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酸性氧化电位水和低浓度过氧乙酸协同消毒消化内镜效果评价

2021-03-22 10:48浙江省医疗器械检验研究院浙江省医疗器械安全性评价研究重点实验室浙江杭州310018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21年3期
关键词:过氧乙酸戊二醛埃希菌

浙江省医疗器械检验研究院,浙江省医疗器械安全性评价研究重点实验室 (浙江 杭州 310018)

内容提要:通过消毒剂菌悬液定量杀菌试验和对消化内镜的现场模拟试验,比较微酸性氧化电位水(Slightly Electrolyzed Oxidizing Water,SEOW)和浓度为0.23%的过氧乙酸溶液(Peroxyacetic Acid,PAA)复合而成的新型消毒剂和2%戊二醛对消化内镜消毒效果。结果显示,当消毒时间为10min时,两者杀灭率均大于99.9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时间缩短30%。由此可见,该种新型消毒剂对消化内镜的短时间消毒能力优于2%戊二醛。

据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数据,2010年~2015年,全球有41家以上医院报告了与内窥镜相关的细菌感染,有300~500名患者因接受污染的内窥镜检查而感染致命细菌,在这其中,有80%以上的感染事件原因是内窥镜消毒不充分或消毒剂使用方法不当[1-3]。

在我国,戊二醛因其低廉的价格和较好的消毒效果,在各大医院作为内镜消毒剂的使用率高达70%以上[4]。据研究表明,若内镜有戊二醛残留,反复接触患者皮肤、黏膜,会造成皮肤或黏膜损伤,而酸性氧化电位水具有高氧化还原电位、低有效氯浓度等优点,有效解决了戊二醛存在的缺陷[5,6]。本研究主要通过比较微酸性氧化电位水(Slightly Electrolyzed Oxidizing Water,SEOW)和浓度为0.23%的过氧乙酸溶液(Peroxyacetic Acid,PAA)按不同比例配置为新型复合消毒剂的消毒效果,确定两者复合消毒剂的最佳比例和最短作用时间。

1.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材料

1.1.1 试验菌株

大肠埃希菌(Escherichia coli)[ATCC8099]、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ATCC6538]、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ATCC15442],白色念珠菌(candida Albicans)[ATCC10231],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Bacillus subtilis var.niger)[ATCC 9372],购买自广东环凯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1.1.2 试剂和培养基

①0.23%过氧乙酸,楷腾公司;②胰酪胨大豆琼脂培养基(TSA),北京三药;③沙氏琼脂培养基(SDA),北京三药;④胰蛋白胨大豆肉汤培养基(TSB),北京三药;⑤根据文献[2-4]选择用含10g/L硫代硫酸钠+3g/L卵磷脂+10g/L吐温80的磷酸缓冲液(PBS)组成的中和剂。

1.1.3 仪器设备

内镜清洗消毒机:DSD-201全自动内镜洗消机,美国明泰科公司。

微酸性氧化电位水生成器:HHEOW-1000,山东淄博医疗器械厂。

恒温水浴锅:上海跃进医疗器械厂。

移液器:德国Eppendorf公司。

麦氏比浊仪:DensiCHEK,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

生物安全柜:TYPEA2,LABCONEO,USA。

生物培养箱:KBK400,Binder,Germany。

立式蒸汽压力灭菌器:MLS-3780,SANYO,Japan。

1.2 方法

1.2.1 新型消毒剂内镜和2%戊二醛消毒效果比较

实验组:取1mL菌悬液加入至9mL新型复合消毒剂消毒剂中,混匀,作用10min后,取1mL混合液加入到9mL中和剂中作用10min。取1mL加入相对应的培养基中,采用平板倾注计数法进行菌落总数测定,实验重复三次。

对照组:取1mL菌悬液加入至9mL 2%戊二醛中,混匀,作用10min后,取1mL混合液加入到9mL中和剂中作用10min。取1mL加入相对应的培养基中,采用平板倾注计数法进行菌落总数测定,实验重复三次。

