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文化馆建设初探

2021-03-24 18:34张聪
科学与生活 2021年29期
关键词:艺术馆文化馆数字化

张聪

数字技术的飞速发展,不仅促进了经济的发展,推动了社会的变革,同时影响着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文化馆作为社会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面临着前所未有的颠覆和冲击,各地的文化馆都开始在数字化服务上大展拳脚。

一、顺应时代要求,数字文化馆建设势在必行

曾经的文化馆活动是群众业余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上世纪末,虽然文化馆的建设还处在初级阶段,但是当时开展的活动经常人满为患,人们充满热情的到文化馆来,对文化和知识的渴求都在文化馆得到了满足。但是进入本世纪后,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逐渐改变了人民群众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尤其是数字化网络的逐渐普及,截止2021年6月底中国互联网普及率达71.60%,较2020年年底增长了1.20,人们开始越来越享受互联网给他们带来的便利和快捷,传统文化馆陈旧而单调的服务方式和设施,已经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步伐,传统的群众文化活动受到了巨大的冲击,文化馆的优势无法发挥,无法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文化需求,群众到文化馆来参加活动的越来越少,以至于有的活动参加的群众还没有组织活动的工作人员多,文化馆在群众文化生活中的地位岌岌可危。

在这种背景下,《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中明确提出“加快推进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建设,建立标准统一、互联互通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在基层实现共享共建。”国家对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建设的重视和支持,为加快建设数字化文化馆提供了目标和保障。辽宁省群众艺术馆,以及在其业务指导下的全省各市县区群众艺术馆、文化馆和乡镇综合文化站,在数字文化馆建设领域进行了大胆的初步尝试。

1、建立专属网站。辽宁省群众艺术馆专属网站于2007年初初步建成,十多年来,不断完善,网站规模从小到大,两次改版升级,网页设计日趋精美,版块栏目划分更趋科学合理,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和网络资源,发布信息,宣传群众文化活动其内容,已经基本涵盖了省群众艺术馆从业务活动到行政后勤的所有信息。在省群众艺术馆的示范引领之下,各市群众艺术馆业已基本建立了自己的专属网站,一些县市区文化馆基本也都有了自己的网页甚至网站。这些网站、网页之间互挂链接,有效打破了原有条块、区域、资源、服务相互分割的格局,让区域性资源、产品和服务的共建共享、互联互通、均等提供成为可能,达到信息传播、资源共享的目的,为广大人民群众了解群众文化动态、参与群众文化活动提供了自主、便利的条件,擴大了群众文化的影响力,让群众文化不再单纯的是社区活动、农民活动、老年活动、儿童活动,而是一件各个年龄层次、各个文化阶层,都可以直接查询、了解、参与的群众活动。

2、与移动终端结合。与移动终端相结合,也是当前公共文化数字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发展方向。以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为代表的移动信息终端正在改变着人们接收和输出信息的方式。截止2021年6月底中国手机网民规模达10.07亿人。对于公共文化服务机构来说,开通手机服务平台,也成为近年来的新趋势。对此,辽宁省群众艺术馆迅速建立起专属的微信公众号,截至2021年1月,关注人数已达2000多人。微信公众号向社会发布包括“传承弘扬雷锋精神”“巾帼建功”“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抗美援朝烈士陵园网上祭扫活动”“我身边的群文人”等栏目,集活动预报、活动信息、活动视频、活动资料等多种信息为一体,极大地满足了不同层次人群的需求。

3、尝试远程教育。充分利用数字化教学,有着广泛而深远的意义,它的传播速度,不是传统的一对一教学,点对点模式产生的社会效益数字增长;也不单单是一对多辅导,辐射模式的社会效益几何增长;更不单单是上对中、中对下培训,层层催化模式的社会效益化学增长;而是一对众、众对众传播,加速度膨胀模式的社会效益核裂变增长。近几年,随着防疫进入常态化形式,辽宁省文化馆为了应对疫情反复的情况,在2021年开展了辽宁省全民艺术普及系列公益课程录制工作,此项系列公益课程涵盖声乐、器乐、表演、戏剧、曲艺、书法、美术、摄影、舞蹈等专业,来自全省各级文化馆站近30位在职业务骨干将在近一个月的时间内录制150课时公益课程,在公众号平台陆续推出。

