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哉,侨乡恩平版《红色娘子军》

2021-03-25 06:05冯创志吴健洪黎胜华
源流 2021年11期
关键词:恩平革命

冯创志 吴健洪 黎胜华

《红色娘子军》脍炙人口。在广东知名侨乡恩平市牛江镇南岗村,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时期,也活跃着一支为武工队和地下党组织传送情报和物质资源的女子交通队,人们称赞她们是恩平版的《红色娘子军》。

2021年7月31日上午,在八一建军节前夕,牛江镇籍数十退伍战友齐聚牛江镇南岗村,聆听老村长关于南岗村女子交通队的可歌可事迹,并拜祭何女爱等革命烈士。

恩平市牛江镇南岗村,又名交椅山村,大约30来户人家,村文化室门口挂恩平县人民政府颁的“抗日根据地”牌子,一些村民的家门口也挂着人民政府颁发的烈属光荣牌。

据恩平市党史资料记载:1939年5月,根据中共恩平县委的安排,时任恩平县委宣传部长的吴枫返乡成立中共南岗村支部,并兼任党支部书记,先后发展了一批党员,名单有吴枫、吴缵潮、吴缵平、吴荣、吴利华、吴柱彬、吴和贵、司徒卓、吴虾女(即吴汀,女)、吴彩媚(女)、吴如章、吴焕熙、吴柱添等13人。在党组织领导下,革命思想迅速传插,村民慢慢觉悟起来,在女党员吴虾女(即吴汀)、吴彩媚带领下,权滋三婆、进常三婆、冯仲四婆、松柏四婆(冯荣焕)等10多位妇女,先后参与到革命的活动中去。他们成了堡垒户、地下交通站,为游击队站岗放哨,传送情报,救护伤员,输送弹药,运送粮食,掩护革命同志,捐钱捐枪捐物资等,为革命甚至不惜牺牲生命。

吴汀,又名叫吴虾女,是村中早期参加革命活动的村民之一,她学生时代接受革命思想教育,开始参加革命活动,经常将从外面接受的进步思想带回家,传播给家人,慢慢形成一个以吴汀为核心的家庭红色战斗堡垒。在残酷的革命斗争中,先后有四位亲人参加革命活动。其中吴汀的母亲在执行通信任务中壮烈牺牲;吴汀的长姑出生入死多次穿越敌人封锁线,给游击队送信送弹药;吴汀的三婶为游击队椿米运送粮食、传送情报;吴汀长期活动在敌人眼皮底下,冒着生命危险传播革命火种,组织武装斗争,多次受到敌人围捕,最后在群众协助下机智逃脱,重获新生。吴汀的一家是村中对敌斗争突出的一家,吴汀的奶奶及其他亲人深明大义,都是站在革命群众一边,保护支持自己亲人开展革命活动,是村中家庭集体投身革命活动的典型代表,为取得中国革命胜利作出重大贡献 。

冯仲是侨眷,她的丈夫是华侨,也是中共党员吴荣(解放前任中共恩平县组织部长)的母亲。她支持独生子吴荣参加革命工作,自己也成为革命队伍中的一员。1943年开始,冯仲就担负起掩护游击队的工作,她团结村中妇女,与敌人斗智斗勇。1945年党组织在她家里设立交通站,也是游击队员隐蔽出没的地方。中共恩平县委特派员司徒卓同志的爱人谭年及两个孩子以结契认干亲的方式隐蔽家中,掩护过周天行、梁嘉等党组织的领导人,同志们都尊称她为“四婆”。1945年2月26日,连贯、罗范群、刘田夫率领的广东人民抗日解放军从新兴县蕉山战斗突围的一百余人的队伍,到达邻近的东边朗村,李峰、郑达明等重伤员转移到南岗村时,她不顾个人安危,欣然接受安置家中治疗。当时,李峰神志不清,大小便失禁,生命垂危,她亳不嫌弃,亲自护理,喂药喂水,自己掏钱请医生医治,直至痊愈归队。

