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使用PATENTICS,有效提高XY率

2021-03-24 10:41徐金环
科学与生活 2021年29期

徐金环

摘要:Patentics是基于智能语义搜索技术的检索系统,检索效率比常规数据库有显著提高。但在数据库检索后再使用Patentics,有利于选取正确的人工干预手段,往往比先使用Patentics海淘的效果更好。本文结合后使用Patentics的两个实际案例出发,分析后使用Patentics的必要性和正确性。后使用Patentics是提高XY率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Patentics检索;后使用;人工干预;XY率

一、引言

随着Patentics功能日趋完善,Patentics已经成为广大审查员必备的检索工具。在有些检索规范里,将Patentics列为检索准备后的第一项,意为用Patentics先“海淘”一下,如果“淘”到了,终止检索;如果没“淘”到,再进行数据库检索,以期减小遗漏XY文件的几率。实际检索过程中,审查员往往先使用Patentics的“R/申请号”排序功能,在没有合适的对比文件时,审查员就会放弃在Patentics中的进一步检索,转回S系统中进行常规检索之后终止。尽管在Patentics的系列讲座和多篇论文均提到,Patentics必须经过人工干预才会更有效,现实情况是,人工干预的方向和手段是多种多样的,审查员往往不能做到全面的有思路的人工干预,尤其是当把Patentics作为检索准备后的第一项检索时,这种全面性更要大大折扣。然而,作者经实践发现,Patentics检索在数据库检索之后进行,更容易检索到对比文件,有效提高个人的XY率。作者以近来检索的两件专利申请为例,分析一下为什么后使用Patentics檢出对比文件的几率更高。

二、实际检索案例

1、案例一:带有弹片的SATA连接器

技术方案:将15个对接端子按功能分类,具有相同功能的端子焊接在同一个引脚上,这样15个对接端子只需8个焊接引脚(具体焊接顺序见权利要求2、附图4),解决了端子逐个焊接时焊接端子间隔小,焊接难度大、重复劳动的技术问题。

权利要求1:

1.一种带有弹片的SATA连接器,包括:一绝缘本体,固定在所述绝缘本体上的并排、间隔设置的第一组导电端子和第二组导电端子,以及,一安装在所述绝缘本体上表面的弹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组导电端子包括:一组15引脚的对接端子排和一组8引脚的铆压端子排,所述对接端子排与所述铆压端子排连接成一体,所述对接端子排固定在所述绝缘本体的端子槽内,所述铆压端子排向后伸出所述绝缘本体,且所述铆压端子排的每个引脚的两侧均设置有向上延伸的齿牙,所述铆压端子排的相邻引脚间隔相等。

审查员在S系统检索过程如下:

CNABS数据库:

考虑到SATA是一种类型比较明确的连接器,关键词用了“SATA”。

然后又在VEN和USTXT中进行了简单检索(检索式略),从详细浏览的1000篇中得到最接近的现有技术是CN203367556U:这个现有技术公开了SATA连接器,SATA连接器上设有七个7P端子固定位和十五个15P端子固定位;所述七个7P端子一一对应的固定在七个7P端子固定位内,所述少于或等于十五个15P端子固定在15P端子固定位内,15P位置可以是不满PIN的,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将这些15P端子固定在不同的15P端子固定位上;该方案与要检索的方案构思基本相同,但其没有公开铆压端子排的特征,也没有公开15P端子数量如何减少的细节特征。

Patentics中的检索

基于在S系统的检索认知,审查员对该专利的技术方案的理解更加透彻:首先,这个技术方案一定是限定在“SATA”这个领域内,因为其他类型的连接器不可能有这种端子结构;第二,对“SATA7+15P”(背景技术有提到)这个型号又百度了一下,确认“SATA7+15P”是SATA连接器中的一类,且表述准确。

于是转而去Patentics中进行语义检索,直接选择在专业图文检索: B/SATA7+15P,点击检索,结果只有三篇,第一篇是本专利,第二篇是一个E文献,第三篇就是X文献,而且关于从属权利要求中的弹片特征也都公开了!