阳性对照组:将等量的接种菌接入与实验组消毒剂相同体积的PBS中,充分混合至接种菌完全分散,取合适的稀释液,取1mL加入相对应的培养基中,采用平板倾注计数法进行菌落总数测定,实验重复三次。

1.2.2 新型消毒剂内镜和2%戊二醛消毒消化内镜消毒效果比较

内镜清洗消毒与检测方法:参照卫生部《内镜清洗消毒机消毒效果检验技术规范》的要求进行检测,实验重复三次。

2.结果

2.1 相同时间内新型消毒剂和2%戊二醛消毒效果比较结果

新型消毒剂和2%戊二醛对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和白色念珠菌作用10min,其阳性对照组结果见表1。

表1. 阳性对照组试验

两种消毒剂对各个菌株的消毒效果比较见图1~4。

图1. 两种消毒剂对大肠埃希菌的消毒效果

图2. 两种消毒剂对铜绿假单胞菌的消毒效果

图3. 两种消毒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消毒效果

图4. 两种消毒剂对白色念珠菌的消毒效果

由图1可得,该新型消毒剂对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和白色念珠菌作用时间10min后,两者杀灭率均大于99.99%,两种消毒剂对菌株杀菌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新型消毒剂所需时间明显比2%戊二醛少。

2.2 最短时间内新型消毒剂和2%戊二醛消毒效果比较结果

新型消毒剂最佳作用时间为7min,因此,比较新型消毒剂和2%戊二醛对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和白色念珠菌作用7min的消毒效果,结果见表2。

表2. 新型消毒剂和2%戊二醛消毒效果比较结果

由表2可见,当消毒时间为7min时,该新型消毒剂对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白色念珠菌杀灭后的恢复生长菌数对数减少值均比2%戊二醛大了至少1个数量级。

2.3 消毒剂对消化内镜的现场模拟试验

新型消毒剂和2%戊二醛对消化内镜现场模拟试验结果见图5,由此可得,该新型消毒剂放入内镜清洗消毒机中运行消毒7min程序对连接于模拟内镜体不同位置模拟管腔内芽孢清除恢复生长菌数对数减少值为5.04~5.83,而2%戊二醛进行同样运行程序消除恢复生长菌数对数减少值为4.18~4.41。该新型消毒剂对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消毒后的菌液浓度对数减少值均比2%戊二醛大至少1个数量级。由此可见,该种新型消毒剂的短时间消毒能力优于2%戊二醛。

图5. 新型消毒剂和2%戊二醛对消化内镜现场模拟试验结果

3.讨论

近些年,消化内镜行业内一直在探索快速、有效、安全、环保的消毒方法和消毒剂[7]。微酸性氧化电位水和新型过氧乙酸溶液是目前国内外研究较多的消化内镜消毒剂,但是其安全性和有效性缺乏相关试验依据[8]。

但本研究中,对该新型消毒剂对消化内镜的消毒效果只进行到模拟现场试验阶段,将其应用于医院临床的消毒效果研究将是一个值得关注和探讨的方向。另外,关于微酸性氧化水和过氧乙酸杀菌机制的研究非常少,所以关于两者协同作用的杀菌机制更趋向于零,所以,研究该复合消毒剂的杀菌机制也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课题。

目前我国绝大多数的消化内镜室(中心)仍以戊二醛作为内镜清洗消毒的主要消毒剂之一[9]。从临床应用看,戊二醛存在消毒时间长、污染环境、对内镜腐蚀性较强等诸多缺陷,因此,探索快速、有效、安全、环保的消毒方法和消毒剂还需要更多的突破[10]。

猜你喜欢
过氧乙酸戊二醛埃希菌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猪心脏瓣膜假体中戊二醛残留量
利用具有过水解活性的乙酰基木聚糖酯酶催化制备过氧乙酸
消毒剂中过氧乙酸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522例产ESBLs大肠埃希菌医院感染的耐药性和危险因素分析
啤酒工厂发酵车间过氧乙酸消毒测试
产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尿液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I类整合子分布及结构研究
珠海地区妇幼保健院大肠埃希菌产ESBLs的基因型研究
过氧乙酸治疗甲癣
戊二醛对护士的职业危害及防护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