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网格化”城市公共危机治理模式研究

2021-03-25 23:29张苏婉王子睿易振振张臣思段洪伟
成功营销 2021年5期
关键词:公共危机网格化管理大数据

张苏婉 王子睿 易振振 张臣思 段洪伟

摘要:城市公共危机治理作为社会治理研究的前沿,呈现出脆弱性、突发性、破坏性等复杂特征。同时,城市公共危机治理面临着公众信任危机、应对失灵危机等众多挑战。随着数字化时代的不断前进,“大数据+网格化”相结合的创新治理模式对我国的城市公共危机治理产生了重要影响。此次,以丹阳市为研究对象,探索“大数据+网格化”城市公共危机治理模式运行存在的优势和缺陷。同时,对治理模式存在的缺陷,探索出更加理想化的道路,以减少公共危机给社会带来的损失,做到事先预防,实时分析处理,事后完善。

关键词:大数据;网格化管理;公共危机;公共危机治理

近两年自然災害频繁发生,相较之前破坏力更强,因而对经济发展、社会生产、人民生活等都造成了重大影响。为了能够及时有效地掌握各地灾害的实时数据,积极应对险情,大部分地区都开始采用“大数据+网格化”的险情防控监管模式。以江苏省丹阳市为例,在这次暴雨险情防控中,社区发挥了其基层狙击作用,成为抗险的坚实力量。

1 相关基本概念的阐述

1.1 关于大数据

“大数据”这一词是英文单词“Big Data”翻译过来的,在2008年9月4日的《自然》杂志中,“大数据”首次进入公众视野,它被定义为“显示人们认识过程的进步,数据规模难以利用现有的技术、方式与理论在短时间内来获得、管控并处置的数据”。基于这种理解,我认为大数据不仅仅是一种资源,一种策略,一种习惯,而是一种新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它赋予人们理解和塑造世界的能力。

1.2 关于网格化管理

网格化管理,顾名思义就是依靠一个统一的城市管理和数字化平台,把城市管理区按照一定的标准变成一个小区网格。通过加强对单元网格的要素和事件检查,建立了一种监督和处置分离的形式。

1.3 关于公共危机

在张莉萍等主编的《现代市政学》一书中,公共危机指的是严重威胁与危害社会公共利益,并引发社会混乱和公众恐慌,需要以政府为主体的公共部门介入,运用公共权力、公共政策和公共资源紧急应对和处理的危险境况和非常事态。[1]

1.4 关于公共危机治理

公共危机治理指的是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组织在现代风险和和危机意识以及危机管理理念的指导下,依法制定公共危机治理法规和应急方案,与社会其他组织和公众协调互动充分合作,对可能发生的公共危机事件实施有效预测、预警、预报、监控和防范,并通过整合社会资源对已经发生的公共危机事件进应急处置,化解危机和进行危机善后或经济社会运行与秩序重建工作的全过程。

2 “大数据+网格化”模式的优势

在这次持续降雨期间,人口健康状况等关键信息亟待摸清掌握,工作人员通过协同抗险系统开展数据信息收集,将其落实到各社区的城市网格中,使得原本正处于摸索阶段的“智慧城市”得以更快的方式下沉到各个基层,实现有效管理。基于此次丹阳市抗险防控的实际效果来看,该模式的运行带来诸多优势。

2.1 完善了城市数据系统和基层信息收集

随着暴雨抗险工作的紧急推动,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深入基层,开展全面的人口信息普查。为确保统计信息的准确性,将需要统计人口信息的区域划分成若干网格,然后每组工作人员负责自己指定网格的信息统计,并将获得的信息录入数据库。这个过程为区域信息系统的构建和完善形成了一个良好的契机。同时,在暴雨刚来临时,对基层人口信息的收集,是排查人员外出、失踪最快捷、最有效的办法。[2]

