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业态劳动者权益保护问题探究

2021-03-24 04:35张祥
科学与生活 2021年29期
关键词:新业态保护

张祥

摘要:新业态的发展是我国未来较长时期的经济增长点,也是就业增长的一个重要渠道。随着新业态的发展,就业也呈现出与以往不同的形态,打破了传统用工制度。与此同时,劳动者权益被侵害事件频发,成为政府、社会和劳动者不得不面对的现实问题。基于此,文章通过对劳动者权益保障的现状进行分析,提出有效的改进意见,保护劳动者的权益。

关键词:新业态;劳动者权益;保护

1新业态下劳动者权益保障的发展状况

1.1就业方式不确定性强,法律法规不健全

新经济和新业态的出现并没有从根本上否定传统的就业形式和形式,如传统劳动力市场的临时工以及季节工与新业态的外卖小哥、网络主播等之间有很多共同点,大多数工作都是低技能、不稳定的。劳动者在劳动关系中往往处于不利地位,其劳动权利经常受到用人单位或平台的侵犯。在传统的工作环境中,雇主往往是季节性工人、临时工等难以得到保障,他们的工资得不到保障,权益就得不到充分保障。此外,快递、外卖等专业的收入水平较低,专业发展空间相对较小。大多数员工是普通工人,教育水平低,缺乏工作技能,大多生活在社会底层,不享受社会保障、社会福利和其他福利,他们的劳动权益往往得不到充分保障。在许多新形式的就业中,劳动标准、劳动合同等都相对较少。劳动争议一旦发生,法律法规无法解决,偶尔会引发劳动争议和冲突,给企业带来诸多隐患,影响社会的稳定。

1.2劳动关系更加灵活,劳动保障制度落后

经济新常态下,产业结构加快调整,新经济形态的出现,对就业制度、市场监管机制和企业就业制度提出了更大的挑战,引发了诸多矛盾和冲突。在服务业的发展中,行业垄断现象依然存在,阻碍了民间资本和中小企业进入相关领域,导致就业需求与就业供给产业不匹配。此外,在新经济、新业态下,就业方式和方式也发生了许多新的变化,但政府的监管理念、监管方式和监管政策都不能适应这些新变化。例如,《工作权法》没有明确劳动者在正常工作之外需要加班的问题,在这方面没有明确的规定,因此,在新业态的形式下,不能对劳动者的权益进行保护。再例如,相关部门对于外卖、出租车司机等行业的劳动权益没有确立相应对的制度,立法方面比较落后,他们经常遇到行政执法不合规、法律漏洞等问题,这也给新就业岗位的劳动者权益保障带来了新的问题。

2新业态下实现劳动保障权益保护的基本路径

第一,法律法规中承认新业态中的劳动关系,将新型劳动关系纳入保护范围。在现行法律法规中,判定是否具有正常的劳动关系的主要依据是,是否具有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具体来说即是否具有人格从属性、经济从属性。与传统的用工方式相比,虽然新业态企业与劳动者之间的人格从属性和经济从属性被弱化,但不可否认的是这种从属性依然仍在。基于这种判断,新业态企业与劳动者之间仍具有正常的劳动关系,应该纳入法律法规的保护范围。而且,近来国家明确要求不完全符合确立劳动关系情形但企业对劳动者进行劳动管理的,指导企业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协议,合理确定企业与劳动者的权利义务;并对采取外包等其他合作用工方式,劳动者权益受到损害的,平台企业依法承担相应责任。劳动保障监察机构应该根据上述规定严格执法,严厉查处新业态企业侵害劳动者权益的事件。同时,最近国家要求建立适合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职业技能培训模式,这保证了新业态劳动者和传统用工劳动者享有同等的职业技能培训待遇,同时保障了新业态企业与传统企业享有同样的财政补贴政策,这大大促进了新业态经济与传统经济之间的共融、共享发展。但今后还需要细化这些政策,让政策真正落地,使得新业态劳动者及其企业充分享受到职业技能培训和财政补贴所带来的“福利”。

