁丑

殿本《总目》医家类存目类《素问钞补正十二卷》提要载:“明丁瓒编。瓒字点白,镇江人。嘉靖丁丑进士,官至温州府知府。”7浙本《总目》相应提要同。杨武泉《四库全书总目辨误》指出:“嘉靖无丁丑,检《碑录索引》,正德十二年丁丑科进士,有丹徒丁瓒。雍正《江南通志》卷一二二《选举志》、乾隆《镇江府志》卷二九《进士篇》、光绪《丹徒县志》卷二二《科目志》,所载并同。丹徒为镇江府附郭县,可知《总目》上文‘嘉靖,为‘正德之误。”8各志所载的进士丁瓒正是正德十二年丁丑科进士丹徒的丁瓒,可见殿本、浙本《总目》中的嘉靖丁丑为正德丁丑之误。

四、其他文字类错误

(一)“其”“具”形近而致误

殿本《总目》之《灵枢经十二卷》提要载:“近时杭世骏《道古堂集》亦有《灵枢经跋》,曰:……至宋绍兴中,锦官史崧乃云:‘家藏旧本《灵枢》九卷,除已具状经所属申明外,准使府指挥依条申转运司选官详定,其书送秘书省国子监。”1“其”,浙本改作“具”。宋史崧《黄帝内经灵枢经》序曰:“除已具状经所属申明外,准使府指挥依条申转运司选官详定,具书送秘书省国子监。”2此处作“具书”。清杭世骏《灵枢经跋》相应原文也作“具”:“唐宝应至宋绍兴,锦官史崧乃云家藏旧本《灵枢》九卷,除已具状经所属申明外,准使府指挥依条申转运司选官详定,具书送秘书省、国子监。”3“具”,有备、办义,如具呈、具名、“故人具鸡黍”等。可见,殿本《总目》中因“其”“具”形近而致误。

(二)《难经本义二卷》提要以不误为误

浙本《总目》之《难经本义二卷》提要载:“然戴良《九灵山房集》有《怀滑撄宁》诗曰:‘海日苍凉两鬓丝,异乡漂泊已多时。欲为散木留官道,故托长桑说上池……”4“留官道”,殿本《总目》作“居官道”。据清钱谦益撰《列朝诗集》“九灵山人戴良”条“怀滑撄宁”诗5、杨镰主编《全元诗》“戴良”条“怀滑撄宁”诗6,相应原文均作“欲为散木居官道”。一般来说,浙本《总目》据殿本《总目》重刻和校正,由此可见,《难经本义二卷》提要此处仍犯了“以不误为误”的错误。

正如杨武泉在《四库全书辨误》前言中认为:“《四库全书总目》著录了一万多种书,内容浩瀚,作者如云。为之撷要论世,自不能无误;而传抄传刻,复难免错讹。”7通观殿本、浙本《总目》医家类在人名、书名、纪年、文字等方面存在的讹误现象,不难发现,因形近而致误是这些讹误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如:南齐人褚澄字“彦道”而非“彦适”,“道”“适”因形近而致误;《诸病源候论》作者之一吴景贤,“贤”字不应理解为形近的“监”字;北宋钱乙的著作,或被著录为《药证直诀》,或被著录为《药证真诀》,“直”“真”因形近而致误;明卢之颐所著《金匮要略摸象》,浙本《总目》《痎瘧论疏一卷》提要则作《金匮要略模象》,“摸”与“模”因形近而致误。葛洪在《抱朴子》中云:“书三写,‘鱼成‘鲁,‘虚成‘虎。”8这反映的是古籍文字因形近而致误的现象。《总目》中的一些讹误正是鲁鱼亥豕现象的表现。此外,《卫生十全方三卷奇疾方一卷》提要的作者宋夏德懋,《总目》将其误作夏德,则表现为传抄传刻中的疏漏现象。至于浙本《总目》《局方发挥一卷》提要将《景岳全书》所言“局方”所指的《太医局方》误认为《和剂局方》,殿本《总目》将道藏著作《急救仙方》误作《急救神方》,殿本《總目》将金刘完素撰《宣明论方》作《宣明方论》,殿本、浙本《总目》均出现“绍兴庚戌”“嘉靖丁丑”类的纪年错误,亦是一万多种提要中疏误现象之一斑,值得指出和订正。

Abstract: The version of The General Catalogue of Si Ku Quan Shu housed in the Hall of Martial Valor and the one housed in Hangzhou are numerous in mistakes about the personal names of medical experts,their books,the annals,as well as character mistakes. Some examples are: Zhou Yingzi for Huang Yingzi; Yanshi for the courtesy name of Chu Cheng,Wu Jingjian for Wu Jingxian,Xia De for Xia Demao. These examples are mistakes which appear in the comments on ancient medical documents. Mistakes about book titles include the fact that titlesof the same book are not consistent in the catalogue,and the comments are targeted towards the wrong documents.  Mistakes about annals include: Gengxu for Shaoxing Reign,and Dingchou for Jiajing Reign. Character mistakes are caused by similarity in forms,as in the case of "其" and "具".

Key words:The General Catalogue of Si Ku Quan Shu;Catalogue of Zi;Medical Documents;Mistakes

责任编辑:胡海琴

猜你喜欢
讹误子部四库全书总目
《四庫全書總目》子部天文演算法、術數類提要獻疑
简论安大简《诗经》抄本中的讹误等问题
西夏文《金光明最胜王经》卷六讹误汇考
整理本《钦定四库全书总目》子部儒家类标点志误
《明督抚年表》讹误校补十一则
從《四庫全書》對《青溪寇軌》和《泊宅編》的分類看四庫館臣分類的智慧
《四库全书总目》与音乐文献
《四库全书初次进呈存目》与《四库全书总目》比较
《汉书·艺文志》《隋书·经籍志》《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诗类比较
文渊阁《四库全书》史部提要与《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