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域旅游产业统计的探索与实践

2021-03-24 14:05王岚
科学与生活 2021年29期
关键词:旅游发展全域旅游

王岚

摘要:旅游统计是当前相关部门开展统计时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对青岛地区全域旅游产业统计信息进行了解,可以更有针对性的推动当地旅游产业发展。基于此,本次研究通过分析国际、国内以及青岛地区旅游统计现状及存在的不足,探究青岛开展全域旅游统计的对策,从而进一步研究青岛全域旅游发展策略。

关键词:全域旅游;产业统计;旅游发展

引言

旅游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一项战略性支柱产业,不仅可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还能够拉动消费,促进经济增长,对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了对旅游产业发展状况进行全面了解,1998年我国旅游局颁发《旅游统计管理办法》,对全国旅游业开展统计。青岛地区具有较为丰富的旅游资源,通过对该地区开展旅游统计,可以更全面反映青岛全域旅游的发展状况。

1、旅游统计开展现状

1.1国际旅游统计开展情况

当前美国、新加坡、澳大利亚等全球70多个国家,利用旅游卫星账户展开旅游统计[1]。所谓旅游卫星账户,是指在开展统计时,将国民经济核算作为基础,依据国际统一化的国民账户概念与分类标准,在国民经济核算总账户下,单独开设子系统[2]。对该账户开展编制,可以记录国民经济各行业中因旅游消费产生的直/间接旅游产出,并由行业之中进行分离,单独开展核算工作。保障在国际统一框架下,对旅游经济进行测量与分析。

1.2全国旅游统计开展情况

当前,国家统计局在测算时,仅对旅游产业增加值以及其占GDP的比重进行核算,其他旅游统计工作则是国家旅游局开展。国家旅游局在开展统计时,依据标准为国家统计局所制定的《旅游统计调查制度》,主要包括旅游抽样调查、定期报表制度以及专项调查三大部分[3]。在调查时,A级旅游景区、旅行社和星级酒店为全面定时调查,国内游客、城镇/农村居民国内旅游、入境旅游者消费采取抽样调查,其中具备代表性的旅游接待单位则是采取重点调查形式。国家统计局依据《国家旅游及相关产业统计分类(2015)》,对旅游产业实施增加值测算。在调查旅游相关行业消费结构后,确定旅游消费系数,进一步测算旅游产业增加值与GDP占比[4]。

1.3青岛区域旅游统计开展情况

当前,在国家所制定标准基础上,青岛依据统计调查制度,对该区域国内外游客人数及花费实施统计,包含乡村旅游调查及旅游经济运行监测两大环节[5]。经统计,在疫情的大背景下,2020年全市接待游客6312.3万人次,下降44.2%,实现旅游总收入1019.3亿元,下降49.2%。年末,拥有A级旅游景区112处。其中,5A级旅游景区1处,4A级旅游景区26处,3A级旅游景区69处。拥有星级酒店91个。其中,5星级酒店9个,4星级酒店23个,3星级酒店56个。拥有旅行社599个。其中,经营出境旅游业务旅行社59个,经营入境和国内旅游业务旅行社540个。

2、旅游统计存在的问题

第一,站在国际角度分析,旅游产业开展统计时,最大难点便是无法对游客以及非游客进行准确化区分,从而导致在对游客旅游活动花费和旅游相关产品进行全面统计时,准确度受到影响。虽然世界旅游组织在旅游卫星账户上,对旅游和游客的区分设定了建议性标准,但因各地区的经济基础和统计标准存在差异,因此在对旅游特色产品界定时,各国会依据本地的情况制定不同的统计规则,所以在一定程度上无法对不同区域的旅游数据进行对比[7]。

