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热点融入政治学类专业教学的价值、原则与途径

2021-03-24 10:56唐东辉
大学教育 2021年3期
关键词:时政热点原则途径

唐东辉

[摘 要]政治学类专业教学应充分利用好时政热点这一鲜活的教学资源。将时政热点融入政治学类专业教学中的重大价值有:吸引学生兴趣,激发课堂活力;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生能力;开发思政载体,增强思政效力。在遵循时政热点融入政治学类专业教学的方向性原则与融合性原则这两条根本原则的基础上,教师应积极探索时政热点融入政治学类专业教学的具体途径:一是以时政热点为话题导入新课,二是以时政热点为抓手讲透新课,三是以时政热点为内容拓展新课,四是以时政热点为载体开拓第二课堂。

[关键词]时政热点;政治学类专业教学;价值;原则;途径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21)03-0132-03

时政热点,即国内国际时事政治的最新关注点,是在当前社会影响大、受关注程度高的政治事件。时政热点与政治学类专业课程教学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它既是政治学类专业的學生在学习过程中无法回避的热门话题,也是培养其运用所学的政治学理论对时政热点进行分析与解读的能力的鲜活资源。本文以公共伦理学[1]课程教学为例,探讨时政热点融入政治学类专业课程教学的价值、原则与途径。

一、时政热点融入政治学类专业教学的价值

将时政热点融入政治学类专业的课程教学中,具有以下三个重要的价值。

(一)吸引学生兴趣,激发课堂活力

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在教学活动中,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变教师的“一言堂”为师生的“群言堂”,变填鸭式的“满堂灌”为互动式的“产婆术”。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能动性与创造性,从学生的兴趣点切入学习活动是一种不错的教学方法。对于政治学类专业的学生来说,他们对时政热点有着比其他专业的学生更浓厚的兴趣,若能将政治学类专业知识与学生感兴趣的时政热点相结合,将极大地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以政府组织的结构这一知识点为例,就可以联系“大部制改革”这一时政热点进行分析。自2008年至今,国务院进行了三次大部制改革,国务院的组成部委从原来的30多个被整合成现在的22个。此次大部制改革的背景是什么?哪些部门被整合了?整合的目的何在?等等,这都是政治学类专业的学生迫切想要了解的,由此入手讲解政府组织的横向部门,能吸引学生的兴趣,激发课堂的活力。

(二)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生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是中国共产党的三大优良作风之一,是党的唯物主义思想路线的具体体现,也是党将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理论依据所在。政治实践的成功,离不开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专业知识的教学要取得成效,也要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以理论解释、指导实践,以实践检验、修正理论。将时政热点融入政治学类专业的教学中,一方面用相关的政治学理论分析时政热点,另一方面也用时政热点检验相关理论,从而将理论和实际结合起来。

以公共伦理的基本原则之一即为人民服务原则这一知识点为例,就可以联系“转变政府职能”这一时政热点进行分析。转变政府职能,就是要从管理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打造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2]。从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这一时政热点入手,分析政府组织在公共管理活动中所遵循的为人民服务的公共伦理原则,既能加强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又能提高学生分析与思辨的能力。

(三)开发思政载体,增强思政效力

《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指出:“专业课程是课程思政建设的基本载体。”[3]要实现“课程思政”,首先要转变思想,高校要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绝不能仅仅依靠“思政课程”这一个抓手,而是必须打破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各自为战的“孤岛效应”,实现“专业”与“思政”的有机结合,使二者协同前行、相得益彰。时政热点作为政治学类专业课程的思政载体,能在课堂教学中潜移默化地增强专业课程的思政效力。

以管理的实质这一知识点为例,就可以联系“香港暴乱”这一时政热点进行分析。香港暴徒的恶行,引起国人的愤怒,但对这些暴徒的打击,却曾陷入警察抓人、法院放人的无力境地。香港实行的“一国两制”,是一个中国大前提下的两种社会制度,香港基本法必须服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要求。以此说明管理所反映的社会制度,不仅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管理的实质,而且能在深入剖析中深化学生对“一国两制”的认识,从而增强专业课程的思政效力。