二、数字文化馆的建设方向

1、标准化是公共文化数字化建设的前提,也是数字文化馆建设的基础

俗话说的好,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要加快文化馆数字化建设,首先是要制定统一的标准。没有统一标准,就会导致各自为政,重复建设,造成极大浪费;没有统一标准,就无法实现资源共享,制约资源转化整合以及后续工作开展;没有统一标准,对文化馆未来发展进行进一步规划和预期,也就无法与外部民间力量互通有无,融合共享。加快标准化建设,可以引进网络系统软件平台,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相结合,按照“大统筹、大整合”的原则,各地各级各部门变各自为政为统一行动,将近年来各地各单位呈现“点”状的探索与实践尝试加以梳理提炼,尽快出台数字文化馆建设全地区、全省乃至全国的标准化规则、规划和相应政策,按照标准加以引导,确保建设的有序推进和高效运作,保证文化馆资源的质量和数量,有效整合资源、丰富资源、利用资源,丰富数字文化馆的资源和内容,满足不同人群的文化需求。

2、创新服务形式,多样化的表现方式,是吸引群众参与活动的有效途径

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内容也需要更加多样化的形式来展示出来,要充分借助数字网络技术手段,体现出数字文化馆的现代性、先进性和高效性,吸引群众、打动群众、留住群众的注意力。例如:在学习中重视互动,不仅在线教学,而且在线进行讨论,并对学习内容进行反馈,提高文化培训的效率,满足各类群众对文化知识的渴求;在展览中借助数字网络技术手段建立数字化全景和虚拟现实服务平台,利用VR虚拟现实技术与全景展示技术,为用户提供360度全景,720度全景展示,让不能亲自到达展馆观看的群众也能得到身临其境的观看体验;数字化虚拟现实技术也可以应用在文化培训活动中,效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增强学习体验,实现情境学习和知识迁移,全方位调动学习者的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等,实现与学习者的互动,增强学习者的感受力。

3、以人为本,人是出发点也是落脚点

建设数字文化馆要需要的文艺人才不仅仅要具备业务技能,也要有网络数据方面的技能,人才队伍薄弱,是建设数字文化馆面临的首要问题,现有文化队伍年龄结构偏大、文化程度偏低,接受和操作现代化设备的知识结构和专业技能与形势发展要求很不适应,因此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一方面要培养和锻炼文化馆现有文化干部计算机信息化网络化方面的技能,增强了文化馆的数字文化服务能力;另外还要吸收新鲜血液,吸纳计算机技术与应用、多媒体制作等方面的优秀人才,同时积极培养发展志愿者队伍,鼓励、引导和支持各界人士志愿参与文化馆的公益性文化服务,加快推动数字文化馆建设。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习近平总书记用朴实的话语表明了我们努力的方向,积极推动数字化文化馆的建设正是为了实现这一奋斗目标。数字化文化馆的建设是时代的要求,也是人民的要求,他对丰富群众业余文化生活,保障广大人民群众文化权益,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文化建设发展成果,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是近年来推进数字化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举措,也明确了今后文化馆工作的主要方向,在国家未来的文化建设中有着非同凡响的战略意义。[1]

猜你喜欢
艺术馆文化馆数字化
推动内部审计工作数字化的探究
如意
丰收的喜悦
瞭仓艺术馆:工业料仓变身艺术空间
快看!他开了抖音特效
数字化起舞
作品赏析(6)
太阳第一家
作品赏析(6)
作品赏析(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