冯仲本靠侨汇生活,平时省吃俭用,当她得知游击队缺粮缺衣缺药时,毫不犹豫,慷慨捐钱捐物。由于部队在恶劣的环境对敌斗争,一时陷入困境,冯仲便将手头仅有的20两白银、金花头首饰捐出来补充经费。1945年3月1日,广东人民抗日解放军第五团(恩平部队)在成立,部队需要补充枪支弹药,她又将家里用来防贼的驳壳枪并花3000元买一批子弹送来,后又将家里2斗种水田(约面积2分田)抵押,借款500元送给部队。在冯仲的影响下,松柏四婆也为部队献出家里的快制驳壳枪。一次,一叛徒带着国民党军队扫荡将南岗村包国起来,企图捉拿冯仲四婆,但叛徒辨认不清她家房屋,威逼追问村民,村民回答“不知道。”敌人便逐户搜查,当搜到她家时,冯仲四婆早已在村中妇女的帮助下转移出去。为了逃避敌人搜捕,四处躲藏,但她从不退缩。.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这是何女爱烈士的真实写照。何女爱,吴汀的母亲,是村中交通站早期的女交通员。她出身贫苦,从小失去母亲,是父亲拉扯长大。苦难的生活让她养成屈强的性格,对敌斗争勇敢坚定。一天早晨,她挑着水桶到村头挑水,遇到国民党兵围村征税,她不顾阻拦照例往水井方向走去,被穷凶极恶的国民党兵将水桶摔烂。她就是有一种敢于斗争的精神,对国民党残害人民的行径深恶痛绝。她没上过学,不识字,但她懂得识字的重要,懂得“那里有压迫,那里就有反抗”的大道理。她省吃俭用供女儿读书,她支持自己女儿投身革命,她最后也走上革命的红色道路。参加游击队组织后,她对党组织忠心耿耿,坚决执行组织交给的任务。

1945年1月,是恩平革命斗争转折关头,也是革命斗争最为残酷的时候。时任恩平县委书记司徒卓写一份重要情报要转送给远在高明小洞的广东人民抗日解放军司令部罗范群、刘田夫等领导人。组织上曾几次派男同志去完成都因当时环境恶劣而失败,有一位男队员甚至在执行任务中被捕壮烈牺牲。最后组织上经反复考虑,将艰巨任务交给何女爱。高明部队驻地离恩平100多公里,跨几个县区,需翻山越岭,路途遥远,道路又不熟,时值寒冬腊月,而且沿途还有国民党兵的拦查,困难重重,危险四伏。组织上问她怕不怕,她坚定地说:“只有组织需要,我什么也不怕”。组织上问她怎么执行这次任务,她将预先拟定的方案说出,化妆成乞丐,沿途讨乞,问路前行,遇村睡老乡草屋,遇不着村就在野外寻找安全地方隐蔽投宿,遇敌人盘查就说流浪找不到亲戚。就这样怀着九死一生的念头,披上烂蓑衣,戴上烂竹笠,带上竹蓝、烂钵头、筷子,身上加上一件防寒卫生衣,披上麻包,拖一条竹叉,化装成乞丐模样出发。出发时间是1945年2月6日,出发时儿子正在床上熟睡,她百般不舍,看了又看,告诉身边的家婆及女兒,“孩子年幼要好好照顾。”然后含泪告别亲人,头也不回消失在夜幕中。执行任务中遭遇不测,英勇牺牲,牺牲时年仅43岁。由于此次任务特殊,她虽然没有完成组织交给的任务,但她的英勇事迹激励着她的战友,激励着千千万万的后来者。而今何女爱的英名刻在牛江烈士纪念碑,当牛江退伍兵们听着何女爱的事迹时,热泪不禁夺眶而出。