第一篇CN203660082(本新型,图略):

第二篇CN203631791(E):

第三篇CN202662885(X):

就这样,在Patentics中一个检索式就搞定了。审查员后来又尝试用R/201420007649 AND B/(除”SATA7+15P”的各种发明点关键词),都没出来这个结果。也就是说,如果没有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简单使用“R/申请号 AND B/关键词”粗检或关键词人工干预也得不到该对比文件。

2、案例二:双面插Micro USB B型公座连接器

本案技术方案:USB的主体板(舌板)分为相同的上主体板和下主体板,上端子和下端子结构相同,分别依托上主体板和下主体板,从而拼接形成上下结构相同的公头插入结构,公座不必区分正反面便可插入母座。

审查员在S系统检索过程如下:

在常规数据库中浏览了大概1500篇文献,也没有找到非常合适的对比文件,但通过常规数据库浏览发现该类国内申请主要集中在广东,于是去Patentics中尝试:

奇迹出现了!申请人为刘红梅的CN104538773、CN204333399是与对比文件几乎一模一样的两篇对比文件,且出现在第一页比较靠前的位置。

三、分析一下这两个案例中对比文件的检出过程

在第一个案例中,其发明点主要在于端子结构,所以在用CNABS数据库检索的过程中,首先要把连接器限定在SATA连接器领域,因为如果不是SATA连接器,那么其就不具有这样数量的端子,就不可能产生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所以为防止遗漏,没再加任何限制直接就浏览了检索式4(CNABS),按理说,这样应该就把标引“SATA”的连接器都浏览完了;所以下一步考虑可能有的连接器没有标引关键词“SATA”,所以采用了限定端子数量的检索式5来考虑检全,可惜没有检索结果;在CNTXT中,审查员已经想到了使用“SATA7+15”这个词组来检索,但由于对全文数据库的标引规则不是很熟悉,导致检索式6、7、8也都没有。也就是说,理论上来说,在数据库的检索思路是很正确的了,但还是没有检到对比文件。

在第二个案例中,发明点是USB的正反插结构,这类技术方案在本领域是非常常见的,而且中英文的技术方案都很多,就本领域技术人员来看,这类申请/专利不标引“USB”的可能性非常小,所以在CNABS和VEN中先把检索范围限定在检索式3,而且对于正反插的关键词扩展,检索式11(CNABS)和检索式4(VEN)已经很全面了;浏览了几百篇后,也调整过可能没有标引“USB”的文献,所以检索式13(CNABS)已经调整到不限定在USB范围内了,但是浏览了1500篇后,还是没有检到好用的对比文件。

以上两件案例,审查员在使用常规数据库检索后,将Patentics作为一种检索补充,第一个案例直接使用了关键词检索,第二个案例使用了地域干预,都取得了好的结果。对于PATENTICS的人工干预方向,过去有太多的培训讲座和论文都讲过这个问题,比如先看32个索引词对不对,使用背景技术,使用技术效果等等,本文不再详述。

四、为什么后使用Patentics是提高XY率的有效途径

1、Patentics检索系统的特点

Patentics检索系统与数据库相比,具有智能语义检索功能,可根据给出的任何中英文文本包含的语义在全球专利数据库中找到与之相关的专利,并按照相关度排序给出检索结果。具体来说,是Patentics首先建立信息索引,为数据库中每篇文献抽取n个索引词/关键词,然后根据关键词之间的语义关联度(通过计算关键词向量之间的余弦值)显示与本文语义最接近的top32个关键词,用户输入检索信息时,检索系统自动从给出的文本中选取关键词,然后对抽取的关键词进行向量运算并排序,匹配的越多,相关度就越高,并把相关度最高的400篇提供给用户。Patentics检索系统的准确度取决于对检索文本信息压缩的准确度和对数据库文献信息还原的灵敏度,但实际上例如:引入太多非关键信息、与发明点相关度不高、语义关联不准确等,所以使用Patentics粗检有时并不能获得理想结果。

2、数据库检索过后,會对发明本意有更准确的了解

正是由于Patentics检索系统存在上述的局限性,因此人工干预成为大家深究的课题。但不论是修改索引词,还是使用背景技术、使用技术效果,都是建立在对本申请的深入了解之后。也就是说,只有在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有透彻的理解之后,才会清楚Patentics的索引词到底准不准确。而先使用数据库检索,即使检不出对比文件,也是对申请文件逐步理解的一个过程。因此,与先使用Patentics检索相比,后使用Patentics能更加有的放矢地进行人工干预。

3、S系统穷尽手段后,方知Patentics的独到之处

数据库的检索中,要为检准,就要使用更多的限制;要为检全,就要大量浏览文献,而每个数据库的特点不同,检索不同的数据库还要有不同的调整;Patentics系统检索相对来说比较容易,除了常规的关键词、分类号干预,还有很多数据库系统所不能比拟的检索手段和干预手段,比如专业图文检索,比如DualView检索,比如案例二中的地域干预等等,因此在常规检索后,再使用Patentics,更能做到检全。

所以,对于审查员来说,先用Patentics是基于效率的考虑,但往往效果并不好;而后用Patentics,确是提高XY率的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