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大教育观”视野下的幼儿园博物馆课程

2021-03-24 13:35李廷丽
科学与生活 2021年29期
关键词:博物馆幼儿园

李廷丽

摘要:幼儿园课程与中小学课程不同,幼儿的学习方式与中小学生也不同。在大教育观下要有以儿童为本的意识,利用社会、幼儿园、家庭,一切空间、一切资源尽可能为幼儿的发展服务,尽可能体现课程价值,充实幼儿园的课程。从"大教育观"的视野下谈谈幼儿园博物馆课程设置。

关键词:大教育观;幼儿园;博物馆

博物馆是征集、典藏、陈列和研究代表自然和人类文化遗产的实物的场所,它是人们了解和认识自然及社会的重要教育资源。幼儿园博物教育将博物馆教育资源延伸至幼儿园以培养幼儿"广泛关注、深入观察、静心欣赏、积极探究"的博物意识为目标,将博物馆的理念、资源以及收藏陈列展示等教育方式与幼儿园课程进行融合,打造形成一种新兴的课程模式。

一、博物馆的意义与作用

1.有利于开展爱国主义教育

博物馆作为民族文化和世界文明的集中表现,作为精神文明、物质文明传承的载体,肩负着弘扬民族文化,振兴民族精神的艰巨使命。通过这些文化展示,能够使人们了解祖国的历史和辉煌成绩,并且以此作为激励,不断约束自己的行为,树立远大的人生目标与社会理想,从而为中华崛起而奋勇向前。

2.有利于培养主动探索的精神品格

作为历史文化与民族精神的结晶,博物馆是一种文化精神的助推器,能够帮助人生观、价值观以及家国观念还未真正形成的青少年学生树立一种求索的精神品格,并且通过文化展览及介绍,帮助他们建立一种主动探求知识,渴求历史文化真相的精神取向。对于其人生规划和精神归属都有很大的作用。可以说,正是有了博物馆的存在,才有了青少年对一种希冀的文化家园的建构。

3.有利于拓展视野

博物馆是一种严肃、庄严的圣地,因为博物馆中所有展品都是经过考古发掘、历史积淀所证实的财宝。大量的历史知识和人类文明足迹都印刻在文物之中,观览过程其实就是一种开拓视野、拥抱文化生活的方式,博物馆对文物的陈列,能做到声情并茂、图文共现,并且以一种独特的形式展示观看之后,往往会产生一种发自内心的对人类文明、民族历史积淀的崇拜感和自豪感。

二、从“大教育观”出发,推动幼儿园博物馆课程建设

1.坚持科学规范的开发博物馆教育资源

这既是博物馆教育课程资源开发的基本原则,同時也是针对当前博物馆课程资源开发秩序混乱无章,盲目低水平建设的解决策略。具体来说如下。

要坚持实事求是原则,确保课程资源调研的科学性合理性。坚持实事求是原则,要根据学前儿童阶段幼儿特点、课程资源开发特点等方面进行深入调查,从幼儿身心健康以及个性发展需求为教育服务宗旨,有理有据的从众多的博物馆实物资源中选择合适的资源进行开发利用。与此同时,博物馆在学前儿童课程教育资源的开发过程中,要从博物馆自身条件出发,深入博物馆服务范围幅射的学校、社区以及行业进行深入调研,运用课程资源开发的研究理论,确保课程资源调研的科学合理。具体来说,其一,从课程资源理论出发,详细调研影响课程资源开发的要素情况,做好与当前学前儿童课程教育内容的对接,使博物馆学前儿童教育课程资源开发具备思想性、实践性、情趣性以及安全性,做好定位。其二综合教师、幼儿、幼儿家长、社区以及行业等的民意调查结果(包括调查对象认知程度、价值认同支持程度、内容和方式、意见反馈等内容),从具体的民意调查中认清该教育资源课程开发的可 行性。其三,其他评估结果。主要包括经费、社会条件、博物馆自身条件以及开展与学前儿童教育机构的合作条件等内容,调研目的是明确该资源教育开发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条件。

2.将课堂移到博物馆,让幼儿的学习更灵动鲜活

博物馆有着丰富的资源,教师可以将其与教育教学有机结合,根据需要在博物馆现场组织幼儿讨论学习,或者请博物馆专家为孩子们讲解亲眼所见比书本上的图片更能激发兴趣,这样的课堂是不是更灵动鲜活呢?相信回答是肯定的。

博物馆为了能让青少年儿童在这里开展活动,特意设置了一个活动教室。在活动室开展了水墨画的体验活动,让孩子感受水墨的意趣。学习不是受教,而是参与。让一切课程资源过程化,就是要把幼儿观察、探究和表达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幼儿园可以更多地和博物馆合作,开发更多互动性、操作性强的博物馆课程项目,让儿童在动手中体验学习。

3.挖掘博物馆资源历史文化艺术资源,开发丰富多彩的博物馆主题课程

博物馆集中了人类优秀的文化遗产,代表着优雅的品位和高贵的档次,是艺术和美的殿堂。 在“大教育观”视野下的博物馆,以其得天独厚的文化资源优势所发出的公众教育作用,怎样挖掘其中的资源,开发适合幼儿的课程,是我们需要思考的。在博物馆浩大的展品中找寻适合幼儿年龄特点和经验水平的内容是课程开发的关键。过程性是幼儿园课程的重要特性,在设计课程活动时,教师还应考虑活动的探索性、活动性、趣味性和多元化。

我们鼓励教师根据本班幼儿的特点和需求开展班本化的博物馆主题课程,教师们事先与博物馆建立联系,对几大展馆内容做详细的了解,在考虑到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的基础上预设了不同主题的课程。这些主题课程从幼儿的生活经验出发,指向幼儿的学习和发展。

4.从博物馆走向社会,学习良好的参观礼仪 ,培养高素质公民

博物馆不仅是科学艺术的殿堂,也是彰我们美德的地方。目前,对幼儿的核心素养的培养相当重视,教育要培养的是公民,而不是精英。因此,在博物馆课程中,着重培养幼儿的参观礼仪得尤为重要。我们要让“尊重”二字留在幼儿心中,对文物尊重,对他人尊重,对环境尊重,从点滴细节入手从小造就有教养的文明人,培养高素质的公民。让孩子们能够带着观察和思考走进博物馆,带着感动和收获离开,希望他们在博物馆里寻找人类和民族逝去的回忆,同时也在博物馆里留下孩子们发现和追寻美好的那份回忆。

三、结语

除了以上观点,在馆校共建方面,幼儿园、学校等可作为的地方还有很多,我们教师应该在实践中更多地发智慧和创造力,努力让孩子们带着观察和思考走进博物馆,带着感动和收获离开,让博物馆成为学校教育的第二课堂” ,一起开启博物馆的“奇妙发现之旅”!

参与文献

[1]张琼.场景化课程:从问题到路径[J].教育导刊(下半月),2019(6):20-23.

[2]林岗.幼儿园场景化课程:内涵、结构及特征[J].教育导刊(下半月),2019(6):15-19.

[3]于晓丹,宁波.过程模式课程编制理论的建构及思考[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8(6):7-8,19.

[4]李传庚.场景学习的教学意蕴、关键要素和实践样态[J].江苏教育研究,2018(Z5):13-16.

猜你喜欢
博物馆幼儿园
开启博物馆奇妙之旅
展出前的地下博物馆
博物馆
爱“上”幼儿园
露天博物馆
想念幼儿园
博物馆
幼儿园私家菜
幼儿园私家菜
幼儿园来了男老师,你欢迎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