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图书馆阅读行为与个人成就关系研究

2021-03-24 05:42王静郑尚居
经济研究导刊 2021年5期
关键词:大学生

王静 郑尚居

摘   要:高校图书馆具有丰富的馆藏资源,能为大学生提升综合能力提供优质环境。但大学生合理有效地利用这种优质资源则不是一种必然。通过对武夷学院大学生图书馆阅读行为现状进行调研,并分析各种不同的阅读行为对大学生个人综合成就产生的影响及其原因,对有效提升武夷学院或其他高校大学生图书馆阅读的效用具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关键词:大学生;图书馆阅读行为;个人成就

中图分类号:G25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21)05-0058-05

高校图书馆能为学校师生提供宝贵的资源财富,能有效帮助师生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但目前高校学生在移动手机等移动阅读工具的影响下,利用图书馆阅读的状况不甚理想,图书馆很多宝贵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效用不高。如何充分发挥图书馆对学生的综合效用,成为很多图书馆一直在调研和探索的课题。

本课题以福建武夷学院学生为例,通过设计问卷调查表对学生进行多渠道的调研,分析学生在学校期间利用图书馆阅读的行为现状,以及图书馆阅读行为对学生个人成绩、创业、竞赛、综合能力等方面的影响,期望通过调研分析结果能对有效提升武夷学院或其他高校大学生图书馆阅读的效用提供参考。

一、武夷学院学生图书馆阅读行为现状

为了更有效的了解图书馆阅读行为现状,本课题组成员在2019年5月到12月期间,利用问卷星在网上对武夷学院在校生和毕业生进行问卷调查,共收集有效样本519份。其中,男生 251 人,占比为48.36%,女学生268人,占比为51.64%;大一学生共41人(7.9%),大二学生135人(26.01%),大三学生184人(35.45%),大四学生89人(17.15%);已毕业学生70人(13.49%)。

通过问卷调查对学生图书馆使用频率、使用图书馆的目的、阅读图书类别等多种阅读行为进行数据收集和汇总。从使用图书馆频率和每次使用时间看,每天都利用图书馆资源的学生占比为13.1%,一周两次及以上的占比31.79%,两周一次的占比为10.02%,偶尔去图书馆学习的学生占比为34.49%,几乎不去的学生占比为10.60%;每次使用图书馆实践在1—2小时的学生为33.33%,2—3小时的学生为44.12%,3小时以上的为22.55%。使用图书馆的目的也呈现多样性,有些学生有多重目的。利用图书馆的安静环境作为自习教室的学生占比为59.15%,查阅资料的学生占比为53.95%,为了打发闲余时间的占比21%,到图书馆借还图书的学生为44.51%;还有少数学生怀着美好的愿望,希望能有机会在图书馆来一次美好的邂逅,占比也达到了11.75%。访问学生中每个月图书阅读量为1本以内的占比为42.47%,2—3本的占比为39.77%,3—5本的占比为10.81%,5本以上的数量较少,只有6.95%。阅读图书的种类也存在很大交叉性和差异性,有些学生阅读范围较广,涉及多个种类,有些学生只是单纯阅读与自己专业有关的专业书籍。阅读自然科学类的占比为26.59%,社会科学类为25.63%,文学类为41.43%,音乐类为15.99%,与专业相关的为53.76%,其他艺术类为23.7%,其他为26.4%。有关为何选择图书馆阅读的数据显示,学生的选择也存在多重交叉性。有些既为了有安静的环境,也为了学习氛围等。为了安静的环境的占比为73.6%,为了使用图书馆充足的资源的占比为52.6%,因为学习氛围浓厚的占比为60.12%,为借阅图书的占比為37.76%;也有部分学生只是为了利用图书馆流畅的网络,自己带电子产品到图书馆使用,该部分占比为7.32%。在图书馆使用阅读工具方面,学生使用工具综合性比较强,很多同时使用多种工具。使用纸质图书的为73.41%,纸质期刊的为32.18%,电子图书的32.18%,电子期刊或电子网络的为18.3%,其他为14.64%。调研组对学生前往图书馆阅读是个人独自还是与同学一起也做了调查,发现绝大多数学生是独自前往或者与一个同学一起,很少成群结队前往的。独自前往的学生占比为44.98%,与一位同学共同前往的为49.23%,成群结队前往的只有5.79%。武夷学院大学生图书馆阅读行为见表1。

