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救助制度福利依赖的原因探析

2021-03-24 11:08闫开汪泳
科学与生活 2021年29期
关键词:社会救助产生原因

闫开 汪泳

摘要:在社会救助制度实践发展过程中,逐渐出现有劳动能力的受助者不愿从事社会性工作而选择长期领取救助金的福利依赖现象,究其原因可以受助者的个人、制度和文化视角进行分析。

关键词:社会救助、福利依赖、产生原因

福利依赖源于西方的高福利制度,是西方国家长期面临的重要社会问题之一。我国由于社会经济发展较快,社会救助范围扩大,救助标准提高,福利依赖现象也逐步显现[1]。如果不尽早防范,必然会影响社会公平和效率。

一、社会救助福利依赖的基本内涵

社会救助福利依赖是社会救助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种消极社会现象,主要是指由个人、制度和文化等当面的原因造成的不能或不愿通过自助或他助的方式从事社会性劳动而被社会所排斥的受助群体的行为选择结果。

二、社会救助制度福利依赖的具体原因

(一)个人原因

1.受助者再就业能力有限

就业创收是社会救助受助者摆脱贫困的重要途径。大部分受助者受自身发展能力限制,只能从事发展空间小、收入不稳定、收入水平低的工作岗位。并且,随着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许多行业逐渐由劳动力密集型向知识密集型转型,这对于专业技能缺乏、身体素质弱、学习能力较差的受助者而言,无疑是巨大的就业障碍,导致他们宁可选择继续领取社会救助金,也不愿就业创收。因此,社会救助制度在实施过程中应对劳动者进行全面、系统的就业培训,增强劳动者就业创收能力。同时,鼓励企业开发更多就业岗位,促进受助者多渠道就业。

2.理性人决策的结果

经济学假设中的理性人遵循趋利避害的原则,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如果可持续发展能力较弱的受助者在达到标准后退出社会救助制度,意味着他们将成为制度边缘群体,重新面临贫困风险。在理性人决策下,这部分社会救助边缘群体最优的行为选择应是福利依赖,即通过瞒报、漏报相关财产信息,寻求制度庇护。因此,政府在制定社会救助制度时,要遵循普惠性、包容性原则,积极推动政策受益者从最弱势群体逐渐延伸到政策边缘群体。

(二)制度原因

1.重保障轻发展的制度安排

目前,我国的社会救助制度对维持居民最低生活水平十分必要,但这种以保生存为主的制度安排已无法满足后脱贫时代中对创建发展型社会救助制度的要求,尤其在多维相对贫困治理中,保障型的社会救助作为一种消耗式而非投资型的制度,缺少对个体可行能力的综合考虑,不利于激发受助者摆脱贫困的内生动力,导致受助者缺乏从事社会性劳动的必要能力,不得不选择福利依赖。因此,社会救助政策制定者应积极转变救助理念和方式,以充分调动受助者内在创收潜能为政策取向,通过教育救助、心理救助和就业救助等方式,恢复和培育受助者的能力和就业动机,从而构建发展型社会救助制度。

2.福利叠加现象增加福利含金量

福利叠加是指单项社会救助制度与其他社会救助项目捆绑实施,以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例,部分地区的受助者在享受低保金的同时,还可享受教育、医疗、住房、水、电煤气等多领域享有福利优惠,这种模式虽能节省制度运行成本、提升受助者福利水平,但会使受助者对其产生依赖,消磨内在发展动力。因为受助者在失去最低生活保障资格后,可能会担心生活水平出现悬崖式下降而重新陷入贫困,进而选择福利依赖。因此,政府应当重新审视社会救助各项目之间的关系,将捆绑式的综合性社会救助进行专业化分类,确保各项目的独立性,从而建立一套专业性的社会救助制度。

