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布局2021 年粮食生产

2021-03-22 08:14
农村.农业.农民 2021年5期
关键词:冬麦区局地农村部

钟 粮

确保2021 年粮食“三稳一增” 资料图

“立春过,春耕来,春浇一水值千金。 ”2 月18日我国进入雨水节气, 此时春耕备耕工作开始启动。 一年之计在于春,2021 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保持粮食生产稳定和国家粮食安全意义重大。

2021 年粮食生产极端重要

2 月初,农业农村部审议并原则通过《农业农村部2021 年粮食稳产增产工作方案》。 会议强调,要坚持从讲政治的高度, 充分认识抓好今年粮食生产的极端重要性和在全局工作中的战略定位,全力以赴确保全年粮食丰收。 要一个作物一个作物盯、一个环节一个环节抓,加强生产调度,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推动粮食生产政策措施落地见效。 要加强与相关部门沟通协调,最大限度争取支持,凝聚合力抓好粮食生产。 要压紧压实各地责任,确保面积和产量目标落到实处,坚决打好春管春播第一仗。

确保全年粮食产量稳定

目前来看,中央层面几个高规格会议,基本把2021 年中国粮食生产大局已经部署清晰。

中央农办主任、 农业农村部部长唐仁健谈2021 年“三农”工作热点话题,其中提到:农业农村系统已立下“军令状”,务必确保全年粮食产量稳定在13000 亿斤以上,并力争稳中有增。具体说,就是要做到“两稳一增”:

——稳口粮,确保口粮绝对安全,南方双季稻2020 年扩种的面积不能减少,同时要提高单产;黄淮海和西北地区小麦面积要力争有所恢复。

——稳大豆,继续实施大豆振兴计划,力争面积稳定在1.4 亿亩以上,提高单产和品质,确保用于豆制品等的食用大豆国内自给。

——增玉米, 重点扩大东北地区和黄淮海地区玉米面积。

农业农村部将会同有关部门进一步压实地方党委政府的义务和责任,确保粮食播种面积落地,同时完善种粮农民补贴政策和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 调动农民种粮和地方政府重农抓粮的积极性。

全国农业农村厅局长会议: 要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副产品有效供给, 粮食产量要稳定在1.3 万亿斤以上,并力争稳中有增,猪肉产能要稳定在5500 万吨左右。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 要牢牢把住粮食安全主动权, 粮食生产年年要抓紧。 要严防死守18 亿亩耕地红线,采取“长牙齿”的硬措施,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 要建设高标准农田,真正实现旱涝保收、高产稳产。

2021 年粮食生产形势异常严峻

冬麦区旱情或持续发展。2020 年12 月以来,冬麦区降水较常年同期偏少五成至八成,加之风力较大,土壤表墒不足,局地旱象显现。 一些省份局地城乡供水紧张并出现农业旱情,有可能发生冬春连旱。

据中国气象局预计,2 月份冬麦区降水偏少、 气温偏高,旱情可能持续发展。 眼下已进入小麦需水高峰和春季田管的关键时期, 持续干旱对小麦返青生长构成威胁,抗旱保春耕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愈发凸显。 农业农村部紧急部署抗旱保苗,要求坚决打好抗春旱促春管保丰收这场硬仗。

我国气象年景偏差。 据农业农村部和中国气象局会商预测,2021 年我国区域性、阶段性旱涝灾害重于常年,汛期阶段性北涝南旱格局较为显著,将对我国农业和粮食生产带来不利影响。

黄淮海地区可能发生“倒春寒”,夏季可能出现洪涝。预计2021 年3 月至5 月,冬麦区大部降水偏多,发生春旱可能性较小,但早春气温回暖快,易出现阶段性强冷空气,发生“倒春寒”概率大。

东北地区中北部春季可能发生低温春涝。 预计今年3月至5 月,东北大部降水偏多一成至二成,可能出现连阴雨天气,黑龙江和吉林气温偏低0.5℃~1℃,局地伴有阶段性低温,对适时春播不利。

建设高标准农田,真正实现旱涝保收、高产稳产 摄影/本刊全媒体记者 卞瑞鹤

江南华南局部可能发生冬春夏三季连旱。 预计今年1 月至5 月,江南南部、华南中东部降水偏少二成至五成,发生冬春连旱的可能性较大。 6 月至8 月,江南大部、华南北部降水偏少,出现高温热浪、夏伏旱的可能性较大,局地可能发生冬春夏三季连旱。 西南地区气候条件总体利于作物生长发育。

西北局地可能发生春旱。 预计3 月至5 月,气温接近常年同期或偏高,降水正常略偏少,新疆和甘肃西部可能发生阶段性春旱,对小麦春管和适时春播不利。6 月至8 月,西北地区大部气温偏高,局地可能出现夏伏旱。

主粮作物重大病虫害呈重发态势

2021 年小麦条锈病、赤霉病、水稻“两迁”害虫、草地贪夜蛾、黏虫、玉米螟等重大病虫害呈重发态势,直接威胁粮食生产安全。

据全国农作物病虫测报网监测和专家会商分析,2021 年小麦、水稻、玉米等粮食作物重大病虫害呈重发态势,预计全国发生面积21 亿亩次,同比增加14%,对70%以上的产区构成风险,需及时采取有效防控措施,努力减轻灾害损失。

预计2021 年小麦“三病一虫”发生面积4.7 亿亩次,同比增加13.8%;水稻“三虫两病” 发生面积11.2 亿亩次, 同比增加12.6%;玉米“三虫一病”发生面积4.4 亿亩次,同比增加13.4%。

农作物病虫害是影响粮食稳产增产的关键因素,防控农作物病虫危害是减灾保丰收的关键举措。 为实现“虫口夺粮”保丰收目标,要突出主要作物、重大病虫,抓住重点区域、关键时节,打好三大防控战役,赢得粮食丰收主动权。

猜你喜欢
冬麦区局地农村部
农业农村部明确一季度重点工作
矮败小麦技术体系在黄淮冬麦区南片抗赤霉病育种中的应用
“引水工程”对克拉玛依局地小气候的改善
农业农村部:重点做好四方面工作
农业农村部:奋战100天夺取夏粮丰收
中国四大冬小麦主产区品种农艺性状的综合性分析
黄淮和长江中下游冬麦区小麦品种(系)农艺性状 及其聚类分析*
2019年农业农村部展会计划
小麦栽培的特点及不同冬麦区存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