2.2 提高了抗险工作效率

抗险期间,政府部门采用的是以社区为单位的封闭式管理方式,利用大数据技术进行居民的信息收集、处理工作。在抗险开始阶段,社区工作人员通知社区居民关注自己社区的网格微信公众号,将家庭成员信息比如健康状况等及其他生活需求,在公众号平台填好提交,以便工作人员清楚了解情况,对有需要的居民进行服务。在抗险中后期,工作人员通过行程轨迹小程序掌握居民轨迹,便于及时了解情况开展营救工作。这些举措不仅提高了社区抗险工作的效率,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社区工作者的负担。

3 “大数据+网格化”模式存在的缺陷

抗险期间,“大数据+网格化”创新模式在基层的广泛使用既体现出这一模式运行的优势所在,但也暴露出不少的缺陷。

3.1 个人信息的泄露

网络是大数据时代泄露公民隐私的重灾区,尽管有大部分的网络运营团队为保护用户隐私全天候的工作,但仍有大量的恶意网站、不法机构对用户的隐私进行窃取。在社区防控过程中,大数据发挥了其“快速”、“准确”的优势,但同时社区网络防控还有许多方面需要完善和解决。针对目前社区抗险工作的现状,网格环境下居民基本信息管理与控制的相关系统不够完善,存在个人信息泄露风险。

3.2 部门协作能力低下

由于城市公共危机发生的不确定性和突发性,各级部门对于信息的获取渠道和问题的处理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差异,进而无法准确有效地处理公共危机。其次,信息共享平台因为难以实现统一的规划,各级政府部门也无法将各自获得的信息分享给其他部门或者群众,造成信息交流不畅,进而影响决策和后续发展。抗险期间,上级政府领导部门在下达各区域进行封闭式管理的消息后,由于各社区获得消息与管理方式的不同,导致实行封闭式管理的时间和效果也有所不同。[3]

3.3 创新模式的不普及

大数据与网格化相结合的创新模式,是社会治理体系的全新产物,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以这次的暴雨抗险为例,该创新模式呈现出其独特的优势,同时在社区的抗险工作中发挥了重大作用。但由于该创新模式还处在摸索阶段,所以目前“大数据+网格化”创新模式的平台应用等还不够普及。行程轨迹信息平台的大部分数据功能对于工作人员和社区居民来说并不太清楚,他们仍然处于扫码填写的意识层面,工作人员仅停留在操作层面。因此,“大数据+网格化”模式应提升到更深的层次。

3.4 基础数据的漏缺

基础数据是社区进行有效抗险的重要条件。抗险期间,社区的工作人员通过居民的行程轨迹码,只能了解社区居民的行动轨迹,却无法了解居民其他的问题和需求。因而社区所拥有的基础数据不应仅仅只包含居民基本信息,同时还应该包含居住环境等安全问题以及居民生活困难等信息。但就目前一些社区拥有的基础数据情况看,大数据平台只是录入了居民的基本信息,而其他有关安全问题、生活困难等信息情况并没有录入与备注。大多数社区仍依靠传统的方式来解决问题,但这种方式没有办法形成“地毯式”的无死角覆盖防控。因此,大数据平台中社区的基础信息需要进一步完善。

4 完善“大数据+网格化”模式的相关缺陷

面对日益严峻的城市公共危机及其创新模式治理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完善信息安全制度、提高部门协作能力、推广创新模式、完善基础数据等,这些措施对于城市公共危机治理来说显得尤为关键。

4.1 完善个人信息安全制度

信息安全对于大数据平台和网格化管理来说都是尤为重要的,同时也是有效应对城市公共危机的前提。目前,居民在网格微信公众号上大体完成了自己及家人的基本信息申报,平台也已进行基本信息的数据存储。政府信息的优势在于通过大数据技术对社区居民的出行进行准确、快速的跟踪。然而,个人信息安全不仅需要在技术上得到保障,还需要完善相关的个人信息安全体系。首先,要建立信息监督体系。社区信息和政府信息连接大数据系统需要建立监管制度,以确保数据的真实性、数据传输的安全性,使其能够在安全状态下运行。其次,完善信息管理的权限制度。社区网络信息平台是一个跨领域、多维度联合的延伸系统,部门要实现数据公开权限、职能部门数据共享权限等都需要建立相应的权限和技术制度来进行风险管控。[4]

