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特征分析

2021-03-22 01:23谢志强
山西青年 2021年4期
关键词:季军金奖赛道

谢志强

(广东省外语艺术职业学院信息学院,广东 广州 510640)

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是一项参赛人数多,影响力大的国家级赛事,大赛由教育部与政府、各高校共同主办,从2015年举办首届比赛以来,每年举办一届,至今已有五届,大赛采用三级赛制:校级初赛、省级复赛、全国总决赛,在校级初赛、省级复赛基础上,按照组委会配额择优遴选项目进入全国决赛[1]。大赛目的是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创。旨在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培养创新创业主力军;以比赛为抓手,深化创新创业教学改革,提高人才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经济发展的质量;以比赛为平台,推动创新成果转化,以创新引领创业、创业带动就业,从而带动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创业和就业。

本文通过梳理第一届至第五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的参赛学校、团队和人数以及获奖名单[2-6],分析参赛数据、获奖项目的区域分布和院校分布等,从而得出相关结论并提出建议。

一、研究设计

本文主要采用文本分析法和统计分析法,数据引自全国大学生创业服务网发布的信息、教育部网站上历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的相关报道和教育部公布的第一届至第五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获奖名单,对参赛数据和获奖项目数据进行整理、归类,并使用工具Excel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借此得出结论并提出建议。

二、参赛数据分析

第一届至第五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参赛学校、参赛团队和参赛学生情况如表1所示[7]。首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分为创意组和实践组,参赛学校1878所,参赛团队5.7万个,参赛学生20万人;第二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分为创意组、初创组和成长组,参赛学校2110所,参赛团队13万个,参赛学生54.5万人;第三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设有主赛道和国际赛道,分为创意组、初创组、成长组和就业型创业组,参赛学校2241所,参赛团队37万个,参赛学生150万人;第四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设有主赛道、国际赛道和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参赛学校2278所,参赛团队64万个,参赛学生265万人;第五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设有高教主赛道、国际赛道、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职教赛道和萌芽赛道,参赛学校4093所,参赛团队109万个,参赛学生457万人。

表1 第一届至第五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参赛情况

三、获奖项目数据分析

(一)总体获奖分析

根据教育部公布的第一届至第五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获奖名单,整理出历届高教主赛道和职教赛道获奖情况,如表2所示。第一届获奖项目304项,冠亚季军4项、金奖30项、银奖82项、铜奖184项、单项奖4项(最佳创意奖、最佳带动就业奖、最具人气奖和最具商业价值奖);第二届获奖项目627项,首次设立参赛鼓励奖;第三届获奖项目655项,在单项奖中,除了保持原来4项外,增加了专家特别推荐奖1项;第四届获奖项目662项,奖项恢复到第一届的情形;第五届获奖项目854项,其中高教主赛道652项,包括冠亚季军3项、单项奖3项(最佳创意奖、最具人气奖和最具商业价值奖)、金奖67项、银奖140项、铜奖439项,职教赛道202项,包括金奖18项、银奖50项、铜奖133项和单项奖1项(最具人气奖)。冠亚季军和金奖项目,代表获奖的最高水平,冠亚季军和金奖项目获奖率始终保持在2%和10%以内。

表2 历届高教和职教赛道获奖情况

(二)区域获奖分析

从前五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参赛的区域来看,全国有3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和港澳台地区)组队参加高教主赛道和职教赛道并获奖,具体获奖情况如表3所示。从表3可以看到:获奖项目总数最少是25项,最多是150项,获奖最多的省份是获奖最少省份的6倍;获奖项目超过100项有13个省,依次是湖北省、江苏省、湖南省、福建省、广东省、河南省、江西省、四川省、浙江省、安徽省、山东省、陕西省和北京市;冠亚季军和金奖代表大赛的最高水平,获此奖项超过两位数的有九个省,依次是:江苏省33项、北京市27项、浙江省25项、陕西省23项、湖北省22项、福建省19项、上海市13项、四川省12项、广东省11项,这九个省获得金奖和冠亚季军奖项目总数是185项,占71.54%,有7个省没有获得金奖和冠亚季军的奖项。

表3 第一届至第五届高教和职教赛道各区域获奖情况表

序号 省份 冠亚季军 金奖 银奖 铜奖 获奖总数 金奖以上奖项22 云南省 4 7 60 71 4 23 内蒙古自治区 0 7 52 59 0 24 山西省 1 7 45 53 1 25 香港特别行政区 7 18 28 53 7 26 澳门特别行政区 4 11 32 47 4 27 海南省 4 6 36 46 4 28 贵州省 1 4 40 45 1 29 甘肃省 1 5 37 43 1 30 宁夏回族自治区 0 6 36 42 0 31 新疆维尔族自治区 0 8 30 38 0 32 台湾省 3 10 21 34 3 33 西藏自治区 0 5 20 25 0 34 青海省 0 5 20 25 0 35 新疆建设生产兵团 0 5 20 25 0合计 20 240 627 2150 3037 260

从区域获奖分布情况来看,获得金银铜奖总数和金奖以上项目最多的区域是华东地区,分别获得933项和115项,占比分别是30.72%和44.23%,最少的区域是东北地区,分别获得265项和11项,占比分别是8.73%和6.92%,具体情况,见图1。