二、大学生图书馆阅读行为对个人成就影响

大学生不同的图书馆阅读行为对学生个人综合成就会产生很大的影响,为了更清楚地了解学生的这种行为影响,课题组成员在对武夷学院学生图书馆阅读行为调研的基础上,进一步通过线上和线下对图书馆阅读的学生的专业排名、考取职业资格证等进行调研,对部分已经毕业的学生近几年发展的状况也进行了调研,为有效分析学生图书馆阅读行为与个人成就关系提供扎实的数据基础。

(一)阅读频率、时长对学生专业知识掌握有较大影响

1.图书馆阅读频率对学生专业知识掌握的影响

通过调研数据分析发现,大学生图书馆的阅读频率及利用图书馆学习时长都对学生个人掌握专业知识等具有较大的作用。在校期间,一周去两三次图书馆的学生相对来说其成绩排名最靠前、获得证书数量最多、参加的比赛经验更丰富,参加工作后的职务也更高。这类人群的成就感就很高。而每天都去的和偶尔去的学生其获得的成就会低于一周去两三次的学生。在所有调研对象中,每天都去图书馆的学生,专业成绩排名在前25%的有65人,占比12.52%;一周去两三次图书馆的学生,专业成绩排名在前25%的有101人,占比19.46%;两周去一次图书馆的学生,专业成绩排名在前25%的有28人,占比5.39%;偶尔去图书馆的学生,专业成绩排名在前25%的有82人,占比15.80%;几乎不去图书馆的学生,专业成绩排名在前25%的有17人,占比3.28%。专业排名在前25%的学生阅读频率的差异如图1所示。

2.图书馆阅读时长对学生专业知识掌握的影响

调研数据显示,并不是去图书馆的次数越多,在图书馆花的时间越长,其获得的成就就越高。阅读量太少,不能满足学生的精神需求,而阅读量过大,有时又会显现出功利的一面,从而违背阅读的初衷,只有适度的阅读量才会给学生带来最大的成就。每次图书馆的阅读时长在2—3小时的人群,其成绩排名最靠前、获得证书数量最多、参加的比赛经验更丰富,包括对已参加工作者的职务也更高。而阅读时长在3小时以上和2小时以下的人群,其获得的综合成就反而没有阅读时长在2—3小时的人群高。

(二)图书馆阅读目的对学生个人成就的影响

使用图书馆自习的人数占比59.15%,为最大占比,查阅资料的为53.95%,占比第二,次之为借还图书的占比,打发时间占比较低,期待邂逅的占比最低为11.75%。从数据可以知道,大部分学生去图书馆是为了利用课余时间充实自己,自习、查阅资料、借还图书都是武夷学院学生去图书馆的主要目的,这也与学生的成绩、证书数量、工作职称呈同向变动的趋势关系。他们能从阅读行为中获取到成就感。小部分同学并不是抱着阅读的目的前往图书馆的,而是为了邂逅和蹭无线网络。这类同学在图书馆是几乎没有阅读行为的。他们并没有阅读的体验,从而也不会从中获得成就感。

(三)图书馆阅读数目种类对学生个人成就的影响

阅读的图书类别中专业相关类占比最大为53.76%,文学类位居第2,音乐类占比最少。从数据中可知,大部分学生都以阅读专业类相关的书籍为主,以此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他们在专业成绩上会有显著的提高,但是在其他方面没有获得成就。也有一部分的学生喜欢尝试阅读其他自己感兴趣类别的书,通过综合性素养类的阅读,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对他们在今后处理情感、学习、职业等方面的问题都能提供有效的帮助[2]。阅读目的比较纯粹的、不具有功利性的和閱读目的比较广泛的学生,他们往往能从图书馆阅读行为中获得成就感。

(四)阅读数量对学生个人成就的影响

图书馆阅读数量对学生个人成就具有很强的相关性。但调查数据分析发现,并不是图书馆阅读数量越多,学生个人综合成就越大。每个月阅读量为2—3本的学生获得综合成就最大,该类学生在专业知识排名前10%中占比达到36.84%,至少考取2本及以上专业相关资格证书的达到41.53%,有40.00%参加过各类专业竞赛,已经毕业参加工作后,5—10年左右获得中级或以上职称的有43.75%。而每个月阅读量在1本以下或者5本以上的学生综合成就明显呈下降趋势。

三、大学生图书馆阅读行为对综合成就影响的原因分析

(一)大学生对个人成就的意识模糊导致阅读行为明显减少

就采访对象来看,部分大学生至今并没有一个明确的人生规划。一些人会受急功近利的社会风气的影响,例如,在这个全民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很多人认为创业是自己实现个人成就的唯一方式。而拥有创业想法的人群当中,相当大的一部分人并没有确切的创业方向和目标,仅仅存在于空想中。付出实践的大部分人又是以失败告终。一些人则是对自己毕业后要从事什么行业、现在要做什么准备、打算取得怎样的成就毫不知情甚至毫不关心,只是得过且过,走一步看一步。对个人成就的意识模糊,导致这部分学生不愿意花更多的时间去阅读、去学习新知识,更不用说去图书馆静下心来认真学习了。