第二,站在国内角度分析,现行的《旅游统计调查制度》,在基本名录、数据可比性以及旅游统计指标等方面均存在着需要完善的地方。首先,无法对旅游新业态进行全面统计。目前所实施的《旅游统计调查制度》,其主要是针对星级饭店、旅行社、旅游景区以及重点旅游住宿单位这四类,而乡村和工业旅游等旅游新业态则并未加入统计范围中,致使相关部门对旅游产业发展变化无法全面掌握。其次,数据无法进行对比。目前所开展的旅游统计制度指标推算方式并不一致,且国家与各省份进行抽样推算时,基础数据也并不一致,因此国内与各省份旅游数据横/纵向均无法对比[8]。省、市级使用旅游卫星账户进行旅游产业增加值测算,县级则因数据不全,只能利用《国家旅游及相关产业统计分类(2015)》开展测算。再次,全域旅游相关行业并未纳入到增加值核算中。目前旅游统计主要是对第三产业开展,而旅游活动产品制造、景区建设等全域旅游相关行业并未纳入,致使旅游产业增加值核算无法全面反映旅游发展情况。

3、全域旅游产业统计探索对策

3.1完善全域旅游产业测算方案

在开展全域旅游产业测算时,其将GDP核算数据作为基础,依据《全域旅游产业统计分类》,对全域旅游产业总产出、增加值以及从业人员数量进行测算。在测算时应注意测算数据的可获得性,其中与行业小类旅游相关数据,可依据经济普查年份的行业小类收入/支出,与旅游消费结构调查结果相乘获得。而行业大类旅游消费系数,则是利用各行业小类旅游数据之和,除以行业大类收入/支出获得。旅游产业增加值,则可利用各行业大类旅游消费系数,与所对应的国民经济行业增加值相乘推算[9]。在开展产业测算时,核心内容便是消费系数,而消费系数的关键,则是对所涉旅游行业样本量与消费结构调查结果进行精准确定。

3.2明确全域旅游产业统计分类

全域旅游產业统计范围应力求全面,并包含新业态。地方区域在进行全域旅游产业统计分类时,可以国家统计局旅游及相关产业统计分类为基础,结合当地旅游产业和其他产业融合情况,增加相关行业小类,保障旅游统计分类的全面化。增加的行业小类中应包含农林牧渔业休闲旅游、旅游活动产品制造、旅游建筑与房地产、景区娱乐设施及配套建设、旅游金融服务等内容,其中房地产仅是指开发企业将自有产权房屋出租给第三方,用于为旅游者提供短期留宿。

新业态的界定是非常重要。在进行新增行业确定时,首先应明确该行业与游客的活动或需求有直接关系,才可将其纳入新增内容。其次,应对当地旅游特色以及产业发展的全域性、前瞻性、可操作性以及数据可获得性进行充分观察和调研,保障数据的全面性与科学性。

4、青岛区域全域旅游发展策略

4.1青岛全域旅游发展基础

青岛市位于山半岛南部,东南濒邻黄海,西北连接内陆,背倚奇峰崂山,环抱“内海”胶州湾。环海、靠山、拥湾,旅游资源丰富,有秀丽的山海风光、丰富的人文景观、风光迥异的多国建筑、历史悠久的宗教文化和多彩的节庆活动。青岛旅游资源以胶州湾两翼沿海海滨带为依托,形成海滨风景名胜区和崂山风景名胜区两大主题旅游格局,是首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著名的旅游避暑胜地。此外,青岛地区还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可以发展海上旅游业。

4.2青岛全域旅游发展策略

4.2.1区域景区联动发展

目前在开展全域协同共享开发时,针对青岛旅游发展资源缺少合作情况,青岛市可以就当地特有资源,分区域抓住资源共性,进一步形成区域性景观特色。利用区域联动的方式,形成点、线、面、域结合的全域旅游发展模式,推动青岛的城市旅游产业发展。

