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八个统一”对高校党史课程教学的实践意义

2021-03-24 14:12张晓阳
科学与生活 2021年29期
关键词:实践意义

张晓阳

摘要:作为高校思政课改革的重要理论指导,“八个统一”在高校党史课程教学过程中有重要的实践意义,能够推动高校党史课程高校开展,改善教学效果,提高受教育者的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修养,全面提升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在高校党史课程教学中,要坚持政治主导,理论先行;坚持理论引领,实践为王;坚持主导指引,主体核心;坚持启发为主,灌输为辅。

关键词:“八个统一”;高校党史课程;实践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学习党史、国史,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继续推向前进的必修课。”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要坚持“八个统一”。 一是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二是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三是建设性和批判性相统一;四是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五是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统一;六是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七是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八是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作为高校思政课改革的重要理论指导,“八个统一”在高校党史课程教学过程中有重要的实践意义,能够推动高校党史课程高校开展,改善教学效果,全面提升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

一、坚持政治主导,理论先行

在高校党史教学中,应当坚持政治性与学理性的统一。高校党史教学工作者应当多措并举开展唯物史观教学。第一,坚持以理论引领为基石,把握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只有通过阅读相关书目,才能够掌握唯物史观的理论框架,形成正确的历史观。第二,坚持以实事求是为原则,正确看待历史问题。在当前高校中共党史教育教学开展过程中,出现了过于主观、曲解历史、大学课堂讲授所谓“解密史”等现象,这是典型的不尊重历史客观事实,是历史唯心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的表现。作为党史教育工作者,应当摒弃历史虚无主义,坚持实事求是。第三,坚持以审时度势为宗旨,结合实际运用历史问题。在高校党史教学中,部分教师只讲授历史事实,但对历史学习的目的和意义缺乏认知。因此在党史教学中,在对历史事实充分了解、客观讲授的基础上,应当进一步注重历史问题的实际运用。结合当前实际,运用历史经验,是高校党史教学中应当注意的问题。第四,坚持以批判继承为手段,宣扬正确的历史经验。在继承历史经验的过程中,部分教育工作者采取了全盘否定和全盘肯定的态度,这不符合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要求,是不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在高校党史教学开展过程中,应当具有批判精神,宣扬正确且符合当前现实的历史经验,帮助学生更好地投入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

二、坚持理论引领,实践为王

在高校党史教学中,要坚持理论性与实践性的统一。正确开展党史人物教学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提高学生的理论素养。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逐渐丰富成熟的阶段,在这一阶段,应当及时纠正学生错误的历史观,改变一味歌颂英雄人物、贬低负面人物的传统观念,让学生能够辩证地、客观地看待历史人物,只有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党史人物,才能让学生真正对党史人物有定性理解,形成完善的历史观,促进高校学生党史理论素养的提升。在传统的高校党史教学模式中,教学工作者往往用“灌输式”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形成对当时人物的脸谱化印象,但高校教育不应当是刻板、高度一致的,党史人物的评价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在讲授历史客观事实和历史研究方法的基础上,让学生形成对党史人物的自主评价。高校党史规律教学的重要目的是通过理论化的规律总结,引导学生自主投身党史研究实践。单纯的课堂讲授难以让学生总结规律、举一反三,学生的收获有限,在教学中穿插一定的党史规律引导,能够让学生更好地发现规律,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党史规律教学以学生自主学习为要求。在高校党史教学中,发挥学生的自主性是重中之重,实践证明,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不能帮助学生加深印象,只有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发挥学生的独立意识,才能让学生对党史有更深的认识。

三、坚持立足主导,服务主体

在高校党史教学中,要坚持主导性与主体性相统一。高校教师只有坚持正确理论的引领,才能党史教学中摆脱历史虚无主义。高校党史教育工作者在把握党史时间基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基础上,应当充分运用教学技能,运用适当的方法引导学生学习党史。一是把握党史教学的准确性原则。历史研究不是单纯反应历史线索,其重要目的是为社会发展服务,因此党史阶段划分要体现研究目的导向,结合时代需要划分党史阶段。二是掌握党史教学的关键性原则。在引导学生把握党史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掌握党史上的重要节点,是引导学生正确划分党史时间,把握党史实践逻辑的重要环节。三是掌握党史时间教学的科学性原则。只有让学生掌握正确的方法,才能让学生能够触类旁通,能够更好地掌握历史。从学生角度看,要发挥好主体作用,发挥学习的自主性。一是党史人物和事件评价的客观性。英雄人物固然对社会发展产生过重要的推动作用,但对英雄人物的研究也应当以客观事实为基准,用史料来论证,不能违背历史唯物主义的要求。二是党史人物和事件评价的全面性。俗话说“人无完人”。在对党史人物和事件的评价中,应当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结合历史客观事实和时代特征,全面地对历史人物进行评价。三是党史人物和事件评价的现实性。在评价党史人物和事件时,应当与当前社会现实紧密结合,注重宣扬对社会发展有利的内容。

四、坚持启发为主,灌输为辅

在高校党史教学中,要坚持灌输性与启发性相统一。从教师的角度看,新型思政课程教育模式下的“灌输”并不是单纯的课本讲授,而是传授正确的方法和观念。高校党史教学工作者在开展工作过程中,应当引导学生从问题出发学习党史。第一,坚持问题研究理论化。中共党史不仅具有学术性,还具有很强的政治性。从学科性质上看,中共党史是一门具有很强政治性和现实性的历史科学。从学科特点上看,中共党史具有马克思主义色彩,以唯物史观为指导,适应政治、经济发展的现实需要。只有把握中共党史学科基本理论,才能理解党史基本问题,形成对党史的科学认识。第二,坚持研究方法标准化。要坚持理论性与实践性的统一,在引导学生学习基本理论的基础上,要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研究方法。虽然中共党史具有很强的政治性和现实性,但其归根结底是一门历史科学,中共党史研究应当以历史学科的科学方法为基础。第三,坚持基本史料科学化,反对历史虚无主义。中共党史基本问题好比航行中的舵手,掌握着正确的理论方向。近年来,受信息网络的发展和外部势力影响,一些对中共党史人物和实践颠倒是非的言论甚嚣尘上,这是典型的历史虚无主义的表现。作为高校党史工作者,要把握好科学的党史研究方法,以马克思主义历史观为指导,厘清党史基本问题,坚持实事求是,旗帜鲜明地反对历史虚无主义。这样才能净化学科环境,使中共党史为中国社会发展发挥积极作用。

五、小结

高校中共党史教学作为高校思政课的重要一环,是以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引领为前提,以塑造学生基本素养、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为目的。作为高校思政课改革的重要理论指导,“八个统一”在高校黨史课程教学过程中有重要的实践意义,能够推动高校党史课程高校开展,改善教学效果,提高受教育者的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修养,全面提升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

全国干部培训教材编审指导委员会.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M].北京:人民出版社 党建读物出版社,2015:51.

猜你喜欢
实践意义
医院党务工作创新思路与实践意义探寻
助力三农、电商扶贫“一个好汉三个帮”
形体礼仪课对大学生自我素质提升的实践意义
大学数学分层次教学的实践意义
新时期煤矿治安保卫工作的实践策略及意义解读
团体心理健康辅导的理论、方法与实践
品管圈降低肿瘤住院患者跌倒发生率的实践意义分析
刍议新时期加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的实践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