二、时政热点融入政治学类专业教学的原则

时政热点融入政治学类专业课程教学虽具有重要的价值,但在融入教学的过程中,应遵循以下两条根本性的原则。

(一)方向性原则

所谓方向性原则,就是坚持意识形态领域的“一元主导”,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人、影响人。在意识形态领域,如果失去“一元主导”的统领作用,人们的思想必然陷入一片混乱,如果失去“一元主导”的引领作用,就无法对“多样并存”的社会思潮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将时政热点融入政治学类专业课程的教学中,首要的便是保证对其解读的政治方向的正确性,从而有利于学生坚定对中国共产党、国家政府以及党和国家制定的各项方针政策制度的拥护。

以公共管理者“角色丛”中的领导者角色这一知识点为例,就可以联系“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这一时政热点进行分析。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而是坚定地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只有这样,才能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二)融合性原则

所谓融合性原则,就是要实现时政热点与专业知识的有机融合。不能为了时政热点而引入时政热点,而是必须有助于专业知识的教学,或者是引起学生的兴趣,或者是作为教学案例,或者是作为拓展材料等。尤其是“课程思政”,由于专业课程自身的专业性,其“思政”功能不可能像“思政课程”那样进行正面出击,而是必须将专业知识与思政内容进行有机融合,实现无缝对接,才能收到潜移默化的教育效果。

以公共管理者“角色丛”中的设计师角色这一知识点为例,就可以联系十九大的“两步走”战略以及2035年的远景规划进行说明。党的十九大确立了在全面实现小康社会之后分“两步走”以实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安排,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则对2035年的远景规划进行了具体阐述,以此为例说明公共管理者的设计师角色,既能让学生理解教学的知识点,也能让学生掌握党和国家的最新发展规划。

三、时政热点融入政治学类专业教学的途径

在把握时政热点融入政治学类专业课程教学的两条根本性原则的基础上,接下来则须进一步探索时政热点融入政治学类专业课程教学的具体途径。结合公共伦理学课程的教学实践,笔者以为主要有以下四条途径。

(一)以时政热点为话题导入新课

一个完整的课堂教学过程,包括复习旧课、导入新课、新课教学、课堂小结、布置作业等环节。在这几个教学环节中,导入新课环节往往容易为教师所忽略。其实,导入新课并不是一个可有可无的教学环节,它在教学过程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一是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一个巧妙的导入,能够把学生的注意力聚焦到相关的知识点上,激发学生学习探究的浓厚兴趣。二是承前启后,衔接知识。一个好的导入,既要温习旧知识,又要引入新知识,还要揭示新旧知识的逻辑与关联,从而找到新知识的生长点。

以公共组织这一知识点为例,教师就可以结合新冠疫情这一时政热点设计新课导入:“同学们,在我国抗击新冠病毒的过程中,有哪些公共组织参与其中?”这一提问式的导入,立刻就将学生带入新知识的学习中来。在学生列举了相当数量的公共组织之后,教师还可以接着提问:“这些公共组织可以怎样进行分类呢?”这一追问,立刻就能激发学生的分类兴趣。有了这样的热身导入,再引导学生学习公共组织的含义、类型及构成要素,相信学生一定会变得饶有兴味。

(二)以时政热点为抓手讲透新课

实践决定理论,是理论的根本来源。政治学理论来源于政治实践,是对政治实践的抽象概括与总结升华。政治学类专业课程的教学,不能从政治理论到政治理论,而是要将政治理论与政治实践相结合,用真实生动的政治实践来为政治理论作脚注。政治实践,可以是作为前车之鉴的政治历史事件,当然最好是当下鲜活的政治事件——时政热点。政治学类专业课程的教学,要充分利用时政热点这个抓手将新课的知识点讲通讲透,用时政热点来验证政治学相关理论的思想穿透力。