4.2.2打造独有的全域旅游文化

一是明确目标,紧紧围绕“把青岛打造成为更加富有活力、更加时尚美丽、更加独具魅力的国际一流滨海度假旅游胜地”的目标;二是适应新时代旅游业发展需求,结合青岛滨海旅游资源优势、资源多元化优势和城市区位优势,大力发展滨海度假旅游、海洋休闲旅游、品质乡村旅游、融合创新旅游和输出服务旅游五大重点领域;三是根据“三带一轴、三湾三城、组团式”新一轮城市空间布局,统筹打造“一带一轴,三湾三山,十五组团”全域旅游空间格局。“一带”即青岛滨海旅游带,打造国际级的黄金旅游海岸。“一轴”即大沽河生态旅游轴带,建设生态旅游与乡村旅游长廊,辐射打造青岛北部休闲旅游聚集区。“三湾”以胶州湾群、灵山湾群、鳌山湾群为依托,打造中心城区、西部湾城、东部湾城三大城市旅游核心区。三湾联动,陆海统筹,构筑三足鼎立的海湾型旅游中心格局。“三山”以崂山山系、大小珠山山系、大泽山山系三大山系为主,改善旅游生态,美化景观环境,完善旅游基础设施与配套服务建设,构筑青岛市全域旅游三大山林山地支撑区。在此基础上,综合考虑资源异同性、产业相融性及发展基础等因素,打造十五个特色旅游产业组团,形成“组团布局、集群拓展”“海陆联动、城乡统筹”的发展格局。

4.2.3加强旅游管理工作

在开展旅游时,应对旅游管理工作进行重视,完善旅游服务制度。服务质量是游客在当地游玩的第一印象,当服务质量优越时,可以提高游客参与景区活动的兴趣,在旅游时始终保持愉悦、轻松的情绪,可以将游客在旅游中出现的不满转变为满意,减少游客的不适感。因此青岛在全域旅游开展时,需重视服务细节,对游客的心理感受进行观察,提高旅游管理工作,建立健全的服务管理体制,最大程度使游客保持身心愉悦,提高满足感。

4.2.4完善统计服务体系

旅游产业发展十分需要多样、便捷的统计分析产品。全域旅游统计不仅要收集和测算数据,还要生产数据,为决策服务。要充分利用好全域旅游统计体系,发挥数据优势,通过总量结构、宏观微观、现状趋势、定量定性等方面的分析研究,洞察旅游产业发展动态,发现产业发展中苗头性、倾向性问题,理清旅游经济运行之“形”,把握旅游经济发展之“势”,为行业发展、政府决策高质量的统计服务。

参考文献

[1]李冬.全域旅游产业统计分类与指标体系构建[J].统计与决策,2019,35(14):32-36.

[2]戴学锋,陈瑶.全域旅游示范区的改革创建与实践探索[J].旅游学刊,2020,35(2):3-5.

[3]吴志才.全域旅游创新发展的探索与反思——以广东为例[J].旅游学刊,2020,35(2):8-10.

[4]马锦义,刘庆友,达明旻,等.乡村振兴与全域旅游背景下的国家休闲农业公园探索——以金华市金东国家休闲农业公园为例[J].江苏农业科学,2019,47(23):33-37.

[5]张仪华,王园.全域旅游产业与区域经济的耦合协调发展研究——以福建省为例[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9,270(01):95-99.

[6]李东和,蒋璐璇.论全域旅游的"四重四轻"——基于全域旅游发展实践的反思[J].旅游学刊,2020,35(2):6-8.

[7]張明之,陈鑫."全域文化+全域旅游":基于产业融合的旅游产业发展模式创新[J].经济问题,2021,No.497(01):112-118.

[8]王刚,杨晟,孙文英,等.区块链技术在全域旅游中的创新应用--以京杭大运河杭州景区为例[J].科技通报,2019,35(5):97-102,106.

[9]石培华,张毓利,徐彤,等.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对区域旅游经济发展的影响效果评估——基于双重差分的实证分析[J].宏观经济研究,2020,No.259 (06):122-132+175.

猜你喜欢
旅游发展全域旅游
基于全域旅游视角的武陵山片区旅游发展研究
全域旅游视角下朝阳市旅游发展探索
新常态思维下黔东南村寨旅游改革发展的SWOT
区域旅游业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时间序列分析
辽宁沿海经济带区域旅游合作研究
全域旅游视角下嘉峪关市经济文化一体化发展探索
基于SWOT分析的黄公望景区发展研究
全域旅游背景下海南乡村旅游发展的新范式
张家界市休闲旅游发展研究
基于全域旅游产业集群背景下的旅游专业群建设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