图1 区域获奖分布图

(三)院校获奖分析

每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的冠亚季军和金奖最能代表该赛事的顶级水平,在院校获奖分析中,抽取了第五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的高教主赛道和职教赛道冠亚季军和金奖获奖院校进行分析,将高教主赛道的参赛院校分为985院校、211院校和非985和211院校,将职教赛道的参赛院校分为国家示范性、国家骨干校和非国家示范校和骨干校,获奖分布结果如图2所示。从获奖院校分布图中可以看到:在高教主赛道获奖项目中,985院校获奖44项、211院校获奖8项、非985和211院校获奖18项,985和211院校获奖占比为74.29%;在职教赛道获奖项目中,国家示范校获奖9项、骨干校获奖1项、非国家示范校和骨干校获奖8项,国家示范校和国家骨干校获奖占比 55.6%。

图2 第五届高教主赛道和职教赛道冠亚季军和金奖获奖院校分布图

图3 前五届本科院校和高职高专院校获得金银铜奖分布图

前五届本科院校和高职高专院校获得金银铜奖的情况如图3所示,该图清晰表明:本科院校获得金奖、银奖和铜奖的项目分别是219项、555项和1856项,占获奖比例分别是91.25%、88.52%和86.33%;高职高专获得金奖、银奖和铜奖的项目分别是21项、72项和294项,占获奖比例分别是8.75%、11.48% 和 13.67%。

(四)获奖项目队伍分析

对前五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的参赛队伍和指导老师队伍的人数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参赛队伍人数最少的是1人,最多的是32人;指导老师团队最少是0人,最多的是13人。具体数据,见表4所示。

表4 参赛队伍和指导老师队伍人数情况表

四、结论和建议

通过对第一届至第五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的数据分析,得出如下结论:

(一)大赛规模不断扩大,影响范围广泛,经济效益显著

“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的参赛学校、参赛团队和参赛学生人数快速增长,从首届参赛学校1878所、参赛团队5.7万个、参赛学生人数20万,到第五届参赛学校4093所、参赛团队109万个、参赛学生人数457万,参赛学校、参赛团队和参赛学生人数分别增长了218%、1912%和2285%,累计共有参赛人数946.5万人;板块不断扩充,从首届的高教板块,到第五届设置了高教、职教、萌芽和国际四大板块,形成了包括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国内教育全链条以及国际教育的新格局,从而扩大了赛事的影响力;大赛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经抽样调查统计,前五届大赛参赛项目累计落地创办企业超过7万个,创造就业岗位超过60万个,间接带动就业超过400万人[8]。

(二)各省和各区域获奖项目数量和质量差距大

分析前五届参加高教主赛道和职教赛道并获奖的省份和区域的数据,结果表明:从获奖的数量来看,获奖项目数量最少的西藏自治区、青海省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是获奖项目最多的湖北省的六分之一,获奖项目最多的华东地区是获奖项目最少的东北地区3.5倍;从获奖的质量来看,江苏省以33项获得冠亚季军和金奖项目最多的省份,而河北省、山西省、宁夏回族自治区、新疆维尔族自治区、西藏自治区、青海省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获此奖项为零;华东地区获得冠亚季军和金奖项目是东北地区获得冠亚季军和金奖项目的10.5倍。

(三)不同层次院校获大赛顶级奖项差距显著

本科院校与高职高专,985院校、211院校与其他本科院校获得冠亚季军和金奖项目差距显著,国家示范校、国家骨干校与其他高职高专相差不多。分析冠亚季军和金奖项目的数据表明:本科院校与高职高专之比是774:93,985院校、211院校与其他本科院校之比是52:18,国家示范校、国家骨干校与其他高职高专之比是10:8。

(四)参赛队伍人数和指导老师人数的区间范围比较大

参赛队伍人数的区间为[1,27],指导老师人数的区间为[0,13]。

针对以上分析得出的结论,给出如下的建议:

1.建立有效机制,统筹协调区域和院校均衡发展

针对“各省之间、区域之间和院校之间差距大”的情况,教育管理部门可研究并制定相关政策,譬如对口帮扶机制、交流合作机制和建立资源共享平台等,促进区域和院校协调均衡发展。通过建立院校和各省对口帮扶机制,由能力较强的省和院校帮扶能力弱的省和院校,从而缩小各省之间和院校之间的差距;通过建立资源共享平台和交流机制,实现优质资源在更大范围共享,有利于促进落后区域和院校的发展。

2.限制参赛队伍和指导老师的人数

设置合理范围的参赛队伍和指导老师的人数,让所有参赛队员和指导老师实际参与工作,做到名副其实。

猜你喜欢
季军金奖赛道
跃马新姿 赛道试驾法拉利296 GTB
2022 WIDC正式落幕 极狐阿尔法S全新HI版荣获两大项金奖
彩珠赛道大迷宫
科创引领,抢跑新赛道
草坪上的迷宫赛道
聆听习总书记七一讲话
推理:看谁跑得快
金奖厨师和海盗船长
逻辑思维
孔凡钰:平昌冬奥会自由式滑雪女子空中技巧季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