浚县新镇韭菜施肥情况分析与建议

2021-03-24 06:19姜玉琴赵海红
河南农业·综合版 2021年2期
关键词:硝酸施肥量钾肥

姜玉琴 赵海红

一、种植情况

新镇是浚县的韭菜种植基地,形成了韭菜产业。新镇有耕地0.84万hm2,全镇韭菜种植面积已经达到0.07万hm2,主要分布在张庄村、马湖村、董庄村、李海屯村、胡岸村、田堤村、西皮村、长屯村、淇门东街村、申店村等20多个行政村。

新镇镇韭菜种植以张庄村为代表,已经有30多年的历史,张庄村人均耕地面积少,仅为0.06 hm2,土地比较珍贵,因此,种植经济效益较高的蔬菜就成了首选。多年来,传统的种植方法及单调的品种满足不了市场多元化的需求。大棚种植品种主要有勾韭、立韭。拆棚时间,即韭菜露天时,不收割,俗称养根。7月底至8月初,采集韭花,每年的小雪或大雪节气到来时,开始扣棚,到翌年天气变暖时拆棚。扣棚后到春节前,收割2~3茬。一般棚内韭菜每茬每667 m2为2000~2500 kg,每667 m2全年效益10 000元左右,比大田作物效益好。

二、施肥情况

新镇韭菜因种植时间较长,韭菜种植中的连作障碍日见明显,首先是施肥问题。肥料是农作物的“粮食”。联合国粮农组织资料显示:“肥料对于粮食的贡献在50%以上”。种韭菜收入高,高效益的背后,施肥量投入偏大,再加上施肥结构不合理,使得施肥问题比较严重。

张庄村是新镇韭菜种植的发源地,也是新镇韭菜种植最集中的一个村庄,是新镇韭菜种植的缩影。以张庄村为代表,随机调查了7户韭菜施肥情况。由表1可以看出,韭菜整个生育期每667 m2平均施复合肥136 kg,以化肥为主。一般分次施肥:3月,养根期每667 m2施50 kg;扣棚后,每667 m2施肥86 kg,即每次收割后,分次施入。施肥结构不合理,施肥量偏大,易导致韭菜生长过程中生理性病害及其他病虫害的发生。

三、土壤养分化验分析

通过在张庄村韭菜种植户采集的7个土壤样品对全氮、有效磷、速效钾、有机质等养分化验,结果表明土壤養分含量极不平衡。

由表2可以看出,土壤养分不平衡现象比较明显:全氮、有机质偏低,有效磷和速效钾偏高。韭菜施肥应以氮肥为主,配合适量的磷肥、钾肥。只有氮肥充足,叶片才能肥厚、鲜嫩。增施磷肥钾肥,可以促进细胞分裂和膨大,加速糖分的合成和运转,但施磷肥、钾肥过多,导致养分不平衡,养分之间会出现拮抗、胁迫作用,造成某种盐分伤害,出现生理性病害。韭菜种植过程中出现“老小苗”现象:没病没虫,就是不发苗,干枯,瘦小,没有生机,是养分不平衡造成的。增施有机肥可以改良土壤,提高土壤的通透性,促进根系生长,改善品质。

四、施肥分析与建议

(一)施肥分析

1.需肥规律。一般每生产5000 kg韭菜,需从土壤中吸收氮25~30 kg、磷9~12 kg、钾31~39 kg。韭菜幼苗期因为生长量小,根系吸收肥料的能力弱,所以吸肥量少。但是,施足有机肥,创造一个良好的土壤条件,有利于根系的发育和吸收能力的提高,提高肥料利用率。韭菜旺盛生长期以后,生长速度加快,生长量增大,吸肥量增加,应加强肥水管理。尤其是在收割时节,生长量和需肥量大,应分期施肥,满足需要。如2~4年生的韭菜,生长旺盛,分蘖能力强,产量高,需肥量最大,是需要肥料的高峰。

2.施肥量。施基肥,一般在施足有机肥的基础上,每667 m2施硝酸磷钾肥25~30 kg。施追肥,韭菜在秋季一般追肥2次,第一次每667 m2追施硝酸磷钾肥30~35 kg,第2次每667 m2追施硝酸磷钾肥20 kg,同时在越冬前再施足1次有机肥或春季施肥要结合有机肥每667 m2追施硝酸磷钾肥20~30 kg,以利返青,每收割1次,每667 m2追施硝酸磷钾肥15 kg。

(二)施肥建议

1.精确施肥。定期采集土壤样品化验分析,根据土壤养分含量,制定合理配方,缺啥补啥。根据韭菜需肥规律,确定施肥时间和施肥量。

2.增施生物有机肥。长期单施化肥,会造成土壤板结,破坏土壤结构,肥力下降。增施生物有机肥,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培肥地力,增加土壤有益菌群,减少病虫害的发生,提高韭菜品质。

3.土壤调理剂。新镇韭菜由于种植时间较长,且土地少,倒茬困难,增施土壤调理剂,调节土壤酸碱度和透气性,增加抗逆性。

猜你喜欢
硝酸施肥量钾肥
透视硝酸核心聚焦命题考点
水稻侧深施肥技术试验总结
紫泥田早稻“3414”肥料效应试验报告
例析中学化学中对硝酸强氧化性的
对硝酸与铜反应的全方位透视
硝酸计算题的典型错误归纳
东农42大豆高产高效技术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