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亳州花戏楼建筑风格探析

2021-03-24 10:47贾柯王丽亚黄静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1年1期
关键词:风格建筑

贾柯 王丽亚 黄静

摘 要:安徽亳州花戏楼建筑具备祭祀、居住等诸多功能,建筑群中的戏楼和大殿共同构成了花戏楼建筑的行为中心、精神中心。大殿在整体布局上十分恰当,虽经历了战乱的洗礼,但依旧保存完整。文章基于地理学、美学等视角对安徽亳州花戏楼建筑风格进行详细分析。

关键词:安徽亳州;花戏楼;建筑;风格

山陕会馆是研究历史文化发展脉络、特征的重要历史文物之一,做好山陕会馆的研究、开发利用,将有助于现代人深入了解古人的思想文化意识及建筑风格特征等,因此其具备突出的研究及学术价值。所以,为了更好地理解历史建筑文化,做好安徽亳州花戏楼建筑风格研究十分必要。

1 安徽亳州花戏楼建筑存在的时代文化背景分析

清顺治十三年(1656)安徽亳州花戏楼破土兴建。清朝在顺治、乾隆统治期间政治清明、经济发展稳定,萌生了资本主义萌芽,促进了商业的发展,促使依赖运河生存的漕运生意越发兴旺。在亳州当地,其辖制的河流均属淮河水系,茨淮新河、涡河等构成了亳州管制河流的干流河,其中涡河由于具备河道宽阔、水位深等特点,十分容易开展水运活动。而涡河边上恰巧正是亳州县城,加之当地药材售卖等商业发展迅速,全国各地的商人都纷纷向亳州靠拢,加速了当地商业经济的发展。虽然亳州商业发展迅速、商人手握大量财富,但社会地位依旧较低,所以商人们为了显示自己的财力、寄托自己的思想情感,便集体或个人出资完成了具有家乡特色的建筑建造,用来休闲、娱乐、洽谈、访友等,以此寄托对家乡的思念。

关帝庙是亳州花戏楼的前身,清顺治十三年兴建,康熙十五年(1676)经扩建、修理变成戏楼,至乾隆时期又经历了扩修、藻井彩绘等处理,花戏楼便被彻底建成。清代经顺治帝及乾隆帝统治,实现了经济的稳定发展与复苏,并出现了举世闻名的康乾盛世,当时大清国库充盈、民富国强,推动了中国建筑业的高速发展,使中国传统建筑业达到了顶峰。当时,清政府已经制定、落实了“营造法式”等建筑标准,对官式建筑形式进行了严格规范。由于明清时代制砖技术发展迅速,所以花戏楼建筑采用了砖木混合式搭建方法,而且花戏楼中精美的砖雕数不胜数、美不胜收。

2 亳州花戏楼平面布局分析

安徽亳州花戏楼又称“歌台”,本就是演戏时使用的舞台,更是明清年间方便山陕药商途径亳州经商、歇脚的建筑场所,还是对关羽祭拜的重要庙宇,所以又被叫作“山陕会馆”或“大关帝庙”。古代中国对风水学十分重视,特别是在建筑建设方面,常有“凡宅左有流水,谓之青龙;右有长道,谓之白虎;前有污池,谓之朱雀;后有丘陵,谓之玄武,为最贵地”一说。研究发现,安徽省涡河大地桥南端正是亳州花戏楼坐落的位置,此地在古代属于北关水旱码头、集散管理商品的地方,同时花戏楼正处在商业高度繁华的城北关隅咸宁街上,它南面靠城郭、北面邻近涡水,地理位置十分优越。①

亳州花戏楼兴建于清朝,所以建筑布局深具明清传统建筑布局特征,从建筑南北轴线上看,其建造了纵深明显的院落,主要由戏楼、厢房、大殿共同组成,具备居住、乡聚、祭祀等功能。花戏楼坐北朝南,高俊雄壮,当前建筑中的大殿、戏楼、山门等众多建筑物都得到了较好的保存、保护。

安徽亳州属于中国北方,受北方地理环境因素影响,坐北朝南的布局方式在当地建筑业发展中十分流行。而花戏楼所处位置正是亳州北方,所以也采用了传统的坐北朝南布局形式。放眼望去,花戏楼建筑顺着南北轴线建造了纵深明显的院落,平面布局形式由庭院组合式构成,其建筑群汇集了祭祀、居住、娱乐等诸多功能。自清顺治兴建花戏楼至修建结束,亳州花戏楼建筑面积经几代人的兴建达到了3163平方米之多。以中轴线为基础,由南向北看花戏楼建筑布局,其依次由山门、戏楼、献殿、大殿等组成。在中轴线两旁建造的钟楼、看楼等则呈现对称排列特点。