以制度安排的伦理标准即公正原则与效率原则这一知识点为例,就可以联系“脱贫攻坚”这一时政热点进行分析。“脱贫攻坚”很好地诠释了制度安排的两项伦理标准及其相互关系:改革开放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是为了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努力把蛋糕做大,注重的是制度安排的“效率原则”;但仅仅把蛋糕做大还不够,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要实现的是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所以在蛋糕做大的基础上,还要分好蛋糕,注重制度安排的“公正原则”,以实现共同富裕,所以党和国家才制定了脱贫攻坚、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重大方针政策。

(三)以时政热点为内容拓展新课

课堂教学时间有限,教师不可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对相关知识穷本探源,只能着力阐述教学上的重点难点。教材内容容量有限,编者也不可能在有限的篇幅内对相关知识全面展开,只能是撮其大要。因此,教师除课堂教学讲授的知识外,还要尽可能地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尤其是学界的最新研究成果。政治学类专业课程的教学,可以充分利用时政热点这一内容去拓展新课教学的知识点。

以公共项目评估的导向作用之一即“善治”这一知识点为例,除了教材所涉及的相关知识点外,还可以联系“国家治理现代化”这一时政热点拓展学生对治理与善治的认识。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总结了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多方面显著优势,主要有: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坚持党的科学理论,保持政治稳定,确保国家始终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前进的显著优势;坚持人民当家做主,发展人民民主,密切联系群众,紧紧依靠人民推动国家发展的显著优势 [5]等十三个方面,这对学生进一步深入认识治理与善治意义重大。

(四)以时政熱点为载体开拓第二课堂

要落实素质教育,除了完善第一课堂的教学外,还要积极开拓第二课堂的教学。相对于第一课堂,第二课堂中学生主体更积极,教学内容更丰富,教学形式更多样。因此,通过第二课堂可以很好地补充第一课堂的教学,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素质。政治学类专业课程的教学,可以充分利用时政热点这一载体来开拓第二课堂。

以公共管理者的特殊角色这一知识点为例,就可以联系“三严三实”这一时政热点,以专题讨论或座谈等形式开拓第二课堂。“三严三实”,“三严”是指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三实”是指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从公共管理的角度看,党的领导干部作为公共管理者这一特殊角色,要切实提高自身素质,“严以修身”“严以律己”“做人要实”,同时还要用好人民赋予的公共权力,“严以用权”,不能角色异化,而是要在“谋事要实”“创业要实”中,真正为人民服务,为人民谋幸福,实现好、维护好老百姓的公共利益。

四、结语

综上所述,时政热点与政治学类专业教学密切相关,政治学类专业教学应充分利用好时政热点这一鲜活的教学资源,要充分认识时政热点融入政治学类专业教学的重大价值,遵循时政热点融入政治学类专业教学的根本性原则,积极探索时政热点融入政治学类专业教学的具体途径,只有这样,才能在教学中实现政治理论与当下政治实践——时政热点的有机融合。

[ 参 考 文 献 ]

[1] 高力.公共伦理学[M].第三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2][4]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EB/OL]. (2017-10-27)[2020-09-10].http://www.gov.cn/zhuanti/2017-10/27/content_5234876.htm.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EB/OL]. (2020-06-06)[2020-09-10].http://www.gov.cn/zhengce/zhengceku/2020-06/06/content_5517606.htm.html.

[5] 习近平.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EB/OL].(2019-11-05)[2020-09-10].http://www.gov.cn/zhengce/2019-11/05/content_5449023.htm.

[责任编辑:刘凤华]

猜你喜欢
时政热点原则途径
求解含参不等式恒成立问题的三种途径
十二星座的做事原则
减少运算量的途径
小组合作环境下时政课堂模式初探
惹人喜爱的原则(二)
惹人喜爱的原则
用“分拆”法探索数列不等式放缩裂项的途径
原则与原则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