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桥梁、隧道工程施工中的难点与技术对策

2021-03-24 07:55颜汉文
运输经理世界 2021年5期
关键词:钢筋隧道裂缝

颜汉文

(中虔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江西赣州341000)

0 引言

近几年,国家越来越重视基础设施建设,于政策和成本方面提供了必要的基础支撑。道路建设工程也是基础设施建设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由于我国各种道路桥梁建设项目的不断增多,桥梁建设的数量明显增加,为确保隧道施工项目的施工质量、安全性和可靠性,有必要研究道路桥梁隧道施工的难点重点,并采取有效的技术对策解决复杂的问题。

1 道路、桥梁隧道工程的发展特点

1.1 具有较强的隐蔽性特征

道路、桥梁、隧道工程本身具有相对的隐蔽性,也使得工程后期无法进行专业统一的管理,增加了工程的安全风险,甚至增加施工带来的经济损失[1]。

1.2 隧道施工工程具有循环化

道路、桥梁和隧道建设的过程是周期性的,每一个过程都由几个工作程序组成。道路、桥梁和隧道工程的循环,为隧道工程的进展作出了贡献,期间还增加了对隧道人员的要求,要求隧道人员在施工过程中必须确保隧道施工过程的完整性。

1.3 施工过程中具有较高的危险性

与道路和桥梁相比,隧道施工的风险相对更大,主要是隧道的建造往往发生在相对陡峭的山区,因为这些山区受到自然灾害等外部因素的影响,例如山区的山体滑坡,这些自然灾害一旦发生将影响建设的进展。构造隧道的过程中,需要在洞穴或地下连接处进行针对性处理,如掘进、通风、支护,难免会限制项目实际施工的稳定进展,进而增加了隧道项目施工的风险[2]。

2 道路、桥梁、隧道工程施工中的难点

2.1 混凝土容易出现裂缝,影响工程质量

混凝土是修建道路、桥梁和隧道的重要建筑材料,在确保隧道规划的总体质量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隧道设备的质量和安全往往无法得到保障,因此在实际建造隧道时,隧道设备的质量和安全无法得到基础保障,具体造成隧道施工中混凝土破裂的原因很多。

总的来说,主要影响原因如下:水泥生产原材料的质量、类型和比例没有根据实际需要加以选择,不符合建筑要求的混凝土的质量原因也没有得到确定。建筑物的施工人员技术不充分,或混凝土生产不符合要求,因此最终混凝土产品的其他强度和特性不符合实际的建筑要求。混凝土的生产率和质量,受到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无法把握浇筑时间的影响。混凝土结构完成后,不采取任何加固措施,混凝土没有进行冷却处理,导致混凝土内外温度差距较大,由此裂缝出现[3]。

2.2 工程的防排水问题需要重视,降低对施工安全的影响

当前,施工单位和技术人员在道路、桥梁和隧道施工中,必须更加重视防水排水系统,实施有效检测的关键技术,以确保防水排水特性的有效性,这对减少水流量不稳定情况的发生概率十分有效。建筑工程在这方面受到效率低下的排水工程和漏水的影响,受到材料和建筑技术等客观因素的影响,强化项目钢筋的腐蚀程度,影响到钢筋的性能,并在某种程度上危及安全[4]。

2.3 工程的施工监管力度存在不全面的情况

目前,对道路、桥梁、隧道建设发展的监督管理还不彻底。由于工程的主要目标是施工,没有全面、高效的管理,道路、桥梁、隧道规划的安全和质量就无法得到有效保证,进一步影响了工程的实际稳定进展。道路、隧道的规划本身是一项烦琐复杂的工作,涉及技术和细则项复杂众多,因此管理必须明确不同流程的工作内容,划分具体的责任,否则将引发不合规质量差、技术缺陷等问题的出现,不利于道路桥梁隧道施工的安全发展。

2.4 在道路桥梁隧道工程施工中钢筋锈蚀的问题

道路、桥梁和隧道设备施工时,钢筋是主要材料,容易遭到腐蚀。一旦出现了腐蚀的问题,钢筋的强度和寿命就会受到严重的影响,所有隧道设备的安全也会受到影响。但在实际设计中,大多数设计师并不明确钢筋保护的重要性。应用保护层时未采用标准的保护层方法,甚至省略保护层的施工步骤。如果能及时对钢筋进行涂料处理,可一定程度上避免腐蚀问题;反之,涂料工作不到位会导致钢筋的锈蚀问题。例如,在钢筋碰撞的情况下,保护层在运输过程中因摩擦而脱落;在储存或使用过程中,保护层因一些冲击而受损,或者钢筋表面的保护层因使用后混凝土的碳化等而受损,这些现象都会影响钢筋的内部结构[5]。