3 花戏楼的山门

中国的古代建筑基本上都由门连通内外,而门作为建筑里的必备元素之一,还存在空间界定功能。传统的中国建筑均建有山门,山门也继承了各时期典型的建筑艺术特点,属于建筑的“脸”,而山门装饰结构、特点,则对建筑建设者所掌握的权利、地位、经济实力予以了真实反映。

亳州花戲楼主要由山陕商人兴建的,他们眼中的花戏楼则是一张醒目的“名片”“广告牌”,建设宏伟的花戏楼有助于商人们对外彰显社会地位、商业气势。由图1可知,亳州花戏楼山门高大、巍峨,装饰形式复杂、美观,属于仿木结构砖雕牌坊式建筑物。山门里矗立着一座三间四柱五楼式门楼,有一个拱形券门,门额的蓝底砖上刻有“大关帝庙”四个大字,且上面有“参天地”三个大字镶嵌。其两旁是二柱单楼式门楼,用拱形门衬托,并有“钟楼”“鼓楼”刻在蓝底门额上。仔细看去,有砖雕刻印在门楼、鼓楼上,屋顶建筑具备明显的山陕建筑风格,装饰以琉璃制品的瓦片、雕塑为主。同时,设计人员混合了大量的建筑装饰艺术形式,促使花戏楼门楼变得特别华丽、精美。①

在山门之外耸立的高16米、重15000千克的铁旗杆具有明显的秦晋风格,旗杆上有盘龙绕杆飞舞的铸刻图,各杆配有4个风铃、3件方斗,遇风则哗哗作响,更有铁旗、仙鹤立于杆顶,其精妙的铸造工艺及精巧的思路在花戏楼中被誉为三绝之一。

山门的前方、两边处还放有精雕石狮子一对,石狮子都是昂首挺胸、体型健壮,其东西站位分别是雄雌二狮,石狮子头部均内转了45度,仔细观摩更显得威风凛凛。

由山陕商人出资建设的山门具有明显的徽派建筑特点,这使亳州花戏楼特色明显,也许山陕商人这样做是想向徽商彰显秦晋商客才是最成功的罢了。

4 花戏楼建筑群中的戏楼

戏楼在花戏楼中又被称为“舞楼”“歌楼”“戏台”等,主要是承担演戏表演的建筑场所。同时,花戏楼整个建筑群的形象、地位等深受戏楼的影响,所以戏楼也在建筑群中变成了造型丰富的独特单体建筑。安徽省亳州花戏楼戏楼的建筑样式如图2所示,在花戏楼建筑群中轴线上正好是戏楼坐落的位置,其依旧采用坐北朝南的建筑形式,正面对着大殿,在门楼的二层上建设而成,并有明显的凸出戏台。

花戏楼中的戏楼戏台部分主要承担着祭祀娱神、日常娱乐等功能,但依旧严格按照建筑礼制完成了修建。所谓“礼制”,即中国古代建筑群修建标准,在古建筑中得到了凸显,这也让花戏楼北面坐落的大殿称尊、南面坐落的戏楼变成了宾、东西看楼为次、其余建筑为附。不论戏楼功能如何繁多,但受传统礼制影响,戏楼依旧要按照坐北朝南的要求建设。

安徽亳州花戏楼的戏台在山门里面,经设计者精妙的设计,戏台背部和精妙的山门连接在了一起。花戏楼戏台前台有6.75米宽、10米深,两边的副台更有5.58米深、2.75米宽。其出入通道位于台基下方,台基则有2.7米高。通道内部昏暗、低矮、压迫感明显,但从通道出来后就会步入庭院,该庭院宽阔、明亮,给人一种焕然一新的感觉。看客随意转身便可将戏楼映入眼帘。仔细观看,由精湛技术雕刻的砖雕、彩绘、木雕等共同组成了戏楼,其华美雍容、雅俗共赏,让人驻足之后流连忘返。①

5 花戏楼的空间入口

通过对传统建筑建筑特征研究发现,深空间、浅空间、扩张空间是组成传统建筑入口空间的主要类型。安徽亳州花戏楼采用了扩张空间形式打造入口空间。所谓扩展空间,即“深空间朝内侧的延长拓展与朝外侧的扩张”,且入口要素并不对扩张空间产生较大影响,但入口空间四周存在的环境要素决定了扩张空间的特点。同时,入口空间存在先发制人的特点,在建筑整体中深受建造者关注。在安徽亳州建设的花戏楼入口空间采用敞开式横向长方形空间模式,和院落中纵向观演空间在对比中形成了鲜明差异。通过观摩建筑整体空间发现,入口空间存在明显的防御性、前导性特征。