4.2 提高部门协作能力

城市公共危机治理是公共关系中的重要部分,对于各级政府来说,在城市公共危机治理方面仍有诸多地方需要改善。首先,部门需要提高在面对城市公共危机时的能力和水平,树立各部门协同工作的理念,并明确各级部门在应对城市公共危机时的责任与义务。其次,相关部门需要统筹推进各社区大数据以及云平台的统一规划和建设,将其作为各级部门的一项中心工作。最后,加强各级部门内部、上下级部门之间和各级部门之间的数据共享。各种数据平台应该整合、协调,各部门应该相互配合、相互支持,打破数据壁垒,共享各方面的数据信息。[5]

4.3 推广创新模式

“大数据+网格化”创新模式虽得到了实际运用,但在许多方面却没有得到广泛普及,因而需要不断整合社区资源进行推广。从以前社区工作人员挨家挨户的登记排查,到现在手机APP的排查;从以前社区居民填表追踪定位,到现在大数据平台追踪定位。目前社区的创新模式已基本形成,但仍需要从以下方面进行不断完善和发展。第一,加速在线与离线融合,改变工作方式。离线工作和在线工作相结合,充分发挥大数据和网格的优势,是堵塞死角、填补漏洞、便出行的最有效方式。第二,广泛招纳技术人员,充实人才队伍。社区工作模式逐渐趋向于系统、平台、数据的管理服务,因此在社区创新工作方式中技术人员是必不可少的。只有完善创新模式,才能发挥社区资源整合与积累的作用,实现社区抗险工作由“个体抗险”向“综合抗险”的转变。

4.4 完善基础数据

基础数据的完善是积极应对城市公共危机的重要内容。不论是在公共危机发生前、发生时、发生后,都需要对基础数据进行熟悉地掌握,这样才能及时有效地预防、应对和改进。以这次丹阳市暴雨抗险为例,社区工作人员只有居民的一些基本信息,对于其他情况一无所知,因此出现诸多问题。基于此,社区应建设相应网格化数据平台,让社区居民可以在平台上表达他们的看法或建议,有生活等方面的问题也可以及时在平台上请求帮助,方便社区工作者为其解答或提供服务。[6]

5 总结

数字化是时代潮流,网格化是社会治理核心,智慧城市是城市发展的方向。实践证明,只有实现城市公共危机治理模式的根本性改革,才能更好地应对高度复杂性和不确定性的风险社会。这一次,自然灾害的突然爆发也透露了一个更加明显的认识:面对突发的城市公共危机,城市管理必须从基层最小单位做起,即实现基层网格化管理。此外,险情还给智慧城市的带来了诸多思考,我们不仅要看到“大数据+网格化”城市公共危机治理模式的优势所在,也要善于发现该创新模式带来的缺陷,探索出理想化的解决措施,同时更要看到基层建设对该模式的重要程度。

参考文献

[1] 王佃利,张莉萍,高原:现代市政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

[2] 黄佳慧:运用“大数据+网格化”模式提高社区防控疫情能力,大庆社会科学,2020,(04)

[3] 付梦梦:“互联网时代下地方政府公共危机治理的路径探讨”,《山东青年》,2019年第8期

[4] 陈选滨:“戰疫之下的“大数据+网格化”管理”,《互联网经济》,2020年第3期

[5] 何晓斌等:“大数据技术下的基层社会治理:路径、问题和思考”,《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年1月第40卷第一期

猜你喜欢
公共危机网格化管理大数据
我国环境监察网格化管理的实践与思考
基于网格化管理的职业院校顶岗实习安全管理体系研究
关于公共危机事件中政府公共管理效能探析
网格化管理在市场营销工作中运用的探索与实践
研究分析非政府组织(NGO)参与公共危机治理
公共危机管理中的非政府组织
公共管理怎样用好非政府组织
基于大数据背景下的智慧城市建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