2.5 铺装层的质量较差

道路隧道工程质量也与路面直接相关,良好的包装质量可以控制车轮和路面问题,防止天气降雨的侵蚀,分散车流后期车轮的功率。首先,混凝土质量差,强度不足。其次,施工中使用的处理技术不到位,松散的混凝土将会导致路面质量问题、桥面铺装层损坏和跳车问题。

3 道路、桥梁、隧道工程施工中的技术对策

3.1 裂缝问题方面的解决对策

道路、桥梁和隧道建设的裂缝主要包括沉降裂缝、收缩裂缝和温度裂缝。应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根据实际裂缝的类型做到合理优化。要想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在建设过程中采取预防措施。虽然在早期阶段有足够的预防措施,但无法保证承载能力能完全恢复到以前的状态。因此,无论出现什么样的裂缝问题,最有效的解决办法是确保前期预防工作的开展,针对不同类型的裂缝采取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在建筑的早期阶段,必须选择质量标准满足需求和规范的水泥材料,以解决温度裂缝和不同温度造成的应力裂缝问题。同时,为防止混凝土内外温度差异过大造成混凝土裂缝,必须保证混凝土内外温度差异的最低,具体取决于模板拆除的时间。此外应特别注意改进设计,以尽量减少裂缝:首先,设计人员必须根据工程要求,以合理、科学和全面的方式开展规划,以确保建筑的可行性和可靠性。其次,设计人员必须注意搬运对机械装置对混凝土裂缝的影响。设计中必须考虑载荷系数,并且必须保留载荷缓冲区,以确保设计中的载荷大于实际结构生成的载荷,尽可能避免问题的出现[6]。

3.2 注重对工程防排水问题方面的有效处理

道路隧道工程施工,应更重视工程防水排水方面的管理。因此,确保项目防水材料符合国家标准。与此同时,高超建筑技术的安装可确保排水连接点的高质量,从而降低渗漏的可能性。

3.3 解决钢筋锈蚀问题

为了解决钢筋腐蚀问题,特别是为做好钢筋材料的供应工作,需严格控制减少氯化物离子的含量。具体的方法是,禁止购买含有氯化离子(如海水和氯化钙)的钢筋。其次,钢筋进入场地后应在施工前仔细清理,并应通过有效清除钢筋中的灰尘和腐蚀性气体降低腐蚀概率。最后在浇筑混凝土之前,需添加有形的质量保护层,以满足混凝土浇筑的需要。注意在加固钢筋的过程中,施工人员要严格遵守标准施工要求,以保证结构与施工比例的标准化。此外,还需考虑钢棒腐蚀问题,必须采用更科学、有效的涂层方法以提高钢棒的耐蚀性,避免运输、储存和使用过程中的碰撞损害。

3.4 做好施工环境的勘察设计工作

道路、桥梁和隧道工程在施工期间,由于地形复杂易于发生事故,威胁到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因此,为减少施工过程中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应在项目的早期阶段进行良好的调查和规划工作。建筑环境研究发挥着关键作用,特别是在地形复杂、地质混乱的地区。在道路、桥梁和隧道工程建设中,还可以尽量避免地质环境区的复杂性,以确保建设项目正常进行。

4 结语

道路、桥梁和隧道的建造需要注意建筑问题,有效减少项目本身出现问题的可能性,提高管理部门工作的认识,对工作责任进行明确,并制定管理和维修措施,以促进项目的高质量发展。

猜你喜欢
钢筋隧道裂缝
钢筋混凝土构件裂缝控制
云南:弥蒙高铁隧道全部实现贯通 弥蒙高铁最后一座隧道大庄隧道贯通
CFRP加固钢筋混凝土梁的研究进展与应用
混凝土裂缝修补材料与应用
我把一吨废钢筋搬成了三吨
预见2019:隧道的微光
地球的裂缝
隧道横向贯通误差估算与应用
隧道横向贯通误差估算与应用
截钢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