该村最早的党员和南岗党支书吴枫之所以能愈战愈勇,与其母亲冯莲好坚定支持分不开。冯莲好是本镇马龙塘村人,当吴枫上世纪30年代末投身革命,在恩平县委领导下,参加抗日战争,并受党安排出任恩平岭南乡乡长时,他利用合法条件一方面带领群众与日伪作斗争,一方面组织革命队伍。此举惊动日伪,黑恶势力奈何不了吴枫,就恐吓吴枫母亲冯莲好。冯莲好不但没有退缩,而是坚定支持吴枫。冯莲好经常返娘家取米支持吴枫的队伍,还多次陪吴枫到马龙塘村躲避。有人担心因此惹国民党报复,冯莲好却说,他们若烧了我的屋,我盖新的。冯莲好还经常托娘家人代吴枫送东西到根据地上凱岗党组织。在冯莲好努力下,冯莲好娘家成了吴枫干革命的联络点。解放后冯莲好随吴枫在广州居住,至上世纪90年代逝世。

南岗村在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时期,能活跃着一支为武工队和地下党组织传送情报和物质资源的女子交通队,源于她们中有一个类似《红色娘子军》党代表吴枫。吴枫,出生于1916年,原系恩平牛江吉乐村人,因家境贫穷,五岁时被过继邻村南岗里吴家做养子。养父母对其关爱有加,着意培养。在家乡读完小学后送至广州继续升学,1935年在广州中山大学附中毕业。随后在香港和家乡本村小学教书,并于1938年12月参加了中国共产党。入党后,积极发展进步青年学生参加中国共产党,成立地下党支部,被选为该支部书记。吴枫先后任中共恩平县委、台山县委宣传部部长,广东人民抗日解放军政治部宣传科长。1948年3月至1950年5月任粤中纵队第二支队政治部主任、五團政委、新会独立团团长兼政委、“江会”军管会副主任、粤中地委宣传部副部长、《粤中人民报》社长等职。1950年6月至1963年3月任广东省委宣传部宣传处长、秘书长,中共罗定县委第二书记,华南农学院党委书记。1963年4月至1979年在中央对外文委担任出国访问演出的中央歌舞团团长,在驻波兰大使馆任文化参赞,在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任党委副书记。1979年后在文化部、对外文委任对外三司副司长、美大司司长。1983年离体后任中国对外文化交流协会常务理事、中国拉丁美洲友好协会理事。为中国对外文化宣传作出积极贡献。1995年,吴枫,被编入新华社“东方之子”和“世界名人录”。

新华社“东方之子”对吴枫的高尚品德的评价:吴枫为人正直,一心为公,淡薄名利,让级别,让房子,他常说应多讲贡献,少讲索取,以吃亏为荣。组织上认为,吴枫对工作认真负责,兢兢业业,坚持原则,忠于职守;对同志襟怀坦荡,顾全大局,严于律己,宽于待人;他将毕生的精力献给了我国的文化外交事业,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吴枫同志作风正派,廉洁奉公,生活朴素,联系群众,得到了同志们的尊敬。吴枫同志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战斗的一生,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一生。

新中国成立后,红色基因在南岗这片土地上继续传承。在改天换地建设新中国的战斗中,村民在红色思想熏陶下,在党的领导下,发扬革命光荣传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奋力拼搏,努力工作,先后走出三位乡级党支部书记,一位机关党支部书记,一人成为全国三八红旗手,在祖国各行各业建设中发挥着应有作用。

猜你喜欢
恩平革命
将革命进行到底(节选)
断裂复合汇聚脊对新近系油气远距离富集的控制作用
——以珠江口盆地阳江东凹与恩平凹陷为例
再论珠江口盆地恩平组时代归属
恩平民歌在非遗保护视野下进入校园发展的有效发展
恩平烧饼:百年历史的新“网红”
油改水革命谁主沉浮
革命人永远是年轻
革命人永远是年轻
粉红革命
读《革命年代》遐思录