另外,亳州自然环境、建设地址的地形状况、建造者个人建设理念等直接影响了亳州花戏楼入口空间建造风格。亳州花戏楼位于亳州古城北关、涡河河岸南侧,该地是商贸物流中心,具有四通八达的交通干道。因此,在入口空间建设时,山陕商人重金建造了高大、坚固的围墙,加强了出入口的盘查及防卫设施的建设,而且高大的城墙还有助于抵御冬季的寒风等。

研究发现,安徽亳州花戏楼建成的入口空间十分狭小,这主要是因为入口空间处囊括了照壁、山门建筑、山门两侧的石狮子、铁旗杆等诸多建筑物品,使空间变得十分紧密。亳州花戏楼中的铁旗杆有效凸显了花戏楼的建筑特点,所以也成了花戏楼入口空间位置的标志性建筑物之一,并促使空间的布置效果变得更加丰富。

6 亳州花戏楼的观演空间

安徽亳州经常会举办大型的集会、庙会等活动,在活动举办阶段势必不会缺少戏曲表演等活动。活动期间会汇聚大量的人流,所以花戏楼成了庙会、集会的重要场地。现存的花戏楼观演空间主要由南边的戏楼、北侧的大殿、东西厢房共同搭建的院落组成。花戏楼观演空间是一个空旷、宽敞的院落,在活动举办时众人可进入院落中观看戏剧表演等。而且戏楼是整个观演空间的中心,其露天剧场主要由南北大殿等三面合围而成,东西的两层厢房的第二层主要是包间,专供小姐、内眷听戏使用。

在修建花戏楼观演空间、建筑装饰时,建造者融入了所在家乡的实力、文化,所以艺术研究价值极高。亳州地处平原地带,在平坦位置建造了花戏楼,这也使其具备了宽敞、明亮的观演空间。同时,花戏楼修建了2.7米高的戏台,主要是想避免遮挡观众视线、满足观众观赏视角需求。另有大殿建造在观演对面台基上,一般身份地位突出的人才能坐于殿内和神一起看戏。

花戏楼还具备祭祀作用,所以观演空间也成了祭祀重要场所,在信众面北拜神期间,观演空间将成为寂静、不被外界打扰的封闭式空间。该空间存在的两类氛围具有明显的差异性,这也让空间内涵变得丰富多彩。

7 花戏楼中的武穆王庙

亳州花戏楼的东侧建有武穆王庙,武穆王庙即世人称赞的岳飞庙。当年亳州人民为了纪念、称颂岳飞将军的爱国情怀,便建造了岳飞庙,但具体建造时间已经无法考究。当前的岳飞庙建于康熙时期,由三间大殿、一间山门崇楼组成。

山门采用单间二层、灰筒瓦屋面建筑形式,有一个砖雕麒麟位于正脊中间,檐口处有圆形兽面瓦当排列。在山门正面有一个拱券形门洞,大门上方有砖刻镶嵌的“岳武穆王庙”五个大字,采用青石踏跺与阶石结构组成门阶,在大门里面东侧位置建有楼梯一处,经梯可入楼层之内。在山门以东建有一间偏楼,起初是庙宇内僧侣日常居住的房屋。在后背处置有落地门板四扇。

岳武穆王庙中的三间大殿成为建筑的主体,其坐北朝南,结构为砖木混合式,建筑為硬山式样式,在台基上高高伫立。细看发现,前后殿组成了整座大殿,连接节点即为天沟,营造出了勾连搭顶、前后跌宕起伏之势,同时采用灰筒瓦在屋顶处铺设,而望砖则安置在瓦下。其前殿为圆山卷棚式建筑,五架梁结构,梁枋柱等大木构件,稍饰雕绘,不安门窗。后殿为尖山式硬山建筑,五架梁结构,殿内泥塑岳飞及牛皋、张宪等名将像,院内正中放有秦桧夫妇石雕像,面对大殿岳飞等人,常年跪于露天之中。②

综上所述,本文对安徽亳州的花戏楼建筑风格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分析,并从客观的视角阐述了花戏楼的整体建筑布局、建筑结构和环境的统一、和谐建设特点以及建筑物所融汇的山陕商人在建设时的思想观念,从而从深层次的视角完成了安徽亳州花戏楼独特建筑风格的剖析与论述。

猜你喜欢
风格建筑
建筑与数学
非“舞”之舞
浅谈日本浮世绘设计艺术风格
电影视听艺术中的影像色彩表达
解读木刻版画在动画中的运用
独特而伟大的建筑
Chinese Architecture Meets Globalization
想象虚无一反建筑的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