第二,调整相关的社会保障政策,探索新的保障制度。大部分新业态就业方式具有多样性、灵活性等特征,难以确定单位缴费的主体和缴费比例。鉴于这种特征,新业态劳动者应该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因为难以确定单位的缴费主体,以及收入不稳定导致劳动者个人难以每月按时缴纳一定的保险费。从法律政策上明确规定这部分人群参加城乡居民的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这种规定具有比较大的可操作性,并且在当前情况下是比较理性的选择。近来国家要求逐步取消参加社会保险户籍上的限制,这个规定有利于外来新业态劳动者参加工作地的社会保险和保障他们的社会保险权益,但目前这仅仅是一個指导性规定,今后还需要各地制定具体办法,以便于加快推进这项工作。如规定一个时间点开始全面放开新业态劳动者参加社会保险上的户籍限制。同时,最近国家要求组织开展平台灵活就业人员职业伤害保障试点,平台企业应当按规定参加。接下来应该尽快出台试点方案,并建立起一套对平台企业的监管体系。

第三,扩大监察机构的监督范围,构建立体式社会监督机制。最近国家要求各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要加大劳动保障监察力度,督促企业落实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责任,加强治理拖欠劳动报酬、违法超时加班等突出问题,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要实现上述目标,应当通过完善和修订相关法律法规,扩大劳动保障监察机构的职责范围,覆盖到新业态劳动者。首先,由于劳动保障监察涉及多方主体,需要明确以哪一方主体为主,应该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的监察机构为第一责任人;其次,进一步明确监察内容,把新业态劳动者的劳动权益和社会保险权益都纳入监察的内容;再次,构建一个畅通的监察渠道,监察机构需要多方位、及时地获取新业态企业侵权事件的相关信息,保证第一时间监察到位。

第四,组建完善的工会组织,充分维护新业态劳动者合法权益。最近国家要求工会积极与行业协会、头部企业或企业代表组织开展协商,签订行业集体合同或协议,推动制定行业劳动标准。在单位工会和行业工会中,行业工会在保护劳动者权益中发挥的作用更为明显。我们不能无视近8000万的新业态劳动者游离于工会组织之外,当他们因劳动保障权益受到侵害而非常无助时,工会组织应该及时伸出援手给予有力的帮助。我国正在加大各个单位、各类行业的工会组织建设,也应该为新业态劳动者建立工会组织,根据不同的行业,以地市级为单位分别建立不同新业态的行业工会组织,让近8000万的新业态劳动者都有一个自己的家,这也符合广大新业态劳动者的心声。

结语

在新业态形式下,对劳动者权益进行保护已经成为当前重要的工作,相关人员要对劳动关系以及劳动者权益进行重视,根据出现的劳动者权益保护问题,对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完善,加强对劳动者监管制度的制定,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参考文献:

[1]姜永新.为破解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护困局贡献工会力量[J].中国工运,2021(03):40-42.

[2]张钰,金伟.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护研究——以外卖平台为例[J].经济与社会发展,2021,19(01):61-66.

[3]郭君.劳动关系法定化视域下双重劳动关系劳动者权益保护解构[J].中国工运,2018(08):40-42.

[4]王娣.劳动者权益保护的局限及其克服——以劳动公益诉讼制度构建为视角[J].河北企业,2020(08):137-140.

[5]邹瑞琼.工会在保护灵活就业劳动者权益中的路径选择[J].天津市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20,37(02):44-51.

[6]黄萱.解雇保护视角下被追究刑事责任劳动者的权益保护[J].福州党校学报,2019(04):51-54.

猜你喜欢
新业态保护
“互联网+广告”的新业态研究
我国农资电子商务发展概况
基于Web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土族盘绣电子商务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反渗透长期停用保护方法的探索
新常态下港口加快转型升级刍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