3.社会救助运行机制存在漏洞

在社会救助资格审查阶段。家庭收入是社会救助的主要评判指标,但在实际操作中由于申请者收入来源混杂、收入水平不稳定、审核工作者能力不足、审核资金有限等问题,导致社会救助资格审核的结果并不能准确地反映申请者真实境况,为了福利依赖者提供了可乘之机。因此,政策制定者应完善审查机制,从以收入为主转变为以消费和收入结合的审查机制,从而实现审查工作精准化。

在社会救助资金给付阶段。补差式的给付方式存在负激励作用。现行的社会救助采用补差式的救助方式,即个人救助资金等于政府救助标准与受助者实际收入之差。该模式虽有利于提升社会救助资金利用率,但弱化了受助者的退出意愿和就业动机,受助者为了获得高额救助金,往往会选择隐瞒或无意增加个人收入,从而产生福利依赖。因此,政府应将补差式的资金给付方式转变为负所得税制,增强受助者就业积极性。

在社会救助退出阶段。社会救助退出分为主动退出和被动退出,主动退出是由受助者主动提出申请即可;被动退出是由社会救助审核机构对不符合要求的受助者进行清退。但在多重利益驱动下,很少有受助者会选择主动退出,被动退出成为主要现象,而被动退出受已有技术条件限制,难以准确实现应退尽退,从而出现了福利依赖者。因此,政府应当积极构建社会救助退出的动力机制、风险防范机制、惩罚机制、补偿机制和评估机制等退出机制框架,以此防范福利依赖行为。

(三)文化原因

1.贫困评议文化的转变

贫困评议文化是指人们如何看待贫困本身和帮助贫困者脱贫的福利,它是某一时期,社会层面贫困观的体现[2]。改革开放之前,贫困与个人、家族和道德紧密结合。在“乐善好施”的慈善文化和“达则兼济天下”的助人观念驱使下,人们按照地缘和血缘的差序格局对贫困者施以援手,并将其视为光宗耀祖的义举。在此环境下,贫困者福利依赖往往被看作个人好吃懒做和家族道德缺失的表现,会使个人和家族蒙羞。

改革开放后,贫困与市场和政治关联性逐渐增强,尤其是精准扶贫实施后,脱贫被视作政府的重要工作。人们对贫困的态度也由道德化和家族化转变为权利化和公平化,并将贫困户视为争取国家福利和享受权利的身份,出现争做贫困户的现象,形成了福利依赖。因此政府应通过宣传、培训、感化、引领和示范教育等途径,让受助者摒弃“等、靠、要”思想,摆脱福利依赖。

2.贫困文化的发展抑制作用

贫困文化是指贫困者长期在特定环境和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思想觀念、行为习惯、价值取向等内容,是一种有别于主流文化的亚文化,主要表现为贫困户“等、靠、要”的行为选择和听天由命的宿命观。这种能够扭曲贫困者的生存发展观、阻碍贫困者人力资本的积累、抑制贫困者上升性的社会流动,为福利依赖提供了思想和现实基础。此外,贫困文化具有较强的传染性,在代际间和不同群体间相互传递,导致贫困者长期生活在消极散漫的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中,将享受福利作为维持生存的长期方式。因此,政府应当聚焦贫困精神层面,构建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取向的底层文化与环境。

参考文献:

[1]朱一丹,金喜在.我国城市低保福利依赖问题及对策探析[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06):74-79.

[2]袁小平,姜春燕.福利递送中的文化、制度与福利依赖——关于A村精准扶贫的观察与分析[J].学习论坛,2020(06):80-87.

猜你喜欢
社会救助产生原因
老龄化背景下保定市老年贫困人口社会救助研究
非政府组织参与农村社会救助的有效性研究
从关注到行动:自闭症儿童社会救助的困境与对策
社会救助多元化助力精准扶贫浅议
系列犯罪的地域化问题研究
浅析企业劳资纠纷产生原因及化解对策
我国社会救助制度创新研究
陪读现象产生原因及其利弊分析*
流浪儿童社会救助的社工介入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