(二)图书馆安静的环境和丰富的资源能为学生提供学习的保障

经常去图书馆阅读的学生,整体上专业知识掌握较好。一是因为学生能经常去图书馆学习,具有较好的学习习惯,平时能有效利用课余时间;二是图书馆书籍资源丰富,学生能充分利用这些资源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三是图书馆相对教室环境更干净整洁,也比较安静,更有利于学生静下心投入到学习中。

(三)阅读范围太狭隘,不利于综合成就的提升

虽然去图书馆阅读频率高、阅读数量多,整体上对学生综合成就具有较好的正面效应,但还是有部分学生,阅读频率、阅读时长和阅读数量都不少,反而综合成就不如阅读量少的学生。主要是因为这部分学生去图书馆阅读往往不是兴趣所好,而是简单地为了应付某门课程的考试,因此所阅读的书目也仅仅是停留在为了应试的基本专业书目上,对其他提升个人综合成就的书目完全不理会。这种阅读方式虽然对学生某门课程的考试会有很大正面影响,但也会令学生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在基本应付考试的阅读上面,从而牺牲用在提升综合素养上的阅读时间,不利于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甚至还有部分学生虽然到图书馆次数很多,但既不是阅读专业书籍,也不是阅读有关提升综合素养的书籍,而是沉迷于小说之类的书籍,过多浪费了其学习的时间,从而影响到个人综合成就的提升。

四、提升图书馆阅读行为对大学生个人成就促进作用的对策

(一)教师多为学生学习规划提供建议

有些大学生进入学校后,对自己的专业和前景都感到比较迷惘,不知道如何去规划自己的学习,自然也就谈不上更好利用图书馆资源好好学习。针对学生的这种情况,学校一般可以在学生刚入学时认真做好入学教育,不仅仅是依靠规定的入学教育那天的一两个小时的宣讲,而是要在第一学期经常给学生灌输学习规划理念。院系教科办、辅导员、班主任、专业教师等都要有这个意识,充分认识到协助学生做好学习规划的重要性。在前一两周就要把班级的人才培养方案发放到班级群,班主任可以及时解读人才培养方案,让学生对大学四年的学习目标和今后大致学习的课程结构、课程相互之间的关系等都有个初步了解,做到心中有数。后续,在讲解专业课程之前每位专业老师,最好都能先向学生解释本门课程在人才培养方案中的地位及对人才培养目标的支撑作用,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力。辅导员和班主任还可以不定期召开班会,将已经毕业学生在工作中的感悟和对专业学习的建议向学生分享,让学生对专业知识和社会实践的联系有更深刻的认识,对更好制定并实施自己的学习规划更有帮助。

(二)图书馆充分利用大数据为学生提供更好的阅读引导服务

现代大学图书馆信息技术利用比较好,能利用各种在线资源为学生提供阅读服务。针对学生阅读兴趣不高或者不同阅读目的等不同阅读行为,图书馆可以主动出击,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优势,获取学生各种不同的图书馆阅读行为,形成学生图书馆阅读行为大数据,对不同年级、不同年份、不同性别、不同专业等进行比较分析,针对各种不同的行为影响因素采取更有效的阅读激励方式,从而开发个性化的服务功能[2]。积极宣传图书馆根据大学生阅读行为变化而适时做调整的新方式和方法[3],更有针对性地为学生利用图书馆阅读提供引导服务,促进学生养成图书馆阅读行为习惯,充分发挥图书馆阅读在学生成长过程中的效用。

参考文献:

[1]   崔晓耘.大学图书馆阅读行为与成就感分析[J].包头师范学院,求知导刊,2016,(2):19-20.

[2]   高晓航,丁宁.大学生阅读行为特征与高校图书馆服务的优化[J].改革与开放,2018,(9):154-155.

[3]   杨洁,王晓文.大数据时代中国大学生阅读行为的嬗变及高校图书馆的对策研究[J].才智,2018,(4):51.

猜你喜欢
大学生
微信使用对大学生亲子关系的影响
浅议大学生国家认同的培养路径
浅析大学生校园兼职
暑期近万名大学生兼职送外卖
第29届世界大学生 冬季运动会精彩掠影
大学生就业趋势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成立首个村级大学生创业园
第十二届“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揭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